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技術的關係2

科學與技術的關係.科學與技術總是共同存在於1個特定的範圍內,這是因為兩者中有不可分割的聯繫.科學提供知識,技術提供應用這些知識的手段與方法.科學與技術的進步會帶來社會的整體性變化.科學與技術是辯證統1的整體,科學中有技術,技術中也有科學.(1)科學與技術的主要區別1)科學與技術的目的,任務不同首先,科學的目的和任務在於認識和揭示客觀世界的本質和發展規律.它側重回答自然現象"是什麼","為什麼"和"能不能"等問題.技術的目的和任務在於對客觀世界的控制,利用和改造,發明世界上尚沒有的東西,協調人和自然的關係,它側重回答社會實踐中"做什麼","怎麼做"以及"有什麼用"等問題.其次,科學活動的目的是逐步建立知識體系,對某種現象作出解釋,為1些事件提供1個真實的描述,判斷1些狀態的性質;而技術活動的目的是為實現人類的願望提供便利,解決1些實際問題,使知識得到有益的應用.2)科學與技術的社會功能與價值標準不同科學具有廣泛的社會作用,具有認識,文化,教育和哲學等多方面的價值,但科學1般並不具有明確的,直接的社會目的;技術則不同,具有明確的,具體的社會目的,如技術是直接追求經濟的,軍事的和社會的利益.因此,對科學進行評價,追求的是正確性和深刻性;對技術進行評價,追求的是先進性,經濟性和可行性.科學的作用是教導人類,技術的作用是用現有的知識去為人民服務.科學需要大量的調查研究,思維的典型方式是縱向的,技術則需要結合知識的創造能力,其思維方式是橫向的.3)科學與技術的成果形式與肯定方式亦不同科學活動的成果主要表現為知識形態,例如報告,論文,著作等;技術活動的成果主要表現為物質形態,例如產品,裝置,設施及控制軟體等.在肯定方式上人們通常把科學上的突破叫做發現,而技術上的創新叫做發明.(2)科學與技術的聯繫科學和技術總是有著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繫.它們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科學是技術發展的理論基礎,技術是科學發展的手段.科學常常可啟發我們提出新的,以前沒有想到過的事物特性,進而導致新技術的產生.新技術常常需要新見解,新研究也常常需要新技術,人們運用技術,發明了越來越多的新儀器和新技藝,進而推動了各方面的科學研究.技術不僅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工具,而?箍杉だ礪堊芯慷⑻峁┓較?隨著現代科學革命和技術革命的興起,科學與技術越來越趨向1體化.技術與科學的聯繫就越緊密.許多新興技術尤其是高技術的產生和發展,就直接來自現代科學的成就.科學是技術的升華,技術是科學的延伸.科學與技術的內在統1和協調發展已成了當今"大科學"的重要特徵.2.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式及其意義. 1905年,1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創建了關於時空觀的革命性的理論――狹義相對論,它是1個能正確描述高速世界運動規律的理論.在討論了高速運動中的空間-時間關係後,愛因斯坦在關於狹義相對論的第2篇短文中論述了質量與能量的關係:E=mc2常見形式是:△ E=(△m)c 式中E為能量,m為質量,c為光速.它是1切物質運動速度的最大極限.這個公式就是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式.從公式中可看出,物體的能量每增加△E,相應的慣性質量也必定增加△m;反之,每減少△m 的質量,就意味著釋放出△E的巨大能量.也就是說:質量與能量是等價的,是可相互轉化的,少量的質量能轉換為十分巨大的能量.這是1個驚天動地的理論,它揭開了宇宙的1個巨大奧妙,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論基礎.因此,這1公式被後人稱為"改變世界的方程".3.為什麼說?蓯歉噝?清潔與安全的能源.蓯歉噝У哪茉?1千克天然鈾所能發出的電量是同量木材,煤,石油等燃料所發電量的萬倍以上,也是太陽能,水能等天然能源發電量的萬倍以上.蓯喬褰嗟哪茉?1座核電站每年卸出的燃燒後的乏燃料所產生的污染要比1座同功率的燃煤電站所產生的污染要小得多.當然,由於核電站的乏燃料都是放射性元素,處理時要解決特殊的科學技術問題.但總量少,總容積小是其基本特點.蓯前踩哪茉?核電站和原子彈所用的核燃料濃度不同,工作原理不同,不會發生類似原子彈的爆炸現象.核電站的乏燃料中的放射性物質被層層包圍在包殼,壓力殼和安全殼3道屏障內,不會釋放出來危害人類和生物.歷史上的美國3里島事故和?樟?烏克蘭境內)切爾諾貝利事故,是由於人為的操作不當造成的,總結這些經驗教訓,核電站的安全乃是有充分保證的.4.什麼是科學認識發展的動因 科學認識發生和發展的動因,有兩個方面,1是存在於科學外部的,2是存在於科學內部的.(1)科學認識發展的外部動因恩格斯曾經指出:"經濟上的需要曾經是,而且越來越是對自然界的認識進展的主要動力".科學的發展與社會生產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例如古代天文學和古代力學就是在古代農牧業和建築,航海等需要的刺激下發展起來的.1般地說,在19世紀中葉以前,科學是落後於生產和技術的,它的發展是在生產需要的推動下進行的.那時科學,技術和生產中的關係,往往是生產實際的需要刺激技術的進步,再促進科學的發展.它們中的關係是生產—技術—科學,生產和技術的實踐為科學理論的形成奠定基礎.而從19世紀下半葉以後,這種關係有了微妙的變化.科學理論研究不僅走在技術和生產的前面,還為技術和生產的發展開闢了各種可能的途徑,形成了科學—技術—生產的發展順序.