標籤:

通州、海門直隸州(南通)

通州直隸州:繁,難。隸常鎮通海道。順治初,因明制,屬揚州府。縣一,海門。康熙十一年,縣省。雍正二年,升直隸州,割揚州府之如皋、泰興來屬。西距省治五百三十里。廣三百里,袤百三十里。北極高三十二度三分。京師偏東四度十一分。領縣二。東:軍山、劍山。西:黃泥山、馬鞍山,五峰並峙。東北:天竺山。南:狼山,設砲台。狼山鎮總兵駐。東北:大海,產鹽,置場五:呂四、餘東、餘西、金沙、石港,鹽課大使駐。又馬塘、餘中二場,乾隆元年裁。西亭場,三十三年裁。通州分司運判駐石港,稅課大使亦駐。南:大江西自如皋入,東行達老洪港,會于海。鹽河自如皋西入江,東分流,循城而南,又東入于海。鎮二:狼山、石港。石港、金沙、餘東、呂四有汛。狼山巡司裁。呂東巡司一。如皋繁,難。州西北一百二十里。東,瀕海。鹽場二:豐利、掘港。鹽課大使駐。大江西自靖江入,又東入通州,北通運鹽河。河西北自泰州入,循城南,分為二。一南流入江。一東逕丁堰,又分流,至岔河,為鹽場諸水。又南流,逕白蒲鎮入通州。鎮四:丁堰、掘港、豐利、白蒲。馬塘、豐利有汛。主簿駐掘港。西場、石庄巡司二。泰興疲,難。州西二百四十里。大江西北自江都入,右與丹徒分岸,為廟港。納李薛河,又南與丹陽分岸,東至界港。界河自靖江緣界而西入之,又東入靖江,分支為老龍河,至黃橋,折南注界河。黃橋有汛。口岸、黃橋、印庄,巡司三。海門直隸廳:沖,繁。隸常鎮通海道。舊本沙洲。乾隆初,設沙務同知。三十三年,割通州之安慶、南安十九沙,崇明之半洋、富民十一沙,及天南沙,置廳。移蘇州府海防同知來治。西距省治五百七十里。廣一百四十里,袤三十七里。北極高三十一度五十五分。京師偏東四度四十五分。東南,瀕海。西,大江,西南自通州入,右與昭文分岸。又東錯崇明,折東北,由界洪復入,東南至蓼角嘴入海。白茆口為江海潮所會。界河承海水西流,環治而南,入於江。五、六千年前,南通除如皋、海安西北部外,大部地區還是茫茫海域。從漢代以後到公元11世紀,南通地區形成過程中,先後有扶海洲、胡逗洲、東布洲等沙洲與大陸連接,18~20世紀初,又有一批沙洲連上了大陸。四次大規模的沙洲並接,南通境域基本形成。  漢代,在今如東一帶有一塊叫扶海洲的沙洲,南北朝時沙洲與揚州東部沙咀的並接是南通成陸史中的第一次沙洲連陸大並接。這次大並接使揚泰砂咀(舊稱蓼角嘴),向東延伸了50多公里,可達今如東縣長沙以東。當年這裡是海陵縣(今泰州市)東境。  南北朝時,南通市區一帶有一塊沙洲,稱壺豆洲,後又稱之為胡逗洲。胡逗洲的東邊還有南布洲、長沙、東社洲等沙洲。胡逗洲先後與這些沙洲並接,不斷擴大自己的範圍。公元10世紀初,胡逗洲與其西北邊的如皋大陸並連,這是南通成陸史中沙洲連陸的第二次大並接,長江北岸延伸到今余西一帶。10世紀中期,後周在這裡設立通州。  11世紀中期,東布洲的連陸是南通成陸史上的第三次沙洲大並接。唐初到五代,長江口有東沙、西沙、東洲、布洲等沙洲,西沙又稱顧俊沙。東洲與布洲是五代初長江口的兩個較大的沙洲。東洲和布洲並接後稱東布洲,東布洲與顧俊沙及一些小沙洲合稱海門島。東布洲與大陸連接後,長江北岸砂咀擴展到現在的啟東市的東部一帶,古稱宋蓼角嘴,現在南通市的東部範圍大體形成。  元末到清初,通州東部江岸發生大規模坍塌。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從通州余西到余東一線以南的長江中,一個個沙洲紛紛出水。