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雲老叟解讀《千字文》二
常見解釋:有了嫘祖,人們才穿起了遮身蓋體的衣裳。
閑雲老叟解讀:乃:
解釋為於是、就。是承上起下之辭。《爾雅·序疏》中說:「若乃者,因上起下語。」是來解釋乃的含義。
服
此字本意為衣服。《廣韻》中在解釋這個字的時候,就說衣服。在古漢語中,一個名詞後面仍然是名詞的,前面這個名詞就出現活用的現象,通常會變化成動詞。乃服衣裳,服的後面衣裳是名詞,所以服就應該活用為動詞,意為穿。服為穿之意,在其他的古代作品中,也出現過。比如。《戰國策·齊策》中「朝服衣冠,窺鏡」、司馬光《訓儉示康》中 「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但順吾性而已」、《資治通鑒》中「昨望見婦女猶服夾領小袖」之服均為穿之意。
衣
《說文解字》中說:「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
「衣,依也」是說人要依靠衣裳來遮自己的身體。此句是說衣裳之用。「上曰衣,下曰裳」是說上衣叫衣,褲子和裙子等叫裳。「象覆二人之形」是說衣服如人的外在一樣,衣服是人的第二層皮膚。《傅·衣銘》中說:「衣服從其儀,君子德也。衣以飾外,德以飾內。」,可以看成是此句的解釋。
裳
是指下衣。《說文解字》說「下帬也。」漢以前稱裳,漢以後則多稱帬。《釋名》說:「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以障來說裳之用,是古代音常用之法。
乃服衣裳
此句省略了主語,如加上,應為嫘祖與胡曹。
嫘祖,一作「累祖」。傳為西陵氏之女,是傳說中的北方部落首領黃帝軒轅氏的元妃。她生了玄囂,昌意二子。玄囂之子蟜極,之孫為五帝之一的帝嚳;昌意娶蜀山氏女為妻,生高陽,繼承天下,這就五帝之一的「顓頊帝」。《史記》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神話傳說中把她說成養蠶繅絲方法的創造者。北周以後被祀為「先蠶」(蠶神)。唐代著名韜略家、《長短經》作者、大詩人 李白的老師趙蕤所題唐《嫘祖聖地》碑文稱:「嫘祖首創種桑養蠶之法,抽絲編絹之術,諫諍黃帝,旨定農桑,法制衣裳,興嫁娶,尚禮儀,架宮室,奠國基,統一中原,弼政之功,歿世不忘。是以尊為先蠶。」
胡曹是黃帝的臣子,來自上古胡部落,擅於制衣,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製作衣服的專家,是衣服的發明者《呂氏春秋·勿躬》說:「胡曹作衣。」《淮南子·修務訓》說:「胡曹為衣。」明楊慎《鳳賦》說:「史皇作斧扆,繪鳳之羽;胡曹黹衣裳,畫鳳之文。」
所以,此句應解釋為:從嫘祖、胡曹開始,人們才穿上衣裳。
引申一:中國衣裳史略述
原始社會服飾:貫頭衣。
貫頭衣大致用整幅織物拼合,不加裁剪而縫成,胴身無袖,貫頭而著,衣長及膝,是一種概括性或籠統化的整體服裝。其具體形象,在內蒙古狼山地區岩畫、甘肅吳家川岩畫、山東辛店文化陶器,以及新疆西北邊境的岩畫上,均有反映,說明在紡織品出現之後,貫頭衣已發展為一種定型服式,在相當長時期、極廣闊的地域和較多的民族中普遍應用,基本上替代了舊石器時代部件衣著,成為人類服裝的祖型。
商周服飾
商代服飾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絲、麻。由於紡織技術的進展,絲麻織物已佔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細織造極薄的綢子,提花幾何紋錦、綺,和絞織機的羅紗。奴隸主和貴族,平時已穿色彩華美的絲綢衣服。衣料用色厚重,除使用丹砂等礦物顏料外,許多野生植物如槐花、梔子、櫟斗和種植的藍草、茜草、紫草等也已用作染料,為服飾材料和紋飾提供了空前的物質條件。奴隸、平民一般穿本色麻、葛布衣或粗毛布衣。
商代衣著通常為上衣下裳制,上穿交領窄袖式短衣,衣上織、綉種種花紋,領緣袖口用花邊裝飾,以寬頻束腰,腹前垂一獸頭紋樣的韋鞸,下著裙裳。而四川廣漢三星堆發現的青銅人像,頭上著冠,窄袖長衣,外加短袖開衩齊膝衣。結合諸多文物看,商代人可能已穿褲。商代一般男子頭上戴短筒狀帽箍,並一直流行了近千年;奴隸主貴族戴彎曲高冠,上面還有許多珠玉裝飾,也有用許多小玉魚編成一組加在頂發上的。男子髮式,通常是編髮成辮,自右向左旋盤頂一周。女子則多把長發上攏成髻,或捲髮齊肩。小孩頭髮梳作兩個杈狀丫角兒,叫作丱角。平民、奴隸,有裹發作羊角狀斜旋而上的,有自頂心向後垂一短辮的,也有剪髮齊頸的。種種樣式反映了商王朝不同階級階層的差異,還可能包括了當時征伐所及各部族人民的形象。
西周服飾
西周時,等級制度逐步確立,「非其人不得服其服」也就成為一種與之適應的冠服制度。周王朝並設「司服」、「內司服」官職,掌管王室服飾。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國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於夏商時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戰國之交被納入禮治。王室公卿為表示尊貴威嚴,在不同禮儀場合,頂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著裳也須採用不同形式、顏色和圖案。最著名的為《尚書·益稷》所載十二章服:「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繪,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綉,以五彩彰施於五色作服。」十二章紋遂成為歷代帝王上衣下裳的服章制度,一直延用到清帝遜位、袁世凱復辟稱帝。
從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飾裝飾雖繁簡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衣裳」遂成為服裝的通稱。衣袖有大小,衣長出現長大寬博式樣,衣領多作矩式曲折直下,具有承上啟下的特色。腹前的斧形韋鞸,用皮革塗朱作成,另有一種用絲綢繪繡花紋的叫「紱」或「赤芾」,後世統稱之為「蔽膝」,成為特別身份的象徵。
服裝的發展沿革與社會制度密切相關,材料的講究、數量的增多、服用的普遍程度又與社會生產相適應。在商代能穿絲綢衣服的,可能還是少數。到西周,各地大小邦國封君的穿衣打扮都有了種種排場。一般平民只能穿本色麻、葛布衣或粗毛布衣,窮極的只好穿草編的「牛衣」(蓑衣)。
春秋戰國服飾
春秋戰國時期織綉工藝的巨大進步,使服飾材料日益精細,品種名目日見繁多。河南襄邑的花錦,山東齊魯的冰紈、綺、縞、文綉,風行全國,比普通絹帛的價格超出20多倍。南方吳越生產的細麻布,北方燕代生產的毛布、氈裘,西域羌胡族的細旃花罽(細密毛織物),楚國的大花紋刺繡、通幅大花紋織錦,無不精美絕倫。同時,周代往日「珠玉錦繡不鬻於市」的法規已被突破,這就促進了工藝的傳播,使多樣、精美的衣著服飾脫穎而出。
春秋戰國時期,不僅王侯本人一身華服,即便從臣客卿也是足飾珠璣,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貴重。
男女的帽,更引人注目,精緻的用薄如蟬翼的輕紗,貴重的用黃金珠玉;形狀有的如覆杯上聳,詩人屈原形容這種高冠「切雲之崔嵬」。鞋,多用小鹿皮製作,或用絲縷、細草編成;南方多雨,還有通體塗漆,再用錦、絛飾面,底部有防滑齒結的漆履。冬天皮衣極重白狐裘,價值千金。女子愛用毛皮鑲在袖口衣緣作出鋒,還有半截式露指的薄質錦繡手套,無不異常美觀。
春秋戰國時期的衣著,上層人物的寬博、下層社會的窄小,已趨迥然。在形式上,值得注意的一是深衣,二是胡服。有將身體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階層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禮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於春秋戰國之交。其形制在《禮記·深衣》有詳盡的記載,後世注家學者也有較多的研究。從馬山楚墓出土實物觀察,深衣是把以前各自獨立的上衣、下裳合二為一,卻又保持一分為二的界線,故上下不通縫、不通幅。最智巧的設計,是在兩腋下腰縫與袖縫交界處各嵌入一片矩形面料,據研究可能就是《禮記》提到的「續衽鉤邊」的「衽」,其作用能使平面剪裁立體化,可以完美地表現人的體形,兩袖也獲得更大的展轉運肘功能。所以古人稱道深衣「可以為文,可以為武,可以擯相,可以治軍旅」,認為是一種完善服裝。
據記載,深衣有4種不同名稱:深衣、長衣、麻衣、中衣。從出土文物看,春秋戰國時衣裳連屬的服裝較多,用處也廣,有些可以看作深衣的變式。①河南信陽楚墓出土有木俑,袖口寬大下垂及膝,顯得莊重,可能屬於特定禮服類。②傳河南洛陽金村韓墓出土有二舞女玉佩,穿曲裾衣,揚起一袖,腰身極細,垂髮齊肩略上卷,大致是後來《史記》所說燕趙佳妙女子「揳鳴琴,躡利屣,游媚公卿間」的典型裝束。③湖南長沙仰天湖楚墓出土有彩繪木俑,著交領斜襟(曲裾)長衣和直襟(直裾)齊足長衣,其剪裁縫紉技巧考究,凡關係到人體活動較大部位多斜向開料,既便於活動,又能顯示體態的美,是深衣在春秋戰國末期的一種變化形式,曾是婦女的時裝,對男裝也有相當影響。
至於湖北江陵馬山楚墓出土有直領對襟的短袖衣」,樣子和現代的女式短大衣差不多,到漢代也還流行。山西長子縣和河北易縣出土有木俑、青銅燭奴,著上下通裁通縫、兩側開衩很高的長衣,則與深衣剪裁製度全然不同,它自成體系,應是後世沿用數千年不廢「袍」服的前身。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頒胡服令,推行胡服騎射。胡服,指當時「胡人」的服飾,與中原地區寬衣博帶的服裝有較大差異,特徵是衣長齊膝,腰束郭洛帶,用帶鉤,穿靴,便於騎射活動。由於中原上層人物慣於坐而論道,穿長衣視為特權,一旦棄長就短,不法古、不循禮,便成為改革大事。其衣制實與中原奴隸或其他勞動者短衣相類同,不過褲是連襠的。而從湖北江陵馬山楚墓出土實物看,當時內地已有綿袴,《說文》解作「脛衣」,前面連腰,棕紅綉絹褲面,錦邊小口褲腳,兩側附裝飾絛帶,與胡服之別尤在於後面開襠。至於衣長,山西侯馬出土的人形陶范表明,齊膝的織繡花衣(其領襟曲折直下、腰間系絲絛、打蝴蝶結)已從西周演變過來,一般認為這就是已受胡人影響的裝束。
