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師備課和教案書寫的探討

關於教師備課和教案書寫的探討

教師的教學工作,包括制定教學計劃、備課、組織課堂教學、批改作業、指導學生課外活動、進行考查考試等。備課是教師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教師實施教學計劃、組織課堂教學的必要保證。「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上好一節課,完成既定的教學計劃,就有必要對自己的教學教案作一番認真、仔細的準備。備課,有廣義的備課和狹義的備課之分。廣義的備課又叫間接的備課。教師的生活閱歷、思想修養、知識積累、工作經驗等等,教師的個性的完美髮展都屬於備課的範圍。狹義的備課又叫直接備課。它分為遠期備課和近期備課兩種。遠期備課是指對教學大綱、教材體系及學生情況的了解和掌握。近期備課又叫現場備課,是指研究具體的單元或課題,確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步驟,選擇教學方法,編製教案等。廣義的備課是狹義備課的基礎(智力背景),狹義的備課是廣義備課的具體體現,它不斷完善和充實著廣義的備課。教師的教案是教師備課的結晶,是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實施計劃。教案的主要內容有單元計劃、課題計劃和課時計劃。單元計劃、課題計劃包括單元課文題目、教學目標和教學設想,是教案的綱要部分。課時計劃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步驟和教學方法,是教案的主體部分。從內容看,教案有詳細教案、簡略教案、重點教案、教學筆記、書上批註、心中設計之分;從形式上看,教案有表述型、表格型、綱要型、流程型等。但不管內容如何,形式如何,都必須具有科學性、創造性和實用性。所謂科學性,包括知識的科學性和教學規律的科學性,主要是教學規律的科學性。它既要反映知識內部的規律,更要反映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規律。所謂創造性,是指教師能夠根據教學大綱、教材內容、學生實際以及教學條件、教師自身特點等確定教學目的,組織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步驟,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具。教案不是學科知識的彙集,也不是教學參考資料的摘抄,而是適應具體情況的具體設計。所謂實用性,就是能夠運用於教學實踐。它的根本任務是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方法問題),而不是解決教什麼的問題(內容問題)。總之,教師的教案應該是「方法型」的教案,而不是「知識型」的教案。它是教師在上課時的操作程序,而不是教師表現自己的知識序列;它不是教材(知識點)的分析,也不是教學論文,而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途徑和方法。這是教案區別於教材、教學參考資料、文章分析和教學論文的主要特徵。

教案是教師對教學活動的一種設計設想,是教學活動的預案。教師的教學活動不應該沒有教案,沒有教案,課堂上開越野車,想怎麼著就怎麼著,完全跟著感覺走,教學就充滿了盲目性,效果肯定不會好。一般說來,高水平的教案,會帶來高水平的教學效果,低水平教案,會帶來低水平教學效果.

教案水平的高低與教師對教學的認識、教師的認識、學生的認識以及教材的認識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我想先說說我對這四個方面的認識,供大家參考:

一、弄清四個認識

1、教學的認識

什麼是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怎麼教,學生就怎麼學?還是教師教學生怎麼學習。

對教學的認識問題就是教師的教學觀。有什麼樣的教學觀就會有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教學行為和教學效果。我們青年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

教學是什麼?教學是一種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一種活動,是師生以教材為媒介、以實現新課程標準要求為目標的活動。也就是實現「新課標」在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不同單元、不同章節的教學目標——知識的、技能的、情感的要求的活動。這個活動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

教師該怎麼活動,學生該怎麼活動,教材該怎麼處理,課程標準要求如何實現,寫教案對這些問題不能不思考,教案中不能不有所體現。教學是系統性、科學性和藝術性很強的活動,教學應當有一個完整的令人滿意的教。

2、教師的認識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是什麼角色,處什麼地位,起什麼作用,不同的教學觀對此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從而形成不同的教師觀。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韓愈對教學的認識,對教師的認識,是韓愈的教學觀、教師觀。

從「傳道、授業、解惑」,可看出教師職責、地位、作用、角色,也可以看出教學的方式——「傳」、「授」,「聽」、「從」。

今天的教師觀是昨天教師觀的繼承和發展。今天的教師仍然「有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只不過「道」、「業」、「惑」的具體內容有所不同,「道」、「業」、「惑」不僅可以由教師傳、授、解,也可以師生一起研究、討論、切磋、質疑,真理不一定在教師手裡,也很有可能就在學生手裡。

現在的教師不再是居高臨下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們的導師。

3、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導師角色應該是怎樣的?

