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勢兇猛的上海文化新地標(組圖)

來勢兇猛的上海文化新地標(組圖) 2014年10月28日01:48 第一財經日報

像一張潔白的餛飩皮從高空俯瞰,由日本建築師磯崎新設計的音樂廳屋頂135歲的上交,將在這座造型清雅的新音樂廳開啟它在這個時代的全新曆程  「它真是一件藝術品。對一個樂團來說,能擁有這樣一座音樂廳是一種奢侈,也是一種特權。」9月18日下午,杜達梅爾(Gustavo Dudamel)結束與維也納愛樂樂團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的綵排後如此感慨。  杜達梅爾被《泰晤士報》形容為「這個星球上最火熱的指揮家」。紅遍全球的他首次到訪上海,不僅是今年上海古典音樂會中最令人興奮的話題,也讓全新開幕的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即刻成為關注焦點。  9月6日,上海交響樂團(下稱「上交」)音樂總監余隆攜手駐團藝術家郎朗、俄羅斯小提琴家文格洛夫和匈牙利次女高音伊迪科·康姆羅西,為這座建造了6年之久的音樂廳奏響開幕序曲。未來一年,波蘭鋼琴家克里斯蒂安·齊默爾曼、奧地利打擊樂奇才馬丁·格魯賓格都將在這裡開啟首次中國行,祖賓·梅塔、潘德列斯基、帕沃·雅爾維等指揮大師也將在這裡與上交合作。在引起轟動效應的維也納愛樂樂團之後,巴黎管弦樂團、倫敦愛樂樂團、慕尼黑愛樂樂團、北德廣播交響樂團等世界交響樂勁旅也將紛紛在這裡粉墨登場。  135歲的上交,無疑將在這座造型清雅的新音樂廳開啟它在這個時代的全新曆程。在來自500多名上海市民提供的昵稱中,新音樂廳通過網路票選確定了一個既有上海市井氣息又很隨意的官方昵稱「餛飩皮」—從高空俯瞰,由日本建築師磯崎新設計的流線型音樂廳屋頂確實像一張潔白的餛飩皮。  「世界級樂團」之路  作為中國兩大交響樂團上交和中國愛樂的音樂總監,余隆稱得上是中國指揮家中最有權威的一位,「世界一流樂團應該具備的條件,可以說上交都擁有了。」余隆所說的條件,包括他上任音樂總監五年以來所拓展的曲目量、每個演出季的節目策劃與安排、每年合作的世界級指揮家—這其中的各項綜合起來,余隆認為都足以媲美歐美頂級樂團的水準。  擁有135年歷史的上交是亞洲最早的專業樂團,曾被稱為「遠東第一」。在余隆看來,這樣的歷史地位,加上樂團這些年對上海這座城市所做出的音樂貢獻,都當之無愧於「世界級」。  余隆不懼高調,就怕「謙虛過頭」。五年里,他在上交所排練的曲目「可以說是過去的總和」,這是他自信的底氣。另一方面,上交每年邀請艾森巴赫、迪圖瓦、溫格洛夫等大師深入合作,對樂團的水準提升可想而知。如今新音樂廳的落成,則意味著上交距離「世界級樂團」更近了一步。  擁有樂團的專屬音樂廳,可以說是世界上所有交響樂團的夢想。在沒有自己的音樂廳之前,余隆一直很苦惱,「以前上交都是租場演出,演出時間很難敲定,尤其和世界一流藝術家的合作,一般都要提前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確定。從市場推廣方面來說,如果音樂會是租場演出,就很難有自主性的推廣,難以及時獲得用戶需求。從體驗上來說,難以給用戶一個完整的,從售票到觀演體驗分享的過程。」  在等待新音樂廳落成的這幾年,上交團長陳光憲借著各種機會去考察國外交響樂團的機制,「柏林愛樂樂團是"團廳合一"的形式,他們的音樂廳很少有其他樂團去演出。林肯中心裏面的音樂會,也主要是紐約愛樂樂團在演。」他認為,上交新音樂廳建成之後,以「團廳合一」的體制,可以讓樂團支撐並主導音樂廳的運轉,也讓音樂廳的節目安排和藝術定位更加清晰。「有了自己的音樂廳,我們會更加穩固樂團的水準與風格。」