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初期人民解放軍未能實行台灣戰役計劃原因的探究 - 歷史風雲 - 加拿大華人論壇 - ...
07-28
新中國初期人民解放軍未能實行台灣戰役計劃原因的探究
- 解放戰爭進入1949年後,我軍將要在全國範圍內獲得最後勝利。蔣介石在被迫下野前夕,接受了美國副參謀總長魏德邁提出的「退保中國東南與台澎地區」 的建議,加緊經營以台灣為最後基地的東南沿海地區。3月15日,新華社代表我黨發表了《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台灣》的聲明。上海解放後,華東軍區暨第三野戰軍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由副司令粟裕負責組織第九兵團開始進行解放台灣的準備。 1950年1月,中共華東軍區暨第三野戰軍前線委員會發布1950年六大任務的決定,規定部隊首要任務是「徹底殲滅東南沿海及台灣的蔣匪軍,並配合各兄弟兵團,完成全國解放的光榮任務」【注:《人民前線》,1950年新年特大號】。隨後,第三野戰軍召開師以上政工會議,要求部隊的各種工作以台灣作戰為中心。同月,肖勁光就任海軍司令,受命伊始第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配合第三野戰軍準備渡海作戰,解放台灣。6月上旬,粟裕向黨的七屆三中全會報告了解放台灣的各項準備工作情況,並請求中央軍委直接組織台灣戰役。毛澤東出於對粟裕的高度信任,宣布仍由粟裕負責此役。 國民黨逃離大陸後,對能否守住台灣毫無把握,將1950年9月颱風來臨前的3個月視為最危險時期。國民政府駐美國大使顧維鈞對杜勒斯說,據台灣估計,中共的入侵可能發生在7月上旬【注:《顧維均回憶錄》第7分冊第768頁,中華書局1983年版】。 為了爭取早日發起台灣戰役,第三野戰軍要求第七、第十兵團加緊攻取舟山、金門的各項準備,並把舟山、金門登陸作戰作為台灣戰役的實戰演習。同時,第三野戰軍決定將第二十四軍調連雲港、第三十二軍調膠東沿海進行攻台登陸作戰訓練,將第二十五軍置於天目山區進行山地作戰訓練,使其適應在台灣東部山區作戰。針對台灣有可能招募外國僱傭軍作戰的動向,三野領導人迅速報告中央軍委,目前台灣兵力約7個軍,估計其戰鬥部隊有十三四萬人,加上僱傭軍,則台灣蔣軍兵力應以20萬人計算。因此,原擬三野的8個軍參戰已不夠,必須三野全部參加,加後勤人員及特種部隊共約55萬人。這樣,我軍對戰役決心做了第一次較大修改,計劃投入台灣戰役的兵力由原來的8個軍增加到12個軍以上,加特種兵和後勤共計50餘萬人。 3月5日至5月1日,第四野戰軍一部發起海南島戰役,殲敵3.3萬餘人,解放了全島。這是一次成功的大規模渡海登陸戰役,但由於我軍當時是在沒有海空軍條件下作戰,無法封鎖各港口和機場,致使薛岳率大部近7萬人逃往台灣。5月,正當我第七兵團進攻舟山的各項準備大體就緒,戰鬥即將發起時,蔣介石鑒於海南島的教訓,「為了集中一切兵力,確保台灣基地」,決定放棄舟山【注:轉引自江南:《蔣經國傳》第188頁,美國論壇社1984年版】。13日起,舟山群島國民黨守軍全部秘密撤往台灣。這樣一來,我軍力求在沿海島嶼就地全殲國民黨軍的設想未能全部實現。台灣防禦得到了海南、舟山兵力的加強後,比原估計的20萬人增加了一倍,約達40萬人。 根據敵情這一變化,第三野戰軍前委立即於17日作出新的部署,在報告軍委的同時,迅速向各兵團、各軍發出指示指出,今後敵人可能集中40萬左右的陸軍及其海空軍全部守備台灣,這將使對台作戰準備更加困難,更需要充分的準備,而台灣的作戰也將更加激烈與殘酷。雖然舟山作戰消耗的支付減少了,但將舟山、金門作戰應支付的人力財力物力全部集中以支援台灣作戰恐還有不夠充分的可能,因此,原定以九兵團4個軍為第一梯隊的準備已不夠強大。為此,決定除九兵團照舊擔任攻台第一梯隊外,同時命七兵團擔任第一梯隊。其餘各軍(二十四、二十五及十兵團)分別作為第二梯隊。這一新的部署是對戰役決心做的第二次較大修改,我 軍攻台第一梯隊的兵力由4個軍增加為6個軍(新增第二十一、第二十二軍)。 6月23日,三野根據蔣介石在台灣加緊補充和組織部隊的情況,進一步向軍委報告,台敵陸軍兵力在我軍將來進攻時可達55萬人,海空軍亦得加強。