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三線建設遺產的「金色名片」
四川省攀枝花市是因新中國三線建設而誕生的現代工業城市,擁有數量眾多的工業遺存。隨著工業遺產作為我國文物保護的新類型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和關注,攀枝花也越來越引人注目。在新時代的機遇與挑戰面前,攀枝花的三線建設遺產該何去何從?日前,來自國內文物、考古、世界遺產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會聚攀枝花,共同為攀枝花三線建設遺產的保護傳承與發展利用出謀劃策。
三線遺產 時代價值
在攀枝花的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裡,一件件文物講述著那段難忘的歷史:中央號召三線建設的歷史文件,領導們對攀枝花的重視躍然紙上;當時的生產工具和用品有序陳列,散發著沉甸甸的歷史感;製作精良的場景模型還原了工人們鍊鋼時的如火如荼……三線建設從無到有的創業奮鬥史,令參觀者深受鼓舞。
攀枝花的三線建設,不但為新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也有力推動了西部的經濟發展。它不僅留下了豐富多彩的工業遺產資源,還包含著特色鮮明的攀枝花移民文化以及意義深刻的三線精神。專家學者們表示,三線建設遺產是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遺產。正如國務院參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徐嵩齡所說,三線建設者們全民動員、全民協作、無私奉獻、不畏艱險、攻堅克難地創業以及創新的精神在當今時代仍有值得學習的現實意義。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鄭國珍也認為,三線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它亦有利於弘揚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留住三線建設遺址也是留住鄉愁。」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安家瑤表示。
「攀枝花三線建設遺產是離我們最近的工業遺產,也是三線建設中重要的文化符號,對它的保護正是提升西部三線地區文化品牌的大好機會。」中國社會科學院陳雲與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三線建設研究會副會長陳東林如是說。
類型多樣喜憂參半
攀枝花因工業而建,因工業而興。作為綜合性工業基地,攀枝花工業遺產類型多樣,保存良好。交通類遺址有在三線建設時期發揮重要樞紐作用的渡口弔橋等,冶金類遺址以攀枝花鋼鐵公司1號高爐為代表,電力類遺址如全國獨一無二的地下火力發電廠——503地下戰備電廠,此外還有「工業梯田」蘭尖鐵礦遺址等。據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馬曉鳳介紹,攀枝花率先在全國建成了冠名「中國」的三線建設博物館,並以此為引領,依託全市眾多三線建設遺址,大力加強三線建設文化遺產的保護。
更可貴的是,攀枝花的工業遺產至今仍有不少還在使用、運行中。在攀枝花鋼鐵公司地軌梁廠萬能生產線,巨大的機器轟鳴聲中,鋼鐵原料經高爐熔煉後被軋壓成長條形的毛坯,散發著耀眼的紅光在生產線上徐徐傳遞。儘管記者站在供參觀的高架橋上,仍然能清晰地感受到來自生產線的滾燙。這些毛坯還要經過多次軋壓成型,才能被送往步進式冷床。千錘百鍊的路上,伴隨著熱處理時的紅光四射以及冷加工時的白煙繚繞,整條生產線生機盎然、蔚為壯觀。
專家學者們對攀枝花三線建設遺產保護的基礎工作,尤其是良好的活態保護給予了肯定,也坦誠地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一是對三線工業遺產的認識和理論研究仍需拓展,保護立法、文物標準設立等工作尚待解決;二是傳承與利用較為薄弱,開發深度有待進一步挖掘,面臨著產業融合等諸多亟須解決的問題。
中國古迹遺址保護協會副主席呂舟認為,攀枝花三線建設遺產在文物系統中的定位仍沒有得到充分表達,保護和展示的工作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他直截了當地指出,目前攀枝花的城市建設主要著眼於陽光、釩鈦等資源,對三線文化的關注還有所欠缺。「很多工業遺產往往是冷冰冰的,沒有人。」復旦大學國土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杜曉帆直言,當下攀枝花三線建設遺產的保護對人文要素的結合仍不夠深入,對遺產的價值研究也還缺乏國家價值和建設者情感價值等方面的解釋系統。徐嵩齡則強調要警惕立刻把遺產旅遊化的破壞性,應該科學合理地讓遺產資源擴展到遺產產業,再擴展到文化創意產業,最後擴展到旅遊。
統籌規劃多方參與
針對如何保護三線建設遺產的具體問題,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要把三線建設遺產保護列入地方發展戰略和發展規劃中,並進行立法保護。
中國文物學會世界遺產研究委員會副會長李季指出,三線遺產的保護要從打造文化品牌的角度,吸引更多的人參與。他建議保護規劃與條例法規的制定要聘請專業的專家團隊,進行充分的研究和論證,同時開展中長期的研究課題。北京觀遠諮詢中心負責人魏青從文物保護的系統工作層面,提出政府要加強職能和能力建設,建立起科學系統的遺產保護管理機制和平台。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長濮新認為,應當加強與其他三線建設遺產省份的交流以及國際交流。鄭國珍提出要建立展示三線文化建設成果和文化精髓的系列手段和方法,不只在三線博物館展示,還要在公園、街道、碼頭、單位、機場等全方位展示,形成全民熱愛的文化氛圍。
「擦亮攀枝花三線建設遺產的『金色名片』,就是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中『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重要指示」,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黃元說,「有利於促進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生態文明的統籌協調發展,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美好生活。」
記者快評
相較於古代文化遺產,工業遺產與現代生活的聯繫更為緊密,其活化利用方式也更容易為現代人所接受,從這個角度看,工業遺產的保護似乎更容易推進。然而事實並不盡如人意。不切實際地模仿、複製,造成大量工業遺產的活化項目轟轟烈烈出生卻未至成年便夭折。當然也出現了諸如上海四行倉庫、北京首鋼工業遺產等一批優秀活化項目。這些項目最大的特點就是因地制宜,不論在遺產保護還是在活化利用上,都找到了適應遺產自身特色,符合當地民眾生活需求、審美情趣的點,從而達到遺產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平衡。因此,如何挖掘工業遺產的文化內涵及價值,通過功能轉化真正實現活化利用,是每處工業遺產所在地政府必須高度關注和縝密思考的問題。
(本報記者李韻本報通訊員邱明瑜)
推薦閱讀:
※中國的世界遺產之七——蘇州古典園林
※維瓦爾第的《四季》,是人類文化寶庫中一份無比珍貴的音樂遺產
※中東鐵路:中俄關係史上最大的歷史遺產
※哈尼梯田:邁向世界文化遺產
※養了10多年的狗狗去世了,一看它的遺產,男主人揮淚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