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陳光憲說。  在音樂廳里轉一圈,你能看到與磯崎新合作30多年的日本聲學設計師豐田泰久的巧思,橡木製成的巨大反聲板、為保持聲音的純粹而不刷一點漆的北海道進口柏木地板、被打磨得無比圓潤的木質扶手和轉角。磯崎新很自信地說,這裡是「中國聲學效果最好」的音樂廳。  古典音樂市場變局  只要看看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未來一年的近百場音樂會安排,就能預見它將搶去上海古典音樂市場的許多風頭。那麼,未來上海的各大劇場是否會重新劃定各自的定位?整個上海演出市場的格局是否會發生扭轉?  陳光憲並不認為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的出現一夜間改變了演出市場,「其實在此之前,上海的每個劇場就已經有了分工。上海大劇院以芭蕾、舞蹈、戲曲為主;東藝的體量比較大,又有保利文化的背景,每年都邀請很多名團;上海文化廣場以音樂劇和戲劇為特色;上海音樂廳適合小型的室內樂、獨奏。而我們這個音樂廳的定位是"先鋒古典",以經典的為主,也有流行、爵士和搖滾的板塊,每月一次的"當代變奏"演出也會更多關注世界各地的當代獨立音樂人。」  「聽交響到東方」曾是東藝的品牌戰略。東藝總經理林宏鳴在被問到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的影響時表示:「多一個音樂廳,對樂迷來講絕對是個利好消息。至於對東藝的影響,原來上交一年在東藝演出十餘場,佔比很小,不會有什麼影響。而對於觀眾分流的問題,現在上海古典音樂演出市場這塊蛋糕其實並不大,我們完全可以攜手努力把蛋糕做大。」  林宏鳴坦言,從三年前開始,東藝就在有意識地逐步改變觀眾「唯名是賞」的現象,著重邀請一些優秀但在國內知名度不是很高的樂團,如蒙特利爾交響樂團、蒙特卡洛愛樂樂團、布達佩斯交響樂團等。  上海音樂廳也早就開啟了尋找個性與特色的嘗試。音樂廳公關部經理沈彥樹說,這些年他們已經摸索出「室內樂、精品化、小型化」的定位,未來的音樂廳將形成一種年輕、時髦、開放而隨意的氛圍,邀約各個階層的市民來參與音樂聚會。  今年是上海音樂廳平移整修重新開業的第十個年頭,這十年,上海演出市場的發展、樂迷群體的蓬勃可謂變化迅速。陳光憲還記得,1997年他剛進上交時,「票價再低,甚至免費請,很多人都覺得聽不懂,不願意來。但現在,我們的音樂會哪怕不做廣告,上座率都達到90%。」他認為,隨著上海音樂廳「星期廣播音樂會」、東藝的「市民音樂會」、大劇院的「藝術課堂」等普及項目的長年培育,上海樂迷群體的增加速度很快,對曲目的欣賞水準和接受度也大幅提升。「上海的古典音樂演出遠未達到飽和。」沈彥樹說,以上海的人口數量,遠遠沒有達到倫敦、紐約或東京的演出量。  「在莫斯科、東京、紐約,都是同一個晚上一百多場演出同時進行。」陳光憲也認為,以上海的城市體量來說,每個晚上的演出數量並不多,「歐洲的城市人口比我們少得多,但他們的樂團排練一套節目能演三四場,我們一套節目只演出一場,對比很明顯。」  對上海各大劇場的掌舵者而言,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的來勢兇猛會形成競爭和壓力。但這壓力會促使古典音樂市場的格局更加清晰,不同劇場的角色分工更趨完善。「我們希望這裡未來成為上海文化新地標,不來這裡你會有遺憾。」陳光憲說。  作者:吳丹
推薦閱讀:

看日系車慘烈車禍 不看不知道 一看嚇一跳!(組圖) – 鐵血網
越南國寶級美女 (組圖)
那些鳥事?組圖
清爽利落 聖誕魔發讓王子一眼愛上你(組圖)

TAG:文化 | 上海 | 組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