而第三野戰軍及華東部隊除地方武裝及分散之警備部隊外,可集中軍以下兵力約55萬人。其中戰鬥部隊不過30至38萬人左右,敵我對比還不能算是優勢,但只要能登陸成功,且能於突入縱深後站穩腳跟,則陸軍仍可完成作戰任務。為了更有把握起見,如能從其他野戰軍中抽出3至4個軍作為第二梯隊或預備隊則更好。至此,我軍三度修改戰役決心,計劃參戰兵力達16個軍以上。 從以上史實可以看出,由於人民解放軍金門、登步兩島作戰的失利,客觀上使蔣介石爭取到了一定時間加強台灣本島的防禦;又由於我軍限於當時沒有強大的海空軍的歷史原因,未能實現在沿海島嶼作戰中就地全殲國民黨軍的目的,使蔣介石收縮了兵力。台灣防禦總兵力的不斷增加,致使我軍一再修改戰役決心,計劃參戰兵力從最初8個軍增加到16個軍以上,第一梯隊兵力從4個軍增加到6個軍。這就大大加重了戰役準備的工作量,推遲了台灣戰役發起的時間。上述情況表明,我軍為完成解放台灣、統一祖國的歷史任務,在建國初期曾部署組織台灣戰役。這一戰役計劃因後來並沒有付諸實施而鮮為人知。本文試圖對我軍未能遂行台灣戰役計劃的主要原因作初步的探討,以求教黨史和軍史界行家。 一、我軍鑒於台灣防禦兵力不斷增加而多次修改戰役決心,推遲了台灣戰役發起的時間。 上海解放後,第三野戰軍最初擬定以8個軍參加攻台。由於當時華東尚未全部解放,部隊作戰和剿匪任務十分繁重,因此僅抽調第九兵團4個軍(第二十、第二十三、第二十六、第二十七軍)著手進行攻台前的政治動員及登陸作戰訓練,以便擔負戰役第一梯隊的任務。同時,第三野戰軍開始把作戰和剿匪納入台灣戰役的整體計劃之中。8月2日,粟裕向中央軍委建議,準備抽調第八兵團第二十四、第二十五軍各一部及第七兵團第三十五軍分別擔負長江南北新區的剿匪任務,以保證我主力攻台時有鞏固的後方。時間擬定為3個月,以便在我主力進擊台灣時能將參加剿匪之各軍抽回沿海集訓,作為青島、連雲港、上海和杭州防務的機動力量。5日,建議被批准並付諸執行。 二、我軍在短期內籌集到的艦船,無法保障不斷增加的登陸作戰部隊的需要,進一步制約了台灣戰役的儘早發起。 台灣島為狹長形,呈南北方向,東臨太平洋,西隔我國最大的台灣海峽與福建省遙遙相對。台灣距大陸最近距離約為70餘海里,一般距離均在80至 110海里之間。因此,籌集大量船隻就成為組織台灣戰役的最基本條件之一。 早在1949年4月下旬,中央軍委就批准成立華東軍區海軍,任命張愛萍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所屬部隊主要由第三野戰軍教導師,蘇北海防縱隊和國民黨海軍起義、投誠的人員及幾十艘艦艇組成。國民黨軍為摧毀我海軍,從4月下旬起,出動多批機群對我艦艇狂轟濫炸,我艦艇因防空能力薄弱,先後被炸沉炸傷十餘艘。國民黨在撤離大陸時,還將許多民用船隻掠往台灣。隨後,國民黨軍又轟炸了上海各造船廠,致使江南造船廠損失嚴重,正在工廠修理的26艘艦艇也被炸毀。這些破壞給我軍籌集船隻造成極大困難。華東軍區暨第三野戰軍一方面加強海軍建設,一方面在上海等地工程技術人員的幫助下,組織趕造投資少、工期短、機動性較好的機帆船。同年底,三野領導人就台灣戰役的海空軍支援保障問題,分別向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和空軍司令劉亞樓作了書面報告。12月中旬,中央軍委決定:「為統一管理指揮各地人民海軍及現有艦艇,調十二兵團兼湖南軍區司令員肖 勁光同志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劉道生同志為海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並允許由原兵團直屬隊抽調部分機關與幹部,以作為海軍直屬機構之基礎。」 【注:《肖勁光回憶錄》(續集)第3頁】1950年1月12日,中央軍委正式發布了肖勁光的任職命令。1月下旬,肖勁光首先視察了從長江下游疏散到武漢來防空的華東軍區海軍,這是海軍當時唯一成建制的部隊,所屬「第一、第二艦隊各有護航艦、炮艦和登陸艦十來艘,江防艦隊有小艇三四十艘」【注:《肖勁光回憶錄》(續集)第3頁】。肖勁光找國民黨原海軍一些高級軍官了解台灣海軍的實力和作戰特點,隨後又組織人員初步計算了我軍登陸作戰所需的艦船數量和物資儲備。 