18世紀中期建立海門直隸廳,此後,海門廳及其以東、以南的沙洲,逐步與通州大陸連接,這是南通成陸史上的第四次大並接。19世紀末20世紀初,現代南通的境域形成。    南通的行政建制    隨著南通古代漁、鹽業的發展,農業的振興,南通的古代經濟逐步繁榮,居民聚落隨之出現,南通歷史上的縣級城市也逐步建立。唐代以前南通地區以縣為最高地方行政單位,五代以後曾設有路、州、直隸廳、軍、監、縣幾種地方行政單位。如靜海軍、通州路、利豐監等。軍,是一種帶有軍事性質的行政設置,體現了當年南通一帶的軍事地位。監,是生產性的行政設置,南通的"監"主要管理鹽業生產。明清時的"州"有散州與直隸州之分。明代通州為散州,亦稱屬州,是府的下屬單位,其地位略高於縣。清代雍正以來通州為直隸州,直屬布政使司,其地位與府相當。直隸廳與直隸州地位相同。  東晉安帝統治時期,南通範圍內曾有寧海、臨江、蒲濤、如皋等縣,後又增設海安縣,到周、隋時期這些縣多被撤併。  唐代,胡逗洲得到開發。僖宗乾符二年(875),南通已有狼山鎮遏使的職位。後來,五代吳國曾設豐樂鎮、大安鎮、崇明鎮及狼山鎮。五代時直接統治靜海與東洲一帶的是姚氏家族。姚彥洪建築城池官廨,號稱"靜海都鎮",統轄狼山、豐樂、大安、崇明四個大鎮。  後周顯德三年(956),周軍壓境,姚氏政權控制東洲、靜海約半個世紀的局面結束。顯德五年(958)初,後周設立靜海軍,不久升靜海軍為通州(今南通市),並設靜海、海門兩縣歸通州管轄,州治駐靜海。通州,按其位置來看,由海路北上可達齊燕遼東,南下可抵閩越,沿江南可至三吳,西可到楚蜀。四方通達,因以為名。通州宋代屬淮南東路,天聖元年(1023)通州改名為崇州,又稱崇川。政和七年(1117)通州一度稱靜海郡。元初至元十五~二十年(1278~1283),通州曾升為通州路,二十一年恢復為州,屬揚州路。崇明縣曾短時間歸屬通州,後又劃屬蘇州。明初,靜海縣廢,此後,通州只管轄海門一個縣。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門縣廢,通州無屬縣,至雍正二年(1724),通州升為直隸州,劃如皋、泰興二縣歸通州管轄,這種隸屬關係一直維持到清統治結束。乾隆三十三年(1768)設立海門直隸廳,直屬江蘇省管轄。  1912年,民國政府廢州廳設縣,江蘇通州改稱南通縣,海門廳改稱海門縣;1928年,設啟東縣。抗日戰爭期間,新四軍建立蘇中根據地,今南通範圍內曾為蘇中四行政區轄地,民主政府建立縣級政權。1941年初,設立如西縣,1943年在海泰地區設紫石縣。抗戰勝利後,南通範圍內曾為蘇皖第九行政區及一行政區的一部分。1945年,改如西為如皋縣,改如皋為如東縣。1948年改紫石縣為海安縣。1949年南通城解放,南通縣設市,駐南通城,南通市曾為蘇北行署轄市,後又為江蘇省轄市。南通設市後,於金沙鎮另設南通縣。南通範圍內的六縣屬南通專員公署管轄。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南通市管轄六縣二區的格局形成。1990年前後,啟東、南通、如皋、海門四縣分別撤縣建(縣級)市,其中,南通縣改稱通州市,六縣(市)仍屬南通市管轄。古老的如皋,在新石器時代,就有青墩人定居勞作,如皋正式建縣,已有1500多年歷史。  