①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服務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一切活動都是為學生學習服務的。教師的講解,教師的提問,學生的質疑和討論,課堂教學的組織等等,教師始終是一位最熱情最周到的服務者。

②是學生課堂學習的合作者,與學生共同探索的合作者。它要求教師要以平等的態度參與到學生的學習與探索中去,成為學生可信賴的朋友。合作學習不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式,而是一種人生態度,合作小組不是課堂教學的點綴,而是一種為達到目標而採取的策略,是學生合作精神的養成。教師在合作學習、合作探討中和學生一起養成彼此接納欣賞、互相取長補短和共同攜手進步的社會觀念。

③學生課堂學習和發展的激勵者。學生學習需要激勵,學生的發展也需要激勵,好學生需要激勵,所謂「差生」更需要激勵。教師不應因為是課堂學習的合作者、與學生共同探索的合作者就放棄「激勵」的責任。激勵是擴大學生的「內需」,「內需」擴大了,學生的學習慾望就會擴大,這是在加大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

④課堂育人資源、學習資源的開發者。育人資源、學習資源並不是學生都能發現和利用的,教師不僅要把教材中的育人資源、學習資源開發出來,還要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有代表性的「正確的」「錯誤的」資源開發出來,把學生情感資源開發出來,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淡化裁判意識、權威意識、傳授意識、教參意識。

其他關於教師應該具備文化素質、精神素質、專業素質,就不說了。大家可以看一看呂錦校長在《教研動態》21期上發表的《新課標,新教師》一文,呂老師在這裡闡述了他的教師觀,提出了他對教師的要求。

教師在課堂上應有教師的儀態教師的形象,教師的語言應當準確、簡潔、生動,教師的思維應當條理、深刻、敏銳,有應變能力,教師的書寫應當正確、易認、美觀。

教師職責要求教師必須熟悉課標,熟悉學情,熟悉教材,因為這是寫好教案的基礎。

4、學生的認識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上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學得知識,提高能力,完善人格。學生不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是什麼也得不到的。這裡有涉及到學習的概念。什麼是學習?簡單說學習就是把別人的經驗變成自己的只適合技能的過程。學習是一個過程,是對學習對象的觀察、分析、推理、判斷、綜合、概括、思維和實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思維和實踐是學習的核心。教學要讓學生眼看、耳聽、動口、動手、更要動腦,耳目口舌身各種器官盡量都調動起來,去親近教材,觸摸教材,接受知識,提高能力,感悟生活。

因為以人為本的思想的提出,教育界也提出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教學中,所謂「以學生為本」就是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如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由個別到一般,由舊知識生成新知識等,這些認知過程都離不開觀察思考。教學中要給學生觀察時間、讀書時間、思考時,議論時間。教師要有耐心,能等待。如果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觀察、書讀、思考、議論,沒有形成起碼的個人認識,你就讓他發言(回答問題或討論)那就是強人所難。所以不能只怪學生笨,要好好檢查自己在哪些教學環節上違背了教學規律,違背了學生的認知規律。更有的老師覺得怎麼也是「啟而不發」,乾脆我講算了,反正我講完了。如此講完有什麼意義。

教師要有正確的學生觀,教學要面對大多數學生,至少讓中等偏下的學生都能學得會,弄得懂,跟得上。要照顧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案要為學習難點鋪路搭橋,要架設適度的台階,讓學生都能自己走過去。

教案有人主張叫「學案」,這個主張啟發我們寫教案應該以學生的學習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而不能只想著教師教得順手。教學設計追求的不僅是學生學得會,還要學得好,學得輕鬆愉快。

5、教材的認識

教材是師生共同活動的媒介,教師學生一起進行教學活動,必須憑藉教材進行。課程標準規定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是通過師生一起對教材探討、研究、開發實現的。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是形成能力的資源,是學生情感養成的陽光雨露。