由於我軍一再增加台灣戰役的計劃參戰兵力,使實有艦船與實際需要量的差距越來越大。1月中旬,三野前委就渡海船隻問題向中央軍委報告說,第三野戰軍計劃參戰部隊共約50萬人,連同各種裝備、糧彈、燃料、飲水、馬匹、車輛等,其運輸所需船隻為數甚巨。這直接影響攻台戰役計劃的實施。但空軍如能取得絕對優勢,則不僅可提早攻佔台灣,且可以不攻舟山而直取台灣(但金門仍須先台灣攻佔)。中央對此十分重視,考慮到我軍空軍亦尚在初創階段,很難在短期內取得優勢,因此認為加快海軍建設更為實際。2月14日,毛澤東、周恩來代表我國政府與蘇聯政府在莫斯科簽訂了《關於貸款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協定》。根據該協定,蘇聯向我國提供3億美元低息貸款。中央軍委將其中的1.5億美元撥給海軍使用。毛澤東、周恩來在蘇聯兩次用這筆貸款為海軍簽訂訂貨協定。為了加快組成幾支艦艇編隊,周恩來於4月又致電布爾加寧,提出急需一批艦艇、飛機和岸炮,要求蘇聯「將中國人民海軍所需的這些訂貨,在我們所要求的時間(1950年夏天,至遲1951年春天前)內取得之」【注:《肖勁光回憶錄》(續集)第3頁。第94——95頁】。同時,黨中央一再發出指示,提出「解放台灣為全黨最重要的戰鬥任務」。在中共華東局領導下,華東地區各級地方黨組織和政府為了支援第三野戰軍渡海作戰作了很大努力,不僅浙江、福建兩省積極就地籌集了許多船隻,山東、江蘇等省亦動員了大批船隻經過鐵路陸續運輸到杭州入海。 鑒於第十兵團在金門島登陸作戰時,沒有準備第二梯隊船隻,以至於第一梯隊登陸後船隻在灘頭被國民黨飛機、火炮全部摧毀,造成後援不繼,損失近 4個團的慘痛教訓,三野前委向軍委提出,第一次登陸時應在四五小時以內有15萬人左右登陸,並有相當數量的第二梯隊船隻,才能保證第一梯隊登陸後站得住腳和補充第一梯隊所損失的船隻。而當時華東區船隻僅夠裝運4個加強師及一些附屬的炮兵、特種部隊,還不足第一梯隊需要量的一半。因此,建議中央統籌建造大量渡海運輸艦艇,並將我國現有華東、華南、華北(包括東北)船隻分別編為三個運輸艦隊。如這一建議能實現,加上從蘇聯購買的艦艇,台灣登陸作戰所需艦船即可解決。但是,在建國初期國民經濟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短期內很難完成造船和建立運輸艦隊的任務。三野領導人綜合各方面情況全面分析後認為,攻擊台灣尚需進一步準備,此役關係重大,我們對攻台作戰如無絕對把握,則不僅不應輕易發起攻擊,而寧願再推延一些時間。 以上情況說明,由於國民黨撤離大陸前後對沿海艦船進行了瘋狂的掠奪和轟炸,使我軍在短期內籌集到的船隻,只能接近滿足最初戰役計劃的需要。隨著我軍一再計劃增加參戰部隊,艦船準備不足就成為制約台灣戰役儘早發起的最重要因素。 三、我軍針對朝鮮戰爭爆發後美軍同時入侵朝鮮和台灣的突變形勢,決定將主要戰略方向從東南部轉移到東北部,抗美援朝作戰任務取代了解放台灣的戰役計劃。 隨著國民黨在大陸的最後失敗 ,美國統治階級內部圍繞扶蔣反共政策破產的責任問題,開始相互指責和爭吵。1949年8月,美國國務院發表題為《美國與中國關係》的白皮書,旨在回答政治反對派,導致國民黨失敗的原因是蔣介石政權太腐化,並非美國政府的過失,美國政府已經盡到了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美國軍方認為台灣戰略地位對西太平洋利益至關重要,堅持要防守台灣。但是美國執政者則從歐洲第一的戰略出發,不同意將有限力量陷入中國。11月,國務卿艾奇遜明確地對顧維鈞說:「台灣作為一個軍事基地是無法防守的。一般說來,在美國對外政策思想上,考慮大西洋的安全優先於考慮太平洋的安全。」【注:《顧維鈞回憶錄》第7分冊第496頁】 12月23日,美國國務院發出對台政策宣傳指示,強調美國因戰略利益和力量所限,不能出兵保護台灣。要求對台灣不可避免的「陷落」做好精神上的準備,不要對台灣承擔過多的義務【注:《中美關係資料彙編》第2輯(上)第6——10頁,世界知識出版社1960年版】。1950年1月5日,杜魯門進一步發表聲明說,「美國政府不會採取導致捲入中國內戰的方針」【注:《艾奇遜回憶錄》上冊第227頁,上海譯文出版社1978年版】。