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泰坦尼克號沉沒記
4-14死||亡筆記4-14死|亡筆記(全體人名單)我愛你男女相愛一生,最難說出口的一句話是;「我愛你」,甭管誰說「我愛你」,那天氣可就不是一般的冷了...1990年派拉蒙的『人鬼情未了』片尾,薩姆完成了心愿,即將前往天堂時,梅麗見到了顯出身形的薩姆,兩人緊緊地抱在一起…… 在天國的光環籠罩下,在這生離死別的時刻,薩姆拼盡全力、輕的不能再輕的,好像還是用法語終於說出大家盼望已久的「我愛你」,接著電影主旋律「奔放的旋律」響起......要知道薩姆生前,當每次未婚妻梅麗(黛米·摩爾飾演)對薩姆說「我愛你」時,薩姆只回答:「我也一樣」,直到被朋友暗算變為幽靈,後悔莫急,要不是「通靈者」幫忙薩姆顯身,這位黛米摩爾恐怕要恨一輩子了。人類以最高等動物的身份,用愛繁衍著歷史,然而說此話的勇者卻不多,除非上帝給人類創造一個特定的環境...那情況可就不一樣了。這個特定環境在「昨天」發生了!
「昨天」,1912年4月14日的11點40分,一艘從英國南開普敦41號錨地開出的,在英國軍方(一戰前)對大噸位戰列艦構想的神秘背景下而建造的,帶著4根黃黑兩色巨無霸的煙囪,世界上最豪華的客輪,以24節的速度,在北緯41度46分、 西經50度14分處大西洋.的格陵蘭島海域,撞上了一塊浮冰,2小時40分鐘後,沉沒在大約4000米深的海底...這就是泰塔尼克沉船事件,2200個乘客,僅倖存乘客492人,船員214人...(提示;雖然泰塔尼克沉船事件數據里的4特別多,可是和china一點挨不著邊兒...這條提示主要給廣東人)【圖片】1911年5月31日泰坦尼克下水,咋一看,還以為1942年卡薩布蘭卡航空母艦!
倖存船員里有一位二副叫萊特勒,當最後一艘救生艇下降時。大副突然發現這艘救生艇上沒有會駕駛的海員,於是命令萊特勒下去,萊特勒斷然拒絕了大副的命令,他在後來回憶錄中說:「我堅持留在甲板上,與剩餘的人呆在一起。」(他是最後一個獲救者,後來在1940年敦刻爾克大撤退中又逃生一次,懷疑此人是貓投胎的)萊特勒在17頁的回憶錄里寫道;「儘管喊破喉嚨,卻沒有幾名婦女願與甲板上的親人分離」,「我根本找不到幾個願意撇下親人而獨自踏上救生艇的女人或孩子!」.............「只要我活著,那一夜我永遠無法忘記,就是當船尾開始沉下水底時人們互相的哭喊聲,我聽到在那最後一刻,許多人彼此絕望地呼喊∶『我愛你,我愛你』」!人格論
泰坦尼克號(RMS Titanic)是自然界概率事件的犧|牲品,一戰前,已經過了整整100年安穩和太平的西|方世界,處於一個大工業夢幻的黃金年代,繁華浮躁,虛偽而不重實際,種種慾望如影相隨,而泰坦尼克號則代表這個時代全部問題的頂峰,設計師安德魯斯稱它為「永不沉沒的船」,「就是上帝親自來,他也弄不沉這艘船。」(要是「呸」一下,這條船就不會沉沒,信不信由你了)當某一事物走向了極端,超過了大自然忍耐力,「懲罰」就會降臨,令人遺憾的是;這一「概率」之箭命中了泰坦尼克號,當時人類社會的震動不亞於現在的「9.11」事件,而對於大自然來說,只不過是照顧性的給人類一次「警告處理」而已,用一塊小小的浮冰,在泰坦尼克這個罐頭邊上輕輕的那麼划了一下。面對陡然發生的災|難,人類的第一個反映就是英國威廉二世皇帝所說的一句話;「只要一息尚存,我們就要為保衛自己而戰」。(We shall defend ourselves to the last breath of man and beast.)「為保衛自己的人格而戰」,這是人類文明必將戰勝自然的終極武器。