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在中國
近代著名伊斯蘭教經學家虎嵩山阿訇用阿拉伯文和漢文書寫的抗戰卧爾茲。伊文攝
極具中國傳統建築特色的北京牛街禮拜寺。和平傳入中國的伊斯蘭教伊斯蘭教於7世紀中葉和平傳入中國。唐宋時期來華的阿拉伯、波斯貢使和商人,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將伊斯蘭教和平傳入中國。651年(伊斯蘭教教歷31年),即唐高宗永徽二年,阿拉伯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派遣使者到華通好,正式架起了阿拉伯與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史學界大多以此作為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開端。留居華夏的穆斯林居住在長安(今西安)、廣州、泉州、揚州等地,他們恪守伊斯蘭教,成為中國境內最早的穆斯林。宋朝海上貿易發達,前來中國的穆斯林人數超過唐代。來華外國穆斯林或聚集在「蕃坊」內,或與漢人雜居。他們積極學習漢文化,有的人讀書應試,有的與漢人通婚,在中國繁衍後代,出現了「土生蕃客」和「五世蕃客」。在他們聚居的區域——「蕃坊」內,按照政府的命令,設有由中國政府任命、由「蕃人」擔任的蕃坊長。蕃坊長負責管理蕃坊內的事務,並負責招徠蕃商入貢。他們在居住區建立清真寺和公墓,廣州的光塔寺、泉州的懷聖寺、揚州的仙鶴寺、杭州的鳳凰寺是當時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四大著名清真寺。996年,來自中亞的兩位篩海(著名宗教學者)建立了北京牛街禮拜寺。9世紀至13世紀,中國西部邊疆地區建立哈喇汗王朝,大力推行伊斯蘭教,對中亞及新疆的伊斯蘭化產生很大影響。新疆及中亞的地方政權多實行政教合一制,以伊斯蘭教為國教,以伊斯蘭教法為根本法規。宗教上層人物如謝赫、毛拉、卡迪,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它們有時通過武力傳教,使伊斯蘭教逐漸取代佛教,成為新疆的主要宗教。《福樂智慧》《突厥語大辭典》《真理的入門》,是哈喇汗時期重要的文化典籍。元代,中國伊斯蘭教迅速發展。成吉思汗率軍征服中亞和西亞,建立起地域遼闊的大帝國,數百萬各族穆斯林前往中國內地,使中國穆斯林人數大大增加。他們居住在中國江南、西南、西北、中原,清真寺遍布各地穆斯林居住區。今北京、南京、西安、廣州、杭州、泉州、昆明、青州、濟南、定州、漠北哈喇和林,以及新疆、甘肅、寧夏等地,都建有清真寺。部分地區的清真寺實行由伊瑪目、海推布、穆安津負責的「三掌教制」。穆斯林活躍在元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舞台上,促進了伊斯蘭教在中國的發展。元朝,在中央政府擔任丞相、平章政事的穆斯林有14人,在地方擔任丞相、平章政事者有32人。穆斯林在服官、科舉、蔭敘、刑法及私有兵馬方面,享有高於漢人和南人的地位。元朝政府設有「回回掌教哈的所」,掌管穆斯林的宗教事務,還特設回回國子監掌管教育,司天監掌管天文歷算,廣惠司管回回藥物。穆斯林積極學習漢文化,出現了一批在詩歌、繪畫、音樂、哲學等領域頗有造詣的文人、學者。元大都(今北京城)及今北海公園的設計者,都是穆斯林。明朝,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口進一步增加,分布面進一步擴大。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撒拉族、東鄉族、保安族等民族先後形成。在新疆地區,伊斯蘭教在與印度文化、波斯(伊朗)文化、突厥文化及內地漢文化的交流中,在與佛教、祆教及當地居民的原始薩滿信仰的交鋒中,藉助於新疆地方政權的軍事力量,緩慢地傳播、發展,逐漸使這一地區伊斯蘭化。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烏孜別克族等民族,先後信仰伊斯蘭教。中國伊斯蘭教在教義思想、倫理道德、行為規範、宗教教育等方面逐漸體系化、制度化、本土化。明朝中後期,回族等民族開始通過經堂教育培養宗教職業者,稍後出現了穆斯林知識分子開展的,協調儒家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漢文譯著活動。明朝政府出資修建了一些清真寺,明太祖御書《百字贊》以褒揚伊斯蘭教。與此同時,中央政府加強了對伊斯蘭教的管理。明政府採取措施,引導伊斯蘭教與中國的正統文化保持一致。穆斯林在明朝的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事務中發揮了很大作用。常玉春、胡大海等人為明朝建國立下赫赫功績,馮勝、沐英、藍玉、麻貴、達雲等人為明朝西南、西北邊疆的穩定與開發作出很大貢獻。