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外三陵之首 清朝祖陵永陵之謎
關外三陵之首 清朝祖陵永陵之謎
清朝的祖陵在赫圖阿拉城西北的橋山山麓,這裡埋著清太祖努爾哈赤祖先的遺體。陵墓從努爾哈赤時開始建造,直到順治十六年才真正完成,陵墓修建得紅牆燁燁,金門燦燦。後代帝王如康熙、乾隆都曾東巡祭祖。不過永陵是什麼時候開始建造的,學術界有不同看法。 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政權,定都赫圖阿拉,稱為興京。在這前後,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城西北的橋山山麓挑選了一塊瀕臨蘇子河的平陽之地,為他的祖先們修建陵寢。最初這裡埋葬著曾祖福滿的遺體和六世祖蓋特穆的衣冠,當時定名為興京陵,寓意祈佑女真人能興旺強盛。至1621年,努爾哈赤遷都東京遼陽,同時將祖父、父親及父伯、兄弟等墓葬由赫圖阿拉尼雅滿山岡移葬於遼陽陽魯山,也稱為「東京陵」。 順治十六年(1659),將東京陵祖塋遺骨從遼陽遷到興京陵歸葬,並改稱為永陵,追謚列代祖先,還將橋山封為啟運山。這座清王室營建最早、安靈最多的陵園坐落在遼寧省新賓縣啟運山下的蘇子河畔,這裡埋葬著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遠祖孟特穆(肇祖原皇帝)、曾祖福滿(興祖直皇帝)、祖父覺昌安(景祖翼皇帝)、父親塔克世(顯祖宣皇帝)、伯父禮敦(武功郡王)、叔父塔察篇古(多羅格恭貝勒)以及他們的妻子。 永陵背依啟運山,前臨蘇子河,與煙囪山隔山相望,有「郁蔥王氣煙靄」之勢,佔地一萬多平方米。永陵陵園較小,但景深開闊,風光旖旎,猶如點綴在萬山叢翠中的一片紅葉。 陵園四周以紅牆圍繞,由陵前神道、下馬碑、前院、方城、寶城幾部分組成,平面成正方形。 神道長1000米,寬13米,縱向南北直抵陵園正門。神道南端各置下馬碑一座,上面刻有五種文字「諸王以下官員人等至此下馬」,提醒人們到這裡後已進入皇家陵園,要肅然起敬。穿過正門,門內橫排四座碑亭,依左昭右穆的順序,分別是肇、興、景、顯四祖的神功聖德碑。碑石矗立,碑文洋洋數千言,均是為祖先歌功頌德的溢美之詞。碑亭之北按照「前朝後寢」的宮室制度,前邊方城中設享殿,左右壁上嵌五彩琉璃蟠龍,給紅牆黃瓦增添了不少色彩。
盛京三陵
碑亭往北進啟運門就是啟運殿了。啟運殿是祭祀拜謁祖先的場所,也是陵園的主體建築,高築於月台之上,聳立入雲,東、西配殿左右夾拱,更顯得大殿的高大。大殿為單檐歇山式,黃琉璃瓦頂,殿內四壁嵌飾著五彩琉璃蟠龍,殿堂供設暖閣、寶床和神位,殿前還有焚帛樓一座。大殿內供奉四位祖先皇帝和皇后的神主牌位,每年接受子孫後代的祭祀。 啟運殿往北是寶城,俚俗稱為月牙城。城寬22米,縱深19米,呈八角形,近4米高的磚牆環護在四周。寶城依借山勢分為兩層平台,城中陵冢環列,均為平地起封,封土下為地宮,其中多為檢骨遷葬,還有肇祖孟特穆的衣冠冢。 寶城正中的興祖直皇帝福滿墓前,原有數十丈高的老榆樹一株,根深葉茂,如傘如蓋,蔭庇數畝,枝幹盤曲糾結,「狀若神龍」,樹身生長癭結數百,十分奇特。乾隆皇帝於1778年曾東巡到永陵祭祖,作《神樹賦》,讚歎「神樹非柏非松,根從天上分來」,並御筆親書,刻碑石於配殿之中。神樹在同治年間被狂風摧倒,並壓壞了啟運殿的後坡,後枯死。 關於永陵,還有幾個謎團沒有解開。 努爾哈赤最早建興京陵是在什麼時候?一般觀點認為是在明朝萬曆二十六年(1598),目前已出版的關於帝王陵寢的書上大多是這樣提的。這種說法最早是日本人前田升在1938年出版的《永陵及其附近遺迹調查報告》中提出,其根據是《興京縣誌》中說:「戊戌秋八月,謁陵禮成。」從而斷定努爾哈赤在建國前就建成興京陵。這種觀點遭到了一些人的懷疑,人們亦將《興京縣誌》翻了出來,見原書上是這樣寫的:「神皋吉壤,奠我丕基,長發之祥,萬年垂裕,我皇上孝思維則,贊緒迪光,四謁丹邱,志虔儀肅。戊戌秋八月,謁陵禮成後,敬視寢原,增拓禁步,法制益嚴。」這個「我皇上」是誰?原來是指乾隆皇帝東巡謁陵,與努爾哈赤無關。大清皇帝出於「敬天法祖」,從康熙十年起,始有「東巡」祭祖定製。乾隆皇帝共有四次恭謁永陵,因而文中有「四謁丹邱」的字樣。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是他第三次東巡。這種說法推翻了萬曆年間建陵的說法,但並沒有告訴我們到底哪一年開始興建,這個問題仍無謎底。照筆者看來,建陵有可能在努爾哈赤建國之前,但不可能離1616年太遠。 再如福滿墓前神樹傾倒的時間,人們的意見並不一致,各種史書記載不盡相同。如《沈故》卷一記載,倒伏時間是同治七年(1868),金毓黻《東北遺聞》卷八及《東北名勝古迹軼聞》說是同治十三年(1887)二月十九日。另有人根據《清穆宗實錄》的記載,認為神樹倒伏是在同治二年七月十三日,據永陵總管海亮的稟報:「自七月一日起陰雨連綿十有餘日,地氣滋潤深透,十三日風雨復作,以致神樹倒塌,垂壓殿檐。」 永陵陵山屬長白山余脈,林木蔥鬱,猶如一條安詳躺卧的青龍,守衛著神秘肅穆的陵園。永陵在清初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小,葬者生前都沒有當過皇帝,也沒有稱過汗,只是因為他們的後代顯赫才將陵修建得這般隆重。永陵方城也設有城堡式的箭樓、角樓、馬道,陵寢設有地宮,然而比起那些龐大的皇帝陵墓,永陵雖得天地之靈秀,但還是顯得淳古而質樸。 永陵的陵寢建築既發揚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傳統,又有獨具特色的地方風格,它突出地將陵區的自然風光和封建城堡式的建築布局結合起來,充溢著古樸、肅穆、神秘的氣氛。
推薦閱讀:
※清朝提督和總督哪個大?為什麼要搞出這樣的制度?
※清朝人為什麼留一條粗大的髮辮
※洪承疇為清朝定鼎中原立下大功,為何被寫進《貳臣傳》?
※如果時光倒流,光緒採用什麼策略可以成功變法,進而實現大清富強?
※「清朝是不是中國」的爭議是怎樣產生的
TAG: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