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種族歷史

2014-03-30 09:34:57中國人的種族歷史作者:李濟轉帖:呼呼【作者簡介】李濟(1896.7.12-1979.8.1),民國—台灣學者,著名人類學家、 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奠基人。李濟原著,胡鴻保、周燕 譯自從人類學家開始將人類劃分為自然動物的那一天起,中國人就一直被當作蒙古人種的一個分支。關於中國人確切的種族歸屬,存在著許多不同的觀點。不過,從布魯門巴赫(Blumenbach)開始一直到1961年發表了最新聲明的威廉·豪厄爾斯(William Howells)教授,在專家的眼中,中國人的種族位置幾乎是一成不變的:他們屬於蒙古人種。因此,為了確定我們中國人的種族歷史,有必要先講一講蒙古人種。遺憾的是,要說清楚這一點還有相當的難度。我的意思是說,儘管現在的體質人類學家提出了諸多理論來解釋蒙古人種的體質特徵(Physical characteristics),但實際上,他們對現代人這一特定分支的起源和演進知之甚少。不過,他們在有一點上達成了共識,即,蒙古人種最具代表性的身體特徵(physical traits)表現在他們的面部。人們常說,現代蒙古人的特徵更多地是從他們的臉上而不是從身體的其他部位反映出來的。這些特徵包括:長著蒙古褶(Mongoloid folds)的杏仁狀眼、稍平的前額、多少有些塌的鼻根、以及寬而極高的顴骨。換句話說,與高加索人種或尼格羅人種相比,蒙古人種的臉略顯扁平。用來說明蒙古人種面部特徵的起源與演進的最著名的理論就是氣候論,這一解釋法由卡爾登·孔恩(Carleton Coon)教授詳細闡述,並得到了很多人的廣泛支持。根據氣候論,蒙古人種特殊的面部外形有其自身的由來:在最後一次冰河期,一支早期的蒙古人群被困在了西伯利亞東北部的烏拉爾山東面的乾冷地帶,他們的面部外形是抵禦嚴寒環境的需要。人類當時已經發明了足以保護身體的掩蔽所和衣服,但臉部卻不得不裸露在外。嚴寒的氣候造成了肺炎和鼻竇炎等傳染病的蔓延,那些身體上不能適應的人就被淘汰了;而那些鼻竇部和眼部有著厚重的脂肪層、鼻孔小的人擁有天然的保護物,與沒有這些天賦之物的同胞相比,他們更適合在這種氣候條件下生存。這種激烈鬥爭的結果就演化成了蒙古人種的面型。氣候論還假定,蒙古人種面型的進化是從智人第一次遷徙到新大陸後才開始的。豪厄爾斯教授提出,蒙古人種的面型可能起源於公元前兩萬五千年到公元前一萬年之間。他認為,這類體質特徵的演進大概需要600代人的時間。很顯然,這一理論雖然在某些方面有其獨到之處,但它對早期蒙古人種起源的解釋仍然是來自神話故事。實際上,仍然還有很多其他的體質特徵,如毛髮結構、膚色以及門齒的獨特解剖構造等,也被認為是蒙古人種的典型特徵,這無疑需要另外一個理論來加以解釋。中國人的體質人類學關於蒙古人種大體上就先講這麼多。現在我們將注意力轉到作為蒙古人種的一個分支的中國人的體質特徵上來。許文生教授(Prof. Paul H. Stevenson)所著的有關中國人人體測量學的論文是這方面最優秀的論文之一,這篇論文1938年由中央研究院發表。許教授是在對1000多名主要從華北平原招募的中國士兵進行測量的基礎上完成這篇論文的。他對這些士兵進行了66項直接人體測量,另外還記錄了許多非測量特徵,即膚色、毛髮結構和鼻型等。讀者從這篇論文中可以找到有關中國古代文明發源地河南、河北和山東三省的中國人身體特徵的可靠資料。以這篇論文為參照點,讀者還可以從許多調查者發表的各種體質測量資料中發現,中國人從體質特徵上來看決不是純一的(homogeneous):地區不同,他們的體質特徵也各不相同。例如,華北人平均比華南人要高9厘米,當然,這也取決於樣本的採集地。另外一個例子就是頭形。