12日,國務卿艾奇遜受命在全國新聞俱樂部發表題為「中國的危機」的著名演講,提出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有一條維護自己安全的半月形防線,處在這條防線上的國家和地區,美國必須全力保衛,而在這條防線之外的國家和地區,美國就不承擔具體責任。這條防線北起阿留申群島、經日本、琉球群島、南至菲律賓,台灣和朝鮮沒有被劃入在防線之內。因此,1949年8月後的一段時間,美國政府一度對台灣採取袖手政策,預期中共軍隊不久將攻佔台灣,美國與蔣介石的關係也就此了結。但是,美國國內始終存在一股很強的右傾反動勢力,千方百計要全面支援台灣並與其進行軍事上的合作。 1950年6月,正當我軍加緊進行台灣戰役的各項準備時,朝鮮戰爭於25日爆發,美國政府對台灣政策發生重大變化。美國決策者認為這是蘇聯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先聲,美國必須在朝鮮迎接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共產黨部隊佔領福摩薩(即台灣—筆者注),將直接威脅太平洋地區的安全,及在該地區執行合法與必要職務的美國部隊」【注:《杜魯門回憶錄》第2卷第402頁,三聯書店1974年版。】。27日,杜魯門公然宣布「命令美國的空海部隊給予朝鮮政府部隊以掩護及支持」。同時,「命令第七艦隊阻止對福摩薩的任何攻擊」【注:《杜魯門回憶錄》第2卷第402頁,三聯書店1974年版。第406—— 407頁】。 28日,周恩來代表我國政府發表聲明嚴正指出,美國政府決定以武力阻止我軍解放台灣,這是對我國領土的武裝侵略。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台灣。聲明同時嚴厲譴責了美國侵略朝鮮的行徑。30日,杜魯門進一步宣布美國地面部隊將參加侵略朝鮮的戰爭。7月7日,美國操縱聯合國通過出兵朝鮮的決議,並於翌日任命麥克阿瑟為「聯合國軍」總司令,執意擴大侵略戰爭。 國際形勢的突然變化,客觀上使我軍同時面臨著東北部的朝鮮和東南部的台灣兩個作戰方向,同時在兩個方向作戰,這既不符合毛澤東軍事思想,也為國力所不允許。因此,黨中央、中央軍委開始重新考慮我軍的主要戰略方向。 6月30日,即朝鮮戰爭爆發後的第5天,周恩來向肖勁光轉達中央對形勢的方針時說:「形勢的變化給我們打台灣增添了麻煩,因為有美國在台灣擋著。但也有好處,因為我們自己還沒有準備好。現在我國的態度是,譴責美帝侵略台灣,干涉中國的內政。我們軍隊的打算是:陸軍繼續複員,加強海、空軍建設,打台灣的時間往後推延」【注:《肖勁光回憶錄 》(續集)第26頁】。7月13日,毛澤東批准了中央軍委關於以第十三兵團為基礎正式成立東北邊防軍的決定,任命正在組織準備台灣戰役的負責人粟裕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肖勁光為副司令員。這一重大部署標誌著我軍主要戰略方向開始北移。 8月8日,陳毅根據國際、國內形勢和華東軍區實際情況,向毛澤東和中央軍委提出確定1951年不攻,1952年解放台灣的建議。這一建議與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戰略全局構想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軍委於11日明確表示決定1951年不打台灣,待1952年看情況再作決定。金門可決定在1951年4 月以前不打,4月以後待命再打。根據這一指示,華東軍區暨第三野戰軍開始把攻台作戰訓練及準備轉變為長期任務,並於同月開始著手所屬部隊的精簡整編工作,提出整編的總方針是「根據現在,照顧將來」,即一方面要保持與充實主力,以完成解放台灣的任務;另一方面要使地方治安得以鞏固,以完成軍委交予的建設海、空軍的任務。隨後,中央軍委根據國際形勢和朝鮮戰局的發展,進一步作出決定,令原作為台灣戰役第一梯隊使用的第三野戰軍第九兵團準備抗美援朝。9月7日,陳毅將這一決定傳達到九兵團軍以上幹部。 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後,朝鮮戰局急轉直下。