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博物館——明朝瓷器藏品賞析(四)

青花纏枝蓮紋三足爐

陳設品

高12.9厘米 口徑17.6厘米 足徑12.4厘米

  器通體呈六花瓣形,折沿,短頸,鼓腹,下置三足。通體青花紋飾,頸部為回紋,長方框內橫書「正德年制」四字楷書款。腹部為纏枝蓮紋。

  明正德皇帝因崇佛迷道,傳旨御窯廠製作各式香爐,有筒形、四方形、象耳爐、花瓣形等多種器形,青花器多繪折枝花卉、纏枝靈芝、阿拉伯文等。器造型規整,青花發色藍中閃灰,釉面泛青,採用雙鉤平塗描繪技法,線條流暢,畫風秀麗纖細,為正德青花的代表作。

黃釉盤

陳設品

高4厘米 口徑18厘米 足徑10.5厘米

  盤撇口,弧壁,平底微塌,圈足。器施黃釉,釉質勻凈,色澤淡雅,足內施白釉,外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弘治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低溫黃釉瓷創燒於明初景德鎮窯。黃釉是以鐵為呈色劑的低溫鉛釉,明宣德黃釉釉面肥厚,釉色較深,不及弘治黃釉細潤,弘治黃釉比成化黃釉顯得深厚,而比正德黃釉又淺淡。弘治黃釉器胎白質細,器物顏色通體一致,均勻光潤,釉色淡雅嬌嫩,光潤如雞油,世稱「嬌黃」、「雞油黃」,又因以澆釉法施釉,故有「澆黃」之稱,在歷朝黃釉瓷器中有極高的聲譽,為明清黃釉的典範,其燒造技術已臻爐火純青。弘治黃釉器造型以碗、盤居多,罐類大件器物較少見。

綠彩雲龍紋盤

陳設品

高4.1厘米 口徑17.5厘米 足徑10.4厘米

  盤撇口,弧壁,塌底,圈足。內心與外壁均以白釉為地刻填綠彩雲龍紋,外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弘治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白釉綠彩器製作方法是先在坯胎上錐拱紋樣,然後在花紋以外的地子上施以透明釉,入窯高溫燒成後,再在露胎的花紋上填以綠彩,入窯低溫烘烤而成。弘治時期白釉綠彩瓷器承襲成化朝的製作工藝,器型輕盈秀逸,紋飾線條柔和,以碗、盤多見,飾刻填雲龍紋。

綠彩龍紋盤

陳設品

高4厘米 口徑19.9厘米 足徑12.2厘米

  盤撇口,淺弧壁,廣底,圈足。內外壁主題紋飾繪綠彩雲龍紋,隙地刻划水波紋,外口沿青花繪錦紋一周。

  白釉綠彩瓷始於明代宣德時期,成化、弘治、正德均有燒制,三朝器物其造型,紋飾均類似,多以龍紋為飾。有盤、碗等器型,潔白的釉地上繪以綠彩紋飾,對比鮮明,清新悅目。後世仿品頗多,以清代康熙製品為佳。弘治一朝,御窯廠久停,弘治皇帝十八年不言窯事,故弘治器物遺存不多。此器胎薄體輕,胎質潔白細膩,釉質肥潤,龍紋形態生動,紋飾線條纖細舒展,輔以青花邊飾,較為新穎別緻。

青花嬰戲紋碗

陳設品

高6.8厘米 口徑15.4厘米 足徑5.4厘米

  碗撇口,深弧壁,圈足。器青花裝飾,內口沿繪錦紋,內心、外壁繪嬰戲圖,小童盡情嬉戲在大自然中,或騎木馬、或撲蝶、或蹴球、或放風箏等。

  嬰戲圖是中國瓷器裝飾紋樣之一,較早見於唐代長沙窯的釉下彩繪瓷上。宋、金時期的定窯、耀州窯、景德鎮窯、磁州窯等瓷器上,有刻劃、印花、繪畫等技法裝飾的嬰戲紋。明清時期更為流行,嬰戲圖其內容多樣,以嬰戲蓮、放風箏、放花炮等多見,人數也不盡相同,小童天真爛漫,姿態各異,雅趣可愛,表現得淋漓盡致,畫面洋溢著自然活潑的情趣,歡愉之態躍然而出。

