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夫講情緒抑鬱和病態抑鬱症取別
得了抑鬱症以後:前面已經講過,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但未必對它有正確理解,得了病以後都能正確對待和處理。
當一個人患了抑鬱症以後,家屬常常會對醫生講:「他並沒有受過什麼刺激,怎麼也會得抑鬱症?」確實,對有些抑鬱症病人來講,是不難找到發病原因或誘因的,但是,以後抑鬱症複發時,就不一定有「有因可循了」。有些類型的抑鬱症(例如內因性抑鬱症等),其發病是否與精神刺激有關,還需要商榷。引起抑鬱症的原因是多種多樣,而且錯綜複雜的,並不是像病家所想像的「受了刺激引起的」那樣簡單。現實生活中還存著這樣一種情況:有些病人實際上已經有了抑鬱情緒或抑鬱性心理障礙,甚至是輕度抑鬱症了,可是自己未能認識到。後來,病人受到了一些精神刺激,如戀愛受挫(其實是疾病因素使戀愛不能順利進行),發生了抑鬱症,病家便以為是「受刺激而得病的」。實際上,這些「刺激」微不足道。但對於原先就已經發生傾斜的天平上加上輕微外力,使抑鬱突顯出來。
有些人得了抑鬱症以後,就自然得到了「遺傳」。當發現親屬中沒有人患此病時,就奇怪地問醫生:「上代沒有人患此病,怎麼也會得此病?」對一些病情較輕的抑鬱症患者,更是懷疑醫生「會不會搞錯噢」。
有人聽醫生說自己(或家屬)得的是抑鬱症時,就大驚失色,以為患了此病,前途、理想都完了。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完全不必要。
還有些人,得了抑鬱症以後,不肯到專科醫院診治,家屬也遷就他們,認為病人不願去「精神衛生中心」診治,若強行送他們去,會使他們「受刺激」,「加重」病情。於是,諱忌疾醫,而帶病人外出旅遊「散散心」,千方百計滿足病人要求,包括有些不合理要求。實際情況又怎樣呢?由於沒有及時醫治,病情繼續發展,日趨嚴重,最後,病人採取極端行為如自殺等,以求解脫。此時,家屬悔之已晚。這類「血的教訓」實在太多了。
凡此種種現象,均說明精神醫學知識普及得還不夠,人們對抑鬱症的知識了解得不夠。因此,有必要加強宣傳,普及這方面知識。這樣,一旦家中有人出現抑鬱癥狀,就能合理處置。
情緒抑鬱和病態抑鬱症:人的情緒河以始終如一、永恆不變,而會發生愉悅、憂慮等諸多變化。當出現情緒抑鬱時,如何來區別是正常的抑鬱,還是病態的的抑鬱症?以下數點,可供參考。
抑鬱情緒持續的時間,正常的抑鬱情緒,往往是有因可循,持續時間不長,時過境遷,便可從抑鬱中解脫出來。例如,當一個人錢包失落時,情緒往往抑鬱不歡的,還會對親朋和同事訴說經過。但是,過了幾天,情緒便會逐漸開朗,心中陰霾驅散,笑容重現。而抑鬱症患者就不是這樣了。在錢包失竊前,就已經有了抑鬱的情緒。儘管失落的錢財並不多,而且事情發生後已過了較長一段時間,可是,抑鬱癥狀卻始終不見消退。
抑鬱的程度,正常的情緒抑鬱,程度較輕,除此之外,沒有抑鬱症的其他癥狀。
抑鬱症患者的情緒抑鬱程度較重。此外,還有其他一些癥狀,如思維活動遲緩,動作減少,胃納差,睡眠不好,有消極厭世的想法甚至付之於行動,還可以有自我責備和性功能減退等癥狀。
疾病因素:一般來講,病情輕的疾病(如感冒)對當事人的心理影響並不大。即使得了重病,只要較快恢復健康,對心理產生的壓力也能逐漸消退。
有些疾病的本身也會引起抑鬱,例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等。這種抑鬱癥狀,是原發疾病的一種癥狀。某些藥物也會導致抑鬱,例如治療高血壓的蘿芙木類藥物,這被稱為葯源性抑鬱症。
當出現抑鬱,自己不能斷定是不是抑鬱症時,就應及時去精神衛生中心或綜合性醫院的心理專科診治了。
推薦閱讀:
※零食癮是病態嗎?
※《A面B面》直擊精神病生存狀態 諷刺病態社會
※摒棄6種病態心理 再婚家庭也幸福
※李師傅談文玩中的「病態美」
※病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