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利用 加強立法 讓人類遠離「太空戰」(權威論壇)

和平利用 加強立法讓人類遠離「太空戰」(權威論壇)張秦洞《 人民日報 》( 2010年11月23日 22 版)

上海世博會太空家園館。人民圖片

「嫦娥二號」探月衛星升空。人民圖片

國際空間站炮塔觀測艙鳥瞰地球迷人美景。人民圖片冷戰後,美國軍方將太空戰場化的做法遭到了世界各國以及本國防務分析家們的批評與質疑,但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太空競爭,導致太空競爭愈演愈烈,太空格局也因此面臨失衡危險。國際社會普遍認為,空間軍事化和太空武器化有悖於人類和平,爆發「太空戰」沒有勝者,要努力推動太空立法取得實質性進展,和平利用太空是人類的唯一選擇。太空(亦稱外空、空間)是最能體現人類夢想的領域之一。作為人類航天科學的三位先驅之一,俄羅斯的齊奧爾科夫斯基曾有一句名言:「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人類決不會永遠躺在這個搖籃里,而會不斷探索新的天體和空間。人類首先將小心翼翼穿過大氣層,然後再去征服太陽系空間。」1957年10月4日,隨著蘇聯將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發射升空,標誌著太空時代的到來。在隨後的50多年時間裡,人類不僅進入了太空,登上了月球,還將探索足跡延伸到火星甚至更為遙遠的太陽系之外,實現了一個又一個不可思議的成就和夢想。然而,人類探索太空的步伐走得並不輕鬆,每一步成功都伴隨著巨大的痛苦和艱辛。「挑戰者」號爆炸的火球、「哥倫比亞」號失事時划過大氣層的強光依然閃現在我們的腦海,「火星氣候探測者」、「火星極地著陸者」、「獵兔犬2」號消失在外太空等航天事故和悲劇,至今無法從人們的腦海中抹去。更令人擔憂的是,太空探索曾幾何時已成為政治干預的附屬工具和大國博弈的重要戰場,源自冷戰思維的太空競賽不僅沒有減弱,反而呈現愈演愈烈之勢。對此,人們不得不重新思索,對太空的探索是否已經偏離了人類自古以來就有的探索未知領域的純真夢想。國際空間活動出現了注重民用、著眼自主、鼓勵合作等新變化,但同時也出現了新一輪「圈地運動」,太空競爭愈演愈烈美國前總統肯尼迪曾預言:「誰控制了宇宙,誰就控制了地球;誰控制了空間,誰就控制了戰爭的主動權。」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始終伴隨著大國之間的博弈和競爭。冷戰期間,美蘇兩國佔據著世界太空戰略格局的主導地位,太空競爭主要是少數幾個強國之間的「遊戲」,特別是在核威懾背景下,太空競爭基本上處於你追我趕、齊頭並進式的非對抗性競爭狀態。當時,儘管美國和蘇聯都擔心失去太空優勢,但它們都認識到在這一領域進行競賽得不償失,因而保持了很大的剋制,太空戰的發展更是極為緩慢。無論美國還是蘇聯都沒有在太空部署實戰性武器,也沒有試圖擊落對方的衛星。隨著蘇聯解體和冷戰結束,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主題,國際空間活動隨之出現了趨向於注重民用、著眼自主、鼓勵合作等新變化:一是強調航天技術面嚮應用,提高國家經濟競爭力和科技水平;二是普遍重視航天軍民兩用技術;三是強調獨立發展軍事航天,確保國家安全;四是鼓勵聯合發展和參與國際合作;五是鼓勵本國企業競爭國際航天市場,並採取相關扶持政策。但是,隨著美軍依託強大的太空信息支援體系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及伊拉克戰爭中取得迅速勝利,世界主要國家再次切身感受到太空在搜集情報、戰場通信、作戰指揮、武器制導等軍事領域的巨大優勢和潛在價值,在世界戰略格局發展演變和國家安全利益拓展中的地位作用,太空領域出現了新一輪的「圈地運動」,以往廣闊、清靜的太空開始變得擁擠、熱鬧,太空競爭愈演愈烈。