  明代中期景德鎮瓷器裝飾嬰戲題材,以郊外嬰戲和庭園嬰戲最為常見,應是受到明代中期人物史實風俗畫盛行的影響,嬰戲圖多以誇張手法描繪,比例失調,有頭重腳輕之感。

  此器青花色澤淡雅,筆意柔和,人物景緻雖寥寥數筆,已達形神皆備,出神入化的地步,純樸率真,童趣洋溢,展示出明代中期民窯青花瓷洒脫飄逸的藝術風格。

黃地青花折枝花果紋盤

陳設品

高5.2厘米 口徑30厘米 足徑20.4厘米

  盤撇口,弧壁,廣底,圈足。器內、外以黃釉為地繪青花紋飾,內心為折枝石榴花紋,內壁為折枝碩桃、柿子、櫻桃、荔枝四種瑞果紋,外壁為折枝蓮紋,外口沿青花橫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書款。外底糊米痕砂底。

  黃地青花為青花瓷品種之一,其製作工藝是在青花燒成後再於白釉上掛黃釉,復爐850℃~900℃低溫焙烤而成。凝重艷麗的青花與色澤淡雅的黃釉地相互映襯,有獨特的藝術風格。黃地青花瓷明代宣德始燒,成化、弘治、正德時期燒造量較大。其造型和紋飾基本相同,器物相近者,掩其銘款難辨其朝代。

  成化盤多邊款砂底,弘治、正德為釉底年款,宣德二者兼有。所繪圖案吉祥,寓有子孫昌盛,連綿不斷之意,紋飾排列別緻,極富裝飾效果,釉彩搭配協調,令人賞心悅目,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1987年江西景德鎮珠山御窯廠成化地層曾出土此類盤。

鬥彩嬰戲紋杯

陳設品

高4.9厘米 口徑6厘米 足徑2.7厘米

  杯直口,深腹,圈足。外壁飾鬥彩嬰戲圖,分為二組,一組為放風箏,一童奔跑拉拽風箏,一童在旁觀望;另一組三童作鬥草遊戲,畫面襯以流雲、柱石、棕櫚、芭蕉、青草等。外底青花雙方框內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鬥草、放風箏是古代孩童傳統遊戲,晉人宗懍《荊夢歲時記》記童嬉的節令遊戲,五月五有鬥草之戲。唐代路德延《孩兒詩》通篇記孩童的各式遊戲,「鬥草當春徑,爭球出晚田。柳旁庸獨坐,花底困橫眠」。明成化年間,皇帝及萬貴妃喜歡珍寶及精美器物,宮廷對瓷器需求猛增,製作精益求精。鬥彩瓷是成化時期的精細之作。清藍浦《景德鎮陶錄》卷五「成窯」記:「成化廠窯燒造者,土膩埴質尚薄,以五彩為上。」明人、清人在著書立說時將明成化鬥彩瓷器統稱為「五彩」。

  著名陶瓷鑒定家孫瀛洲先生評:「成化瓷器,胎質細膩純白,白釉瑩潤如脂,彩色柔和,筆法流利,造型輕靈秀美,表裡精緻如一。」成化官窯大器少見,器物有杯、盤、高足杯、碗、罐等,因此時飲酒品茗之風盛行,傳世品多見杯類,此器為其代表作。輕靈秀巧,胎薄體輕,釉質肥腴,施彩清新典雅,畫意清新,玩童雅趣,活潑可愛,筆意纖柔,為鬥彩器中的名品。銘款筆法生動,陳瀏《陶雅》稱:「成化楷法峭勁,姿態飛動。」

  成化鬥彩瓷器取得很高的藝術成就,深得後世敬仰。此杯明代嘉靖、萬曆和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均竭力仿效製作。尤以明代嘉靖仿品製作較精,其形制太小,紋飾布局等均完全仿照成化鬥彩嬰戲杯,繪製筆法更加稚拙樸實,由於青花用料不同,嘉靖器選用回青料,青花藍中泛紫,呈色濃艷;而成化選用的平等青料,藍中泛灰,青花發色淡雅,時代特徵鮮明。