人們發現,山東和甘肅長頭形(long-headed)的人比較多,而在華中地區,如湖南、湖北和靠近東海岸的福建中部,當地居民多是寬頭形(broad-headed),其平均指數通常超過85。然而,在教科書中,華南人的頭寬指數通常要略低於80,華北人則是81。至於鼻指數,根據已發表的數據,南方與北方的差異實在是相當驚人的。許文生提供的華北人平均鼻指數為68.66,而史祿國計算的華南人平均鼻指數高達93.91!眾所周知,身高、頭寬指數和鼻指數是大家普遍都感興趣的,過去的許多專業人類學家通常認為它們是人類學的重要指標。遺憾的是,在涉及到中國地區時,所發表的資料中的數值卻各各不同。儘管如此,它們還是體現出了現生的中國人群體在體質特徵方面巨大的多樣性,這一點從許多骨骼測量數據中也得到了證實。然而,這三項測量中沒有任何一項顯現出典型的蒙古人種特徵。關於當代人類學所研究的蒙古人種的典型特徵,有兩點值得一提:一是所謂的杏仁狀眼,二是高顴骨。這兩點都是蒙古人種區別於其他現生人種的典型特徵,而後者更是具有既可通過測量頭骨又可通過測量活體面部來獲取數據的優點。許多傑出的體質人類學家都對蒙古人顴骨的解剖結構進行過細緻的研究。讓我們來看一看,對於中國人的這兩項種族特徵的研究有什麼發現。許文生在他的論文中提到,他對921位士兵的眼部作了觀察,結果發現只有30.7%的人長著典型的蒙古褶,8.9%的人沒有任何蒙古褶的痕迹,而剩下的60.4%則介於兩者之間。關於眼裂傾斜度,許文生記錄下了906例觀察結果,其中14%的人可歸為水平,5.1%的人明顯傾斜,而佔總數80%多的人僅僅是中度傾斜或稍稍傾斜。對顴骨能夠作多項直接測量,其中最大兩顴點間寬 (maximum bi-zygomatic width)因其在活體和死者頭骨上都能進行精確測量而顯得尤為重要。1932年,《生物測量學》(Biometrika)上發表了一份以頭蓋骨測量為基礎的亞洲諸種族初步分類。吳定良和莫蘭特(G.M.Morant)抽取了26組已發表的頭蓋骨資料作比較來展開研究。在這26組資料中,至少有18組是東方人或蒙古人的頭骨。該文作者將東方人分為三個亞群(sub-group):(1)北部蒙古人,(2)中國人和日本人,(3)其他東方人,包括西藏、爪哇、婆羅洲和菲律賓群島等地的居民。他們這樣劃分的主要依據是生物測量學家所謂的「種族相似率」。據這些作者提供的數據,6組北部蒙古人的兩顴點間寬測量值在139.5-144毫米之間變動,5組中國人和日本人的測量值為132.2-134.7毫米,而其他的7組東方人則在131.0-134.7毫米之間;然而,對同樣是這篇論文中研究的5組印度人進行同樣的測量,所得到的平均值降到了124.3-127.8毫米之間。由此可見,同樣的測量得出的數值的巨大差異不僅出現在東方人和非東方人之間,也出現在東方人的三個不同亞群之間。北部蒙古人過大的頭蓋骨兩顴間距平均值無疑是蒙古人種的顯著特徵;他們現在主要居住在貝加爾湖和阿爾泰山附近;這一寬臉人群的居住區顯然是在中、東和南西伯利亞一帶,常常是在大戈壁地帶以北。總而言之,根據這些頭骨測量數據,中國人和日本人面寬平均值總體上比北部蒙古人減小了半厘米還多。戈壁沙漠以南居民絕對測量值的突然降低究竟是由於環境影響或種族混合或是二者兼而有之,這還很難說。6年前,我收集了一些歷史數據,也可以在這裡提出來作為參考。這些數據是各個可確定年代的不同時期中國人頭骨系列的兩顴間寬的測量值:1.周口店山頂洞(1例) 公元前一萬年 143.0毫米2.步達生的史前系列(32例) 公元前3-2000年 132.2毫米3.殷商系列(20例) 公元前1400-1100年 136.9毫米4.隋唐系列(2例) 公元700年左右 133.6毫米5.現代華北人(83例) 公元1900年 132.7毫米南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的人骨實驗室最近發表了一份原始報告,概述了對該研究院從安陽地區發掘出來的300多個殷商時期頭骨進行了大量的骨測量法分析後得出的結果。