教材大都由權威部門組織專家編寫,它具有系統性、科學性、實用性、具有權威性。對此教師應當表現出應有的尊重,不應該輕易拋棄與否定。

正因為教材具有系統性、科學性、實用性,編寫教材要全面達到「三性」並非易事,教材中出現一些錯誤,並不奇怪,所以教師在對教材有必要的尊重的同時還要敢於質疑,敢於糾錯。在質疑中開發教學資源,在質疑中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教材是面對全國、全省的。然而不同時期,不同班級都有其特殊情況,即特殊「學情」,特殊要求,所以教師不但能質疑教材、糾正教材中出現的錯誤,還要結合「學情」去選擇教材,調整教材編寫順序,甚至自選編章補充或替換原有教材。

樹立用教材的思想,摒棄教教材的觀念。現在還有一些教師對教材缺少正確的認識,有的缺少對教材足夠的重視,不認真鑽研,不好好使用;有的不管對錯,教材上怎麼說我就怎麼教,不是用教材讓學生學習知識,培養技能,陶冶情感,而是在教教材。現在是「一《標》多本」能教完嗎?

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材觀,要用好教材,用足教材,前提當然是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準確地把握教材,根據「學情」寫出優秀的教案。

前面已經說過,教案是為教學所做的預案,是主觀色彩、理想色彩很濃的東西,在教學實踐中要根據課堂教學實際,隨時作必要的調整。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沒有教案不行,沒有隨機應變的教學能力也不行。

二、教案的基本內容

學科不同教案書寫的內容也不同,書寫格式也有所區別,這就是各科教案的特殊性。然而既然都是課堂教學用的教案也就必然有它的共性。這裡就把它們所共有的內容列出,供老師們在寫教案時有所參照。

(一)學目標

1、知識目標

2、技能目標

3、情感目標

(二)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材分析)

(三)教學策略、方法、活動方式(主要教學方式)

(四)教學用具(教具)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2、教學活動環節設計

寫出各層次各環節層學生活動的對象、方式方法所用的時間,活動的目的和理論依據。

(1)

(2)

(3)

(4)

(5)………….

3、練習設計

4、教學總結

(六)板書設計

簡潔、明了,反映出知識間的聯繫、教學的層次、重點和難點。

板書分為正板書、副板書。正板書應保留始終,特別是總結揭示知識間的聯繫時會起重要作用。副板書可以隨寫隨檫。

板書字跡力求工整。要求正確(結構正確、筆順正確),易認(不要太草)美觀(結構均稱、線條流暢)

(七)作業

留作業的目的:1、作業是為了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培養技能、涵養學情感,2、反饋學習信息,了解學生情況。

作業應當有層次性,最低層次的最基本的作業(使中等偏下學生不掉隊,少掉隊)優等生可不做或選做,中等層次作業(偏下學生力爭做,不做也可)發展層次作業優等生做。(中等生可選做)

(八)課後反思

反思是為了尋找成敗原因,積累經驗

1、上完課以後的反思

2、看完作業後的反思

三、對教案內容的說明

Ⅰ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靈魂,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教學活動的指針。目標應該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無所不在,一個單元有一個單元的總目標,一節課有一節課的總目標,每一個教學環節也應當有環節目標。教學的每一個活動,如提問、討論,都要因目標而有明確的目的。沒有,教學效果就大打折扣,甚至是無效勞動,浪費時間。

目標應當是具體的,可檢查的,能落實的,而不是空泛的、虛無的。否則,目標就無意義。

目標的確定:依據《課標》的要求,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知識水平、技能程度、情感狀況三個方面確定。

Ⅱ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是一節課的學習核心和堡壘,處於教學活動中心地位。抓不住重點、突不破難點,就是等於沒完成教學任務。應該下大力氣突破難點,完成重點任務。教學設計、策劃,方法策略的運用應圍繞重點難點進行。