鬥彩葡萄紋高足杯

陳設品

高6.7厘米 口徑7.9厘米 足徑3.6厘米

  杯撇口,淺弧腹,下承以喇叭中空高足。外壁飾鬥彩折枝葡萄紋,葡萄與葉子覆以濃重的紫彩,莖蔓填以黃彩,口沿、近足處飾青花弦紋,足內邊自右向左青花橫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書款。

  明代成化時期的瓷器質量高超,備受世人稱讚。明沈德符《敝帚軒剩語》有「宣窯品最貴,近日又重成窯,出宣窯之上」的贊語。明王士性《廣志繹》記:「本朝以宣、成二窯為佳。宣窯以青花勝,成窯以五彩……宣窯五彩,堆垛深厚,而成窯用色淺淡,頗成畫意,故宣不及成。然二窯皆當時殿中畫院人遣畫也。」邵蟄民撰《增補古今瓷器源流考》記:「成窯以五彩為上,其畫彩高軼前後,以畫手高,彩料精也。」

  此杯為成化官窯的創新器形,精美秀巧,施彩明艷,繪工細膩,施彩多採用平塗技法,葉無反側,諸彩濃淡相宜,尤其是葡萄採用了成化鬥彩中著名的「奼紫」繪製,串串低垂成熟的葡萄,飽滿晶瑩,明谷應泰《博物要覽》有「成窯上品,無過五彩。……五彩葡萄撇口扁肚把杯,式較宣杯妙甚」的讚譽。

鬥彩花蝶紋罐

陳設品

高9.3厘米 口徑7.4厘米 足徑9.4厘米

  罐直口,短頸,豐肩,扁圓腹,圈足。通體以紅、黃、綠、赭和青花等鬥彩彩繪折枝花卉山石紋,數只彩蝶飛舞其間。外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兩行楷書款。

  成化時期燒造的鬥彩器,釉下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爭奇鬥豔,雅麗精緻,堪稱陶瓷藝術中之珍寶。清人朱琰《陶說》評:「古瓷五彩,成窯為最,其點染生動,有出於丹青家之上者。畫手固高,畫料亦精。」此造型源自明永樂時期翠青釉罐,成化時期有鬥彩、五彩和青花品種,裝飾紋樣有牡丹飛蝶、九秋花草、纏枝蓮花、蓮塘水藻紋等。

  造型飽滿,胎質細膩,釉質溫潤肥腴,施彩明快艷麗,色彩繽紛,畫意生動,繪製纖柔精細,疏朗明快,頗顯寧靜平和之氣,為成化鬥彩器中的精品。《博物要覽》記:「成窯上品,五彩供養淺盞,草蟲淺盞,青花紙薄酒盞,五彩齊箸小碟香盒,……各制小罐,皆精美可人。」

  明成化瓷器上承明永宣之精萃,又銳意創新,一改永樂宣德時期雄健豪放的風貌,瓷器造型多玲瓏秀奇,胎釉細潤晶瑩,彩料精選純正,色調柔和寧靜,繪畫淡雅幽婉,以其輕盈秀雅的藝術風格而著稱。採取雙線勾勒填色繪製技法,畫工規整,筆觸秀麗。《竹園陶說》評:「成窯畫筆古今獨步,蓋丹青妙手寄其心力於瓷片之上,故能筆細如髮,用青如用墨,點染描畫,各臻其妙也。」

青花八寶紋高足杯

陳設品

高8.6厘米 口徑7.9厘米 足徑3.7厘米

  杯撇口,弧壁,深腹,下置中空高足。外壁青花裝飾,繪有折枝蓮托古錢、如意、銀錠、方勝、寶珠、犀角、珊瑚、蕉葉八種「雜寶」。足內自右至左青花橫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書款。

  成化時期的御窯廠瓷器燒造日益興盛,《明史?食貨志》記載:「成化間,遣中官浮梁景德鎮,燒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費不貲。」成窯瓷器燒造品種繁多,有青花、鬥彩、白釉、黃釉、藍釉、釉里紅、青花綠彩、黃地青花等,以青花瓷為主流產品。