春秋戰國時期的衣服款式空前豐富多樣,不僅表現於深衣和胡服。樂人有戴風兜帽的,舞人有長及數尺的袖子,獵人衣褲多扎得緊緊的,有人還常戴鴟角或鵲尾冠、穿小袖長裙衣和斜露襞褶的下裳。這些都與多彩的社會生活相關。
秦漢服飾
秦統一中國後,進行了許多重大的改革。漢代政權鞏固,經濟發展,中國封建社會達到成熟期。出土文物反映,這一時期的衣料又較春秋戰國時期豐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發展。特別在漢代,隨著輿服制度的建立,服飾的官階等級區別也更加嚴格。
錦繡衣料秦漢服裝面料仍重錦繡。綉紋多有山雲鳥獸或藤蔓植物花樣,織錦有各種複雜的幾何菱紋,以及織有文字的「登高明望四海」、「延年益壽」等通幅花紋。此外,繪花和印花織物、硃砂著色織物、超級細薄織物,在河北滿城漢墓、長沙馬王堆漢墓、廣州南越王墓等處都有實物出土,不僅種類多、式樣齊,紡織技術也達到很高水平。漢代法律規定,農民只許穿本色麻布衣,西漢後期允許服用青、綠色。但由於商業發展,許多禁令早為商人打破,帝王穿用的精美錦繡,商人卻用來被飾牆壁。《漢書》提到,被買賣的奴婢也穿鑲花邊的絲履,滿頭金珠花釵,這與椎髻、穿短衣褲的農民,形成鮮明對照。
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張騫奉命兩次出使西域,開闢了中國與西方各國的陸路通道,成千上萬匹絲綢源源外運,歷魏晉隋唐,迄未中斷,史稱「絲綢之路」。於是,中華服飾文化傳往世界。
衣服制式自秦而漢,深衣有了一些發展和變化。從東漢社會上層來看,通裁的袍服轉入制度化。
秦初曾「兼收六國車旗服御」,所以服制大致本於戰國。從陝西臨潼出土的兵馬俑、銅車馬、女坐俑等文物中,可以得出秦代服制的基本印象。軍服和勞動者衣裝形制與戰國時無大差別。男女服都是交領、右衽、衣袖窄小,衣緣及腰帶多為彩織裝飾,花紋精緻。兵士衣長齊膝,左右兩襟為對稱直裾式,皆可掩玉背側,兩襟下角如燕尾,保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與《禮記》敘述深衣的通用性相吻合;衣外著甲,下著褲,足穿麻履或革履(齊頭方口較多見);頭髻處理繁細複雜,束髻上聳而多偏右,亦有著冠子的,應為皮弁之制。軍裝衣甲有騎兵、步兵和車御服用等類型。
西漢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不論單、綿,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縫連為一體,上下依舊不通縫、不通幅:外衣裡面都有中衣及內衣,其領袖緣一併顯露在外,成為定型化套裝。下著緊口大褲,保持「褒衣大袑」風格。足下為歧頭履。腰間束帶。西漢時典型的深衣有:①女衣,以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實物最為精美。有直裾(直襟)和曲裾(三角斜襟式)兩種,剪裁已不同於戰國深衣。曲裾式下裳部分面積加大,而且與領、袖、襟緣一同作斜幅縫紉。穿上身,靜立時衣面懸垂自然貼體,走動時則裙裳部分膨大如傘,不束縛腳步。這種斜領連襟合成銳角的曲裾衣,即是揚雄《方言》所說「繞衿裙」,是戰國深衣的變例,成為當時婦女的一種時裝,流行很廣。②男衣,以湖北江陵鳳凰山西漢墓的出土實物及木俑衣著較為典型。外衣領口展寬至肩部,右衽直裾,前襟下垂及地,為便於活動,後襟自膝彎以下作梯形挖缺,使兩側襟成燕尾狀。
服飾等級秦代服制,服色尚黑,囚徒穿赭色衣。漢代有了輿服制度。史書列有皇帝與群臣的禮服、朝服、常服等20餘種;出土文物所反映的,則多是平時生活或一般人及奴僕的衣著情況。將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結合觀察,服飾上的等級差別已十分明顯。主要表現在:①冠服在因襲舊制的基礎上,發展成為區分等級的基本標識。如冕冠,是古來帝王臣僚的冕服;長冠,以竹為胎骨,外用漆紗糊制,長7寸,寬3寸,形如鵲尾,故俗稱「鵲尾冠」,是楚國舊有形式,西漢時被定為公乘以上官員的祭服。漆紗冠,多為武士所戴,此後到南北朝流行600餘年,基本制度延續到明代不變。而一般男子則平時冠巾約發且不裹額,或只是束髮加笄。至東漢,情況略有變化,矮筒狀平巾幘,不分貴賤,一律使用;平巾幘上加梁(前高後低中空如橋)的梁冠,以及平巾幘上加漆紗冠,也成為定製。②佩綬制度確立為區分官階的標識。秦漢開始,春秋戰國時期的佩飾得到發展,產生佩掛組綬的禮俗。凡有官爵的人,還得把一條長度逾丈的經編帶狀織物摺疊起來掛在腰後,名之為「綬」。綬以顏色、長短和頭緒分等級,自東漢至明代因循相襲。
魏晉服飾
漢末以後,頻仍戰爭使社會財力日顯艱困,兩漢冠服制度已難維持。以往的冠帽,這時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綸巾、白綸巾等,不一而足。東漢末年張角起義即著黃巾而被史稱「黃巾起義」。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緋綠三色為九品之別」。這一制度此後歷代相沿雜而用之,直到元明。部分文人輕蔑禮法,如南京西善橋出土磚刻所反映的竹林七賢飾著,寬衫大袖、散發袒胸,就是對禮教束縛的突破;「褒衣博帶」,成為魏晉世俗之尚。晉代的首服除幅巾為社會沿用之外,有官職的男子還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紗帽的稱漆紗籠冠,本是兩漢武士之制,傳之又傳,不僅用於男官員,併流傳民間且男女通用。
南北朝服飾
南北朝時,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錯居雜處,政治、經濟、文化風習相互滲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飾也因而改易發展。主要表現在:①傳統的深衣制長衣和袍服已不大適應社會需要,而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漸成主流,不分貴賤、男女都可穿用。袴褶的上衣短身大袖或小袖;下衣喇叭褲,有的在膝彎處用長帶系扎,名為縛袴。這種服裝源出軍中,服無定色,外面還可以服?襠衫(一種背心)。河南鄧縣學庄出土磚刻人物穿的,正是齊梁間有代表性的流行袴褶。②女子衣著「上儉下豐」。髦以假髮相襯,西晉作十字式大髻;東晉則做成兩鬢抱面遮蔽眉額形狀,緩鬢傾鬢以為盛飾;東晉末至齊、梁間改為束髮上聳成雙環。衣著為襦裙套裝,原始於漢代,晉代時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寬大的特色。③足穿笏頭履、高齒屐(一種漆畫木屐),流行一時。
另一方面,少數民族服飾也受漢朝典章禮儀影響,穿起了漢族服裝。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鮮卑族北魏朝於太和十八年(公元494)遷都洛陽後,魏孝文帝推行華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漢魏衣冠」。原來鮮卑族穿著夾領小袖衣服,這次改革舊俗,史稱「孝文改制」,使秦漢以來冠服舊製得以賡續,推動了中華服飾文化的發展。
隋唐服飾
隋唐時期,中國由分裂而統一,由戰亂而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服飾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
絲綢工藝隋唐社會中上層和殷實之家做衣服多用絲綢,並經多種工藝處理。①彩錦,是五色俱備織成種種花紋的絲綢。最常見的是成都小團窠錦,常用作半臂和衣領邊緣服飾。②特種宮錦,花紋有對雉、斗羊、翔鳳、游鱗之狀,章彩華麗。有彩綾,或本色花或兩色花,用於官服,有鸞銜長綬、雁銜威儀、俊鶻銜花等名目;此外還有孔雀羅、樗蒲綾、鏡花綾和織造精美的遼綾等。③刺繡,有五色彩綉和金銀線綉。另外還有堆綾、貼絹法,溫庭筠詞「新貼綉羅襦,雙雙金鷓鴣」即指此法。④泥金銀繪畫,即用金粉、銀粉畫在衣裙材料上。舞女衣裙用綉畫加工較多。⑤印染花紋,分多色套染和單色染。簡單花紋有「魚子纈」,只作方框形小點子,或作梅花、柿蒂、方勝、網格花紋,多屬撮暈絞纈(扎染)類,相當費工。大花五彩多層蠟染、板印,色彩絢麗爛漫,亦稱夾纈或撮暈錦,多對薄質紗羅加工,爭奇鬥勝,使衣著、披帛式樣不斷翻新。相對貧困的平民百姓雖然也可以用普通的素色絲綢,但麻布類織物仍然是他們主要的衣服材料。
男子冠服隋唐時期男子冠服特點主要是上層人物穿長袍,官員戴襆頭,百姓著短衫。直到五代,變化不大。
隨著國家的統一,隋唐朝廷都曾參照前朝舊制,改革輿服制度,規定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顏色來區分等級,用花紋表示官階。隋代朝服尚赤,戎服尚黃,常服雜色。唐代以柘黃色為最高貴,紅紫、藍綠、黑褐等而下之,白色則沒有地位。男子官服,一般是頭戴烏紗襆頭;身穿圓領窄袖袍衫,衣長在膝下踝上,齊膝處設一道界線,稱為橫襕,略存深衣舊跡;腰系紅鞓帶,足登烏皮六合靴。從皇帝到官吏,樣式幾乎相同,差別只在於材料、顏色和皮帶頭的裝飾。無官的地主階級隱士、野老,則喜穿高領寬緣的直裰,表示承襲儒者寬袍大袖的深衣古制。普通百姓只能穿開衩到腰際的齊膝短衫和褲,不許用鮮明色彩。差役僕夫多帶尖錐帽,穿麻練鞋,做事行路還須把衣角撩起扎在腰間。腳上只限穿編結的線鞋或草鞋。
襆頭之制出於北齊,隋唐之初逐步定型。這是一種用黑色紗羅做的軟胎帽(一度用木胎),裹在髮髻的後部,稍稍突起並微微前傾;帽帶兩條繫於帽頂前部,兩條垂於頸後,或長或短,式樣有三五種,初尚平頭小樣,而後漸高。唐開元年間玄宗賜臣下「內樣巾長腳羅襆頭」,可知長腳式先出宮中,後垂的兩條帶子或下垂或上舉,或斜聳一旁或交叉在後,帶形初如梭子,繼為腰圓式,中施絲弦為骨。到五代時這兩條帶子平直分向兩邊,「軟腳」變成了「硬翅」,終於形成宋代的展翅漆紗襆頭,俗稱烏紗帽。
