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鮮卑族嗎?這不只是傳說

鮮卑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資治通鑒》第23卷中,而最後一次出現,是在《資治通鑒》第167卷,而這個民族,最終消失在史書中,則是在《資治通鑒》第175卷之後,隋文帝時代了。

鮮卑族源自東胡,而東胡這個名字,在史書中履見不鮮,其居住地則在今天的東北及內蒙東北部地區。戰國時期,其地與燕國接壤。而今天與東胡族有關的民族,是蒙古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這些民族,是東胡族傳至今日的後裔。

東胡名字的由來,舊的史書多說是「因居匈奴(胡)以東而得名」,近來的學者多認為「東胡」應該是一個古阿爾泰語詞(蒙古-通古斯語)Toung-gu(s)的音譯,正確的讀法應該是「通古(斯)」,也就是說,「東胡」實際上是「通古(斯)」一詞的異寫。而「通古」的「通」意為柳樹叢,「古」為河流,「通古」的直譯意為「柳條河」或「河岸上長滿柳樹的河」,加上表示多數詞性的詞尾「s」後就演化為居住在柳樹河邊的族群的族稱——「通古斯」。這個「通古斯」,好象和俄羅斯有點點淵源。

戰國時期的東胡,履履侵擾中原地區,為防備東胡,燕國甚至修築了從今天河北懷來直到遼寧遼陽的長城。後來匈奴興起,逐漸侵擾東胡。西漢初年,匈奴「冒頓破東胡,東胡餘眾散保烏桓及鮮卑山為二族,世役屬匈奴」。東胡族從此沒落,無力與中原政權為敵了。公元前77年,西漢討伐匈奴,順帶著也打擊了已經成為鮮卑族的東胡人。

東胡中依鮮卑山生存的這支,遂以山名為號,稱自己為鮮卑。經過200年的發展,在東漢初年,鮮卑已經能夠「連兵入塞,殺略吏民」(公元41年),於是鮮卑開始頻頻出現於史書當中。而鮮卑山則在今天大興安嶺的北麓,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西北,史書中的大鮮卑山就是今天的大興安嶺。

在鮮卑族最鼎盛的北魏時代,他們已經離開祖居地300年了。漫長的歲月足以湮沒一切記憶,拓跋氏里也沒有人知道祖居地的確切位置了。公元443年,遠道來朝貢的烏洛侯國使者帶來一個重大的消息,稱「其國西北有國家(北魏)先帝舊墟石室」。於是,公元443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派中書侍郎李敞前往鮮卑山祭祀,並在山洞中刻下祭文。據《資治通鑒》載,此地距平城(山西大同)四千餘里。而這個山洞、以及李敞刻下的祭文,於1980年7月由內蒙古考古工作者在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西北發現,出土的石刻銘文內容與《魏書》記載基本相同。

東漢初,匈奴內亂不斷。公元48年,南匈奴內附漢朝,從此南北匈奴正式分裂。公元89年至公元91年,東漢王朝徹底擊敗北匈奴,於是北匈奴西遷西域,試圖奴役西域諸國,以圖重新振興。公元151年,漢軍在西域又一次大敗匈奴,北匈奴遂遠遁歐洲,促成了羅馬帝國的瓦解,北匈奴的後代,形成了現在的匈牙利。

匈奴離開了他們世代居住的、如今我們稱之為內蒙古的故地後,鮮卑人「轉徙據其地」,而「匈奴餘種留者尚有十餘萬落,皆自號鮮卑;鮮卑就此漸盛」。從公元92年以後,逐漸強大起來的鮮卑人不斷西遷、南下,「有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出現了我們所熟悉的拓跋氏、宇文氏等部族,當然,也有我們更為熟悉的慕容氏。他們建立的政權,有慕容氏的燕國系列,有宇文氏的北周,當然,最為著名的,當屬拓跋氏的北魏。

鮮卑拓跋部族在三國至西晉時期逐漸強大起來,公元338年,其首領什翼犍建立代國,定都於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拓跋部族於是開始成為稱霸一方的一支勢力。

60年後的公元398年,拓跋珪稱帝(北魏道武帝)建立魏朝,史稱北魏,拓跋珪將都城由內蒙遷至平城(今山西大同),40年後,北魏統一中國北方,於是南北朝時代正式拉開了帷幕。