  成化青花選用「平等青」料,呈色淺淡柔和,典雅宜人,紋飾疏密有致,線條優美自然,給人以清新悅目,幽雅脫俗之感,備受世人所推崇。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評:「成化五彩、青花均極工緻,青花藍色深入釉骨,畫筆老橫,康熙就當卻步也。」

  成化帝佞佛,佛以蓮花喻妙法,各種凈土均稱蓮花藏世界,又因蓮花出污泥而不染,蓮又與「清廉」的「廉」諧音,象徵著高雅與清廉,深受文人雅士的稱頌,故成化時期瓷器多見蓮花紋作裝飾。「雜寶」為佛教中的八件寶物,瓷器上裝飾的吉祥紋樣之一,始見於元代,明清時期非常流行。

  此杯為明成化時期典型器,造型雋秀,胎薄質細,釉面潔白瑩潤,青花發色淡雅明快,紋飾瀟洒流暢,為皇室佛前供器。此類成化器物深得清代雍正帝珍愛,傳旨御窯廠仿製,製作較精細,足以亂真,常銘雍正本朝款或成化偽托款,款識筆力纖弱,無成化款識挺拔有力。

青花高士圖梅瓶

陳設品

高33.2厘米 口徑5.5厘米 足徑11.5厘米

  瓶撇口,短頸,豐肩,長圓腹,圈足。通體青花裝飾,肩部錢紋錦地海棠式開光,內繪折枝花卉紋,腹部通景繪高士圖,高士立於郊野,旁有童僕捧劍侍候,左側一男子向高士揖拜,周圍襯以祥雲、松樹及山石花草,構成一幅祥和的人間仙境。

  正統、天順年間,社會混亂,面對動蕩不安的現實,使人們產生超凡脫俗和嚮往世外桃源的思想,寄託人們對美好平和生活的追求,此類高士圖正是這種思想的反映。所繪人物冠帶、衣衫飄拂,表情生動,用筆豪放不羈,線條挺健有力,畫意洒脫飄逸,藝術風格活潑自然,有文人畫的筆情墨意。畫面筆觸不甚清爽,所繪雲紋,粗重豪放,呈靈芝狀,時代特徵鮮明。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評明代瓷繪:「明代繪事,人物雖不甚精細,而古趣橫溢,儼有武梁畫像遺意。」

青花獅子戲球紋梅瓶

陳設品

高37.8厘米 口徑5.2厘米 足徑13厘米

  瓶小口,短頸,豐肩,長腹,圈足。器青花裝飾,肩部繪折枝花卉紋,腹部為獅子戲球紋,輔以祥雲、火珠、雜寶紋等。三獅奔逐繡球,相互呼應,形象生動逼真,神態威猛。脛部為蕉葉紋。

  獅子在我國古代被視為吉祥瑞獸,在新春和喜慶之日,常以舞獅助慶,取其形象威嚴而勇武,祈能驅害避邪。《坤輿圖》說獅「為百獸王,諸獸見皆匿影。……擲以球,則騰跳轉弄不息」。獅子戲球是中國民間舞蹈形式和傳統娛樂活動之一。

  《漢書.禮樂志》中記載,舞獅之習在漢代已流行。一般由一大一小獅組成,合舞繡球。因「獅」與「師」諧音,大獅、小獅分別寓意太師、少師。太師、少師是古代官名,分別與太傅、太保及少傅、少保合稱為三公和三少。太師是朝中地位最高的職位,少師地位僅次於太師。獅子戲球紋為吉祥圖案。

  明代正統、景泰、天順三朝在中國歷史上是多事之秋,政治動蕩紛亂,先後有「土木之變」和「奪門之變」,是一個混亂黑暗的時代。史書載,在不足三十年內,明政府屢次對瓷器的生產有禁燒、減燒的戒令,加上傳世品銘有此時期紀年的瓷器十分罕見,正統至天順時期燒瓷面貌不清,陶瓷史界稱為明代瓷器發展史上的「空白期」或「黑暗期」。

  隨著陶瓷界對傳世品的造型裝飾紋飾、工藝特徵、胎釉等方面的排比研究,以及景德鎮御窯廠的發掘和各地紀年墓出土器物的研究,揭示出「空白期」瓷器「不空白」的真正面目。它正處於在宣德與成化兩個制瓷高峰中間,孕育著從宣德雄健渾厚的藝術風格向成化玲瓏秀麗的轉變。「空白期早期」的瓷器,紋飾俊巧,嚴謹秀麗,與宣德瓷器風格相近,「空白期後期」的瓷器,繪製柔軟,線條纖細,接近成化風格。