2001年1月22—26日,美國的「施里弗—2001」太空戰演習首次將太空戰引入實戰。2005年4月,美國空軍成功發射了一顆可干擾別國軍用衛星工作的「XSS—11」實驗性微型衛星,使其太空信息攻擊能力邁過了由理論到實踐的門檻。近年來,美國又相繼進行的兩次彈道導彈攔截試驗,成功發射了HTV—2高超聲速試驗飛行器、X—37B空天飛行器以及X—51A高超聲速驗證飛行器。儘管這些新生事物目前仍還只是「試驗品」,但畢竟其已經從「概念」變成了「實體」並成功試飛。這無疑將進一步加劇太空軍事化的步伐,可能導致大國加速研製空天戰機。果真如此,則意味著新的太空軍事競賽開始。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勢頭,其他國家也迅速作出反應。俄羅斯於2001年6月1日起正式組建獨立的航天兵部隊。印度也於2007年1月宣布將籌建「航空航天防禦司令部」,以管理印度全國的空間資產,並對太空戰武器進行概念研究。日本2009年5月通過了《航空基本法》,使日本航空自衛隊得以利用太空資源,同時,日本航空自衛隊正在「研究、制定和規劃」相關政策,為未來太空行動奠定法理。一些初具航天能力的發展中國家如巴西、智利,以及少數毫無航天基礎的國家如馬來西亞、烏拉圭等,都不同程度表達了對空天問題的關注,有的國家甚至開誠布公地表明了本國在軍事上開發和利用太空的決心和計劃。對於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太空競爭,以及個別國家在太空領域表現出的明顯對抗性特徵,人們不得不思考這樣兩個問題:一是世界各國在太空領域是否會出現無序競爭的局面;二是這種無序競爭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對世界空天力量格局產生哪些影響。受空間霸權主義遺毒未清、技術差距加速擴大、對抗因素逐漸增多等影響,太空競爭的無序性增加,不確定性增強,可控性降低,使相對穩定的世界太空格局面臨失衡危險冷戰時期,美蘇空間力量各具優勢,世界太空格局總體上處於相對均衡狀態。蘇聯解體後,美國雖然在太空領域擁有相對優勢,但隨著俄羅斯宣布成功發射3顆「格洛納斯」全球導航系統衛星等,空間領域呈現出美國、俄羅斯、歐盟和中國四強鼎立、多極競爭的格局。總的看,這一格局相對穩定,但受空間霸權主義遺毒未清、技術差距加速擴大、對抗因素逐漸增多等影響,太空競爭的無序性增加,不確定性增強,可控性降低,最終有可能導致無序狀態,使相對穩定的世界太空格局面臨失衡危險。當前,空間霸權主義仍是導致太空格局失衡、太空軍備競爭加劇的主要誘因。雖然奧巴馬政府的新空間政策在內容上與布希政府奉行的單邊政策多有不同,但其基本原則並未改變,仍將奪取制天權、謀求空間霸權、維護太空絕對優勢作為核心目標。從資源投入上看,美國用於太空軍事支出的費用遠遠高於其他國家。2007年,歐洲太空政策研究所秘書長塞爾日·普拉塔爾指出,「歐洲只佔全球用於太空軍事支出的4%,相當於占歐洲防務預算的0.4%。相反,美國卻佔全球在該領域支出的90%,相當於佔美國國防預算的7%至8%」。迄今為止,美國的「天軍」建設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特別是美軍近期為推行太空軍事化、武器化所採取的一系列行動,無不讓世人擔心。世界主要國家從維護自身安全出發,很難相信美國政府宣稱要加強國際合作的誠意,必將本著獨立自主的原則加速各自的太空軍事化、武器化進程,從而使太空軍備競爭成為現實。