在這些頭骨當中,有272個樣本的面部骨骼保存得相當完整,可以進行顴骨間寬度測量。楊希枚教授參與了對這些採集物的研究,他發現,根據形態學原理,可以將此材料劃分為5個亞群,它們分別是:1.亞群I,包括30個樣本,特徵:臉部寬而圓胖,大顴骨,窄鼻骨,窄鼻孔和寬顱骨,平均頭寬指數為79.15;2.亞群II,包括40個樣本,特徵:臉部窄而短,顴骨大小適中,凹眼眶,上頜突出,塌鼻根,鼻孔低而寬,顱頂相對較長,平均頭寬指數為75.00;3.亞群III,僅對兩個樣本進行了研究,特徵:窄臉,鼻樑高而窄,顴骨適中,眉骨突出;明顯的長頭形;平均頭寬指數為73.58;4.亞群IV,包括50個樣本,特徵:臉部圓胖,但較亞群I稍窄,大顴骨,寬眼眶,鼻骨緊縮,頭骨呈龍骨狀,平均頭寬指數76.85;5.亞群V,包括50個樣本,頭骨尺寸小於前4個子類型,臉部窄,但長於亞群II,顱頂窄,枕骨突出,平均頭寬指數為75.71。這5類的兩顴間寬測量值如下:這5類的兩顴間寬測量值如下:亞群IIIIIIIVV兩顴間寬(平均)141.18134.52131.5133.66131.32將吳定良和莫蘭特論文中的5個亞群的平均顴骨間直徑測量值與這3個東方亞群的進行比較,非常有意思。楊希枚文章中的亞群I平均值為141.18,正好和北部蒙古人相一致,而楊希枚的亞群III和亞群V的平均值卻比現代中國人的平均值低得多,僅僅略高於其他亞洲人的最小值。亞群IV的數值在現代中國人和日本人的數值範圍內,而亞群II卻比它要高。楊希枚教授在他的原始報告中還公布了他的一些比較研究的結果。1963年,楊希枚教授將安陽採集物(Anyang collection)中的一些類型代表標本(type specimen)帶到了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史密森學會,在那裡當局幫助他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將他帶去的原始標本與學會裡保存的其他民族的頭蓋骨進行比較:亞群I與布里亞特蒙古人、楚克奇人和庫倫蒙古人進行比較;亞群II與美拉尼西亞人、澳大利亞人,以及一些非洲尼格羅人進行比較;亞群III與英美人和平原印第安人進行比較;亞群IV與愛斯基摩人進行比較;亞群V與一些夏威夷人進行比較。楊教授發現,這5組比較研究的對象在形態學上都有一些驚人的類同之處。所有這些將我們引到了今天討論問題的核心,即現代中國人的形成上。如果只作一般觀察,我們可以說,根據許多人體測量學家和頭蓋學者的記錄,中國人身體特徵的不斷變化是今天的地理變化的相當忠實的反映,但這樣說並不完美。讓我們再次回到吳定良和莫蘭特劃分亞洲種族的論文上去。在這篇論文中,討論了4個系列的中國人頭骨測量數據。第一個中國人系列取自戈爾登·哈羅爾(Golden Harrower)的著作,由31名福建籍男性的頭骨組成。第二個系列是取自日本人類學家小金井博士1902年從直隸、山東和滿洲南部等省收集到的資料;不過,他收集的70個頭骨是戰爭中被殺的士兵,他們確切的籍貫不詳。第三和第四個系列來自步達生的著作,他對研究中所用資料的籍貫作了詳實的記錄。其中一個系列是來自中國北方數省的86個頭骨的測量數據,另一個系列則是步達生的專著里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青銅時代早期的64個男性的頭骨。因此,我們多少能夠準確地了解吳定良和莫蘭特文章中所引用的資料中的3個系列所在的地理位置。應用「種族相似率」公式,吳定良和莫蘭特發現,在4個中國人系列中,小金井的那組與哈羅爾的福建系列更相近,這兩個系列之間的種族相似率是2.86;步達生的現代系列僅僅表現出與小金井的系列有一定的聯繫,這兩個系列的種族相似率為5.6,這個數字比日本系列與福建系列的3.73的比值要大得多——步達生的史前系列與3個現代中國人系列只有細微的相似之處,史前系列與3個現代中國人系列中任何一個的種族相似率都大於9但小於10。