  此器造型挺拔古樸,胎體厚重,釉面青白肥潤,青花色澤濃艷,紋飾粗獷,繪製洒脫遒勁,展現出正統瓷器的藝術風采,為空白期青花瓷的代表作。

黃釉盤

陳設品

高2.9厘米 口徑12.8厘米 足徑7.3厘米

  盤撇口,弧壁,廣底,圈足。內外壁施黃釉,外底施白釉,中心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器胎體輕薄,黃釉嬌艷,色澤明快,光潔素雅。

  黃釉瓷創燒於明代洪武時期,從此成為明清兩代官窯的傳統品種之一。在明代,黃色是宗廟祭器的重要顏色。嘉靖年間定四郊各陵瓷器的顏色,「方丘黃色」,即祭地用黃釉瓷。黃釉器有二種施釉方法,其一,在白釉器上罩黃釉,低溫二次燒成;其二,在胎坯上直接施黃釉燒制。宣德黃釉器為二次燒成,器物有盤、碗,但傳世品罕見。

藍釉暗花雙龍戲珠紋盤

陳設品

高4.7厘米 口徑19.7厘米 足徑12.2厘米

  盤撇口,弧壁,廣底,圈足。外壁施高溫鈷藍釉,器內施白釉,暗刻雙龍戲珠紋,外底施白釉,暗刻雙圈內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兩行楷書款。器口呈白色,俗稱「燈草口」。

  高溫藍釉屬高溫石灰鹼釉,釉中摻入適量鈷料作著色劑,生坯施釉,在1280℃—1300℃高溫下燒成。元代景德鎮窯始燒,造型有梅瓶、碗、盤、爵杯等。明代藍釉又稱為「霽藍」、「霽青」、「祭藍」等,據《大明會典》載,嘉靖九年(1530),定四郊各陵瓷器的顏色,「圜丘青色」,即祭天用藍釉器。

  宣德時期藍釉燒造工藝技術嫻熟,釉面光潤,釉質肥腴,色澤純正如藍寶石鮮麗,又稱為「寶石藍」。後人推宣德藍釉為宣窯中的上品,清乾隆《南窯筆記》記:「宣窯……又有霽紅、霽青、甜白釉三種,尤為上品。」宣德藍釉器有刻花或印花裝飾。此盤古樸端莊,釉質勻凈光潔,色澤明亮艷麗,為宣窯藍釉瓷中的精品。

白釉暗花纏枝蓮托八寶紋碗

陳設品

高8.2厘米 口徑15.8厘米 足徑5.6厘米

  碗撇口,弧壁,高圈足。通體施白釉,外壁暗刻纏枝蓮托八寶紋,近足處為蓮瓣紋,足外牆處為卷草紋。器內心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兩行楷書款。紋飾刻劃纖柔,線條流暢。明張應義《清秘藏》記:「我朝宣廟器,質料細厚,隱隱橘皮紋起,冰裂鱔白者,幾與官汝窯敵,即暗花者、紅花者,皆發古未有,一代絕品,出龍泉、鈞州之上。」宣德白釉瓷有「汁水瑩厚如堆蠟,光瑩如美玉」的讚譽。

白釉盤

陳設品

高5.4厘米 口徑31.2厘米 足徑22.7厘米

  盤收口,弧壁,平底,圈足。器內外壁均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盤中心青花單圈內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外細砂底。通體光素無紋。此器銘款規整,筆力遒勁,陳瀏《陶雅》稱:「宣德款如宋槧書,最有意味。」此盤為宣德時期的典型器,有青花、白釉等品種,白釉器見有刻劃束蓮紋及光素兩種。

青花纏枝牡丹紋碗

陳設品

高7.1厘米 口徑20.2厘米 足徑6.7厘米

  碗撇口,深腹,圈足。青花紋飾,器心雙圈內繪團花紋,外壁繪纏枝牡丹紋,近足處繪雙層蓮瓣紋。外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團花,又稱為「月華」紋,是華蓋的變形,此器胎薄體輕,青花發色純正艷麗,工整的圖案,清新的畫意,與秀美的造型結合在一起,達到了藝術上的完美與和諧。