善於經商的各族穆斯林活躍了內地與邊疆的經濟、文化交流。穆斯林開辦製藥業、制香業、制瓷業等,並在天文、曆法、醫學方面作出很大貢獻。明朝《回回藥方》的流傳,大大豐富了中醫的本草學。明政府組織了大規模的對外交流活動——鄭和下西洋,回民鄭和率領浩浩蕩蕩的船隊,攜帶絲綢、瓷器等中國特色產品,前往東南亞、南亞、西亞乃至非洲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經濟、文化、政治交流。隨鄭和前行的人員中,有不少是穆斯林,如西安清真寺的掌教哈三、阿拉伯語翻譯及穆斯林學者等。鄭和本人出生於回民家庭,他的父親曾經前往麥加朝覲,成為哈吉(完成朝覲功課者)。清代,中國伊斯蘭教的教義思想、禮儀制度、宗教派別等更趨定型,特點更加明顯,伊斯蘭教在中國社會中的影響,尤其對西部民族地區的穩定和國家統一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受到關注。清初,北京有人密告回民聚眾謀反。康熙皇帝查明系穆斯林齋月履行宗教功課,頒降聖旨,禁止各地誣陷回族。現在,北京牛街清真寺還存有木製聖旨牌。近代以來,中國伊斯蘭教得以恢復並繼續發展。中國穆斯林投入愛國運動中,積极參加辛亥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抗日戰爭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各族穆斯林積極投身於新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1953年,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在北京成立。1955年,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建立,開始培養各族穆斯林的宗教人才。民族化、本土化、中國化的伊斯蘭教當代,伊斯蘭教在中國僅僅是一部分少數民族信仰的宗教,是少數人所信仰的宗教。目前,中國有2300多萬人信仰伊斯蘭教。另外,還有為數很少的漢族、藏族、蒙古族和傣族信仰伊斯蘭教,他們被稱為漢回、藏回、蒙回和傣回。穆斯林大多居住在民族自治地區。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塔塔爾族、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大多居住在新疆,有本民族的語言和文字。其民族文字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其民族文化受中亞伊斯蘭文化影響較大。這些民族的先民歷史上曾經信仰過薩滿教或摩尼教、祆教、佛教等。今天,他們的生活習俗中還程度不同地保留著這些宗教,尤其是薩滿教的遺俗。保安族、東鄉族主要居住在甘肅省,撒拉族多分布在青海和甘肅。60%的回族人口聚居在西北各省區,另有300多萬人散居在全國各地。回、撒拉、東鄉、保安4個民族使用漢字。這4個民族在形成民族共同體之前就信仰了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對這些民族的形成有重要的凝聚作用。回族、保安族、東鄉族及撒拉族,由於與漢、藏、蒙古等民族往來密切,受到周圍民族尤其是漢族的儒、佛、道思想影響。中國伊斯蘭教現在約有3.9萬處宗教活動場所,包括清真寺、道堂、拱北和麻扎,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穆斯林居住區。其中,新疆的宗教活動場所最多。各大宗教活動場所都有穆斯林自己的民主管理委員會。中國伊斯蘭教現有5.6萬多名教職人員,包括阿訇和毛拉。他們有豐富的宗教知識,負責主持宗教活動。其中一些人被選為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積極參政議政。目前,有中央及省、市、州、縣級伊斯蘭教協會520個,有培養宗教人才的伊斯蘭教經學院10所,分別設在北京、銀川、蘭州、西寧、烏魯木齊、昆明、鄭州、瀋陽等地。有些地區的清真寺也按照傳統的方式開展經堂教育,培養宗教接班人。中國穆斯林90%以上屬遜尼派,少數維吾爾族和塔吉克族人屬什葉派。但中國的伊斯蘭教在堅持遜尼派教義的同時,也受什葉派及蘇非主義影響。現有格底木、伊赫瓦尼、西道堂、賽萊菲耶等教派,有哲赫林耶、虎夫耶、嘎德林耶和庫布林耶等門宦,門宦受蘇非主義的影響很大。中國伊斯蘭教各教派之間關係比較融洽,能夠互相尊重,和平共處。中國伊斯蘭教與其他宗教的關係也很融洽。中國伊斯蘭教在教義思想方面,積極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協調。穆斯林把對安拉的絕對崇拜與對國家的認同有機結合,在歷史上提出「二元忠誠」的思想,忠於主、忠於君,強調敬主、忠君、孝親具有內在一致性。