如果將這些中國人系列與亞洲的其他東方種族和非東方種族相比較,依照上面的論文計算出來的種族相似率,我們會有一些重大的發現。事實就是:現代中國人的頭蓋骨是從所有北蒙古系列中進一步分化而來的,只有生活在亞洲最東北端、白令海峽附近的一個孤立群體楚克奇人除外。而與南方的其他東方人群體相比,中國人系列則顯示出與他們有著特徵混合的關係。人類學家可以發現,在過去的3000年里,中國人文化的形成既有完整的文字記錄,也有著豐富的考古學遺存的記錄;然而有關中國人種族的形成的資料卻是逐漸積累起來的。在剩下的幾分鐘里,我想簡要地向你們講一講我在這方面所作的一些重要的歷史摘錄。在形容被他稱為「東亞最早的現代人」,即周口店山頂洞發現的骨骼資料時,魏敦瑞總結道:他們當中的老年男子不僅代表了現代人的原始形態,還代表了原始蒙古人種的一個類型。他還說,近代華北人在體質特徵上更為先進,而事實上他們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以周口店山頂洞的老年男子為代表的那一類人。這位傑出的人類學家得出的結論引起了諸多議論。最近,蘇聯和中國大陸的考古學家都宣稱自己發現了可確認為比周口店山頂洞更早的蒙古人的骨骼遺存。但還需要更詳細的證據來證實他們的說法。除了魏敦瑞的研究,步達生對華北史前系列所作的調查也可以加以考慮。步達生在他的論文的結論中講到,新石器時代的中國人顯現出的一類體質特徵只與現代華北居民略有不同。他竟然還說,新石器時代的中國人是現代華北居民的原型。現在,對接近最後階段的最早的歷史頭蓋骨進行過研究之後,我們可以對步達生的結論作一些修正。有關安陽採集物的問題的核心在於:比較研究確定,這些採集物至少由5個形態截然不同的單元(unit)組成,其中有4個單元可確認與現存種族群屬於同一類型,然而,這些單元中哪一個具有殷商王朝統治階級的特徵還沒有澄清。原因是:實際上,安陽採集物里所有的頭骨都是從被田野考古學家稱作「頭蓋坑」的地方發掘出來的,那裡埋葬的主要是殉葬者。換句話說,這些頭骨是被用來祭祀王陵主人的亡靈的,而墓主本人的屍骨早在現代科學發掘之前很久就已經被盜墓者毀壞了。在甲骨文上有許多關於殷商王朝人民與西北邊疆和東南邊境的外來入侵者作鬥爭的記錄。根據這些記錄,我們往往會發現,被俘獲的入侵者的頭顱被砍下來祭奠祖先的亡靈,這種行為在青銅時代的歐非和亞洲大陸的戰士中顯然相當盛行。這些人祭當中可能會有皇族成員,甚至是皇室後裔。這確實是一個亟待社會科學家和歷史學家考證的問題。不過,目前我們只需要注意到公元前第二個千年的後期,華北是愛斯基摩人、蒙古人、澳大利亞人、尼格羅人、高加索人等多個種族的匯聚地就足夠了。愛斯基摩人和蒙古人群體在數量上占絕對多數;其次是各種不同的美拉尼西亞類型;頭形較小的頭骨的類型未能確認。這些識別工作足以表明,這一時期的中國人已經處在一個「熔爐」之中。隨後的幾個朝代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的歷史資料,用來研究中國人在中國本部境內和邊境地區遷徙的情況;大多數的遷徙主要是在來自北方的不斷入侵的推動下發生的。每一次遷徙都導致了不同氏族、部族和民族之間雜交進程的加劇。在歷史上,至少有四次大的人口遷移。第一次重要的人口遷移發生在商周時期,在公元前12世紀周朝奪取了商朝的政權之後。隨後的第二次遷移發生在公元前5世紀的戰國時期,這次遷移活動一直持續到公元前3世紀末期。文字記錄最完整的兩次人口遷移是後來的兩次。40多年前,我就這個問題擬過一份概要,最近又有許多歷史文獻對此作了詳細的闡述。它們分別是公元4世紀的永嘉遷移和公元12世紀的靖康遷移。這兩次遷徙的起因都是來自北方的外族入侵,迫使居民們大規模地向南遷移。結果,留在華北的當地人吸收並同化了來自西伯利亞大草原的入侵者;而黃河流域的移民跨過了長江並且在較遠的南方定居下來,他們在一定程度上與南方地區的土著居民融合了。民族遷徙不象是空氣流通;上面提到的主要的遷移就像颱風和颶風。