青花折枝花果紋碗

陳設品

高9.7厘米 口徑27.6厘米 足徑11.1厘米

  碗撇口,寬口沿,淺腹,圈足。通體青花紋飾,外壁繪六組折枝花果紋,有折枝石榴、桃、枇杷、葡萄、柿子紋等,外口沿下青花橫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款,近底處繪蓮瓣紋,足牆繪折枝花果。

  明代宣德時期是中國青花瓷生產的黃金階段,不僅質量高超,而且規模、燒造數量較大,景德鎮御窯廠的瓷窯在宣德年間增至十八座,據《大明會典》載,宣德八年(1433),朝廷下令景德鎮燒造龍鳳瓷器四十四萬三千五百件。

  青花瓷為宣德時期主流產品,造型豐富。此碗為宣德青花的典型器,胎體厚重,青花濃艷,紋樣吉祥,寓有「多子多福多壽」之意,為宣德青花瓷的佳品,除繪折枝花果紋外,尚有繪纏枝牡丹、纏枝蓮花、纏枝靈芝、蓮花八寶、松竹梅、雲龍紋等圖案。

青花纏枝牡丹紋碗

陳設品

高7.1厘米 口徑20.2厘米 足徑6.7厘米

  碗撇口,弧壁,圈足。器青花裝飾,外壁繪纏枝牡丹紋,口沿下青花橫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款,近足處繪蓮瓣紋。圖案化的裝飾使器物更顯沉穩莊重,紋飾精細工整,古樸自然,為宣德青花瓷的代表作。清康熙、雍正時期有仿製。

青花纏枝蓮托八寶紋合碗

陳設品

高7.5厘米 口徑16.8厘米 足徑9.6厘米

  碗撇口,深腹,折腰,腹下部凸起弦紋兩道,圈足。通體青花紋飾,外壁繪纏枝蓮托八寶紋,折腰處繪花卉紋,器心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兩行楷書款。造型別緻,紋飾線條流暢,工整細膩。清朱琰《陶說》記:「宣窯極盛時也,選料、制樣、畫器、題款無一不精。」

  此碗原應有圓頂蓋,加蓋後與碗體上下相合,故稱為「合碗」或「盉碗」。「合碗」蓋面與碗的紋樣一致,蓋內與碗心有對銘青花款識,見有楷書或篆書款。清代合碗蓋鈕多作蹲獸式。「合碗」為明宣德時期創燒的新器形,清代雍正時期有仿製。品種多樣,有青花釉里紅、釉里紅、紅彩、青花紅彩、藍地白花、紅釉及仿汝釉等,青花器常繪纏枝蓮托八寶紋、雲龍紋、折枝花紋、纏枝蓮紋、海石榴等。

青花海水龍紋高足碗

陳設品

高10.7厘米 口徑15.5厘米 足徑4.7厘米

  碗撇口,弧腹,下置中空高足。器飾青花紋樣,主題紋飾以淡筆描繪海水,重筆繪行龍紋,海水洶湧澎湃,雙龍騰越于海面,形象矯健威猛,生動活潑。器內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款。

  高足碗又稱「靶碗」,用作供器,也稱作「佛碗」。高足碗燒制始於元代,明代永樂、宣德時期大量燒制,有白釉、紅釉、青花等品種。用重筆、淡描青花相結合繪製瓷器,在明代永樂、宣德時期流行,濃、淡青花相互輝映,襯托主題紋樣,耀眼醒目,圖案產生立體感和真實感,使青花瓷更具有藝術風韻,具有中國畫的水墨韻味,同時反映出景德鎮窯嫻熟地運用青料來燒造不同色調的青花瓷,使青花瓷的製作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清人《南窯筆記》評宣德青花:「極其精雅古樸,用料有濃淡,墨勢渾然而莊重。」

青花葡萄紋花口盤

陳設品

高6.9厘米 口徑45.4厘米 足徑29厘米

  盤菱花式,花瓣口,平底,圈足。通體青花紋飾,口沿繪纏枝梔子花紋,內、外壁繪折枝花卉紋,盤心繪折枝葡萄紋,外細砂底。此盤形制端莊,胎質潔白細膩,釉質滋潤肥厚,青花色澤深沉凝重,構圖層次分明,布局疏密有致。

