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日印澳三邊框架制衡中國
07-28
2015-08-03 13:41:21 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陶然核心提示:在對於地區實力的戰略思考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對中國在該地區的力量和意圖以及對美國能否信守保持亞洲均勢的承諾的不確定性。參考消息網8月3日報道日本外交學者網站7月28日刊發題為《亞洲新的地緣政治圍繞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亞展開》的文章,作者為哈爾什·V·潘特。文章稱,亞洲地緣政治的新格局正在湧現。上個月,印度外交秘書蘇傑生在會見澳大利亞外交部長和日本外相的時候,達成了一項新的三邊動議。日本還將參加接下來幾個月將要舉行的印度和美國的「馬拉巴爾」年度海上聯合演習。儘管日本過去也參加過這類演習,但在具有地緣戰略重要性的印度洋地區參加演習對日本來說僅是第二次。該地區現在日益趨同的一個觀點是,印度洋-太平洋的戰略框架是掌控亞洲快速變化輪廓的最好方式。這一框架最先由日本提出,之後得到了澳大利亞阿博特政府積極推崇,現在這一框架正日益流行,連美國也日益表示需要它。儘管中國對此持質疑態度,許多中國人也承認,印度洋-太平洋已經成為了印度的關鍵區域空間,中國需要調整其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區的政策。鑒於中國日益強硬的外交政策態勢,再加上印度自己的中國政策有了新的嚴肅性,這些形勢凸顯出了印度洋-太平洋地區變化的地區格局。印度總理莫迪與日本和澳大利亞的接觸是其政府外交政策的一個重要部分,只要其政府認定與日本和澳大利亞加強安全關係的關鍵作用。中國外交和經濟影響力的日益增強再加上國內民族主義的需求導致了其調整軍事力量並採取更大膽和積極的外交政策。這也催生了關於該地區出現制衡中國增長勢力的觀點。在美國受國內因素和中東持久危機牽制的情況下,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地區大國開始比過去更為積極地去管理這種亂局。亞洲的這一新三足鼎立結構已經不限於過去簡單的聯合軍事演習。2013年12月,日本海上自衛隊第一次與印度海軍一起在印度洋進行了海上聯合演習。隨著兩國的戰略利益日益趨同,2014年印度邀請日本海上自衛隊與美國海軍一起在太平洋參加了年度「馬拉巴爾」海上聯合演習。2011年,印度和日本與美國啟動了三邊戰略對話夥伴關係。保證亞太地區的力量均衡和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的海上安全成為了這一對話的重要內容。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也有類似的對話機制。而現在,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亞也建立了一個新三邊框架,今後這有可能會轉化為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一個四方民主國家框架。這種潛在夥伴關係的基礎早在2004年末就打下了,當時美國、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亞的海上部隊在印度洋合作開展了海嘯救災行動。日本是這類動議的最早公開支持者之一。2007年,安倍晉三首次擔任日本首相時曾遊說亞洲民主國家聯合起來組成「四邊」框架。美國對此也積極支持。在此推動下,2007年9月,美日印澳新五國在孟加拉灣舉行了海上聯合演習。然而,中國感到亞洲的民主國家可能在聯合起來對付它,因此對印度和澳大利亞提出了新的方針,從而使這一動議失去了動力,因為澳大利亞和印度都認為激怒中國是不明智的。然而,隨著中國在該地區的日益強硬,印度和澳大利亞又表示出了對這一理念的熱衷。在對於地區實力的戰略思考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對中國在該地區的力量和意圖以及對美國能否信守保持亞洲均勢的承諾的不確定性。快速演化的地區地緣政治迫使亞洲的中等大國——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亞——為制衡中國而尋找替代戰略。雖然仍保持與美國的安全夥伴關係,但這些國家正在積極地為美國制衡中國可能的失敗尋找抵禦措施。雖然中國的崛起是正在進行中的重大事件,其他國家也在進行再調整,他們的影響力對於塑造亞太地區全球政治的未來也起著同樣重要的作用。標籤: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粵港在北京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秋風:認識中國歷史的新框架(一家之言)
※秦前紅:香港《基本法》框架下彈劾制度的「初試嬰啼」
※泰迪原創萬能聊天框架:沒有話題?你有救了!
※敏捷框架比較:Scrum vs Kanban vs Lean vs 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