隋唐女裝富有時裝性,往往由爭奇的宮廷婦女服裝發展到民間,被紛紛效尤,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響而別具一格。
隋唐時期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長裙,裙腰以綢帶高系,幾乎及腋下。這種始於漢代的套裝,在魏晉時期裙腰日高,上衣日短,衣袖日窄;後來又走向另一極端,衣袖加闊到二三尺。隋統一後,上襦又時興小袖,影響所及,貴族婦女內穿大袖衣,外面再披一件小袖衣,名披襖子。講究的用金縷蹙綉,聽任小袖下垂以為美,竟成一時風尚。唐代長期穿用小袖短襦和曳地長裙,但盛唐以後,貴族婦女衣著又轉向闊大拖沓,衣袖竟大過4尺,長裙拖地4~5寸,不得不用法令加以限制。一般婦女穿青碧纈(印花或染花織物),著平頭小花草履。
隋唐女子好打扮。從宮廷傳開的「半臂」,有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樣,袖長齊肘,身長及腰,以小帶子當胸結住。因領口寬大,穿時袒露上胸。半臂歷久不衰,後來男子也有穿著的。當時還流行長巾子,系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製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名曰披帛。
唐代婦女的髮飾多種多樣,各有專名。早期高聳輕俊,後期流行用假髮做義髻,便顯得蓬鬆。女鞋一般是花鞋,有平頭、高頭之分,多用錦繡織物、彩帛、皮革做成。線鞋則用綵線或麻線編結而成。鞋的名目有彩帛縵成履、吳越高頭草履、重台履、金薄重台履,官服中則有高牆履等。
唐人善於融合西北少數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來文化,這在婦女服裝上有明顯的反映。唐貞觀至開元年間(627~741)十分流行胡服新裝,戴金錦渾脫帽,著翻領小袖齊膝長襖或男式圓領衫子,穿條紋間道錦小口褲,腰系金花裝飾的鈿縷帶,足登軟底透空緊靿靴;部分髮髻上聳如俊鶻展翅,臉上無例外地用黃色星點點額,頰邊畫二月牙,或在嘴角酒窩間加兩小點胭脂。待到元和年間(806~820),更發展到蠻鬟椎髻,烏膏注唇,赭黃塗臉,眉作細細八字低顰。五代後期還講究濃眉上翹的倒暈蛾翅眉,頭上滿插用金、銀、玉、象牙或玳瑁製成的小梳。
唐初,婦女沿襲北齊、隋代舊習,騎馬出行必用一種大紗帽隱蔽全身,叫作冪?,後來發展成帷帽,帽形如斗笠,周圍垂網簾至頸,或空出前部,靚妝露面(圖9)。至今中國南方農村婦女仍有類似的遮陽帽。盛唐以後,帷帽廢除,但都市婦女還有將部分紗羅貼在前額作為裝飾的,名為透額羅。
宋代服飾
宋代政權建立後,博士聶崇義於建隆二年(961)上《三禮圖》,奏請重新制訂了服制。此後100多年間,又幾度加以完善,且對民間多有禁例,「衣服遞有等級,不敢略相陵躐」。然而由於宋代政治、經濟等因素影響,「衣服之章,上下混淆」,南宋時已不可遏制。社會上層衣服算是符合常規的,大致有官服、便服、遺老服等三式。
宋初統一南方過程中,從長江流域的後蜀、南唐、吳越得到錦繡彩帛達幾百萬匹。為示威天下,趙匡胤把2萬多人的儀仗隊用織綉印染的各種絲綢裝扮起來,名作「繡衣鹵簿」,還繪有圖卷,保留下許多宋代官服制度的重要資料。宋代官服面料以羅為主,江浙地區每年上貢花、素羅即達數十萬匹;高級絲織物還有緊絲、透背、隔織、綾、錦、綺、縠、纈、絹等。政府又因五代舊制,每年照例要贈送親貴大臣錦緞袍料,分七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襲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於晚唐的大袖長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烏紗帽,名直腳襆頭,君臣通服,成為定製。差吏男僕則按規定戴兩翅向後上方彎曲的曲翅襆頭。宋代官服又沿襲唐代章服的佩魚制度,有資格穿紫、緋色公服的官員都須在腰間佩掛「魚袋」,袋內裝有金、銀、銅製成的魚,以區別官品。「方心曲領」也是朝服的特徵,即朝服項間套上圓下方的飾物。
宋代官員公服、制服之外的日常便服,主要是小袖圓領衫和帽帶下垂的軟翅襆頭,依然唐式,腳下卻改著更便於平時起居的便鞋。
宋代遺老的代表性服飾為合領(交領)大袖的寬身袍衫、東坡巾。袍用深色材料緣邊,以存古風。東坡巾為方筒狀高巾子,相傳為大文學家蘇東坡創製,實為古代幅巾的復興;明代的老年士紳還常戴用。
勞動人民的衣著變得更短,原因是生產雖有發展,生活卻益加貧困。農民和漁夫因而開始被稱作"短衣漢子"。
宋代服制的興廢,多與時裝的流行有關。從《清明上河圖》看,上層人物多穿齊整的袍衫,長可掩足;平民大眾則捋袖敞襟、系帶裹腿,以便活動。許多服飾在款式,色彩及圖案上反映著宋人的崇尚。女裝不同於唐風而講究瘦長,以顯苗條;新式的旋襖、胡服等,新穎、大方、素雅。除官員的公服以外,民間一般服裝更多地使用複雜而調和的色彩。一般貴族和官僚婦女,衣著雖不及唐時華麗,卻配色大膽,已打破唐代以青、碧、紅、藍為主色的習慣;由於清明掃墓必穿白色衣裙,又流行「孝裝」,以一身縞素為美。當時衣帽材料始用纈帛(印花絲綢)、銷金(加入金線編織的絲織品),花紋突破了唐代對稱圖案,生色折枝花尤為時尚。這些服飾新風格,常常一面被百官服、命婦服引用,又一面對庶人服、商賈服禁用。南宋末年,表明社會進步的時裝被稱為「奇巾異服」,卻又不斷斗美夸麗。
宋時裝大體有兩類:①傳統服裝的繼承和發展。以旋襖最有代表性,流行也最廣泛。其款式與唐代齊膝短大衣式的胡服新裝相近。其特色:一是直領,鑲一道花邊叫「領抹」,多用捻金線彩綉四季翻新花樣,謂之「一年景」,綉作者皆出諸寺師姑之手,且設有專市佔定東京大相國寺兩廊交易;二是對襟,無紐常敞(故又稱不對襟),任其露出腰腹圍(尚鵝黃色,稱腰上黃);三是小袖,袖口及腕縮緊,不同於背子(背心)或半臂(半袖)。②周鄰少數民族服飾的吸收。以釣墩最有代表性。它是女子的襪褲,沒有褲腰,兩腿分離,與氈笠、彎頭雙色鞋及服裝間色,都屬當時契丹、女真風俗,士庶仿效,無法禁絕。朱熹曾為之感慨:「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可見流行之廣而盛。
宋代民間首服也有種種流行。男子流行襆頭、幅巾,女子則流行花冠和蓋頭。婦女髮式和花冠,是當時對美追求的重點,最能表現宋代裝束的變化。唐及五代的女子花冠已日趨危巧,宋代花冠再加發展變化,通常以花鳥狀簪釵梳篦插於髮髻之上,無奇不有。簡單的,頭髮做成玉蘭花苞式;複雜的,有飛鬟危巧的尖新式、如鳥張翼式,甚至重疊堆砌如一花塔。後一種大概是仿照當時特種牡丹花「重樓子」,用羅帛製作加於高髻之上,後來竟高過3尺,所用角梳也大過1尺2寸。高髻險裝風氣日盛,不得不用法律限制尺寸,但上行下效,禁令也無濟於事,必待新花樣出現成風,才能轉移先前的愛好。至於后妃公主的鳳冠,講究用金翠珠玉作種種花樣,有的用掐絲法表現一大群仙女隨西王母赴蟠桃宴故事,名「王母隊」,等於把一台樂舞模型安放在頭頂,後面還附有兩個翹膀,下垂肩際,這種帽子叫等肩冠。還有蓋頭,是士大夫女眷出門必帶之物,以巾蒙首,稱冪首巾,南宋尤盛,因朱熹提倡,後人稱「文公兜」;婚禮用銷金蓋頭。
遼、西夏、金服飾
遼、西夏、金分別為中國古代契丹、党項、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權,其服飾反映了在與漢民族進行長期文化交流中,各自發揚民族傳統的發展軌跡。
党項族婦女多著翻領胡服,領間刺繡精美。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圓領齊膝外衣,足下著長統靴,宜於馬上作戰射獵;婦女穿窄袖交領袍衫,長齊足背,都是左衽,正與漢人相反,所習慣穿用的釣墩傳到內地曾廣為流行。此外,黑龍江阿城金代貴族墓出土的男女服裝中,還有一種前面連腰、後面敞開的分襠褲,褲口還附有可套於腳心的環帶(制式恰如現今的健美褲),前腰高及胸部、上有肩帶,後附背帶3對,可以結束在胸前,形制與江陵馬山戰國楚墓出土的綿袴非常相似,也許還與《漢書》提到的多帶「窮袴」有關聯。
當時北方民族男子髮式一般髡髮,即剃去頂發,余發散披或結辮下垂耳旁。有身份或交納大量駝馬財物的,才許可攏發裹巾,巾式類似唐代襆頭。
遼金政權考慮到與漢族雜處共存的現實,都曾經設「南官」制度,以漢族治境內漢人,對漢族官員採用唐宋官服舊制。遼代以絲綢官服上山水鳥獸刺繡紋樣區分官品,影響到明清官服的等級標識。金代則以官服上花朵紋樣大小定尊卑,品級最低的用無紋或小菱紋的芝麻羅,「芝麻官」俗語即由此而來。契丹、女真男服因便於行動,也為漢人採用。如《中興四將圖》畫像中抗金名將岳飛、韓世忠身邊家將的便服,已與金人男服無大區別。
元代服飾
元代於延祐元年(1314)參酌古今蒙漢服制,對上下官民服色等作了統一規定。漢官服式仍多為唐式圓領衣和襆頭。蒙古族官員則穿合領衣,戴四方瓦楞帽;中下層為便於馬上馳騁,最時興腰間多褶的辮線襖子(圓領緊袖袍,寬下擺、折褶、有辮線圍腰)、戴笠子帽。
元代長衣通名為袍,其式樣在北方男女區別並不大,但材料精粗貴賤,卻差別懸殊。高級大官服多採用鮮明紅彩織金錦,且沿襲金制從花朵大小定品級高低,下級辦事人只許用檀褐色羅絹。平民一般禁止用龍鳳紋樣和金、彩,只許用暗色紵絲。至元二十二年還令「凡樂人、娼妓、賣酒的、當差的,不許穿好顏色衣」。由於禁令限制,反而促使勞動人民因地取材創造了種種不同的褐色,多達四五十種名目,後來還影響到帝王衣著破例採用褐色。
髮式,漢族男性變化不多,北方的漢族女性較前簡化。蒙古族男性則把頂發從額前垂下一小綹或留作桃形,余發編成大環或麻花狀,垂在耳邊,帝王也不例外;女性多挽髮髻,貴族加戴姑姑冠(罟罟冠),高到二三尺。帝王尤喜愛各式帽,俱用精美珍貴材料做成,綴珠玉以示尊貴。
元代紡織物有納石矢金錦、渾金搭子、金段子、兜羅錦、三棱羅、大綾、小綾、南絹、北絹、木錦布、番錦布……種種名目。元代每年舉行10餘次大朝會,屆時萬千官員穿同一顏色、式樣並加飾納石矢金錦珠寶的高級禮服,稱作質孫服,糜費為歷朝少有。這種服式到明代卻被用作差役服裝。前一代的華服變成後一代的賤服,歷史上並不罕見,是改朝換代影響服飾變化的一種必然現象。