把伊斯蘭教的教義、教法與中國傳統的倫理觀念有機結合,用中國傳統的仁、義、禮、智、信解釋伊斯蘭的念、禮、齋、課、朝五項功課;用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無極、太極、理氣、陰陽、五行、性命等,闡釋伊斯蘭教的教義教理。當代穆斯林堅持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中國伊斯蘭教通過教坊組織傳承。穆斯林以清真寺為中心,圍寺而居,組成穆斯林社區(烏瑪、哲瑪提)。其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深受伊斯蘭世界觀的塑造和影響。穆斯林與清真寺聯繫密切,清真寺是其社區中心和精神家園,其宗教生活(禮拜、齋戒)離不開清真寺,節慶活動、婚喪嫁娶也離不開清真寺。教坊是回族等穆斯林自發形成的,以清真寺為中心、以伊斯蘭教為紐帶的地域性宗教組織。它是在穆斯林因集體禮拜和特殊的飲食、婚喪習俗的需求而修建的清真寺的基礎上,以地緣為基礎,以宗教信仰為紐帶,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教坊是鬆散的民間社區,教坊穆斯林恪守伊斯蘭教信仰和獨特的生活習俗,遵守國家法律,接受國民教育,參與公共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中國穆斯林以清真寺為中心開展宗教教育。經堂教育始於明朝中葉,由陝西回民胡登洲創立。在清真寺設立經堂,聘請教師或由阿訇任教,招收男青年學習教義、教法、阿拉伯波斯語言文字、語法、修辭及宗教經典知識。同時,向普通穆斯林傳授基本知識。師生的費用由清真寺周圍的回民負擔。在新疆維吾爾族等穆斯林聚居地,以宗教院校教育為教育的基本形式。自10世紀以來,歷史上,新疆歷代地方政權扶植伊斯蘭教,創辦伊斯蘭教的高等經文學校,或者在各清真寺內附設獨立的「麥德萊賽」(宗教學校),其教學方法、授課內容、管理方式具有中亞伊斯蘭教的特點。在教派方面,200年前,中國伊斯蘭教開始本土化,產生教派與門宦,在新疆地區還有伊禪派。格底木是老教,結合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習俗;伊赫瓦尼產生於清末民初,主張尊經革俗,簡化禮儀;西道堂產生於民國時期,注重道堂集體生產、生活,重視教育;門宦是蘇非主義與中國宗法制社會結合的產物,重視門宦負責人的權威和超常能力,內部聯繫較為密切,注重五項宗教功課以及五功之外的宗教修行,崇奉門宦負責人,重視拜謁已故門宦領袖的陵墓與道堂。伊禪派具有蘇非派的神秘色彩,有較為嚴密的組織和等級制度,導師伊禪指導求道者修行;重視直覺體驗,注重在道堂(罕尼卡)內靜坐、念誦「齊克爾」。信徒們圍坐在道堂內,或高聲、低聲誦念,或默默念誦,有的伴有一定的動作,有的藉助於音樂和舞蹈來完成其修道儀式。每個派別有嚴格的修鍊方式和傳承製度。伊禪常常被神化,受到信徒的擁戴。其生前指導信徒修行,主持宗教活動,死後陵墓所在地成為麻扎,受到信徒的拜謁。中國伊斯蘭教主要為10個少數民族所信仰。伊斯蘭教傳入中國後,對回族、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伊斯蘭教的文化、思想、制度轉化為中國信仰伊斯蘭教10個少數民族的民族文化和習俗,具有不同的民族特點。新疆的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和塔塔爾族等民族受中亞伊斯蘭教影響大,反映在清真寺、麻扎等建築,多採用中亞式尖拱形洞式門窗、穹窿式圓拱屋頂等形式。新疆信奉伊斯蘭教的一些少數民族,由於自身特點不一,其伊斯蘭教信仰的表現形式和表達方式也各具特色。如維吾爾族穆斯林除正常去清真寺禮拜外,在南疆及哈密、吐魯番一帶,還盛行朝拜麻扎的習俗。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傳統以游牧生成生活方式,由於長期生活的流動性及居住的分散性等原因,很少修建固定的清真寺。老年人禮拜等宗教活動大多在家裡進行,其信仰程度不如農區定居的穆斯林那樣虔誠。主要聚居在我國西北的回族的伊斯蘭教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本土化的現象較為突出,特別是在教理上,與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相結合,形成了特殊的教派和門宦制度,產生了中國特色的伊斯蘭教經堂教育。清真寺的建築風格,同漢地廟宇的殿堂式建築類似,表現出宗教的民族化特徵。
推薦閱讀:
※黃河
※伊斯蘭文明之困
※認識一下什麼叫做清真
※中國伊斯蘭教的歷史經驗:「主道」與「王法」並行不悖
※張鐵志 | 荷蘭的民粹主義風暴會繼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