  折枝葡萄紋為宣德青花盤典型的裝飾紋樣之一,葡萄葉蔓纏繞,果實累累,飽滿晶瑩,寓意「多子多福」、「子孫萬代」的吉祥祈願,葡萄紋也常見於明初琺琅器上。

青花束蓮紋盤

陳設品

高7厘米 口徑40.5厘米 足徑29.2厘米

  盤收口,圓唇,弧壁,廣底,圈足。通體青花裝飾,內口沿繪水波紋,內壁繪纏枝花卉紋,內心為束蓮紋。外壁繪回紋、纏枝花卉紋、卷草紋,外細砂底。青花選用「蘇泥勃青」料,色澤濃艷深沉,釉質細潤瑩潔,白中閃青,俗稱「亮青釉」。

  束蓮紋,又稱為「把蓮紋」,飾有蓮葉、蓮蓬、蓮花、蓼草、茨菰等水生植物係為一束。宋代耀州窯、磁州窯,元代景德鎮窯青花瓷常採用這種紋飾,明代永樂、宣德時多繪於盤內,故稱「把蓮盤」,紋飾線條流暢,畫意清新鮮活,為永宣青花瓷的典型器物。清雍正、乾隆時期有仿,製作較為精細,但青花用料、胎釉、繪製技法與永宣器不同。

青花纏枝蓮花紋盤

陳設品

高7.3厘米 口徑40.7厘米 足徑26.3厘米

  盤收口,弧壁,廣底,圈足。通體青花裝飾,盤內心為纏枝蓮紋,內外壁繪折枝花卉紋,內口沿繪海水紋,外口沿繪纏枝靈芝紋。

  蓮花又稱為荷花,蓮花作為佛教的標誌,被認為是西方凈土的象徵。蓮花紋作為裝飾紋樣,從南北朝以後歷代均十分盛行,表現形式多樣,有折枝、纏枝、串枝等。纏枝蓮是明清瓷器中多採用的裝飾紋樣,圖案委婉多姿,枝蔓相接,優美生動,連綿不斷,富有生生不息,歷代綿長之意。

此盤形制較大,端莊規整,青花色澤純正鮮麗,紋飾線條流暢活潑。

青花荷塘魚藻紋罐

陳設品

高36.7厘米 口徑19.2厘米 足徑19.3厘米

  罐斂口,短頸,豐肩,鼓腹,腹下漸收。通體青花紋飾,頸部繪回紋,肩部繪纏枝蓮花紋,腹部通景繪荷塘魚藻圖,荷塘之中,水藻飄動,游魚四尾,即鯖、鰱、鯉、鱖魚,寓有「清白廉潔」之意,腹下部繪變體蓮瓣紋,外底為露胎砂底。

  魚紋是傳統陶瓷裝飾紋樣之一,魚生殖繁盛,有祝福多子多孫的寓意,又因「魚」與「余」諧音,魚成為象徵富足的吉祥物。魚紋與荷花或水藻相配的裝飾紋樣,從元代成熟後,在明宣德時期得到廣泛應用,以後被各代借鑒。

  江西景德鎮御窯廠專為皇家燒造精緻的瓷器,而民窯生產以廣大民眾為對象。民窯器雖質量遜於官窯,但其繪製技法奔放自如,構圖簡潔,紋飾豐富多樣,充滿民間質樸的藝術風格。此器純熟的筆法,點染皴擦,兼有丹青之妙,借物喻意的表現手法,展現魚水之情深,藝術風格清新明快,為明代民窯青花瓷的佳作。

青花纏枝花卉紋豆

陳設品

高10.3厘米 口徑7.9厘米 足徑6.5厘米

  豆圓口內斂,圓腹,足中空外撇。通體青花紋飾,器內心繪折枝花卉紋,外口沿飾花卉紋及青花橫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款,腹飾纏枝花卉紋,近底處飾菊瓣紋,足飾菊瓣紋和圈點紋。