30日,周恩來再次聲明強調,「中國人民絕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注:《國際關係史資料選編》下冊第231——232頁,武漢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但是,美國不顧中國政府的一再警告,將戰爭很快推向中國邊境。10月上旬,黨中央正式決定出兵朝鮮。8日,毛澤東代表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將東北邊防軍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任命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日,志願軍主力入朝作戰。11月,第九兵團亦奉命赴朝參戰。 至此,黨中央、中央軍委根據美帝國主義武裝干涉亞洲事務,全面侵略朝鮮並阻止我軍解放台灣的嚴重國際形勢,將我軍主要戰略方向從東南部的台灣徹底轉向東北部的朝鮮,作戰任務由解放台灣、統一祖國轉變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通過探討建國初期我軍未能按既定戰役計劃解放台灣的主要原因,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美帝國主義武裝干涉我國內政致使台灣長期不能回歸祖國。 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公然以武力阻止我軍解放台灣並全面侵略朝鮮,再一次暴露了其帝國主義本性。由於美國武裝干涉亞洲事務並重新給台灣國民黨政治、軍事、經濟的全面支持,使苟延殘喘的國民黨政權逃脫了滅亡的命運。當時台灣駐漢城大使邵毓麟毫不掩飾地承認:「韓戰對於台灣,更是只有百利而無一弊。我們面臨的中共軍事威脅,以及友邦美國遺棄我國,與承認匪偽的外交危機,已因韓戰爆發而局勢大變,露出一線轉機。」【注:邵毓麟:《漢城撤退前的漫長兩晝夜》(使節回憶錄之16),台北《傳紀文學》第193期】朝鮮戰爭結束後,美國又把協助國民黨防衛台灣作為基本國策。1954年12月2日,美台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宣稱將依其憲法程序採取行動,以對付共同的危險。翌年1月28日,美國又通過了「台灣決議案」。該決議案授權美國總統,可以在其認為必要時使用美國武裝部隊「保衛」台灣與彭湖列島,以防止武裝攻擊【注: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白宮歲月:受命變革》第527頁】。這就把大規模武裝干涉我國內政的許可權由國會進一步轉交給總統。因此,美國長期堅持武裝侵略台灣的政策,是台灣至今不能回歸祖國的重要原因。連美國自己也供稱,沒有美國的支持,中國國民黨不可能守住台灣【注: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白宮歲月:受命變革》第527頁】。 第二,建設一支現代化的人民軍隊是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 完整的根本保證。 台灣戰役計劃未能遂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還是我軍當時實際處於以陸軍為主的單一軍種狀況。建國初期,我國國防工業剛剛起步,科學技術十分落後,國家財政經濟相當困難。這決定了我軍不可能在短期內建設成為諸軍兵種齊全的現代化軍隊,特別是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因而,我軍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很難完成解放台灣、統一祖國和維護國家領海、領空主權的作戰任務。我國不僅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有著1.8萬公里的海岸線(不包括島嶼岸線)以及面積十分遼闊的海疆。台灣、彭湖列島和南沙群島等都是我國領土和海洋權益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的經驗早已敲響了警鐘,敦促我們必須把國防建設真正擺到整個國家戰略的重要位置。