1997年12月世界上最昂貴的商業大片《TITANIC》首映,泰坦尼克沉船的所有生還者全體謝世,他們在「那邊」看到的本片,除了傑克、露絲和過濾嘴煙(過濾嘴煙是40年發明的)三樣之外,整個事件過程,包括所有細節,全部真實而面面俱到的還原了這場大災難。偉大的、有點戀母情結的卡梅隆,用五年的時間,花了二億五千萬美元,為他深愛和崇拜的老祖母傾情虛構了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一不小心把《永不沉沒》(丹尼.阿蘭巴特勒著)的泰坦尼克號所表現出來的人性里最美麗的一面,那永遠飄揚在水面之上的道德光輝給遮蓋了。.......放大一下《TITANIC》影片的被「遮蓋」的部分細節;0點時分,四根高大的黃黑兩色煙囪有三根突然爆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和嘶叫聲,這是鍋爐安全閥門在釋放過熱的高壓蒸汽。造船師安德魯斯對史密斯船長說;「這艘船沒救了」,史密斯沉靜的問;「還剩下多少時間?」,安德魯斯也一樣沉靜的回答;「一個多小時,最多兩個小時」。0點05分,史密斯船長下令放救生艇,宣布了「婦孺優先」的逃生規則,同時告訴了他在頭等艙的富翁密友亞斯特四世,後來又告訴了船上其他幾位富翁朋友。0點15分,泰坦尼克號發出了CQD遇難信號。2點20分,船頭大部沉入海中,後半截砸回海面,一分鐘之後緊跟著前半部一起沉入了黑漆漆的大西洋海中,1503名乘客和船員隨它趁浪而去。
亞斯特四世(John Jacob Astor IV),世界第一首富,(影片里有他在餐廳里一晃而過的鏡頭),他幾乎買下了曼哈頓每一寸土地,因為曾經僱傭過一個軍團參加美西戰爭,幫美國打仗,所以人們又稱他「亞斯特上校」,他把懷著五個月身孕18歲的妻子瑪德琳送上4號救生艇,亞斯特上校站在甲板上,帶著他的狗,點燃一根雪茄煙,對著飄飄悠悠劃向遠處的小艇呼喊了最後一聲;「我愛你們」。面對新婚不久的嬌妻和即將出生的孩子,亞斯特上校多麼想去照顧她,但是遭到了二副萊特勒(那位逃生冠軍)的拒絕,那個時候,沒有走後門這個詞。1點40分,船頭已經沒入水中時,一副默多克(電影里開槍自殺的那位,其實是被凍死的)才做出「關鍵人物」上七號救生艇的決定,白星公司主席伊斯梅攜帶大量資料,在最後一刻跳上了船......
因為亞斯特上校的存在與否,直接影響紐約的債券市場而舉足輕重,默多克曾以軍人的方式命令作為「關鍵人物」的亞斯特上船,被亞斯特憤怒的拒絕;「我喜歡最初的說法(保護弱者的古老守則)」,然後,把他的位置讓給了三等艙的一個愛爾蘭婦女,之後人們再也沒有看到過他。幾天之後,在北大西洋的黎明的晨光中,麥克凱-班尼特打撈船員發現了亞斯特上校,上校的頭顱被煙囪打碎,口袋裡還有2440元美金......他的資產,在當時可以建造十幾艘「泰坦尼克號」巨輪,然而亞斯特上校拒絕了給他逃命的所有正當理由。「為保衛自己的人格而戰」,這是偉大男人的唯一選擇。
Ida Straus夫婦斯特勞斯(Ida Straus1845年2月6日-1912年4月15日),世界第二首富,美國「梅西百貨公司」創始人,直到今天座落在紐約曼哈頓第六大道上的「梅西百貨」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百貨公司,斯特勞斯無論用什麼辦法,他的太太羅莎莉始終拒絕上八號救生艇,她說;「多少年來,你去哪我去哪,我現在去你去的地方」,這位偉大的女性把自己的位子讓給了她的女傭,把毛皮大衣脫下來甩給女傭;「我用不到它了」!