大國之間在太空技術創新領域的差距加速擴大,是影響太空格局發展趨向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目前,美國已在諸多太空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特別是X—37B空天飛機的成功試飛,進一步拉大了與俄羅斯、歐盟等航天強國之間的差距,而且這一差距還呈現出日益擴大的趨勢。由於太空技術通常具有較強的軍民兩用性,任何一項技術創新成果都有可能被用于軍事領域,因此在太空領域擁有技術優勢將極大地增強其戰略威懾能力。當擁有先進技術的國家奉行技術封鎖政策並以種種理由拒絕開展技術合作時,大國之間在太空技術領域差距的日益擴大,勢必將加劇落後國家的緊張感受,迫使各國採取更加隱蔽的太空政策,甚至會在技術差距大到無法承受的時候採取極端的對抗措施,從而進一步加劇世界太空格局的混亂局面。以X—37B為例,由於目前世界尚無其他國家掌握同樣成熟的技術裝備,它的試飛成功將極大提升美國獨霸太空的軍事實力和技術優勢,憑藉這一技術制高點,美國將牢牢地獨霸著外太空或大氣層外的制天權,從而死死地扣住俄羅斯等國軍事防禦和未來作戰的「命門」——即信息、數據的衛星中繼與安全傳輸。因此,正如美國國防信息中心太空安全計劃前主任特雷莎·希金斯所言「如果X—37B用于軍事用途,就會成為其他國家研製危險的反衛星武器的理由」。同時,國際社會還必須看到空間軍事化和太空武器隱形化的趨勢日益明顯。據美國媒體稱,當前印度正在加緊開發反衛星系統技術,包括粒子束武器、射頻武器和軌道攔截器以及信號干擾器,並計劃於2010年部署動能攻擊飄浮攔截器、無方向限制的射線火炮陣列和高級跨大氣層空中飛行器。印度巴巴原子能研究中心名為「卡利—5000」的強大電子加速器也處於後期安裝之中,預計到2020年可當作粒子束反衛星武器投入使用。這勢必將大大增強太空競爭的對抗性,降低航天大國之間的信任度和太空活動的可控性,增加因偶然事件爆發太空衝突的幾率。「太空戰」成為了繼核武器之後第二把懸在人類頭頂、害人害己的雙刃劍,爆發太空戰將無勝者20世紀中葉,當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開始紛紛制定旨在保護自己、毀滅對方的核戰略時,最終卻發現無論什麼樣的核戰略都不過是在「恐怖均衡」陰影下的兩敗俱傷、自我毀滅理論。如今在太空領域,同樣的難題又擺在世人面前。「太空戰」成為了繼核武器之後第二把懸在人類頭頂、害人害己的雙刃劍。冷戰時期,雖然美國和蘇聯都認識到太空的重要性,但在外層空間的軍事活動上保持了極大克制。蘇聯僅在1968—1971年間和1976—1981年間進行了20次反衛星武器系統的飛行試驗,但試驗的規模很小。美國雖然在1964—1975年間部署了兩個反衛星攔截器,使用核彈頭來摧毀目標,但由於在一次試驗中使用了一枚140萬噸級的核彈頭,意外地損壞了3顆人造衛星,並引發了設在夏威夷的警報系統報警,使美國人認識到這樣做的危險性,到冷戰結束時也只進行了33次反衛星試驗。冷戰結束以來,世界大多數國家贊成和平利用空間,認為空間軍事化和太空武器化有悖於人類和平,爆發「太空戰」既沒有勝利者也得不償失。但是,總有一些國家及其所謂的「太空戰」專家自恃「聰明」,提出了各種「太空戰」理論和方法,認為「天空和海洋是20世紀的戰場,而太空將成為21世紀的戰場」,「擁有的太空武器系統越多,作戰能力就越強」。在這種理論的指導下,有些國家已經開發出多種具有實戰能力的反衛星武器,美軍甚至提出要在2020年之前部署天基激光武器系統,到2025年要在外層空間部署太空戰鬥機部隊,隨時可以獵殺其他國家的航天器。美國軍方將太空戰場化的做法不僅遭到世界各國的批評,就連美國的防務分析家們對此也不敢苟同。卡托研究所首席防務分析家伊萬·埃蘭德警告說,如果美國真把昂貴的天基武器系統部署到太空,只會激起更多的國家發展破壞天基武器系統的廉價武器,從而引發一場大規模的太空武器競賽。