  此豆仿青銅禮器式樣,造型古樸端莊,青花色澤明快,紋飾清麗流暢,為宣德時期典型的青花器。豆有蓋,但多佚失。1993年江西景德鎮珠山御窯廠遺址明宣德地層曾出土此類豆。

青花折枝靈芝紋石榴尊

陳設品

高18.7厘米 口徑6.2厘米 足徑9.5厘米

  器因形似石榴而得名。通體呈六瓣瓜棱狀,直口,折沿,直頸,鼓腹,高圈足外撇,台階式內底。通體青花裝飾,折沿處繪蓮瓣紋,頸繪圓圈紋,肩繪變體蓮瓣紋,腹繪折枝靈芝紋,近足處繪仰覆蓮瓣紋,外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靈芝被視為益壽延年的仙草,能驅病降邪,在瓷器裝飾紋樣中廣泛使用,以象徵祥瑞。石榴尊造型別緻,是明代宣德時期創新器型,以青花製品為主,流行於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製品水平較高,且品種十分豐富,除特意仿製宣德青花器外,尚有釉里紅、天青、豆青、天藍、霽紅、仿鈞釉等製品,大部分書有本朝年款。

青花牽牛花紋四方委角瓶

陳設品

高14.1厘米 口徑5.4厘米 足徑7.4厘米

  瓶唇口,直頸,頸兩側置雙獸耳,方腹委角,高圈足外撇。通體青花繪牽牛花紋,外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此器仿自伊斯蘭十二世紀青銅瓶的形制,為宣德時期瓷器代表性器物之一。明代萬曆,清代雍正、乾隆朝有仿。清代雍正製品與宣德器相比,形制變大,且銘有雍正官窯年款。

青花纏枝石榴紋貫耳瓶

陳設品

高19.7厘米 口徑4.8厘米 足徑6.5厘米

  瓶唇口,直頸,豐肩,鼓腹,腹下漸收,高足,台階式內底。頸兩側置對稱貫耳。通體青花紋飾,頸部繪海水紋和回紋,肩繪覆狀蕉葉紋,腹繪纏枝石榴紋,近足處繪蕉葉紋,外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石榴又稱為「安石榴」、「丹若」,其果實因「千房同膜,千子如一」,故寓有「多子多福」的吉祥之意,石榴紋為明清瓷器流行的裝飾紋樣之一。

  明王士性《廣志繹》載:「本朝以宣(宣德)成(成化)二窯為佳,宣窯以青花勝,成窯以五彩。」此器造型端莊,紋飾布局協調,為宣德青花瓷的代表作。清代雍正時期有仿,其造型與宣器接近,雍正以後各朝官窯也有此器形,但都為平底圈足。

青花輪花紋綬帶耳葫蘆扁瓶

陳設品

高25.7厘米 口徑3.1厘米 足徑6厘米

  瓶為葫蘆形,上部呈圓形,下部為扁圓形,長方形足。頸肩兩側各置一綬帶耳。通體青花紋飾,上部飾纏枝花卉紋,下部兩面繪輪花紋,外環以忍冬紋,耳部飾朵花紋。

  此瓶造型仿自西亞阿拉伯銅器,又稱為「抱月瓶」或「寶月瓶」。明代洪武時期御窯廠開始燒制此器物,見有青花品種。永樂、宣德時期有青花和白釉器,但兩朝器型略有不同。永樂器器口細長,底足較小,腹部所繪輪花或龍紋纖細清晰;宣德器器口較短圓,底足較大,紋飾粗重有力。此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有仿,改稱「馬掛瓶」,為皇親國戚騎馬出行時隨身攜帶的用具。雍正製品製作精湛,造型、胎釉、青花和繪製足以亂真,但胎體稍輕,青花色澤略顯漂浮。


推薦閱讀:

康熙面前紅人高士奇對待藏品為何如此矛盾
滿屋子藏品 卻難見真品 ——為何假貨總跟著這些人?
[轉載]巴爾先生古玉藏品(七)——商周(三)
故宮博物院藏品——青銅器上的鳳鳥紋
藏品賞鑒 | 沈周《化須疏卷》

TAG:中國 | 國家 | 博物館 | 明朝 | 瓷器 | 賞析 | 國家博物館 | 藏品 | 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