明代服飾
明代政權建立後,曾力圖消除元代蒙古族服制對漢族的影響,「悉命復衣冠如唐制」,但當務之急是安定社會、發展生產,未能真正貫徹。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才確定了許多主要服飾。由於明代政府非常重視農業,推廣植棉,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的衣著也得到了改善。
上層社會的官服是權力的象徵,歷來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自唐宋以降,龍袍和黃色就為王室所專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來紫色為貴。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為正色,又因《論語》有「惡紫之奪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廢除不用;樣式近似唐代圓領服而尺寸寬大,盤領右衽,兩側各多出一塊,稱「襬」(擺);衣料多用紵絲或紗、羅、絹,但顏色、花紋有別。最有特色的是用「補子」表示品級。補子是一塊約40~50cm見方的綢料,織綉上不同紋樣,再縫綴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補子用鳥,武官用走獸,各分九等(圖12)。平常穿的圓領袍衫則憑衣服長短和袖子大小區分身份,長大者為尊。
明代官員的主要首服沿襲宋元襆頭而稍有不同。皇帝戴烏紗折上巾,帽翅自後部向上豎起。官員朝服戴展翅漆紗襆頭,帽翅長達1尺2寸;常服戴烏紗帽。入冬以後,皇帝還賜給百官毛皮暖耳,很象後世的耳套,平民不準使用;同時有披肩、圍脖等禦寒用品。受到誥封的官員妻、母,也有以紋、飾區別等級的紅色大袖禮服和各式霞帔。此外,上層婦女中已著用高跟鞋,並有里高底、外高底之分。
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襲了舊傳統,且品種十分豐富。當時出現一種長身背心,狀似士兵的罩甲,故名馬甲,在青年婦女中尤為流行(圖13)。服飾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綠、桃紅等色,不得用大紅、鴉青、黃等色,以免與官服正色相混;勞動大眾只許用褐色。一般人的帽,除唐宋以來舊樣依然流行外,朱元璋又親自製訂兩種,頒行全國,士庶通用。一種是方桶狀黑漆紗帽,稱四方平定巾;一種是由六片合成的半球形小帽,稱六合一統帽,取意四海昇平、天下歸一。後者留傳下來,俗稱瓜皮帽,系用黑色絨、緞等製成。
清代服飾
清王朝取代朱明,即以暴力手段推行剃髮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髮挽髻,著寬鬆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剃髮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
清代官服主要品種為長袍馬褂。馬褂為加於袍的外褂,因起源於騎馬短衣而得名,特點是前後開衩、當胸釘石青補子一方(親王、郡王用圓補)。補子的鳥獸紋樣和等級順序與明朝大同小異。清代官帽與前朝絕然不同,凡軍士、差役以上軍政人員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緯帽,按冬夏季節有暖帽、涼帽之分,還視品級高低安上不同顏色、質料的「頂子」,帽後拖一束孔雀翎。翎稱花翎,高級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圓斑),並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眼多者為貴,只有親王或功勛卓著的大臣才被賞戴。皇帝有時還賞穿黃馬褂,以示特別恩寵。影響所及,其他顏色的馬褂遂在官員士紳中逐漸流行,成為一般的禮服(圖14)。四、五品以上官員還項掛朝珠,用各種貴重珠寶、香木製成,構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
絲紡綉染及各種手工專業的進步,為清代服飾品種的豐富創造了條件,形成了炫耀財勢的繁瑣裝飾重於藝術表現的特點。按規定,綾羅綢緞此時已不再是官僚富戶的專用品。
清代一般男子服飾有所謂京樣高領長衫,腰身、袖管窄小,外套短褂、坎肩(背心),頭戴瓜皮小帽,手持「京八寸」小煙管,腰帶上掛滿刺繡精美的荷包、扇袋、香囊等飾物,可算是時髦打扮,北京一帶尤盛。很多地主、商人就如此裝束。
清代女裝,漢、滿族發展情況不一。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1662~1735)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或達1尺多,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多至十幾道,有「七姐妹」、「十三太保」、「十八鑲緄」諸名,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滿族婦女著「旗裝」(圖15),梳旗髻(俗稱兩把頭),穿「花盆底」旗鞋。至於後世流傳的所謂旗袍,長期主要用於宮廷和王室。清代後期,旗袍也為漢族中的貴婦所仿用。
近現代服飾
辛亥革命結束了兩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中華民族的服飾進入了新時代。
在此之前,改良主義者康有為於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於宣統初年,曾上書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國留學生也剪去辮子,改穿西裝。1912年,民國政府首先頒行《剪辮通令》,隨後參照西洋諸國服飾制度發布《服制條例》;20年代末,政府又頒《服制條例》,主要規定男女禮服和公務人員制服。隨著中外交流的加強,五彩紛呈的服裝終於衝垮了衣冠等級制度。傳統的袍、衫、襖、褲、裙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飾影響,並被許多新品種新款式取而代之。①男裝: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的襖褲,頭戴氈帽或斗笠,腳著自家縫納的布鞋。②女裝:辛亥革命帶來了多樣化,一身襖褲之外,又多穿用襖裙套裝。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
引申一: 穿對衣服旺好運
穿對衣服旺好運
顏色,也是一種風水
如不從功利的角度來談,服裝或是人類最親密的夥伴,服裝是人的第二皮膚,這個比喻實在是再恰當不過了。人給予服裝以生命,具有生命的服裝也會對人有影響,易經中的核心思想為三才思維,三才對應是天、人、地,天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時間,人是具有個行的人,地為場合,以這樣的三才思維來思考理解服裝中的一些問題,會比較明晰。
穿衣要順天。
在傳統古代文化中,比較典型的是西漢時期,把穿衣服要與天時相應的這種思想做到了極致,皇帝在春天要穿青色的衣服,在夏天要穿紅色的衣服,在秋天要穿黃色的衣服,在冬天要穿黑色的衣服,被稱為四時衣。到了東漢,四時衣改成五時衣,春青、夏紅、季夏黃,秋白,冬黑。
無獨有偶,「色彩第一夫人」美國的卡洛爾.傑克遜女士所創立的「四季色彩理論」,把生活中的常用色按基調的不同進行冷暖劃分,進而形成四大組自成和諧關係的色彩群。由於每一色群剛好與大自然四季色彩特徵吻合,便把這四組色彩分別名為「春」「秋」、「夏」、「冬」,根據人膚色、發色、眼球色、體型和性格特徵、工作環境、年齡、愛好等特點,把人區分為春、夏、秋、冬四種類型,以「春、夏、秋、冬」四組色彩與之對應裝扮,如春季人就應該搭配春季的色彩。這種理論以易經的觀點來看,是比較簡單的類比思維體現,較簡單機械。在易學中,任何一個季節都是和五行相對應的,五行是流動且有生克的行質在其中,只是這樣簡單的對應,不能說不對,只能說不全面。
簡單分析一下四季色彩理論中「春季型人的色彩搭配原則」。
春季型人選擇最適合自己色彩的要點是:色彩不能太舊,太暗,使用範圍最廣的色彩是黃色,選擇紅色時,以橙紅、桔紅為主。黑色是最不適合的色彩,過深過重的色彩會與春季型人白色的肌膚、飄逸的黃髮出現不和諧音,會使春季型人看上去顯得暗淡。屬於春季型的人用明亮、鮮艷的色彩打扮自己,會比實際年齡顯得年輕。
春在五行中對應木,木對應青色和綠色,紅色對應火,木來生火,火是木的子孫,子孫自然代表年輕,四季色彩理論中建議春季人選擇紅等明亮鮮艷的色彩可以使自己年輕,是符合五行之理的。不建議選擇黑色,因為黑色能使人變老,黑色屬水,水生木,水就是木的父母,父母自然是代表年老,但從更加寬泛的角度來看,黑色對於春季人是庇護色,當春季人比較疲勞的時候,穿黑色的衣服,就會補充能量,或是出席一些正規的場合,可以使人顯得穩重大方。
以人的角度來看時間下的衣服是穿衣的哲學,如果以時間來看制衣,則會更好的提高效益,一個製造羽絨服的企業,如果能提前預知冬天特別寒冷,製造的衣服就會很好的銷售出去,趕上暖冬,大家都不需要穿羽絨服,產品沒人買,勢必會造成產品積壓,而服裝的款式和色彩變化特別快,前一年的衣服,在第二年款式和色彩就會過時進而淘汰,如此下去,虧損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穿衣要應地。
在不同的場合,要穿合適這種場合的衣服,場合以三才的角度來分類,可以分成辦公場合、社交場合、休閑場合三種。在辦公場合穿衣要莊重保守,在社交場合穿衣要時尚個性,在休閑場合穿衣要舒適自然。