八號艇救生員對67歲的斯特勞斯先生提議;「我保險不會有人反對像您這樣的老先生上小艇」,斯特勞斯堅定地回答,「我絕不會在別的男人之前上救生艇」。然後挽著63歲羅莎莉的手臂,一對老夫婦蹣姍地走到甲板的藤椅上坐下,等待著最後的時刻。就是影片最後緊緊抱在一起接吻,被海水吞沒的那對老夫婦。
紐約市布朗區,矗立著1912年為斯特勞斯夫婦修建的紀念碑,上面刻著這樣的文字:「再多再多的海水都不能淹沒的愛」(Many waters cannot quench love, neither can the floods drown it.),6,000多人出席了當年在曼哈頓「卡耐基音樂廳」舉行的紀念斯特勞斯晚會。【斯特勞斯的婚禮照片】世界最富有的幾位名人都在這次旅程上,礦業大王古根海姆穿上了夜禮服,他說;「即便死,也要死的像個紳士」,其他還有知名戲劇家、費城電車大亨、神學家、鋼鐵業巨子、電影明星、傳記作家、工程師,美國總統塔夫托的侍從武官..... 一等艙的337名乘客中,僅百萬富翁就有57位,(當年的百萬富翁既是現在的億萬大款)他們大部分罹難。
一名叫那瓦特列的法國商人把帶著的兩個孩子送上了救生艇,委託幾名婦女代為照顧,自己卻拒絕上船,兩個兒子得救後,世界各地的報紙紛紛登載兩個孩子的照片,直到他們的母親從照片上認出了他們,孩子卻永遠失去了父親。新婚燕爾的麗德帕絲同丈夫一起去美國渡蜜月,她死死抱住丈夫不願獨自逃生,丈夫在萬般無奈中一拳將她打昏,麗德帕絲醒來時,她已在一條海上救生艇中了。此後,她終生未再嫁,以此懷念亡夫。...........................
在瑞士洛桑的倖存者聚會上,史密斯夫人深情懷念一名無名母親;「...當時我的兩個孩子被抱上了救生艇,由於超載我坐不上去了」,「一位已坐上救生艇的女士起身離座,把我一把推上了救生艇,對我喊了一聲:『讓我上去吧,孩子不能沒有母親!』」。沒多久,泰坦尼克號沉沒,這位偉大的女性沒有留下名字,後來他們為她豎了一個碑,「無名母親墓」。泰坦尼克的五十多名高級職員除指揮救生的年輕二副萊托勒倖存外,為拯救弱者全部戰死在自己的崗位上。凌晨二點時,一號電報員約翰·菲利普接到船長的命令:「棄船,各自逃生」,但他仍坐在發報機房,保持著不停地拍發「SOS」的姿式,直至最後一刻。他們堅守住了古老卻永遠年輕的人類價值的最後防線。他們高舉人類精神文明的戰旗,誰也別想跨過浪漫主義的英雄夢想的陣地一步。他們守住了這個價值觀,從而使人類成為宇宙間最美麗的物種。
圖片點擊放大只有不多的例外;細野正文,日本鐵道院的副參事,男扮女裝,爬上了滿載婦女和兒童的10號救生船逃生。回到日本被立即解職,他受到所有日本報紙輿論指名道姓地公開指責,他在懺悔與恥辱里過了10年後死去,留下一篇手記,手記記錄了當時他正準備為大日本國的榮譽獻身時,突然背後有人喊他下來,說救生筏上還有2個空位置......全世界都笑了。 ........在1912年泰坦尼克號紀念集會上,「白星輪船公司」對媒體表示:沒有所謂的「海上規則」要求男人們做出那麼大的犧牲,他們那麼做了只能說是一種強者對弱者的關照,這不管在陸地還是在海上都是一樣的,這是他們的個人選擇」。《永不沉沒》一書的作者丹尼.阿蘭巴特勒對此感嘆道:「這是因為他們生下來就被教育這樣的理想:責任比其他的考慮更重要」。生下來就被教育成這樣!!!曾傳聞1994年的新疆克拉瑪依市友|誼館大|火,共造成三百多學生死亡,和孩子們同場遇險的克拉瑪依市20幾位副處級以上的官員,當時他們都是坐在最前排,離火源最近,而離唯一的逃生門最遠的位置,竟奇蹟般地無一人傷亡,火災發生時,有人高喊;「讓領|導先走」,領導們就先走了。這雖然是「他們的個人選擇」,但是事後卻有領導作「逃|生經驗」的報告,這可是觸犯褻瀆亡靈的刑事犯罪。我佛對新疆的人文景觀嚴重的疏於管理,特此誠意批評一下。希望《泰坦尼克號》幫大家一個忙,讓英雄主義重現江湖,橫掃一切奇怪的卑瑣情境。