對此,美國國防信息中心的克里斯·赫爾曼說得更加直言不諱:「既然美國能把這種太空武器系統部署到地球空間軌道上,那麼我們憑什麼以為敵方不能把同樣的技術部署到太空中呢?」不幸的是,美國專家的擔心正在成為現實。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太空競爭以及空間技術的飛速發展,用於空間對抗的非對稱手段日益增多。任何一個國家如若發動「太空戰」,由此產生的太空垃圾不但將危及其自身太空資源的安全,而且也勢必迫使其作戰對手採取實施太空核爆、向太空密集軌道投射大量「太空垃圾」等超常規手段進行反制。其後果輕則兩敗俱傷,重則可能會引發世界範圍的衝突與動蕩。屆時,將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在「太空戰」中獨善其身,作為頭號軍事強國的美國也不能例外。合則互利,爭則互損。努力推動太空立法取得實質性進展,加強太空合作是正道未來太空格局的趨向,完全取決於幾個航天大國之間的合縱連橫。合則互利,爭則互損。為了確保外空用於和平目的,國際社會曾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達成了一系列旨在控制外空軍備競賽的國際條約,如《外空條約》、《月球協定》、《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反彈道導彈條約》等。其中,1967年通過的《外空條約》被譽為和平利用外空的法律基石。但是,由於《外空條約》不禁止在外層空間部署非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沒有禁止發展、生產和使用外空武器,使其對防止太空軍備競爭的作用有限,有些國家正是利用這一點才大力推進太空武器化。對此,世界主要航天大國近年來又相繼提出了關於加強太空立法的建議,如2002年6月中俄等國聯合提出的《關於未來防止在外空部署武器、對外空物體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國際法律文書要點》,及其之後根據各國意見起草的《關於外空法律文書的核查問題》和《現有國際法律文書與防止外空武器化問題》等。雖然由於個別大國始終不願將這個問題列入聯合國裁軍會議的議程,太空立法進程始終未取得實質性進展,但從近期看,達成禁止在太空部署任何武器以及禁止試驗和部署特定反衛星武器的正式或非正式協議,推動達成並簽署《禁止反衛星武器的國際公約》,建立行之有效的外層空間監督、管理和協調機制,不僅必要而且可行,也符合世界各國的利益。只有這樣,積極尋求推動外空軍備控制談判,引導人類對太空的探索走上和平利用外空的正確軌道,逐步徹底消除太空軍備競賽,實現太空的永久和平。此外,加強太空合作,還應摒棄以意識形態劃分陣營、以技術保護為借口設置種種障礙等錯誤做法。比如,目前唯一一個在軌的國際空間站,以美國、俄羅斯為首,有加拿大、日本、巴西、法國、德國、英國等16個國家參與,但其他國家卻長期被排除在這一國際合作之外。正如有業內人士所指出的,傲慢與偏見不除,世界主要國家要在太空合作領域走得更遠,還需要克服不少挑戰。但同時國際社會也有充分的理由堅信,無論在這條路上有多少坎坷,只要世界上有真正負責任的大國存在,和平開發利用太空將不會只是一個願望或夢想。(作者為中國軍事科學院科研指導部副部長)
推薦閱讀:

如何利用風水招財? °↓
我們了解嗎:怎樣利用風水與財神成至交
別一把年紀了才相見恨晚,你現在就需要利用好這些工具
趙麗穎的小圓臉、柳岩的胸、鄭爽的瘦 如何利用優勢打造完美搭配
石破天驚!五臟有病,利用五行生剋氣侯來治療!

TAG:人類 | 太空 | 和平 | 立法 | 太空戰 | 利用 | 空戰 | 權威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