很多人不懂在不同的場合穿不一樣的衣服,就會出現一些笑話。上海地鐵二運官方微博在2012年6月22日發布了一條微博:「乘坐地鐵,穿成這樣,不被騷擾,才怪。地鐵狼較多,打不勝打,人狼大戰,姑娘,請自重啊!」 並且配了一副女乘客穿著不雅的照片,此類女生如此穿衣倒是舒適了,卻不自然,不自然的東西自然會引起人們的厭惡。
穿衣要合人。
《禮記 · 禮運》描述了人的產生,「故人者,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人列於天地之間,匯聚了天地間的德行,具有陰陽的特點,五行間的靈氣由此而在人的身上體現,因為體現出來的重點不一,便分成了木、火、土、金、水五種人。如何去分辨這五種人,是傳統文化中一直在探究的話題。如從三才角度來看,有三種方法,一是根據與人相關的時間來分別,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四柱預測方法便是這種方法的集中體現;二是根據人的形神來分別,在民間同樣廣為流傳的相術便是用了這種方法;三是根據人所在的地域來分別,風水便是此類。
依據五行之理與色彩和款式,衣服也可以分成木、火、土、金、水五類,與五行人相應,採取五行生剋的辦法來穿適合自己的衣服,自然會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改變人的健康、運氣等等,如此,衣服便成了人的第二生命,有了自己獨有的靈魂與生命,它能給人一種能量,對人產生這樣或是那樣的影響。
衣服的款式、色彩、面料這三個服裝構成要素中能夠承載這種思想的最為顯著的應該是色彩。從色彩的搭配角度來賦予衣服以傳統意義上文化概念,衣服就不僅僅舒適、美麗,而是更加具有文化的內涵,或許從一些名人的身上就可以看到其中的玄妙。
史玉柱,紅白色不離身的秘密
史玉柱,在商業圈內,應該是個比較傳奇的人,只是稍稍關注他的人都會發現,他不論在什麼場合,都是以其不變的紅T恤、白褲子、白運動鞋形象出現,紅色到底對史玉柱意味著什麼,讓他如此痴迷。這個問題曾經引起了許許多多人的好奇,曾在史玉柱時間拍賣媒體會上,有人問他了這樣的問題。老史說:「衣服都是我媽媽給我買的,他給我買什麼,我就穿什麼,媽媽是我的形象設計師,我自己沒買過衣服。」這種說法,應該是搪塞,真正的原因也許不應該如此。
老史生於1962年9月15日,轉換為干支為壬寅年、己酉月、丙辰日,不知道他的出生時間,只能排出年、月、日三柱,依據傳統文化中的對應方法,丙火代表老史,丙火生在秋天,屬於弱火,弱火需要幫扶,火對應的是紅色,史玉柱穿紅色衣服,是為了補充代表自己的丙火力量,使自己身旺,身旺才能有能力擔財,白色對應金,是火的財,老史紅白色不離身,自然是旺身旺財的用意。至於其他的說法,說紅色可以給老史帶來興奮,紅色在中國傳統上帶來喜慶,只穿紅色目的是為了達到一種標誌,讓人記住等等的說法,也許都是揣測之論。
說到這裡,或許會對老史的這種做法的說法有一些懷疑,色彩是不是真的有改變人的運氣,使人更加健康?這種做法,是不是有一些不科學的地方?
其實,易經是超越了科學的,試圖用科學的角度來審視易經,就好像用小學的知識來解讀大學的課程一樣,或許可以解讀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想解釋清楚,從現在的科學發展情況來看,應該是一種徒勞。
閑雲老叟解讀《千字文》之二十
推位讓國
推:
《說文解字》解釋此字,用了一個「排」來解釋,是「手向外用力使物體移動或向前移動」之意,凡是提手旁的字均與手有關,「隹」字是「錐」的省略,錐有力發於身而至手指之象徵意義,可以象形的表明手的用力。
隹,是短尾鳥的總稱。也可以說明推的動作是短暫而有力的。如果一個人在推辭某一種誘惑的時候,必須堅決而乾脆,否則會半推半就。
位:
《說文解字》中說:「列中庭之左右謂之位。」這句話的意思是「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中庭,是指朝廷。左右是指左右九棘。這是周代的外朝之法。
《周禮·秋官·朝士》中說:「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後。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後。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長眾庶在其後。左嘉石,平罷民焉。右肺石,達窮民焉。」
這句話的大意是:朝士負責建立王國的外朝之法。左邊種有九棵棘樹,是孤、卿、大夫的朝位,群士的朝位在他們後邊。右邊種有九棵棘樹,是公、侯、伯、子、男的朝位,群吏的朝位在他們後邊。前邊種有三棵槐樹,是三公的朝位,州長與民眾代表的朝位在他們後邊。朝門左邊設置嘉石,用以使不良之民改過向善。朝門右邊設置肺石,用以使窮苦無告之民的冤辭能夠上達。後「三槐九棘」為三公九卿之代稱。
讓:為退讓,謙讓之意。《國語·晉語》中「讓,推賢也。」,《莊子·逍遙遊》中「讓天下於許由。」、《左傳·襄公十三年》中「讓者,禮之主也。」均為此意。
讓與推互為一體,好比陰陽動靜,互為蘊含。在退讓的同時,必須推出人才,這才是善始善終,是完美結合。不論是自己還是他人在領導的位置上,都無關重要,重要的是才能的自始至終,因為在古人的眼中,有是可生可滅的,而無是不生不滅,始終存在的。拋掉人的有形元素,而以才能為選拔人才的唯一條件,這就是上古時代的風氣。古人講「推賢尚善曰讓。」,才是真正明白了讓推之意。
國:繁體「國」字,外口內或,或字中戈代表武器,口代表疆域,一代表一方。外口,也代表疆域之意。組合到一起,國字含義是武力守衛的一方疆域。
《說文解字》中說:「邦也」,是從國的疆域大小來詮釋的。大國為邦,小國為國。《禮記·王制》中說:「五國以為屬,十國以為連,二十國以為卒,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孟子》中說:「大國,地方百里,次國,地方七十里,小國,地方五十里。」
推位讓國:把自己的職位和國家推讓給比自己賢明的人。
閑雲老叟解讀《千字文》之二十一
有虞陶唐
有虞:指舜帝。有虞原指中國古代五帝之一的舜帝部落名稱。有虞氏部落的始祖是虞幕,這個部落信奉一種食自死之肉的仁獸「騶虞」為圖騰。舜為虞幕的後裔,後來成為有虞氏部落首領,受堯帝禪讓,登帝位。
舜帝(約公元前2128~2086年),姚姓,名重華,號有虞氏,謚號曰舜。相傳因四岳推舉,堯命他攝政。他巡行四方,除去鯀、共工、餞兜和三苗等四人。舜建都於蒲坂,國號有虞。《孟子》:「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
傳說目有雙瞳而取名「重華」。舜繼承王位後帝堯曾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舜,讓他們居住在媯河邊,他們的子孫有留在媯河邊居住的,便以媯為姓。鄭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媯。舜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因而史稱媯、陳、田、姚、胡為媯汭五姓。堯在位七十載而禪於舜。舜在位五十載而禪於禹。
《童子問易》考證舜帝為大易的重卦之人,並提出了包括舜帝在內的「五聖同揆說」,認為五聖所揆為陰陽、三才觀。孔子老而好易,為易作傳,傳承發展了舜帝的中道思想,大易有揆有宗。易宗是:乾坤一元,陰陽相倚,終始興替;三才印心,德道同形,數理比翼。
陶唐:指堯帝,上古時期五帝之一,為帝嚳次妃陳鋒氏女慶都所生,伊祁姓,名放勛,號陶唐,謚曰堯,因曾為陶唐氏首領,故史稱唐堯。出生於高辛,或伊祁山。堯有聖德,有如天之涵養,如神之微妙,如日之光照臨天下。這位德化廣大的堯深受人們的愛戴。傳說堯曾設官掌管天地時令,觀測天象,制定曆法,敬授民時,諮詢四岳,用鯀治水,征伐苗民,推行公平的刑法。堯實行上述措施,使得萬邦和睦共處,友好交往,共同組成了中原部落大聯盟,出現了國家雛形。堯選擇舜為其繼任人,死後由舜繼位。這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推崇的禪讓。
傳說在堯的時代,首次制定了曆法,這樣,勞動人民就能夠依時按節從事生產活動,不致耽誤農時。漢民族是農業墾殖歷史悠久的民族,對農時十分重視,故《尚書·堯典》對此有詳細記載。
《堯典》上說,堯命令羲氏、和氏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情況制定曆法,然後頒布天下,使農業生產有所依循,叫「敬授民時」,他派羲仲住在東方海濱叫暘谷的地方,唐堯雕像觀察日出的情況,以晝夜平分的那天作為春分,並參考鳥星的位置來校正;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觀察太陽由北向南移動的情況,以白晝時間最長的那天為夏至,並參考火星的位置來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觀察日落的情況,以晝夜平分的那天作為秋分,並參考虛星的位置來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觀察太陽由南向北移動的情況,以白晝最短的那天作為冬至,井參考昴星的位置來校正。
二分、二至確定以後,堯決定以366日為一年,每三年置一閏月,用閏月調整曆法和四季的關係,使每年的農時正確,不出差誤。由此可知,古人將帝堯的時代視為農耕文化出現飛躍進步的時代。
堯的傳說最為人們稱道的,是他不傳子而傳賢,禪位於舜,不以天子之位為私有。堯在位70年,感覺到有必要選擇繼任者。他早就認為自己的兒子丹朱凶頑不可用,因此與四岳商議,請他們推薦人選。四岳推薦了舜,說這個人很有孝行,家庭關係處理得十分妥善,並且能感化家人,使他們改惡從善。堯決定先考察一番,然後再行決定。
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從兩個女兒那裡考察他的德行,看他是否能理好家政。舜和娥皇、女英住在溈水河邊,依禮而行事,二女都對舜十分傾心,恪守婦道。