例如,無線電技術就是麥克斯威電磁場理論預言被證實後,才發展起來的.進入2十世紀以後,工業生產和技術的長足發展,已經超出了人們熟悉的範圍.1些研究甚至1時還看不出,能否直接滿足生產需要的前景.科學的任務,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儘快地為技術和生產的發展開拓出新的途徑.現代科學產生了空前的先行作用,科學變成了超越1般技術進步的因素.(2)科學認識發展的內部動因科學作為系統化的理論知識體系,有其自身的矛盾運動和繼承積累關係.科學發展的內部矛盾運動是它的內部動力.它表現為:1)新事實和舊理論的矛盾科學不僅是靜態的知識,而且是創造,加工知識的精神活動,科學活動方式是科學實驗,理論研究,是人和物組成的動態過程.人類的生產實踐和科學實驗是科學理論發展的兩個主要源泉,也是驗證科學理論的唯1標準.因此,科學實驗—科學理論—科學實驗的無限循環,構成了推動科學發展的內部矛盾運動.科學理論上的重大突破,歸根到底都是理論和實踐不斷矛盾鬥爭的結果.我們在研究和學習科學時,既要重視學習現有理論和研究方法,又要有創新精神,鼓勵提出新觀點和新預見,併到實踐中去檢驗.各種觀點,假說,理論中的矛盾.2) 各種不同觀點,假說和理論的矛盾,科學理論中經常充滿著各種不同觀點,假說和理論的矛盾,即使在同1學科中,由於彼此觀點和理論的不同,還會形成不同的學派.新舊理論總是不斷地進行驗證,修改.5.目前生物技術的應用主要在哪幾個方面 試舉例.伴隨著生命科學的新突破,現代生物技術已經廣泛地應用於工業,農牧業,醫藥,環保等眾多領域,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例如,在食品方面.食品生產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之1,食品生物技術包含的內容很廣,如提高食品產量和質量,開拓食品種類等.首先,生物技術被用來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提高食品產量.例如,現代發酵工程可認為是從傳統的釀造業脫胎而來,然而,現代發酵工程與傳統的釀造業已經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兩回事了.作為人們的重要調味品之1的醬油,世界上不少地方至今仍用傳統的釀造工藝進行生產,但那可是1個很繁瑣,很費時的過程,從發酵,曬醬,泡醬,直到取得成品醬油,需要半年到1年的時間.在20世紀80年代,日本的1家公司用現代的發酵工程取而代之.他們的做法是將1種耐乳酸細菌和1種酵母菌1起固定在海藻酸鈣凝膠上,再裝入製造醬油的發酵罐.從原料到成品的周期還不滿3天!其次,生物技術可提高食品質量.例如,由於人體吸收過量的砂糖會增加脂肪的積累,引起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因此許多甜味食品中使用高果糖漿來代替蔗糖.高果糖漿以澱粉為原料,生產過程中先後使用了α-澱粉酶,糖化酶和異構化酶,隨著固定化酶的研究和應用的發展,從1973年起,便開始採用固定化酶(或含酶菌體)生產高果糖漿.目前世界上每年澱粉糖的用量與日俱增,其中70%是高果糖漿,而砂糖用量逐年下降.可說高果糖漿的生產是食糖工業的1場革命,又是酶工程在工業生產中最成功,規模最大的應用.第3,生物技術還用於開拓食品種類.例如,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組織的主要材料,每個人在1生中要吃下約1.6噸蛋白質.然而,蛋白質是地球上最為缺乏的食品,按全世界人口的實際需要計算,每年缺少蛋白質的數量達3000~4000萬噸.利用生物技術生產單細胞蛋白為解決這1問題提供了1條可行之路.所謂單細胞蛋白,是指由單細胞的微生物生產出來的蛋白質.微生物體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按乾重計算,酵母菌的蛋白質含量為45%~55%,細菌的蛋白質含量更是高達60%~80%,而農作物中含蛋白質量最高的是大豆,它的蛋白質含量也不過是40%左右,另外,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很快,因此,通過微生物獲取蛋白質比種植業和養殖業快得多.以發酵工程來生產單細胞蛋白是不太複雜的事,關鍵是選育出性能優良的酵母菌或細菌.這些微生物迅速繁殖,1天里要繁殖十幾代甚至幾十代.每1代新生的微生物又會拚命吞噬"食物",合成蛋白質,並繁殖下1代……當然,這些過程都是在發酵罐里完成的.人們通過電腦嚴密地控制著發酵罐內的發酵過程,不斷加入水和營養物(甲醇,甲烷,纖維素……),不時取出高濃度的發酵液,用快速乾燥法製取成品——單細胞蛋白.20世紀60年代,英國率先實現了單細胞蛋白的工業化生產.此後,日本,美國,法國,?樟?德國相繼建立了生產單細胞蛋白的工廠.目前,全世界單細胞蛋白的產量已經超過3000萬噸,質量也有了重大突破,從主要用作飼料發展到走上人們的餐桌6.關於大爆炸理論"宇宙大爆炸理論" 是現代宇宙學中最著名,也是影響最大的1種學說,它是到目前為止關於宇宙起源最科學的1種解釋.大爆炸理論的主要觀點是認為整個宇宙最初聚集在1個"原始原子"中,然後突然發生大爆炸,使物質密度和整體溫度發生極大的變化,宇宙從密到稀,從熱到冷,不斷膨脹,形成了我們的宇宙.最初那次無與倫比的爆發就被稱為大爆炸,這1關於宇宙起源的理論則被稱為宇宙大爆炸理論.7.論述你對網路道德問題的看法.答:要點1:網路道德失范的1個重要的原因是網路的"個人性".