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詩聖杜甫為什麼來到當陽?一起來揭開歷史的面紗吧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杜甫為詩聖
杜甫善於駕馭各種詩歌體裁,語言精鍊,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描寫深刻沉鬱,為我國古代現實主義詩歌的高峰;對於弘揚我國詩歌的優良傳統,具有繼往開來的巨大作用,故被尊稱為「詩聖」。
杜甫來過當陽,是真的嗎?詩人的晚年,曾來當陽小住及省親,此事過去雖鮮為人知,但經本市有關專家學者親赴四川奉節、陝西藍田、河南鞏縣等地考察並多方考證,確有其事。
先到江陵,投奔親戚
杜甫於大曆三年(768年)正月離開夔州孤城,放船東下,開始他飄泊荊湘的生活。此時杜甫已57歲,身體日已衰老。他這次出峽東下荊州,是因為那裡有他的胞弟杜觀和從弟杜位等人,所以他才決定離川去投奔他們。 船行兩個月後,正當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江南草花的暮春三月,詩人來到了一千多年前楚國的故都江陵。
後到當陽,有詩為證 其時杜觀正居住在當陽漳河岸邊,杜甫又輾轉來到當陽,胞弟相見,情難自已。當時的境況和心情,杜甫在詩中表露無遺。《續得觀書迎就當陽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峽》的標題上講得非常清楚,從《舍弟觀歸藍田迎新婦送示兩篇》中「此時同一醉,應在仲宣樓」之句來看,也明確無誤的告訴人們,詩人與弟杜觀飲酒,是在當陽。詩句中的「仲宣樓」,應該是對當陽的泛指。仲宣,即漢末大文學家王粲,他在當陽城樓上詠吟過傳世名篇《登樓賦》,為紀念這位文豪,人們將當陽城樓稱之為仲宣樓。根據王粲的描述,那一個時期當陽城邑是設在沮、漳兩河之間的三角州上。當陽杜甫溝、杜甫石是怎麼來的?
從詩句中,我們不難窺覓到杜甫出峽後曾在當陽一帶逗留。並在杜甫溝(淯溪鎮同明村境內)與胞弟杜觀相會。杜甫溝長2.7公里,因大詩人杜甫到過這裡,當地百姓一直稱此地為杜甫溝。杜甫溝,風景秀麗,良田滿畈,魚米豐盛。它地處漳河之濱,過去漳河上來往船隻如梭,上通南漳、保康,下至淯溪、河溶到江陵入長江。在古代,這裡可是水陸交通方便之所,這符合杜甫當時以舟代步的境況。從陸路這裡也是當陽通向西北出境的重要驛道,可抵陝西西安,是杜觀到藍田迎新婦的必行之路。此溝原有數戶杜姓,村裡學校就叫杜甫小學,後杜姓逐漸他遷,校名已不復存在。
此處有不少有關杜甫的傳說和碑文記載。五組背山坡有個大石頭,上面有兩個類似腳印的痕迹,當地群眾叫它「仙人腳」、「杜甫石」,說是杜甫天天站在這塊石頭上吟詩作賦,形成了兩個腳印。在山坡上的一塊清代墓碑上面,有「命系嘉慶年間生於南漳周家畈,亡於當陽漳河杜甫溝」的記載,可見杜甫溝的來歷是真實的。河南鞏縣杜甫紀念館,展出有杜甫一生的行動路線圖,上面清楚表明杜甫曾在當陽小住。
歡迎點贊&感謝分享
推薦閱讀:
※第二十三章 消滅釘螺治蠱禍(主要講抗擊血吸蟲)
※【歷史著名政治家】清朝--湯斌
※中國歷史三位神人,其中有一位擁有過24個老婆
※西周滅亡: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你知道當年周恩來曾強硬地頂撞過一次毛澤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