歷代如皋人民勇敢進取,辛勤耕作,在開闢交通、繁榮經濟、發展文化、抵禦外辱方面,留下了許多古老的故事和優美的傳說,譜與了源遠流長的歷史篇章。青墩文化 雉皋古地  古代如皋, 地處揚泰岡地的東南邊緣。 這一帶「土高色赤」,人們習慣地稱它為「赤岸」。今天東陳鎮一帶,古代就叫「赤岸村」。  揚泰岡地成陸後不久,就有人類在這裡處息勞作,離如皋不遠的海安青墩遺址,為我們提供了今天海安、如皋、如東一帶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的生動圖景。  1978年,在海安縣西北約28千米的河崗鄉青墩地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人類遺址。南京博物苑等單位三次進行發掘, 共發現墓葬98座,出土生活、生產用具和裝飾物品478件,還發現稻粒、核桃、菱角及麋鹿、豬、狗的遺骨和大量蜆殼等。經考古鑒定,遺址距今5300多年,自於新石器時代的晚期。  當時,這一帶氣候溫濕,青墩人在土墩上建造了低矮簡陋的木屋,過著定居生活人們使用磨製的石斧、石鋤、石錛等工具開墾荒地,種植莊稼。他們還採集果實,捕撈魚貝,擴大食物的來源。青墩人已經了狗、豬、牛等牲畜。  青墩人不使用獸骨製成的骨鏟、骨錐、骨鏃等工具,發明了角質的叉型投擲器和紡輪。青墩人已經掌握了原始的種麻、紡線、織布的技能。他們還根據生活需要,燒製造型美觀的陶器。陶器中有一種十分美觀的夾貝陶,體現了濱海地區原始制陶業的地方物色和青墩人對捕撈貝類的綜合利用。  隨著生產的發展產品逐漸有了剩餘。在青墩人的墓穴里,出現了稀有的璧、環、墜等玉器。隨葬品的多少,反映了青墩氏族公社內部已出現了貧富差異。到了夏朝,如皋地區屬揚州地域。西周時為海陽地,仍為揚州區域。  如皋地區有歷史記載始於春秋時期。最先屬吳國,叫鄖,又名發揚、發繇口、發繇亭。 其中心就是現今距如皋城北18千米的海安縣立發橋。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了北上伐齊,爭霸中原,滅邗國,築邗城,開邗溝,溝通長江和淮河。當時有河道經發揚向西流注邗溝。從此,這裡「居民安定,行旅停止」。後來,這裡成為春秋時期遣發徭役的水上交通口, 所以又叫發繇口。公元前483年,吳國與魯國、衛國等國的國君以及宋國的皇瑗在鄖會盟,在此建了一座亭子,所以這裡又叫發繇亭。北宋時,在發繇口建造了一座石橋,此後這裡就改叫立發橋。立發橋是當時這一地區36個鹽場運鹽的必經之地,又是和其它州縣交通的要道。  公元前473年, 越王勾踐滅掉吳國,鄖地歸屬越國。傳說越國大夫范蠡佐助勾踐滅吳後,就辭官偕西施作五湖游。他們曾來到如皋車馬湖這個地方。那時候,這一帶為淺湖區,風景秀麗。范蠡就是從這裡棄車馬改乘舟浮海去齊國的。後人為了紀念他,將他乘畫舫遊覽過的湖取名范湖,湖中小洲取名范湖洲,棄車馬的地方取名車馬湖。如今,湖早已變成陸地,但這三個地名一直沿用下來。  戰國初期,越國被楚國打敗,鄖地為楚國所有,複名海陽。秦朝時屬九江郡。西漢初吳王劉濞的轄地,改地名為海陵。劉濞靠煮海鹽謀利,開鑿河道運鹽,從揚州茱萸灣經海陵倉到如皋運河的前身。  漢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設置海陵縣,縣治在今泰州。如皋是海陵縣的一部分。  王莽奪取西漢政權後,改海陵縣為亭間,又叫亭門。