另外,在多暴風雨的年份的間隙,還有規律地穿插著季風和微風。我認為,所有從事人口研究的學生都會同意這樣的說法:如今,中國大陸的民族遷徙仍然像在過去的歷史時期里一樣活躍。不間斷的歷史行進證實了這種永恆運動的存在,它所造成的主要後果之一就是,今天的中國人儘管高度雜成,但卻能夠統一在一種獨特文化的之下。現在還有兩個問題需要回答。有什麼事情曾經發生在北部蒙古人身上?組成殷商時期王陵的殉葬坑,同時還產生了一個令歷史學家深思的成吉思汗、創造了一個令中國人遭受苦難的朝代的是哪一類人的祖先?除了他們獨有的、在中國延續了近一個世紀的恣意玩樂的習性之外,這些人沒有在中國人身上留下任何明顯的體質痕迹。另一個問題與在安陽遺骸中發現的美拉尼西亞種族成分有關。看來,商時期他們肯定在華北平原附近出現過。那麼,他們是否曾經與中國人口中的其他種族成分相融合?這些問題都有待進一步調查。但是從我們回顧過的這些資料來看,有一點相當明確:如果北部蒙古人和美拉尼西亞群體在今天的中國大陸未能得到延續,那絕不是出於任何政治因素,或是種族偏見(這是個純粹的現代概念)。大家都知道孔子的這句名言「有教無類」,在過去的兩千多年裡,這句箴言幫助中國政治家將多種種族成分統一成了一個民族,將多種地方文化融合成了一種文明。如果說從人體學的角度而言,北部蒙古人和南部美拉尼西亞人已經從中國本部範圍內消失了,我斗膽說一句,那也是環境因素造成的。我所說的是最廣泛意義上的「環境因素」,包括自然的和社會的兩個方面。在中國,與其他地方一樣,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群體的習慣和個體在適應氣候和社會生態變化、適應一個活躍的社會和一個動態的政體不斷出現的新要求方面的能力的差異,在優勝劣汰的過程中始終起著根本性的作用。這個過程不斷地塑造和再塑造居住者的身體和心理特徵,從而創造出了與已故的步達生教授筆下的他們的新石器時代祖先截然不同的新型的現代中國人。吳定良和莫蘭特的研究已經相當有力地證實了這種差異。他們應用「種族相似率」公式證明:3個現代中國人頭蓋骨系列之間的相似程度比這3個系列中的任何一個與史前群體之間的相似程度都要高得多。因此,儘管近期的調研顯示,現在的居民的人體測量數據在很大範圍內已經發生了變化,但在中國大陸,似乎或多或少正在形成一種趨同的體型,而在東亞再次發生的活躍的民族遷徙必將加速它的形成。近代人口遷移的規模正在逐漸加大,它很顯然是中國編年史中所記載的數次歷史行進(historical marches)的重演。它的最終結果很可能是移民們在遷徙的過程中與當地居民雜交的過程的進一步加劇。假如種族主義者仍然堅持還存在著純粹的中國血統,那我不妨引用魏敦瑞20多年前的質疑來證明我的看法。他問道:「每一天創造出新的混血兒的個體是什麼人?」他自己的回答相當有名:在我們的這個星球上,絕沒有任何「純種」。我認為,這一理論完全可以由中國人的種族歷史來加以證明。1967年2月22日寫於澳洲堪培拉1968年4月在台北講演譯自Raci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原載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 Vol. VI, pp.3-11.中文見李光謨主編:《李濟文集》(五卷本),上海,2008。【現代研究綜述】蒙古人種黃色人種、東亞人種、亞美人種或蒙古利亞人種也是歷史上為人類分類學說里的一種人種,一般以多地起源說為基礎。由於科技和社會的發展,人類學界也放棄了必須為人類分類的觀念。人種特性現多被認為具有連續性。也有東亞、東北亞、北亞和南亞支。中文名蒙古人種外文名Mongoloid類 別人種學 說人類分類學說又 稱亞美人種 蒙古利亞人種分 類古蒙古人種與新蒙古人種1蒙古人種(Mongoloid),又稱黃種人,亞美人種。分為古蒙古人種與新蒙古人種。蒙古人種得名於:德國人類學家克里斯托弗 .