在真實的社會,個體的人1舉1動都在眾人的"監視"之下,人們要顧及自己的身份,地位,角色,所以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了自覺和不自覺的約束和控制,這就是道德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然而人們在網上的時候,人與人中存在距離,只能靠所提供的信息來相互認識和理解,基本上無法約束個人的行為.這種極端個人化的境況,容易使人暴露出自私,貪婪,欺騙的本性.要點2:網路道德失范的另1個重要的原因是網路的"虛擬性".當人們卸去了現實生活中的粉飾,再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虛擬的世界時,人們是以1種匿名的方式出現在網路社會上的,容易淡忘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網路的虛擬性,給予我們充分想像的空間的同時,也給與各種慾望的膨脹留下了1片"沃土".於是,1切在現實社會中視為離經叛道,另類甚至卑鄙齷齪的事都可在網上為所欲為,大放厥詞.要點3:網路道德的問題也折射出真實社會的問題,社會上的種種道德問題在網路中都有表現,只不過由於約束的鬆懈,得到不同程度的放大而已.要點4:網路道德失范特別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成長.青少年處於成長期,對於是非的判斷力和自我約束能力十分薄弱,相當1部分生活在網路中的青少年存在雙重人格的傾向.青少年學生較難完全協調好網上與網下的關係,他們對自己在現實社會與網路社會的道德要求不1樣,實行的是雙重道德標準.要點5:要解決網路道德失范問題,必須從幾個方面考慮:第1,建立符合網路特性的網路社會的道德規範;第2,加強真實社會的道德建設;第3,提高每個人自身的道德修養.8.為什麼說科學技術是第1生產力 19世紀的下半葉,馬克思在考察了近代歐洲科學技術發展和產業革命的歷史以後,提出了生產力包括科學技術的著名論斷.鄧小平同志堅持馬克思主義,進1步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1生產力的論斷.鄧小平同志的論斷強調了在現階段科學技術不僅是生產力,而且是"第1"生產力.當今,高科技及其產業不僅可促進勞動生產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高科技領域的每1個突破都會帶動1大批新產業的建立,深刻地改變著傳統產業的技術面貌.因此,兩者的關係應該是指數規律,即: 物質生產力=(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管理+……)高科技.顯然,這是對科學技術是第1生產力的最直觀描述.科學技術進步改變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18世紀中葉產生的蒸汽技術革命,導致了人類社會的第1次工業革命.19世紀70年代,以電能的開發和應用為主要標誌的電力技術革命,在世界範圍展開了新的工業革命的浪潮.20世紀下半葉,以微電子信息技術,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為核心的第3次科技革命已經拉開帷幕,科技進步對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比過去顯得更加強烈.科學技術革命的迅速發展的另1方面,也改變著人的生活方式.在科學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改變著人的知識能力,創造了現代文明.導致了整個人類的生活方式發生著深刻的改變.9.如何理解"人和環境和諧相處"的思想 地球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唯1場所,人類自身不僅是在適應地球環境長期發展演化過程中成長的,而且為了求得更美好的生活,又不斷地用自己的勞動和智慧改造,利用地球環境.人與自然界的關係具有兩重性:1方面,人依賴於自然界,另1方面,人又要從自然界獨立出來.地球環境是唯1適合人類活動和生存的場所,早期人類為了自身的發展和生存,必須適應於自然界先定的條件.首先必須保證自己生存,解決衣,食,住等問題,才可能談得上從事社會活動.此時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依賴於地域性的自然條件.因此,依賴自然界,甚至對自然頂禮膜拜是人類的唯1的選擇.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在依賴自然界的基礎上,逐漸萌發對自然界的相對獨立性.人類不斷試圖對抗自然界的統治地位,表現出1種獨立性,彷彿必須要從自然界獨立出來.然而,人類表現出來的對抗自然的慾望,以及人類社會對自然界獨立性的增長,恰恰體現了人與自然界的關係的進1步的加強.例如,人類社會對自然資源的佔有和掠奪,只是反映了人類對自然資源依賴的1種歷史變化,而並不能完全從自然界獨立出來.如果人類愚蠢地認為自己可脫離自然界和自然規律,而可不依賴自然界,即不承認自己行動必須服從於自然規律,那麼,人和自然的矛盾就會加劇,現代生態危機的出現,正好說明了這1點.人與自然的不和諧,產生了環境問題.說到底,環境問題的實質就是發展問題.雖然世界各國發展階段不同,經濟結構,產業政策和環境政策不同,所面臨的環境問題也是不1樣的.