王莽垮台後,亭間又複名為海陵縣。東漢初年,撤海陵縣,併入東陽縣,屬廣陵郡(治所在今天揚州市)。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又恢復海陵縣。  東漢末年,江淮間多次成為軍事集團混戰的戰場。曹操強令濱江郡縣徙民,海陵縣遂成隙地, 被廢。公元242年,吳國大司馬如皋人呂岱奏請孫權,獲准招撫鄉民回歸,重建海陵縣。  西晉統一後,海陵改稱海陽縣,仍屬廣陵郡管轄。公元411年(東晉安帝義熙七年),從廣陵郡划出建陵(今如皋白蒲一帶) 、臨江(今如皋石庄一帶)5縣,歸南兗州管轄。從此,如皋正式建縣,至今已有1500多年。  如皋縣的得名,起源於一個優美的歷史故事。據《春秋左傳》記載:昔時有一位姓賈的大夫,相貌醜陋,卻娶了一位十分俊美的妻子。妻子見丈夫貌丑,鬱鬱寡歡,三年不說不笑。為了博妻子的歡心,有一天賈帶上妻子「御以如皋,射雉」,一箭就射中一隻野雞。妻子很高興,始解顏談笑。賈大夫感慨地對人說:「人的才能不能少啊!我若不會射箭,妻子就會始終不和我說話。」西晉杜預注《春秋左傳》:皋,水邊高地;如,往也。」  春秋時期,如皋濱江面海,境內河港很多,蘆葦叢生,麋鹿、野雞成群,黨有人到里遊獵,是著名的射雉場所。後來,人們就把賈大夫當年射雉的地方取名「如皋港」,港側村莊就叫「如皋村」。到了東晉義熙七年建縣時,又據此定縣名為「如皋」。據考證,如皋港就是今天如城鎮豐樂橋西的秀水港。清乾隆年間《如皋縣誌》載:「如皋城濠河有支流入海月寺,經六橋南流,合於鳳凰池,繞出謝恩橋,南至秀水港,繞出如皋村故址,……今易名秀水港矣。」不過,現在港早已不存在了,秀水港成了巷名。  根據賈大夫射雉的故事,如皋又別名「雉水」、「雉皋」。西晉文學家潘岳《秋興賦》中有「耕東皋之沃壤兮」的佳名,如皋的歷代文人為讚美家鄉的美好,常借用賦中「東皋」一詞作為家鄉的雅稱。隋煬帝開掘溝 日僧圓仁過如皋  如皋從東晉義熙七年建縣後, 經過170多年到隋朝時,併入寧海縣。唐初,又併入海陵縣。公元831年(唐文宗大和五年),划出海陵縣5個鄉置如皋場,治所即在如皋鎮。  隋煬帝為了把比較富庶的江淮平原的糧食等物產北運,增強中央政權的力量,於公元605年下令開鑿大運河。其中邗溝一段,就是把春秋時期吳王夫差開鑿的邗溝拓寬改直。 為了便利運取海鹽,隋煬帝又徵發民工疏浚「吳濞邗溝」和開鑿掘溝。掘溝西接「吳王濞邗溝」,東到今天如東的掘港。溝寬兩丈。經如皋段,大約就在今天的新生路。  隋大運河和掘溝開鑿後,如皋交通發達,經濟、文化有了很大發展。除了隋朝建造的定慧寺外,唐朝時又建造了廣福寺和中禪寺。如皋鎮日益繁榮發展起來。唐朝時,中日兩國交往十分密切。我國著名僧人鑒真東渡日本後約一百年,日僧人圓仁於公元839年(唐文宗開成四年) 來中國。當時長江口在如皋、南通之間,圓仁於一行乘船從長江口入境,經淮南鎮(今平潮)、白蒲、掘港亭、郭補村(今如東縣馬塘)、  臨河倉鋪(今丁堰) 、如皋、海陵(今泰州)前往揚州。後來圓仁留居長安6年,於公元847年(唐宣宗大中元年) 返回日本。圓仁回到日本後,寫了《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一書,對如皋一帶有詳細記述:「_畢,到赤岸村,問土人,答曰:『從此間行20里,有如皋鎮。』比至午時,水路北岸,楊柳相連。