堯又派舜負責推行德教,舜便教導臣民以「五典」——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美德指導自己的行為,臣民都樂意聽從他的教誨,普遍依照「五典」行事。
堯又讓舜總管百官,處理政務,百官都服從舜的指揮,百事振興,無一荒廢,並且顯得特別井井有條,毫不紊亂。
堯還讓舜在明堂的四門,負責接待四方前來朝見的諸侯。舜和諸侯們相堯廟處很好,也使諸侯們都和睦友好。遠方來的諸侯賓客,都很敬重他。
最後,堯讓舜獨自去山麓的森林中,經受大自然的考驗。舜在暴風雷雨中,能不迷失方向,依然行路,顯示出很強的生活能力。
經過三年各種各樣的考察,堯覺得舜這個人無論說話辦事,都很成熟可靠,而且能夠建樹業績,於是決定將帝位禪讓於舜。他於正月上日(初一),在太廟舉行禪位典禮,正式讓舜接替自己,登上天子之位。堯退居避位,28年後去世,「百姓悲哀,如喪父母.三年,四方莫舉樂,以思堯」,人們對他的懷念之情其為深摯。
有虞陶唐:堯、舜以天子之位,土地之富,推讓以與人也。
閑雲老叟解讀《千字文》之二十二
弔民伐罪
吊:吊為弔的俗字。甲骨文字形,象人持弋射矰繳之形。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荒野里用柴薪蓋著,但怕禽獸要來吃,連送喪的親友都帶著弓箭前來幫助驅除。本義為悼念死者。後來引申為安慰。比如《淮南子·人間訓》中「人皆吊之。」的吊就是安慰之意。
民:古文從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與君、官對稱。和民相關的還有一個字「氓」, 土著者曰民,外來者曰氓。《穀梁傳·成公元年》中說:「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
伐:《說文解字》中說:伐,擊也。從人持戈。一曰敗也。擊是來解釋這個字的含義,伐有攻擊的含義。從人持戈,是說伐的構成由人與戈兩個字,戈是武器,有人解釋戈就是句兵,其實不是這樣的,句兵是戈戟之類武器中的一種。鄭玄在注《周禮·考工記·廬人》「句兵欲無彈。」一句說:「句兵,戈戟屬。」人手裡拿著武器,就有攻擊的含義了。一曰敗也,是說伐字的另外一個含義。這裡的伐引申為討伐。《左傳·庄公十年》中有「齊師伐我」一句,《左傳·庄公二十九年》中「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一句,其中的伐均為討伐之意。
罪:《說文解字》中說:「捕魚竹網。從網、非。秦以罪為辠字。」罪字的本意為捕魚的竹網的意思。罪的本字是「辠」,由辛與自構成,自在漢語中有鼻子的含義,辛字是說秋天的時候萬物成熟。成熟的萬物已成形,味辛,辛痛即泣出。所以辛有大罪之意。故有秋日問斬之說。自與辛合到一起的辠,言罪人蹙鼻苦辛之憂。
弔民伐罪:意思是慰問受苦的人民,討伐有罪的統治者。
此句涉及到一個歷史人物:成湯。成湯即商湯,河南商丘人。姓子,名履,又名天乙,商部族首領主癸之子。他是商朝的建立者,原為商部族領袖。
殷墟甲骨文稱成或唐,亦稱大乙。西周甲骨與金文稱成唐。商湯據史書記載,商族從始祖契到湯,曾先後遷居八次,至湯定居於亳。夏末自孔甲始,荒淫無度,力量漸衰,至桀時更甚。湯定居於亳,為滅夏之戰創造了有利條件。湯初置二相,以伊尹﹑仲虺共同輔助國事,又陸續滅掉鄰近的葛國以及夏的聯盟韋﹑顧﹑昆吾等部落﹑方國,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成為當時的強國,而後作《湯誓》伐夏。湯與桀大戰於鳴條,桀大敗。此後三千諸侯大會,湯時為諸侯,被推為天子。經過11次戰爭,無敵於天下,使得夏王朝空前的孤立,又利用有緡氏的反叛,起兵打敗夏桀於鳴條之野,一舉滅夏,在亳建立商朝,成為中國繼夏王朝之後,第二個王朝。湯建國後,鑒於夏朝滅亡的經驗教訓又作《湯誥》,要求其臣屬「有功於民,勤力乃事」,否則就要「大罰殛汝」。對那些亡了國的夏民,則仍保留「夏社」,並封其後人。湯注意「以寬治民」,因此在他統治期間,階級矛盾較為緩和,政權較為穩定,國力也日益強盛。《詩·商頌·殷武》稱:「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十三年後,湯卒。因其長子太丁早殤,由次子外丙繼王位。
附錄:關於湯的故事。
商是黃河下游的一個部落,傳說商的祖先契在堯舜時期,曾經跟大禹一起治過洪水,是個有功的人。另一先祖王亥在夏時就以造牛車聞名,他駕著牛車,用帛和牛當貨幣,在部落間做買賣,由此可見,商部落的手工業和畜牧業十分發達。到夏朝末年,商已經成為一個強大的部落了。其部落首領成湯是一個有遠見又十分仁義的人,他看到夏桀暴虐殘忍,喜好淫樂,民心漸失,是滅夏的好時機,便採取了一系列強商弱夏的措施,在內政外交上做了積極的準備。首先,他將居住地遷至亳(亳邑今居何處,目前尚無定論,多數學者傾向於20世紀80年代發現的洛陽偃師商城遺址),便於以後的軍事行動,因為從亳到夏朝的統治中心伊水、洛水流域,交通非常便利,易於行軍打仗;其次,他對內實行勤政薄斂、體恤民情的政策,使人民生活安定,物資積累日益豐富;再次,他不拘一格地選用人才,伊尹在投奔成湯的途中,成為奴隸。但是成湯並沒有因此看不起他,而是大加重用,把他破格提拔為右相。
事實證明,伊尹在後來滅夏的戰爭中,起了關鍵的作用。
對外,成湯對其它小的諸侯恩威並施,採取了拉攏與攻打兩手政策。在豫東,伊尹輔佐成湯悄無聲息地樹立了另外一種形象。野外,有人四面張網捕鳥,並禱告說:「小鳥啊,從四面八方都進我的網裡吧!」成湯則說:「怎麼能把天下的鳥捕盡呢!」於是就把網揭開了三面,禱告說:「往左邊飛,往右邊飛,不聽勸告的,就要被網住了。」與「一網打盡」的貪婪相比,「網開三面」顯示了成湯寬以待人的風範。那些和夏朝離心離德的諸侯聽了這個故事後,無不讚頌他的仁德,對成湯很是放心:「成湯這個人有好生之德,對禽獸都這麼寬厚!」成湯一邊用仁德感召諸侯,一邊又用武力剪除夏王朝的羽翼。那時候,人們十分迷信鬼神,把祭祀天地祖宗看作是部落和國家的頭等大事。商部落附近有個忠於夏桀的葛國(今河南寧陵縣北), 國君葛伯不按時祭祀。湯派人去責問葛伯,葛伯回答說:「我們這兒窮,沒有牲口作祭品。」於是,成湯送了一批牛羊給葛伯,而葛伯卻把牛羊全部殺掉吃了。湯又派人去責問,葛伯說:「我沒有糧食,拿什麼來祭祀呢?」於是,湯派青壯年人幫助葛伯耕田,派老弱孤寡給耕作之人送酒送飯。不料在半路上,葛伯把那些酒飯全都搶走,還殺了一個送飯的小孩。葛伯的做法,激起了大家的公憤。成湯給葛伯「挖了個坑」,而葛伯也就乖乖地跳了進去。在人們看夠了葛伯的無賴相後,紛紛建議成湯出兵征伐,成湯也就名正言順地吞併了葛國。從此,成湯的名聲越來越大,夏桀暴政下的人們對他「心嚮往之」。遠者懷之,近者來之,投奔他的人絡繹於道。用同樣的方法,成湯又先後攻滅了韋(今河南滑縣東)、顧(今河南范縣東)等夏的屬國,又擊敗了昆吾國(今河南濮陽東南),并吞並這些國家的土地、人民、財產等資源。
經過多年的經營,商部落的力量日益壯大。伊尹建議成湯停止向夏桀進貢,以試探夏桀的實力。夏桀果然大怒,徵調「九夷」等天下諸路兵馬,準備討伐成湯。伊尹一看夏桀還能調動九夷的部隊,認為滅夏時機還不成熟,馬上勸成湯向夏桀請罪,恢復向夏桀進貢。一年後,夏桀的橫徵暴斂更逾於從前,弄得朝政日非,並且誅殺重臣,重用佞臣。諸侯怨聲載道,眾叛親離。九夷中的一些部落實在忍受不了夏桀的殘暴,向成湯示好。成湯再次試探性地停止向夏桀進貢。這次,夏桀的指揮棒完全失靈,九夷之師大都找借口拒絕徵召。此時,成湯和伊尹認為伐桀的時機已經成熟。
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成湯正式興兵討伐夏桀。戰前他召開了隆重的誓師大會,發表了討伐夏桀的檄文,這就是流傳於今的有名的《湯誓》。《湯誓》中記載道:「你們諸位快來,都好好聽我講話!並不是我膽敢以下犯上、發動叛亂,是因為夏桀犯了許多罪行,上天命令我前去討伐他。現在你們大家會說:""我們的君主不憐惜我們,讓我們放下手中的農活,拿起武器討伐夏桀!』我要告訴你們,夏桀罪惡滔天,我害怕違背上帝的旨意,不敢不去討伐他!現在你們又會問我:""夏桀罪行究竟有哪些呢?』我要告訴你們,夏桀大興徭役,耗盡了夏民的力量,夏民對夏桀極其不滿,他們說:""你這個太陽啊,什麼時候才會滅亡?我們寧願跟你一起滅亡。』夏桀的統治壞到這種程度,我一定要去討伐他!你們要好好地輔佐我,執行我的命令,這樣我一定會大大地賞賜你們;否則,如果你們不服從我的命令,我就要懲罰你們,決不寬赦!」在這裡,成湯揭露了夏朝政治的黑暗和夏桀的殘暴,聲稱要替天行道,代表天意去討伐他。這番誓師,極大地振奮了士氣。
誓師後,成湯選良車70乘,敢死戰士6000人,聯合各部落軍隊,採取大迂迴戰略,繞道夏都以西,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突襲夏都。夏軍倉促應戰,同成湯的軍隊在鳴條一帶(今河南封丘附近)展開戰略大決戰。兩軍交戰,夏桀登上附近的小山頂觀戰。激烈的戰爭正在進行時,天忽降大雨,夏桀又急忙從山頂奔下避雨。夏軍將士本來就不願為桀賣命,此時,也乘機紛紛逃散。兵敗如山倒,夏桀制止不住,只得倉皇逃入城內,商軍在後緊追不放。是非之地,不敢久留,夏桀匆忙攜帶妹喜和珍寶,登上一艘小船,渡江向南巢逃竄。商軍窮追不捨,俘獲了夏桀和妹喜,後就流放於此。至此時,夏桀還不悔悟,反而狠狠地說:「真後悔啊,當時沒有把湯殺死在夏台監獄裡!」原來,商湯由於治國有術,在諸侯中威望大增,夏桀感到商湯對夏王朝構成了威脅,就借故把湯召到首都,囚禁在夏台中央監獄。湯用重金買通了夏桀的兩個嬖妾,最終說服夏桀釋放了商湯。所以,夏桀才有此語。桀和妹喜養尊處優慣了,在這窮鄉僻壤之地,無人服侍,自己又不會勞動,最後活活餓死於卧牛山。有的史書說,夏桀並沒有被商兵俘獲,而是逃匿於南巢,最後病死。總之,夏朝宣告滅亡。湯在各路諸侯的擁護下,告祭上天,宣布了商王朝的建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湯武革命」。