背景音樂的口哨音樂演奏者世界口哨大王Вахтанг Кикабидзе亞歷山大·切爾涅茨基我心中的歌
背景音樂;壯麗七雄的口哨版;為你驕傲豪勇七蛟龍(the magnificent seven)
下載;http://www.emus.cn/?7249/viewspace-11262.html記《泰坦尼克號上最後的英雄》哈普爾牧師和白星樂隊(The White Star Orchestra);
泰坦尼克號有兩個樂隊,比利時小提琴家弗賴伯格三個人在咖啡館和酒吧演奏,指揮華萊士(WALLACE HARTLEY)的五重奏組五個人在餐廳里演奏,災難來臨時,兩個相互並不認識的樂隊,他們是怎麼在迷宮般的泰坦尼克號甲板上匯合的,已永遠無從知曉,因為八位偉大的音樂家全部在自己的崗位上殉|難了。【圖片】;白星樂隊(The White Star Orchestra)八位成員如下:Wallace Hartley,violin & bandmaster(小提琴兼樂隊指揮,照片居中)LJock Hume,violin(小提琴,照片下左)Krins,violin(小提琴,照片中左)George Woodward,cello(伍德沃德女士,大提琴,無照片)Roger Bricoux,cello(大提琴,照片下右)SPercy Taylor,piano(鋼琴,照片上右)ATed Brailey,piano and electric organ(鋼琴和電風琴,照片中右)dFred Clark,double bass(雙貝斯,照片上左)當船身已經全傾斜,不斷有人掉下海里,人們悲哀的呼喊,時不時還有槍聲,機艙巨大斷裂聲,燈光突然熄滅,又突然亮出...泰坦尼克的最後英雄們,哈普爾牧師(Rev. John Harper)集中了船上的牧師在傳播福音,絕望的乘客一起高唱著;「我快樂如生翼,向上飛起,游遍日月星辰,翱翔不息,我仍將詩唱吟,願與我主相親,願與我主相親,與主相近」...在站不穩的船頭甲板上,華萊士和法國大提琴手演奏著「倫敦德里的天空」和爵士樂,那是一首在英國咖啡館、酒吧、溜冰場經常演奏的曲目,也是白星公司規定的曲目,在漆黑的大西洋上空,星星在寒冷的夜空中閃爍,船上的管弦樂隊演奏著輕快的拉格泰姆旋律,八位藝術家相互依賴的走到了一起,既不想表現英雄主義的氣概,也不是出於堅守崗位的責任感使然,他們只是不熟悉那「最後時刻」的混亂環境,一旦扔掉手中的樂器,離開這個集體,就完全無所適從,他們此時很簡單,誰也離不開誰,離不開手中的樂器和音樂,他們聚在一起演奏音樂,以此用來抵抗心中的悲哀和恐懼,八位音樂家有位大提琴家,是女士,沒有留下照片。
倫敦德里的天空Londonderry Air●(電影中的鏡頭);中提琴手對小提琴手說:「都沒什麼人在聽」,小提琴手回答:「反正平常演奏時也沒人在聽」。大災難其實對誰都是一種無奈,但是能夠和幾個知音共度生命最後的燦爛時光,也許算是一種幸福吧。
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電影中的配樂);船剛開始傾斜的時候演奏的是「霍夫曼船歌」,船頭翹起來時演奏的是「天堂與地獄」序曲末段,最後是 「更近我主」(聖詩第287首『Nearer My God To Thee』)
華萊士小提琴和法國大提琴手演奏的「更近我主」 下載有關泰坦尼克最後的英雄樂隊演奏的曲目「更近我主」,是根據生還者迪克夫人(Mrs. A.Dick)的回憶:「當救生艇的船員正瘋狂的把我們劃離泰坦尼克號,並把四個小艇綁在一起時,我站了起來,看到船正在往下沉,而船上的提琴手們仍然奏著「更近我主」……。」 當時迪克夫人的3號艇劃離沉船大約有四分之一海里,如果真能聽到小提琴聲,恐怕也是嚶嚶聲,按照時間,她聽到的應該是秋天之夢SONGE D"AUTOMNE(下載)。