未時,到如皋茶店暫停,掘溝北岸,店家相連。射手文部貞名時,從此行半里,西頭即鎮家。」如皋鎮家就是如皋鎮衙。那時如皋街道全部排在掘溝北岸,有半里多長,說明當時如皋鎮已有相當規模了。  由於唐代如皋已相當繁榮,所以,到了南唐保大十年(公元952年) 又將如皋鎮改為如皋縣。此後,歷宋、元、明、清,直到民國,如皋縣名未變,轄地包括今如皋、如東和海安東部地區。范仲淹修築捍海堰  包括今天如東縣在內的古代如皋,東臨黃海,海潮經常侵蝕農田灶舍,人民深受其害。早在公元767年(唐代宗大曆二年),淮南西道黜陟使李承自楚州(今淮安市)至(當時如皋屬海陵縣)修築了一條大海堤,叫捍海堰,俗稱「皇岸」。  但是,由於堤身建造不堅固,加之年久失修,經不住海潮沖刷,大潮來時,常常多處潰決,海潮倒灌,滷水充斥,淹沒大片靠海的田地、廬舍和鹽灶,給人民生活和生命財產帶來極大的危害。北宋中期,范促淹出任西溪(今東台市)鹽官。他看到海潮肆虐,民不聊生,上書朝廷,建議重修捍海堰。宋仁宗准旨,指定范仲淹負責修堰工程。1024年秋,他徵調民工4萬多人,按照他設計的方案,開工築堤。到了隆冬季節,大雪紛飛,天寒地凍,潮勢又猛,已經築起來的部分河堤又被衝垮。遇到大雨,流沙橫淤。民工凍餓勞累, 死了200多人,以致少數人出來反對築堤。宋仁宗派兩淮轉運使胡令儀前來察看。胡令儀贊同范仲淹修堤主張,上書仁宗皇帝,建議繼續施工。一次,雨大風急,越往下挖流沙越多,工程越來越艱巨。范仲淹頂風冒雨,親臨施工現場督察。施工經費不足,他還將自己的官俸貼上。在范仲淹的這種精神鼓舞下,民工們不畏艱險,工程進展很快。 經過三年多的艱苦施工,一條長200多千米的新堤綿亘在黃海岸邊。范仲淹為修築捍海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如皋地處泰州東部,在如皋境內的捍海堰占整個捍海堰的十分之三,約70多千米。據《如皋縣誌》記載:當這條海堤未築之前,如皋遍地是鹼,叫鹽鹼田,又叫洋田、盪田。海堤築成後,海潮不再內侵,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得到了保障,農業、煮鹽業得到了穩步發展。為了紀念范仲淹的功績,人們把這條捍海堰稱做「范公堤」。在如皋城裡,還建了三座祠堂紀念他,一座在東水關內,叫范文正公祠;一座在北門外,叫報功祠,是合祀范仲淹、鄭端簡的;還有一座在南門內,叫二賢祠,是合祀范仲淹和胡安定的。  到了元朝, 這條海堤又經修築加長,南起啟東的呂四,北迄阜寧,總長291千米。到了明清兩代,堤外陸續漲出大片土地,但是范公堤仍然不「束內水,隔外潮」的作用。後來,堤外已成為頃良田,部分堤身改築公路,變成通榆公路的一部分。岳飛、文天祥到如皋  公元1127年, 北宋被金滅掉後, 岳飛任東京留守司統制,協助老將宗澤守開封。1129年,開封再次失陷,岳飛擔任通泰鎮撫使,率部在蘇北一帶抵禦金兵。如皋屬岳飛轄地,岳習領乒經過如皋,留下古迹和傳說。  那一年,金兵南現飛領兵取道如皋沿範文堤進軍。他們日夜兼程,馬不停蹄。走到如皋城西十里許的八角井處,人馬饑渴,岳飛下令稍事休息。時逢大旱,河水乾涸,兵士們經過一天一夜的急行軍,饑渴難忍。他們嚴守岳家軍的紀律,不吃百姓一口飯,不喝百姓一口水。他們在路邊找到一口井,但自夠數千人馬飲用呢,很快就被汲光。這時岳飛親臨水井,焦急中用手叩擊井欄,說來也真神奇,井水立即湧出,取之不竭,「遍飲三軍」。