北魏孝文帝在公元495年正式遷都洛陽,著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開始了,鮮卑族全面漢化。「禁胡服,斷北語,改族姓」,從此鮮卑語退出了北魏官方語言,而鮮卑人的姓氏也由複姓改成了漢族的單姓,拓跋氏變成了元氏,孝文帝還下令鮮卑貴族須與漢族通婚。在文字方面,鮮卑人沒有自己的文字,從接觸中原文化開始,他們就使用漢字了。孝文帝改革還採用了漢族統治階級的政治制度,政治體制包括官制、律令,都採用漢族制度。孝文帝崇儒尊禮,儒佛道三教並行於世間,鮮卑人全面接受了漢文化。這些改革,最終促成了鮮卑族的消失,而最後,這個民族融入到了漢族的序列當中。

孝文帝之後的北魏,命運多舛。40年後的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與西魏。550年,高洋廢東魏孝靜帝,代東魏自立,建立北齊,而西魏於公元557年被權臣宇文護逼迫禪位,北周建立,北魏220年的歷史正式宣告結束。

存在了27年的由偽鮮卑族高洋建立的北齊,於公元559年屠盡了留在北齊政權下的北魏皇室成員。

而在存在了24年的北周,宇文氏實行了與「漢化」相對立的「胡化」。除政治制度、語言、文字沿用漢族制度不變外,國民姓氏全部改為鮮卑姓,漢族改為鮮卑族,於是在北周,漢人這個名稱消失了。北周的柱國將軍、隨國公、國丈,後來的隋文帝楊堅,於是就這樣成了普六茹堅。

除開以上政權外,鮮卑族所建立的政權還有慕容氏的吐谷(音浴)渾,這個曾經統治今天青海、甘肅、新疆南部和四川西部龐大地區的政權,於公元663年(唐龍朔三年)為吐蕃所滅,融入了藏族的隊伍。

話說鮮卑族裡,要數慕容氏最能折騰,可能和這個部族的殘忍性有關,這個最先興起入據中原,曾經用漢族少女充作軍糧食用的野蠻部族,消亡的時間也最晚。

楊堅篡位北周開創隋朝以後,公元581年,盡屠鮮卑宇文氏,鮮卑貴族從此消失殆盡,鮮卑人也徹底融入漢族之中,鮮卑族從此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入主中原後的鮮卑人,自稱是黃帝後裔。孝文帝有詔書曰「北人謂土為拓,後為跋。魏之先出於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跋氏。夫土者,黃中之色,萬物之元也」,於是拓跋氏「宜改姓元氏」。

這個自認為是黃帝後裔的民族,膚白,身長,善騎射,多不長壽。雖然和漢族同屬於蒙古人種的黃種人,但與漢人還是有那麼一點不同,外貌上差異最大的,當屬白面、黃須。只是今天,皮膚白皙,鬍鬚發黃,被稱為「車馬客」的鮮卑族,在中華大地上馳騁了八百年後,再也不見了。

在這八百年的時光里,他們馳騁疆場,靠著驍勇善戰與匈奴、華夏各族爭奪著生存的空間;在這八百年里,他們且游且牧,從遙遠的故土遷徙定居於中原大地;在這八百年里,他們漸漸放棄了自己的風俗和語言,逐漸融入到華夏族的大家庭;在這八百年里,他們給華夏民族帶來過巨大的創傷,也為華夏文化帶來了新鮮的血液;在這八百年的時光里,他們從最初靠武力征服中原漢人,到後來痴迷於漢文化,主動全盤漢化,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民族自我改變的艱難歷程。民族融合的過程是殘酷而痛苦的,華夏族承受了無法言說的傷痛,而鮮卑族也付出了消失的代價。

統治北方地區200年的北魏,北擊柔然,南御宋齊梁,建立了穩固了政權,經濟和文化都獲得了較好的發展。北魏末年,南朝梁進攻北魏,大將陳慶之短暫攻佔洛陽。目睹了北魏盛世之末的陳慶之,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吾始以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鄉,比至洛陽,乃知衣冠人物盡在中原,非江東所及也,奈何輕之?」

那個在中華大地上馳騁了八百年的鮮卑族,留給我們的,是傳唱至今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敕勒歌》,是大家熟知的巾幗英雄花木蘭、以及因她的事迹而寫成的有「樂府雙璧」之稱的《木蘭辭》,是山西大同的雲崗石窟以及洛陽龍門的龍門石窟。

也許,只有石窟中他們開鑿的這些佛像,或許還記得1500年前的鮮卑人。


推薦閱讀:

怎樣看女人的面相,你知道嗎?
晚上胎兒在你的肚子里拳打腳踢?其實你不知道胎兒正在干這個!
情在一夜之前 愛在兩腿之間(不知道哪個女強人寫的)
如何留取尿液和讀懂尿常規報告中的「 」號 ,你知道嗎?

TAG:傳說 | 鮮卑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