只有切實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人民軍隊,才是實現國家統一、反對外來干涉的根本保證。 第三,我軍由準備解放台灣轉變為抗美援朝的決策是正確的。 美國公然侵略朝鮮後,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在短期內迅速作出我軍主要戰略方向北移的決策無疑是英明正確的。 首先,美國侵略朝鮮對新中國的威脅更大。美國的戰略企圖是凍結台灣海峽,集中全力打贏朝鮮戰爭,即在台灣海峽取防禦態勢,在朝鮮取進攻態勢。國民黨抓住美國這根救命稻草,把朝鮮戰爭看成是反攻大陸的絕好機會,認為「如果韓戰演成美俄世界大戰,不僅南北韓必統一,我們還可能會由鴨綠江而東北而重返中國大陸」【注:邵毓麟:《漢城撤退前的漫長兩晝夜》(使節回憶錄之16)】。為此,台灣當局多次向美國提出,願派3.3萬人的精銳部隊參加侵朝戰爭【注:《杜魯門回憶錄》第2卷第406——407頁】。在上述情況下,如果我軍在台灣海峽取攻勢,則由於美軍第七艦隊插手,很難達成台灣戰役成功之目的;如果取守勢,則東南部安全十分有把握。相比之下,東北部的朝鮮戰爭對於剛成立的新中國來說威脅更大,而我軍有能力在陸地與美國打一場局部戰爭,取攻勢比守勢更為有利。正如毛澤東精闢指出的那樣:「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對東北更不利,整個東北邊防軍將被吸住,南滿電力將被控制。」總之,「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注:毛澤東:《目前形勢和黨在1949年的任務》】。 其次,我國當時的綜合國力不允許我軍同時在兩個方向作戰。我軍在抗美援朝的同時,有沒有開闢第二戰場解放台灣的可能?應該說是不可能的。從經濟力量看,新中國接收的是一個百孔千瘡的爛攤子,國家處於經濟恢復時期,財政十分困難。1950年6月,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三中全會上向全黨提出《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鬥爭》的任務。但僅時隔半月余,就爆發了朝鮮戰爭。據統計,1950年至1953年,我國國防費佔4年國家預算總支出的 33.38%,其中用於抗美援朝的費用占國防費的31.95%。國家無力再籌集財力來加強海軍建設,組織大規模的台灣戰役。就連1950年中央軍委計劃撥給海軍的1.5億美元軍事貸款中的大部分,也因朝鮮戰場迫切需要飛機和其他裝備,用於購買飛機,實際用于海軍建設的僅約2000萬美元【注:《肖勁光回憶錄》(續集)第29頁】。至抗美援朝結束,海軍「新增力量僅有四十六艘快艇(其中舊的三十六艘)、螺旋漿水魚雷機三十二架(今後只能做教練用)、小口徑海岸炮四個團」【注:《肖勁光回憶錄》(續集)第29頁。第97頁】。從軍事力量看,我軍是和世界頭號強國美國為首的17國軍隊作戰(包括南朝鮮),敵方3 年投入建制部隊的總兵力約120多萬。因此,從我國當時國力、軍力實際出發,暫緩解放台灣,集中力量保證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勝利,是十分正確的,這為後來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贏得了一 個較為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 |
推薦閱讀:
※南沙群島中,中國實際控制的島礁之十三 半月礁
※中國的中等收入陷阱研究
※中國現代主義起源的「名」「言」之辯:重讀《阿Q正傳》
※他家境貧窮18年沒穿鞋,如今身家百億,女兒是中國女首富
※中國文言小說史稿 (上下冊)
TAG:中國 | 台灣 | 歷史 | 原因 | 加拿大 | 華人 | 解放軍 | 人民 | 計劃 | 戰役 | 解放 | 風雲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