重點難點的確定:在教材分析的基礎上,依據教學目標和學情(知識、技能、情感)來確定的。學情不同,重點難點就應當有所不同。

Ⅲ教學策略和方法

教學策略即教學計謀,是教學的思路和活動方式。教學策略又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經絡、生命線。因此一節課必須謀划出一個好的教學策略,參加過「市級評優課」準備活動的教師都有這方面的體。可以說「參評」教師的個人素質都不錯,教學觀念也不會有多大問題,可是最初的準備活動,常常會對教學設計初稿推倒重來,其主要原因是教學策略不當,教學思路不好,不符合新的教學理念,不能反映《新課標》的要求。否則不必推倒重來,只要加以修改就可以了。而一旦教學策略、教學思路選好,其他如教態、教法、活動時間、教學環節、教學層次等都會很快安排妥當。

課堂教學活動方式、方法多種多樣,可以講解、討論、提問、閱讀、板書、用多媒體、辯論、實物觀察、投影、實驗等等。教學方式一般聽一聽別人的課,稍加改造就可以拿來使用。教師應當研究、積累這些東西,研究得越深入越好,積累得越多越好。

教學策略的謀劃則要求教師應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

教學策略、教學方法的確定:主要依據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和學情確定。

Ⅳ教具

教具是教學重要的輔助手段,缺少不得。如果使用得當,能巧妙地突破難點,突出重點。對教具要認真選擇。

教具選擇標準:首先是選擇最有利於突破難點,突出重點,有利於完成教學任務的;其次選擇攜帶最簡便、操作最方便的。只要簡便的效果不亞於複雜的,就選用簡便的。

Ⅴ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教學設計的核心部分,教學的成敗與教學的設計有直接關係。

教學過程設計是把教學內容、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策略、活動方式、方法、教具等統籌安排使用的設計過程。又是把一節課的教學活動層次化、環節化、條理化、系統化,使教學活動成為有機的整體的設計過程。教學謀略應當佔有中心地位。教學過程設計應當圍繞教學謀略展開。

教學過程設計要求:教學重點要突出,教學難點要突破,教學層次要清楚,教學方法要得當,教學過程有張有弛,有鋪墊有高潮,腦體調節使用,教學效果好。

教學要有層次,練習設計也要有層次。

課堂總結不僅僅是說學習到了什麼,而是要總結出內在聯繫。

Ⅶ板書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板書要簡潔、明了,要揭示知識間內在和外在的聯繫,體現教學重點,教學過程。

板書分為正板書、副板書。正板書應保留始終,特別是總結揭示知識間的聯繫時會起重要作用。副板書可以隨寫隨檫。

板書字跡力求工整。要求正確(結構正確、筆順正確),易認(寫行楷字較好,不要太草)美觀(結構均稱、線條流暢)

Ⅷ作業

留作業的目的:1、作業是為了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培養技能、涵養學情感,2、反饋學習信息,了解學生情況。

作業應當有層次性,最低層次的最基本的作業(使中等偏下學生不掉隊,少掉隊)優等生可不做或選做,中等層次作業(偏下學生力爭做,不做也可)發展層次作業優等生做。(中等生可選做)

學生的層次本身具有模糊性,所以主張相近者必做,相遠者選做。操作起來可能有困難,但作業一定有層次,不能簡單化。

Ⅸ教後反思

反思是為了尋找成敗原因,總結經驗教訓,積累教學經驗。會總結經驗教訓就進步快,不會甚至不吸取經驗教訓就進步慢,甚至不見進步。

反思的時機:

1上完課以後反思

2、看完作業後反思

從教研的角度講,從教學效果上講,我主張教師要把主要精力用在教研上,用在備課上,用在學習上。不斷思索「教學是怎麼回事」,不斷認識教師的角色和作用,不斷認識學生的學習問題。

教學理念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對教學的認識、理解也永無止境,當一輩子教師就要研究一輩子。

建章歡迎好朋友們光臨

推薦閱讀:

護理績效考評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應用與實施探討
《沁園春》探討
關於黃泉水的應用及探討
名方小柴胡湯的應用探討
實務探討 | 在緩刑考驗期內犯新罪能否再次適用緩刑

TAG:教師 | 書寫 | 探討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