古代把改朝換代說成是天命的變革,所以稱為「革命」。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武力改朝換代,成湯通過「伐謀」、「伐交」、「伐兵」,最終取得戰爭速勝。這對後世戰爭的發展、軍事理論的構建,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桀的罪惡是否如此深重,後人頗有爭議,有人肯定,有人懷疑。宋朝的羅泌在《桀紂事多失實論》中就認為,桀的許多罪惡其實並非桀所為,而是後人將後世帝王的罪惡加在了桀
身上,將他塑造成一個暴君的典型而已。
夏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在原始社會後期,由於財富的日益增多,氏族部落不斷解體,生產關係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第一次出現了社會分工,伴隨而來的,是私有制的產生。奴隸主貴族以及統治階級佔有大量的生產和生活資料,而奴隸和平民階層卻淪為赤貧,甚至失去人身自由。一方面窮奢極欲,揮霍浪費,一方面啼飢號寒,賣身為奴,社會矛盾日趨激烈,再加之奴隸社會的殘忍性,社會發生深刻的變革是遲早的事。夏桀的荒淫無度,殘暴以逞只是加速了這種進程而已。雖然如此,夏朝的滅亡也絕不只是夏桀一個人的「功勞」,而是夏朝長期積累的社會矛盾無法釋放的結果,最終發生所謂的「湯武革命」。
這種革命實際上是私有制度的進一步完成,夏商的社會發展方向是一致的,只不過商的經濟發展比夏快,力量比夏強。如果說夏是國家機器逐漸形成的朝代,那麼,商是國家機器已經形成的朝代了。
閑雲老叟解讀千字文之二十四:
坐朝問道
坐:《說文解字》說:「坐,止也。」是說兩個人相遇在土地上坐著。《正韻》說坐為行之對。古人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部壓在腳跟上。現代在椅、凳出現後,凡將臀部置於椅、凳以支持身體的重量者皆為坐。
朝:本意是表示太陽剛剛升起,月亮尚未落盡。太陽西沉為「昏」*;太陽落山為「暮」 ;月亮初升為「夕」; 月高人靜為「夜」;安定入宿為「冥」;晨光微露為「曙」;太陽升高為「曉」;月盡日出為「朝」;日浴草木為「早」;荷鋤出工為「晨」。
朝念cháo的時候,是晨會拜見皇帝之意。這裡的坐朝的朝就念cháo。
坐朝:君主臨朝聽政。《舊唐書·太宗紀下》:「克己復禮,勤勞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 其中的坐朝便是此意。
問:質詢,提出困惑以求解答。門是艮卦,艮為止,可以代表遇到的問題,遇到問題才發問。故《尚書·仲虺之誥》中說:「好問則裕。」
道:《說文解字》中說:「所行道也。」自然此處道指人行走之道路,也可以指人心所行之道。可以引申為道理。
坐朝問道:「坐朝」是秦始皇開始的規矩,在此之前稱立朝,後寫為「蒞朝」。君臣上朝都是站著,沒座位,更沒有椅子。椅子在古代叫「胡凳」,漢朝的古人還是席地而坐,以後帶靠背的椅子才從西域傳進來。所以立朝,一是君臣之間的關係平等,君主不過是會議的召集人而已。二是古代生活和政事都很簡單,站著說幾句話就解決問題了。從秦始皇開始坐朝問道,君臣都是坐著,共商國事。君坐臣立的規矩,由宋太祖趙匡胤開始。據傳有一天趙匡胤臨朝,文武群臣起立致敬,要坐下時才發現椅子沒了,讓侍從撤走了。《千字文》的時代是南北朝時期,君臣上殿臨朝之禮還是沿用秦漢之制,所以這裡稱為「坐朝問道」。
閑雲老叟解讀千字文之二十五:
垂拱平章
垂:此處的垂音chuí,為垂掛之意。《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有句:「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其中的垂便是此意。《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中說:「每至手足無可著處,澄源必先登垂接。」
拱:《說文解字》中說:「斂手也。」拱左邊的提手旁是表示手,共是表示兩手合到一起,從外表看起來好像是一隻手一樣,所以也稱為沓手。拱手禮,為古代常用的禮,男女有分別,吉拜、喪拜有分別,吉拜,男右手在內,左手在外;女左手在內。右手在外。喪拜,男左手在內。右手在外,女右手在內,左手在外。左手在外,為尙左手,右手在外,為尙右手。其實都是陰陽的道理。
垂拱:這一詞是省略了賓語,正常為垂衣拱手,謂不親理事務。《尚書·武成》:「惇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 孔穎達疏:「謂所任得人,人皆稱職,手無所營,下垂其拱。」後多用以稱頌帝王無為而治。 漢·王褒 《聖主得賢臣頌》:「雍容垂拱,永永萬年。」 唐·吳兢 《貞觀政要·君道》:「鳴琴垂拱,不言而化。」 戈直註:「垂拱者,垂衣拱手,無為而治也。」
無為而治,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未雨綢繆,提前做好規劃,則執行的過程中,可以不臨時抱佛腳,可避免不拍腦袋定方案、拍屁股走人之惡狀。
平:從於,從八。「於」是氣受阻礙而能越過的意思,「八」是分的意思,氣越過而能分散,語氣自然平和舒順。本義為語氣平和舒順。此處平者,正之使不傾之意。
章:章通「彰」,明之使不昧。
平章:辨別彰明。《尚書·堯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北周·庾信《為晉陽公進玉律秤尺斗升表》:「伏見勑旨,刊正音律,平章曆象。」其中平章均為此意。
垂拱平章:垂衣拱手,辨別彰明,無為而治,天下太平。
閑雲老叟解讀千字文之二十六:
愛育黎首
愛:《說文解字》說的用了兩個字:行皃。行,人之步趨也。步,行也。趨,走也。二者一徐一疾,皆謂之行,統言之也。室中謂之時,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門外謂之趨,中庭謂之走,大路謂之奔。堂上之走為行,堂指殿堂,在殿堂上來來回回的走為行,皃音mào,《說文解字》解釋這個字為「頌儀也」。頌者今之容字。必言儀者,謂頌之儀度可皃象也。凡容言其內。皃言其外。
繁體字愛中有一心,便是一心被外所牽之意。
愛是內外動之,以至於在屋內不停行走。對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摯的感情而牽之。愛應該是一種行動而不是停留在口頭上。所以《爾雅》說:「惠,愛也。」《說苑·說叢》中說:「愛施者,仁之端也。」《法言》中說:「君子自愛,仁之至也。」
育:《說文解字》中說:「養子使作善也。」不單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且要培養其成才為育。育上之亡為子之倒寫,代表不順之子。徐鍇說:「不順子也。不順子亦教之,況順者乎?」
後學以為,此不順之子,也可理解為使子之不順,為逆境教育之意。如現代的挫折教育般。
愛育:養育之關鍵在於愛,而愛於心為內,外則不順,一內一外,可為養育之根本。
黎:《爾雅》說:「黎,眾也。」通常與民連用,成黎民,為百姓之意。《孟子·梁惠王上》中說:「黎民不飢不寒。」黎與很多字組合為百姓之意,如:黎庶(民眾;百姓);黎氓(黎民,人民);黎甿(黎民,人民);黎首(黎民;黔首)。
黎還表示顏色為黑中帶黃之色。《釋名》中說:「土青曰黎。似黎草色也。則謂借為藜。」
《尚書·禹貢》中說:「厥土青黎。」司馬遷《史記》中說:「面目黎黑。」均為此意。
首:頭。
黎首:黎民。杜甫《八哀詩·故司徒李公光弼》詩:「 朔方氣乃蘇,黎首見帝業。」
愛育黎首:以愛為體,來養育黎民,使之成才,以至於到了善的境地。
閑雲老叟解讀千字文之二十七:
臣:臣字本是「目」的變形。從金文的
就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出來變形的過程,為一隻眼睛向下看。是俯首下視之意,有屈服聽命的味道。《說文解字》說:臣,牽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通雅》中說:發語敬謝之辭,猶主在上,臣在下,自然敬恐也。
伏:人如狗那樣地匍伏著。《說文解字》解釋為司也。段玉裁註解為:司也。司者,臣司事於外者也。司今之伺字。凡有所司者必專守之。伏伺即服事也。引伸之為俯伏。又引伸之為隱伏。從人犬。犬司人也。犬司人也四字小徐本有。犬司人,謂犬伺人而吠之。說此字之會意也。不曰從犬人。而曰從人犬,入於人部者,尊人也。伏篆以明人事。非說犬也。
臣伏:屈服稱臣。《管子·四稱》中說:「外內均和,諸侯臣伏,國家安寧,不用兵革。」《秦併六國平話》卷中說:「 楚魏二邦未曾臣伏,誰能為朕一行?」這裡有主動與被動之別,有人解釋此句之時,有主動攻擊,進而臣伏,其實這是誤解,應該是上德使戎羌心悅誠服的歸順。此可從臣伏與臣服的本意得知。
引申:臣伏與臣服的區別在於伏與服,古代一車駕四馬,居中的兩匹叫「服」。古者夾轅曰服馬。其旁曰驂馬。服字從舟,為引申意,馬之周旋如舟之旋。故其字從舟。臣伏與臣服均有屈服稱臣之意,以犬馬為喻,後犬馬引申為謙辭,臣子對君上的自卑之稱。曹操《上書讓增封武平侯及費亭侯》中有:「雖有犬馬微勞,非獨臣力,皆由部曲將校之助。」司馬光《請建儲副或進用宗室第三狀》中有:「臣獨不愛犬馬之軀,為陛下言之。」
戎:戎歸於戈部,凡是歸於戈部之字,均有兵器之意。戎指戈戟與盾牌,是古代士兵的基本裝備。後來引申為西方少數民族,《禮記》中說:「西方曰戎。」
羌:《說文解字》中說:「西戎牧羊人也。」《尚書·牧誓》說的「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為八國之稱。
戎羌:戎羌代表了西方的少數民族,是古文中借代之法,實際是指「南蠻北狄,西戎東夷」。
臣伏戎羌:各少數民族都心悅誠服地來歸附。
閑雲老叟解讀千字文之二十八:遐邇一體遐邇一體
——對錯,也許沒有任何意義
閑雲老叟解:
遐:從辵( chuò),叚( xiá)聲。本義為遠。
邇:從辵( chuò),爾聲。本義為近。
一:本指太極,渾然一體之意。
體:指身體。
遐邇一體:言遠而外裔,近而中國,有道之君,視之如一身然。
引申:此為大宇宙觀,世界本身一體,何分我國他國?都是地球客人,何分我他?之所以分,是因為人們落入了二的世界,在二之上的世界——一之上是沒有對立的分法。