最後跳入水中生還的發報員哈羅德(Harold Bride)後來的說法似乎更令人信服,因為他跳水的時候,耳旁還響著音樂,可是不知道是什麼曲子,後來經過從許多播放的磁帶里,哈羅德辨認出其中的一個曲子---倫敦德里小調。2點20分,船頭已經豎立在海面上了,正慢慢沉入萬世不劫的海底,華萊士他們的音樂也停了有一會兒了,救生艇遠遠的圍在沉船遠處,船上還有1500人,已經沒有一點聲音,世界在「倫敦德里小調」的餘音中靜止了。「傾斜的船身慢慢沉沒,燈光一盞接一盞地滑入海水。船尾的空間越來越少,人們安靜地等待著死亡。再也沒有無線電呼救聲,也沒有發射火箭求救。船上的人以超然的勇氣等待死亡,沒有尖叫和悲號,相反,所有人的恐懼和絕望全都化為一聲沉重的呻吟。」——海倫·邱吉爾·康迪(真人版生死戀女主角)
泰坦尼克號在紐芬蘭東南約380英裏海域的海底里不屈的昂著頭,殘破和污跡也掩蓋不了她的高貴。上帝看到這樣一幅畫面;一枚合成的殉葬因子,苦於不能分裂,卻永遠美麗如昔。泰坦尼克號有一半乘客是愛爾蘭移民,卡導選愛爾蘭錫哨「My heart will go on」(《我心永恆》作為主題曲明顯很正確,由於是商業片的緣故,由加拿大歌手Celine Dion席琳·迪翁演唱,又明顯的正確。
1912年5月18日為華萊士舉行了葬禮,沿途兩英里大約有40000多人為華萊士送行,10名童子軍用小號吹響了「最後的職責」
2000年夏,俄羅斯希爾紹夫海洋資源研究院和法國海洋學協會曾兩次進入沉船艙內,這是人類打撈史上的首次,在12000尺海底下,每平方寸的重量達一萬磅,僅依靠4英寸的鈦晶屬外殼的保護,稍有閃失,就會在億萬分之一秒內使人粉身碎骨,這些不要命的人,從沉船里打撈出10000多件的物品,其中有兩張唱片(已經嚴重損害)和真人版的「海洋之心」,是個銀質小酒壺。唱片疑似1909年格萊美出品的單面法國歌曲,唱片的主人一定很浪漫,(Муж и жена ссорятся:- Ну и идиотка ты!- Конечно, идиотка: была бы я за генералом замужем,была бы генеральшей! 夫妻倆吵架:「你是個白痴」!—「對,我是個白痴,所以才會嫁給你」。)
從海底打撈出來的《親愛的,請用雙臂抱緊我》樂譜
真人版「泰坦尼克生死戀」男主角是當時60歲的高級建築師愛德華肯特,女主角是52歲的離異美女作家海倫,愛德華和海倫在泰坦尼克餐廳相遇並一見鍾情,並決定到美國後立即結婚,愛德華罹|難,海倫終身未嫁。他們的定情物是一隻銀質小酒壺,上面有一行字;「忠誠但不幸」。他們大概就是聽著這張唱片相戀的。相關;羅馬假日終結篇http://www.emus.cn/?uid-7249-action-viewspace-itemid-12017最早期探戈舞曲精選http://www.emus.cn/?uid-7249-action-viewspace-itemid-36321一流杜普蕾http://www.emus.cn/?uid-7249-action-viewspace-itemid-36323巴洛克建築細部的音樂表情http://www.emus.cn/?uid-7249-action-viewspace-itemid-36319
推薦閱讀:
※泰坦尼克號結尾 rose床頭所有照片解析
※1997年奧斯卡金像獎《泰坦尼克號》電影海報
※泰坦尼克號沉沒一百周年特輯
※泰坦尼克號上6名中國倖存者:一個被隱瞞了100多年的骯髒秘密
※這部可能超過《泰坦尼克號》的電影告訴你:伴侶的支持有多重要 | 內附電影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