岳飛慨嘆道:「此乃度軍井也。」於是此井取名為「度軍井」。後因該井井欄呈八角形,故又名「八角欄」。  傳說岳飛率軍經力時,人困馬乏,於是在此停留埋鍋造飯,人馬增添了力量,於是此地便名為「加力」。  岳飛人馬經如皋白蒲時,尋到一口水井,供全軍數千人馬飲用。後人將此井命名為「濟忠井」。此井至今尚存,仍水旺不竭。  公元1276年1月,元朝軍隊大舉進攻南宋都城臨安,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危在旦夕,一片驚慌。抗戰派將領右丞相文天祥,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奉命出使元營談判。  在談判中,文天祥據理力爭,拒絕各種勸降。元軍將領伯顏惱羞成怒,將文天祥強行扣留,押往大都。二月底,文天祥在鎮江趁看守不備,帶隨從逃到江北。  文天祥一行度過20多天死裡逃生的流亡生活,始終沒有改變抗元的堅定信念。他化名劉洙,取道高郵、泰州、海安,向如皋進發,打算經通州渡海南下赴福州繼續抗元鬥爭。他在《指南錄後序》中寫道:「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與寇往來其間,無日而非可死。」這裡的「北」指元軍,「寇」指誤會他的揚州知州李庭芝的軍隊。雙方軍隊都在捉他,的確是九死一生。  陰曆三月初十,文天祥乘船沿古運鹽河向如皋而來,經戴庄蝦子灣,至晚到達如皋,始知如皋已被元軍佔領,元朝剛任命的如皋縣令朱省二正在搜捕他。他急忙上船,沿古運鹽河繼續向東南進發,行至如皋東南9千米的宋家林(今宋家橋) 時,登岸投宿,住在一戶姓田的農家,受到熱情款待。  翌日清晨,文天祥告別主人,登舟起航,至晚到達東馬塘(今屬如東縣)。忽然元兵追至,他只得棄船登岸潛逃。行至范公堤邊,遇見當地居民張阿松。張阿松見文天祥行色匆匆,氣度不凡,知非常人,忙將他迎至家中隱藏起來。由於元軍日夜沿范公堤搜查,文天祥在此隱藏了5天。 後來張阿松冒危險派他的兩個兒子,替文天祥戴上葦笠,喬裝農夫,用船送他去通州。船行至白蒲南5千米,恰遇通州守將楊思復派來接他的人馬。他便棄船登陸去通州。  文天祥到通州後,於公元1276年閏三月十七日,從石港東15里賣魚灣 (今五總) 出海南下,再度起兵抗元。事後,文天祥感慨作《過如皋》詩一首:「雄狐假虎之林皋,河水腥風接海濤,行客不知身世險,一窗春夢送輕_」。  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如皋縣令黎_勛建文丞相祠,並將文天祥當年借宿的田家村,定名為「丞相原」,立碑記其事。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如皋知縣李衷純又於定慧寺西建二忠祠,合祀岳飛,文天祥兩位抗金、抗元的英雄。陳君悅率領義軍英勇抗清  公元1644年清兵入關後, 強迫漢人剃髮。1645年6月,清政論攻破南京後重申嚴酷的剃髮令:「自令布告之後,京城內外,直隸各省,限旬日盡行剃完。若規避惜發,巧詞爭辯,決不輕貸。」正所為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剃髮令激起城鄉人民強烈反對。各地人民紛紛罷市,高呼:「頭可斷,血可流,發決不可剃!」