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七月流火」說到古語今用

從「七月流火」說到古語今用

有人在講話或文章里用「七月流火」描寫天氣炎熱,引起議論。反對這一說法者根據《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說是「七月流火」本來是指大火星(心宿)向下流降,不能用來形容天氣炎熱,但也有人發表了不同意見。

後代人,特別是現代人,使用古語是不是一定要恪守原意?古語中許多東西保留了原來的語意,這才有語言文化的繼承,但是使用過程中往往會有適應場景的變化。比方成語「呆若木雞」,《莊子·達生》篇:「紀渻子為王養鬥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向景。』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表示的是德行完美的精神狀態。有的詞典引述了莊子的內容,而完全按照現代的用法,解釋為表示因恐懼或驚訝而發愣的樣子。今天如果有誰用「呆若木雞」形容德行完美的精神狀態,讀者反倒會認為他用錯了成語。

再如「和為貴」,表示不要爭鬥,用的是和平、和睦的意思,而《論語·學而》篇「禮之用,和為貴」,傳統解釋是指用禮要符合樂(yuè),不能超越或者不到。「八佾舞於廳,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論語·八佾》)這是孔子,也是儒家對這種樂舞制度的理解。宋代朱熹解釋為:「和者,從容不迫之意。蓋禮之為體甚嚴,而皆出於自然之理,故其為用,必從容不迫,乃為可貴。」應該認為符合至少接近《論語》的原義。近代學者楊樹達解釋為「和,今言適合,恰當,恰到好處」,這個解釋符合儒家所賦予「和」是適中、合度、恰到好處的基本含義。如此,則「禮之用,和為貴」的意思是禮的運用以合度為宜。不過,這是在「禮之用,和為貴」這個語境里。後來,人們常脫離開原來的語境,單獨用「和為貴」,表示以和平、和睦為上的意思。

「群龍無首」,誰都知道是說一群人沒有領頭的。梁啟超《論民氣》:「凡團體,必有指揮者,有受指揮者。苟無此德,則人人慾為指揮者,不願為受指揮者;群龍無首,頃刻而潰也。」語出《周易·乾卦》「用九」。原文是「見群龍無首,吉。」三國·魏·王弼註:「吉在無首。」唐·孔穎達疏:「群龍之義,以無首為吉。」注和疏的意思都是說,在眾多能者中,不出頭為吉。意思和現在使用的幾乎相反。

《史記·天官書》有:「杓端有兩星:一內為矛,招搖;一外為盾,天祿。」《孔子世家》有:「居衛月餘,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過市之。」前者的「招搖」是星名,即北斗星。南朝宋裴駰《集解》引孟康曰:「近北斗者招搖,招搖為天矛。」同樣意思的「招搖」又見於《禮記·曲禮》:「行,前朱雀如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急繕其怒。」漢鄭玄註:「花招搖星於旌旗上……招搖在北斗杓端主指者。」唐陸德明的《音義》、孔穎達的《正義》都說,招搖為北斗第七星,而《孔子世家》的「招搖」則是炫耀義;它是「招搖過市」的語源。這兩個意思語義無關,應該看成古代的同形詞,如同今天指人外表的「儀錶」和表示儀器的「儀錶」,不能互律。

蘇軾詩《九月次韻王鞏》有「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句。這首詩寫於農歷九月初九,即重陽節。黃花即菊花。古人有重陽賞菊花的習慣。重陽節賞菊,時間、景物、心情相宜。到了第二天,即使菊花仍然盛開,可是時間跟情景都變了。菊花成了過時的花景,連蝴蝶都不喜歡。詩中的「明日黃花」有遲暮不遇之意,後來用以表示時過境遷。可常常看到人們寫成「昨日黃花」。20世紀90年代初,一位年輕教授的書稿里有「昨日黃花」,我以為是筆誤,順手給改成「明日黃花」,到看校樣時他又改回「昨日黃花」。這說明他完全是從字面上理解的,認為是過時的黃花就不好看了。我們不能要求人們使用成語典故都必須知道出處和原來的含義。很可能用「昨日黃花」的人會更多起來。

回到「七月流火」上來。脫離開與「九月授衣」連用,單用「七月流火」,用它的字面義,表示天氣炎熱,並非不可以。1962年,《劇本》月刊10月—11月合刊發表了於伶的話劇劇本《七月流火》,該劇本說的是抗日戰爭時期,茅麗瑛帶領上海民眾與日寇做鬥爭的事迹。這顯然與天文學上的大火星沒有關係,也不是簡單地指天氣炎熱,而是取火熱鬥爭之意。離開「九月授衣」,單獨的「七月流火」很難說它一定是表示大火星向下流降。

——摘自《語言文字報》第816期,作者:胡雙寶(北京大學出版社原編審)


推薦閱讀:

圖文:古語中的八大智慧 | 這就是境界!
經典古語大全
古語說:「不孝有三」。不孝到底是哪三種?
轉:開慧(zt) 古語說:"舉頭三尺有神明"
古語有云,不是一家貓人,不進一家貓門

TAG:古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