邁納斯(Christoph Meiners)在其「二元人種論」對黃種人的印象首先就想到了「蒙古人」。這就是第一次用到「蒙古人種」這個名詞。此後又因「蒙古」一詞無法代表所有亞洲的人種,一些學說開始使用亞洲人種作名稱。西方民間一般把黃種人稱為「亞洲人」或「東亞人」。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北亞、北亞和東南亞、南亞部分和美洲。2膚色在世界所有人種中居中,呈黃色或黃褐色。頭髮大多色黑且直而硬,部分人有輕微的捲髮;少數為淺色發。鬍鬚和體毛不甚發達;臉型有扁平的,還有窄長的。下巴不凸出,但是有些人較尖,有些則為較扁。顴骨突出。鼻寬度中等,鼻樑不高;唇厚適中,大多略向前突出;眼窩較淺,眼裂中等,眼球呈褐色,上眼瞼褶發達,大多有內眥褶遮蓋淚阜,眼外角一般高於眼內角。頭骨上表現的特徵是鼻尖點指數中等,眼眶較高。美洲印第安人面部不象亞洲的蒙古人種那樣扁,鼻子的突出度也稍大。上門齒舌面的鏟形結構也是黃種人的顯著特徵之一。3東亞的中國,蒙古,朝鮮,韓國,日本;南亞的不丹等;這是新蒙古人種,或者叫北蒙古人種。美洲與大洋洲,包括有東亞:中國除了俄羅斯族及塔吉克族,以及幾個突厥民族外的大多民族(漢族、壯族、滿族、蒙古族、藏族、京族、朝鮮族等)、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之京族、岱依族、泰族、芒族、儂族、占族等和東南亞國家(除了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大部分人口(如馬來族、泰族、老族、高棉族、孟族、緬族、撣族、欽族、克倫族),西伯利亞的楚科奇族和通古斯語族、南亞的不丹族、錫金族、拉達克族、拉伊族、林布族、亞卡族、馬嘉族、塔芒族、古隆族、塔卡利族、塔魯族等,美洲的愛斯基摩人、印第安人,大洋洲除了澳大利亞及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所有原住民。俄羅斯聯邦境內西南部地區(裏海與黑海之間)卡爾梅克共和國的居民也屬於「黃種人」,俄羅斯聯邦東西伯利亞地區(與蒙古國接壤)的布利亞特共和國(唐努烏梁海附近)也是屬於蒙古部落之一,另外歐洲的匈牙利之馬扎爾人、非洲馬達加斯加人(梅里納人,來自印尼)。東南亞的緬甸,泰國,寮國,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汶萊,菲律賓,東帝汶。在俄羅斯,尼泊爾,印度,美洲各國,也有相當多的黃種人。蒙古利亞人種從兩萬年前,開始從東亞大陸向周圍遷徙。所以,今天的中亞,西亞,南亞,東歐,中歐,北歐,很多的民族是黃白混血種,比如土庫曼人、哈薩克人、維吾爾人、吉爾吉斯人、烏茲別克人就是由歐羅巴人種和蒙古人種的混血類型。而今天的東南亞,太平洋諸島,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很多的民族是黃種人與赤道人種的混血種。地理大發現後,美洲的蒙古利亞人種與白人又發生了廣泛的混血,這種現象在拉美更加明顯。4大多數中國人及周邊一些國家的人群屬於現代蒙古人種,可以分為五個亞種:現代蒙古族的種族類型屬於蒙古人種中的北亞亞種,又稱作西伯利亞亞種或大陸蒙古亞種,是蒙古人種中比較典型的代表,主要分布於北亞和西伯利亞等亞洲大陸的腹地。他們體質特徵具有鮮明的特色:面部既高且寬,因此臉部顯得很大,並且非常扁平;顱型多半比較低、寬,由很大的垂直顱面指數所反映出的低顱高面性質是該小人種的一個突出特徵;鼻根一般比較低矮,鼻型略寬;眼眶比較高,內眥皺褶(蒙古眼)和上眼瞼皺褶(單眼皮)等蒙古人種性狀十分典型。