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織圍脖」也需看場合(新華社 2011-3-6)

新華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崔靜)微博等新媒體應用方便了人們的交流,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用微博與網民互動也日益成為一道新的風景。但是,在隆重舉行的會議、審議討論的現場,過於頻繁的微博更新,源源不斷的「圖文直播」,難免讓人產生疑問:太過積極「織圍脖」,是否會影響代表委員履行職責、參政議政?

毫無疑問,微博如今已成為代表委員了解社情民意、問政於民的便捷渠道。通過微博徵集民意,「曬」議案提案,互動交流,既幫助代表委員不斷完善議案提案,又增進了雙方的理解與信任。從兩會開始至6日12時,已有361名代表委員在新浪開通微博,引來超過500萬網民關注,就是最好的說明。

然而,凡事有度,過猶不及。如果會下「織圍脖」可算履行職責的一種方式,會上大量「織圍脖」難免讓人產生「耽誤正業」之憂。翻看一些「熱門」微博,不少被「狂轉」之貼均發自會議進行時。為了「直播」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式,一名委員從啟程登車到抵達會場,從聽取政府工作報告至返回賓館,4小時內連發近50條微博。6日上午,正是代表委員分組審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的時間,新浪的代表委員微博專區依然熱度不減,僅9點至11點便滾動代表委員微博30餘條。個別代表委員甚至「客串」起記者,推出大量圖文直播。

全國人大代表肩負億萬人民重託,依法履行神聖權利,政協委員承擔重要職責,積極建言獻策。二者都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一年一度的兩會,會期短暫卻內容豐富,尤其是今年的兩會,時逢「十二五」開局之年,更需要代表委員聚精會神,集中智慧,群策群力,為國家發展和人民幸福開良方、獻良策。如果在重要場合把大量心思用在「織圍脖」上,難免賺了「眼球」,卻可能耽誤履職。

代表委員「織圍脖」,不急在一時一刻。在兩會期間「臨時性開博」,不如把微博建成長期與網民溝通的平台;用微博贏來「粉絲」圍觀,也需要用高水平、有見地的議案提案為百姓建言。代表委員履職不僅限於兩會,人們期待著,代表委員能把微博真正作為傾聽民聲、了解民意的渠道,匯社情,商國計,不負人民厚望。

推薦閱讀:

市長「吻」增長,誰來「吻」市長(國金時評)
在兼收並蓄中樹立創新自信(人民時評)
讓死得起的人「先死」 - 辣眼時評 - 華聲論壇
北京禁煙令能否推動公共文明(人民時評)
新華時評:從嚴治黨決不容搞團團伙伙

TAG:新華社 | 時評 | 圍脖 |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