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1個良好的自然環境,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前提,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要建立起1種既協調,又演進的關係,這是人類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人類應當享有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過著健康而富有生產成果的生活,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也不損害,削弱子孫後代的生活權力.這種思想是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觀.可持續發展是指社會,經濟,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協調以及長期延續的發展,它是1種健康的,公正的發展.我國作為1個發展中國家,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實現"人與自然"中的平衡,營造"合理,優化,有序,文明"的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既滿足當代人不斷增長的需求,又澤及後代並為他們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10.如何理解"科學技術是雙刃劍"的說法 科學技術是1把雙刃劍,它既促進了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又對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造成衝擊和破壞,它具有兩重性.(1) 科學技術是第1生產力科學技術是現代物質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動力量.如今,高科技及其產業不僅可促進勞動生產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高科技領域的每1個突破都會帶動1大批新產業的建立,深刻地改變著傳統產業的技術面貌.因此,許多學者贊同如下的描述公式:物質生產力=(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管理+……)高科技.(2) 科學技術進步改變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工業革命,電力革命在歷史上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如今信息技術,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為核心的第3次科技革命對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比過去顯得更加強烈.科學技術的進步影響人的生活方式,導致了整個社會人際關係發生著深刻的改變.(3)科技革命與自然環境的衝擊和破壞隨著人類開發利用自然界的能力不斷增強,規模不斷擴大,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日益膨脹,對自然的索取更加變本加厲.在過去1百多年中,人類大規模的生產和生活活動,不僅直接消耗大量資源,還把大量的廢棄物返還自然,使自然環境日益惡化.溫室效應,酸雨,臭氧層破壞,海洋污染等等現象接踵而來.被人類破壞的環境又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條件產生不利的影響和嚴重後果.現在,我們必須對科技發展的模式進行深刻的反省.(4)可持續發展戰略是人類必然的選擇人類是自然的產物,地球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唯1場所.人類在適應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必須關心自然和愛護自然,學會使人類社會和自然界處於和諧發展的狀態.因此,可持續發展戰略是人類必然的選擇.11.簡述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答: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總體目標,概括地說就是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社會體系和維護與之相適應的可持續利用的資源和環境基礎,最終實現經濟繁榮,社會進步和生態安全,保證滿足當代人和後代人合理增長的精神需要.歸納起有之下幾點:(1)實現"人與自然"中的平衡和"人與人中"的和諧.(2)營造"合理,優化,有序,文明"的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3)完成"發展度,協調度,持續度"的邏輯自洽和多維臨界閾值匹配.(4)尋求"自然資本,人力資本,生產資本,社會資本"的科學組合.(5)有序地控制並達到"人口的自然增長率,資源能源的消耗速率,生態的退化速率"3個"零增長".(6)既滿足當代人不斷增長的需求,又澤及後代並為他們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7)既滿足1個地區不斷增長的需要,又不損害其他地區不斷增長的需求,消除貧困和不合理的區域差異.


推薦閱讀:

【新提醒】技術丨正手攻球定型方法
康復治療新技術——筋膜松解術
快速成型(RP)技術
如何將複雜的乒乓技術簡單化
【新提醒】正手攻球技術要領

TAG:科學 | 技術 | 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