武鬥鬥爭遍及全國各地。  公元1645年6月, 清兵還沒有到如皋,貪生怕死的明朝知縣李丹衷就嚇得逃跑了,僅下典史王家瓚主持縣政。 7月初,清政論派陝西人馬御輦到如皋做知縣。當夜,陳君悅就率人把馬御輦和降官王家瓚殺掉。接著陳君悅等人組織農民武裝奮起抗清,保衛如皋。 他們籌集糧草,並發動天罡黨數百人在如皋城立下營寨,號稱「中營」。8月,清政論派揚州總鎮張士忠、守備孟三澗和繼任如皋知縣朱邦政率清兵千人攻打如皋城。陳君悅領導的義軍頭裹白布,視死如歸,英勇戰鬥。而對強敵,陳君悅率領義軍離開如城,轉戰鄉間。 8月下旬,陳君悅率義軍圍城,未能攻克。清兵出城反擊,到海安地界,遭到繆景先率領的鄉勇抵抗。  繆景先是李堡人(清朝時屬如皋縣),武藝高強,敢作敢為。當地聽到有清兵來犯時,立即持槊躍馬,大呼:「看我掃蕩敵兵!」清兵阻溝為壘,繆景先左衝右突,殺向敵人。清軍又從繆景先的左右兩翼射箭,箭如雨下,繆景先揮槊格鬥,毫不畏縮。一名清兵對他暗放一箭,正中咽喉,繆景先壯烈犧牲。  繆景先犧牲後,他的弟弟繆鼎台立即聚集沿海鹽民數千人,立寨於如皋城東北鄉的十三里港,率眾攻城,打得清兵膽戰心驚。後來,由於內奸出賣,繆鼎台被俘,不屈遇害。  陳君悅在農村繼續堅持鬥爭,他與徐健吾、道士王耀等率領沿海的灶兵及泰興縣一帶灘兵共萬餘人於9月下旬和10月下旬兩次圍攻如城。 清政論派總鎮孔希貴、蘇見樂率在隊清兵來鎮壓。11月上旬,清軍偷襲義軍指揮部,陳君悅在戰鬥中壯烈犧牲。徐健吾被俘,押往北京,英勇就義。  陳君悅領導的義軍紀律嚴明,深得人民的擁護,人民稱他們「義民」、「壯士」。泰興原為海陵縣地,南唐烈祖升元元 (937年)分海陵南境濟川鎮建縣,迄仠已有 1050餘年歷史。建縣時屬泰州。宋時或 於揚州,或屬於泰州,時有變更。元 明兩代,屬揚州。清雍正以後,改屬 州。民國初年屬蘇常道,旋又改屬揚 。民國30年(1941年)以後,在中國共 黨的領導下,先後隸屬於通如靖泰臨 行政委員會、蘇中第三行政區、蘇皖 區政府第一行政區、蘇北行署泰州行 區。 1953年1月蘇南蘇北行署合併建省後屬扠州專區,1983年立行市管理後屬揚州市? 1992年泰興撤縣建市,由江蘇省直轄, 屬揚州市代管,1996年地級泰州市設章後改屬泰州市管轄。門,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五代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建縣,因出江入海之門戶而得名。1994年撤縣設市。在這片「濱江臨海的樂土」上,燦爛的文化流淌了一千多年,時代的風雨烙下了深深的印記。湧現出了清末狀元、近代教育家、實業家張謇,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農工民主黨主席季方,現代著名金石書畫家王個簃,古典文學家陸侃如,現代著名詩人、翻譯家卞之琳(一首斷章成名篇),琵琶大師沈肇洲等一大批名人志士。
推薦閱讀:

直隸總督管轄範圍有多大
保定直隸總督府導遊詞
直隸總督和兩江總督,頭上頂著一個重要的頭銜,比總督權力更顯赫
孫嘉淦《居官八約》和直隸總督府
呼瑪、漠河直隸廳

TAG:南通 | 直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