不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陷入了非此即彼的錯誤的世界。進而引申為要麼對,要麼錯的自以為是的意識態中。
其實,這個世界的對錯只是大眾的邏輯,而對錯的本身就是一種不完美的境地。對錯總是會因為時間、人、空間的不同而不同。
昨日的錯,今日的對。或是他人的錯,我們的對。如果您留心一下,就會很清晰的覺察到這種對錯顛倒的現象。
我們沒有必要活在對錯里。
對錯之上是產生對錯的原因,我們應該仔細看看它。
或是對錯衝突之後所能產生的東西,才是對錯的應該所注意的。
閑雲老叟解讀千字文之二十九:率賓歸王率:率在這裡是率領之意。此是《廣韻》中的說法,《說文解字》說這個字,是捕鳥用的一種田間的網,上下是柄,中間是網。其實領也有其意,凡被領導者,皆是思想被人所約束,如網一般,而人身則如網中鳥。
賓:指他人。這裡指臣, 古人講君為主,臣為賓。《說文解字》講,賓為所敬之人。這是古人的修為及胸懷,也是順天、愛人、敬地的正確做法之一。其實當一個人被尊敬的時候,就是他人遠離您的開始。現代有些人老是去追求所謂的尊敬,姑且不說胸懷不夠,就是這種行為也是他人所遠的原因。其實尊敬不是來自外在,比如一個稱呼,比如笑臉,都只是表面的尊敬而已。發自內心的欽佩是來自德,或是行。所以,我們經常說一個人的德行夠了,大概就是此意。故,有些尊敬,不要也罷。
歸:歸的本意是出家的女子回家省親。後引申為回家。在這裡是說,世界本來是我們的,只是因為一些其他的原因,而導致了離家遠去,各立為王。而這些人需要君的德性感化,才可以回來。
王: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說文解字》說,天下所歸往也。真正的王不是武力,因為那是霸。能行之久者為王道,而非霸道。
率賓歸王:遠而外裔,近而中國,有道之君,視之如一身然。無遠無近,皆被其澤,故民相率服從,而歸往於我王也。
閑雲老叟解讀千字文之三十:鳴鳳在竹
「鳴鳳在竹,白駒食場。化被草木,賴及萬方」此四句是說:此四句以瑞和之象來說明聖人之德、之治感化了天地四方。鳳凰在竹林里歡樂的鳴叫,白馬在食場悠閑的吃草。聖人的恩德感化了草木以及宇宙四方的生靈。
「鳴鳳在竹」此句中的竹,歷史上有寫成數的,比如智勇和尚、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等大多數書法家都是寫的「鳴鳳在樹」,只有宋徽宗趙佶寫「鳴鳳在竹」。
鳳凰是百鳥之王,雄為鳳,雌為凰。天老曰:「鳳之象也,鴻前麐後,蛇頸魚尾,鸛顙鴛思,龍文虎背,燕頷雞喙,五色備舉。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昆崘,飲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風穴。見則天下大安寧。」
鳴鳳在竹,風落在樹上鳴叫,這是天下安寧的象徵。
《孔演圖》中說:「鳳為火精,生丹穴,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飲,身備五色,鳴中五音,有道則見,飛則群鳥從之。」《廣雅》中說「鳳凰,雞頭燕頷,蛇頸鴻身,魚尾骿翼。五色: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義,腹文信,膺文仁。雄鳴曰即即,雌鳴曰足足,昬鳴曰固常,晨鳴曰發明,晝鳴曰保長,舉鳴曰上翔,集鳴曰歸昌。」
《詩經·大雅·卷阿》中說「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
鳳鳴緣由古人說的也很明確。《春秋感精符》雲;「王者上感皇天則鳳凰至。」《史記》上也說:「四海之內感戴舜功,興九韶之樂而鳳凰翔天下。」
閑雲老叟解讀千字文之三十一:白駒食場
白:白色。西方用色為白。南方用赤,東方用青,北方用黑,中央用黃。此是五行對應五色。
駒:馬兩歲被稱為駒,三歲被稱為駣。
白駒:白色駿馬。比喻賢人、隱士。語出《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後漢書·崔駰傳》:「懿氓蚩之悟悔兮,慕白駒之所從。」宋陸遊《寄題胡基仲故居》詩:「浮雲每嘆成蒼狗,空谷誰能縶白駒。」清錢謙益《父國光先贈中憲大夫河南歸德府知府加贈太常少卿仍前階制》:「皎皎白駒,世咸慕逸民於空谷。」
白駒也用作贈別賢士之辭。漢王粲《贈士孫文始》詩:「雖則同域,邈其迥深;白駒遠志,古人所箴。」三國魏曹植《釋思賦》:「彼朋友之離別,猶求思乎白駒。」
白駒比喻流逝的時間。語出《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唐杜甫《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星霜玄鳥變,身世白駒催。」明無名氏《鳴鳳記·夏公命將》:「覩此白駒彈指,豈堪華髮蒙頭。」王橫《哭子美》詩:「白駒驚電馳,人生本如寄。」
食:食,飠米也。《說文解字》:按,六穀之飯曰食。古時指稻、黍、稷、梁、麥、苽六種農作物。
場:本義為平坦的空地,後引申為祭壇旁的平地。《說文解字》:「祭神道也。一曰田不耕。一曰治穀田也。」
食場:吃東西的平地。
白駒食場:白色的駿馬在平地上吃東西。引申為賢人隱士不用,自然為太平盛世。
閑雲老叟解讀千字文之三十一:化被草木
化:教行也。教行於上,則化成於下。
被:本意是指睡眠時用以覆體的夾被,這裡是引申義,覆蓋之意。
草:小篆艸,象兩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說文》:「草,草斗,櫟實也」(櫟實:櫟樹的莢果,即皂角)。借為「草木」之「草」以後,則另造「皂」字來代替。現在泛指高等植物中除了樹木、莊稼、蔬菜以外的莖幹柔軟的植物的統稱;廣義指莖幹比較柔軟的植物,包括莊稼和蔬菜。
木: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樹木形。上為枝葉,下為樹根。「木」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木」的字表示樹木或木器的名稱。本義為樹木。
化被草木:聖人的功德寬廣無邊,就連草木也得到了教化。
閑雲老叟解讀千字文之三十三:
女慕貞潔,男效才良。知過必改,得能莫忘。
女慕貞潔:傳統解釋:女子要仰慕那些持身嚴謹的貞婦潔女。這句話的傳統解釋過於籠統,且容易產生歧義。
女:女性,與「男」相對。古代以未婚的為「女」,已婚的為「婦」。
慕:《說文解字》中說:「習也。習其事者,必中心好之。」這個慕,不要僅僅理解為羨慕,在這裡是側重於學過後再溫熟反覆地學之意。許慎說此句話的時候,在心前面加了一個中,就說「必心好之」不行嗎?因為中為土,是誠、是信、是真的意思,心在誠、信、真的前提下去實際,去做,才是真正的學與做。
貞:會意字。從卜,從貝,甲骨文作「鼎」,後省改為「貝」。鼎本是食器,這裡表火具,即用火具而卜。本義為占卜。後來假借為「正」、為「定」。端方正直之意,其實是由卜的行為引申的一個含義端方正直。
潔:形聲字。從水,絜( jié)聲。本義:乾淨,清潔。按:「潔」和「潔」本是不同的兩個字。「潔」本音念jí,是河流名,後來成為「潔」的俗字,現在是「潔」的簡化字。
女慕貞潔:未婚的女生應該去嚮往那行端方正直、乾淨的人,並能努力地去做,在做地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如果能反覆地去做,就能糾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與行為,從而具有貞潔的品德。
反思:現代女生,大部分只有心嚮往之,而少實踐之功。甚至只是羨慕人家的一些物質生活,而少勤奮之功,從而使自己走上了傷心之路。
與人討論:「必中心好之」一句,應該斷為「必中,心好之。」內心穩而定,有真、有誠、有信了,再去好之,才不能偏頗。
男:《說文解字》說:「男,丈夫也。從田從力,言男用力于田也。」從田,從力。表示用力在田間耕作。與女相對。
效:從攴( pū),交聲。「攴」有致力的意思。本義為獻出、儘力之意。
才良:指才士賢人。《新唐書·李石傳》中有句話:「今四海夷一,唯登拔才良,使大小各任其職。」
男效才良:男子要致力成為有才華、品德高尚的人。
揣摩:女慕貞潔,男效才良,似為互為用法,即男女都要慕貞潔、效才良。
知: 段玉裁:「識敏,故出於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認識、知道的事物,可以脫口而出。本義為知道。見博文《您知道「知」嗎?》,請參看。
過:無意的犯法或作惡行為或錯誤之意。《說文解字》中說:「過,罪愆也。」《論語·學而》中說:「過則無憚改。」
必:必須,一定要。《韓非子·內儲說》說:「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改:甲骨文字形,左邊是「己」,象一個跪著的小孩子;右邊是「攴」( pū),象以手持杖或執鞭。表示教子改過歸正之意。本義為改變。《說文解字》中說:「改,更也。」
知過必改:知道了自己過錯,一定要改正。
得:金文字形,右邊是「貝」加「手」,左邊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裡拿著財貨,自然是有所得。本義為得到、獲得之意。
莫:《韻會》中說:「無也,勿也,不可也。」《易·繫辭》中說:「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
能: 在這裡是動詞,能夠,主、客條件具備,會作,會做,會完成。《列子·湯問》中說:「孔子不能決。」《論語·八佾》中說:「夏禮,吾能言之。」均是此意。
忘:忘記,不記得。——《說文解字》中說:「忘,不識也。」《詩·鄭風·有女同車》中說:「德音不忘。」
得莫能忘:獲得的不能夠忘記。
推薦閱讀:
※《千字文》原文及譯文
※褚遂良楷書《千字文》
※品讀經典系列之《千字文》第4集 寒來暑往 秋收冬藏
※【趙體書法】 趙孟頫行書《千字文》
※宋徽宗---趙佶{含瘦金體《千字文》27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