其他的區域性蒙古人種類型包括:東亞亞種,主要分布於中國、日本和朝鮮等東亞地區;東南亞亞種,主要分布於東南亞一帶的印支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緬甸等地;東北亞亞種,主要分布在亞洲大陸的東北角和美洲北部的阿拉斯加、格陵蘭島等極地附近地區,以因紐特人、阿留申人為其主要代表;美洲亞種,即印第安人的各個類型群,該人種廣泛分布於南、北美洲大陸。這些人群在體質特徵上雖然有一定差異,但都屬於蒙古人種的範疇。我國居民的主要種族成分是蒙古人種中的東亞、北亞和東南亞亞種。5雖然被命名為黃種人,但學者一般會將黃種人稱為東亞人。這是因為部分黃種人的黑色素偏少,而且很多人都喜歡長期在室內活動,因此皮膚顏色不被太陽光所影響,再加上東亞地區主流文化都崇尚以膚色白為美更加深了這種特徵。而白種人往往顯示出血管的顏色而發紅。6東非維多利亞湖沿岸。後來經過幾萬年分化、遷徙,在地理分布上基本定格為今天的格局。舊石器時代中期以來,我們的遠古祖先就在中國這塊土地上開始了向蒙古人種的發展歷程。這一人種的形成、發展和分化的過程基本上是在單一的蒙古人種主幹水平上發生的。這種相對來說比較單純的人種學背景,為闡明東亞、美洲文明幾千年來持續穩定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由於氣候逐漸轉暖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的生存空間不斷擴大,生活條件也有了改善,人口的數量急驟增加。因此可以想見,當時各人類群體之間的遷徙、接觸和混雜現象一定較之舊石器時代來得更加頻繁,這無疑將會大大地促進人種分化的歷史進程。在我國地下出土的古人骨研究資料中,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的材料比較豐富。這些人類學資料多半集中在田野考古工作開展的時間較長、遺址分布比較密集的黃河流域、內蒙古長城地帶、燕山南北以及長江中下游和部分南方沿海地區。北京猿人,就是鏟型門齒,這是蒙古利亞人種的特有性狀。但北京猿人不是現代黃種人的祖先。真正的黃種人在五萬年前的中國才出現,典型的是馬壩人,柳江人。但更出名的是一萬八千年前的北京一帶的山頂洞人,他具有了大部分現代黃種人的特點。山頂洞人是一種尚未分化的黃種人,他兼具了遠東,北方,北極和美洲蒙古人種的特點,甚至正如當時北歐人具有蒙古利亞人種特點一樣,他也具有一些北歐白人的特點。有的學者估計,山頂洞人已經和北歐白人在隔絕狀態下繁衍了兩萬年,即大概1000代。這兩萬年並不是單純的就地繁衍,而是伴隨著大規模的遷徙的。從蒙古人種的祖先從東非向東北亞洲啟程那一刻始,蒙古人種的繁衍分化就掐下了秒錶。因此說來,山頂洞人已經是真正的黃種人了。7古黃種人部落首先從非洲開始遷徙。由於其他部落人——尤其古班圖人的侵擾,一小部分古黃種人向南遷徙,成為科依桑人,大部分則向北沿尼羅河來到北非和西亞。在兩河流域,有一部分黃種人留了下來,就是後來的蘇美爾人。更多人繼續向東走,接著從中亞進入了東亞。在這個遷徙過程中,古黃種人逐漸開始與其他人種部落表現出不同,而其他人種幾乎也在同時與黃種人分化開了。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烏拉爾語系、南亞語系、南島語系、印第安諸語言和蘇美爾語。大約是在4萬年前開始蒙古人種的印第安人,通過西伯利亞東部再渡過白令海峽到達美洲的,或是通過冰封的海峽陸橋過去的。印第安人是美洲的最早的居民,印第安人又稱美洲原住民,是除愛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居民的總稱。美洲土著居民中的絕大多數為印第安人,分布於南北美洲各國,傳統將其劃歸東亞蒙古人種美洲支系。到達美洲後逐漸南移,遍佈於美洲大陸。在歐洲殖民者入侵之前,印第安人世世代代生息於美洲大陸,是開拓這一地區的先驅者和主人。他們與亞洲同時代的人有某些相同的文化特色,例如用火、馴犬及某些特殊儀式與醫療方法。語言為北美洲蒙古人種印第安語。 印第安人所說的語言一般總稱為印第安語,或者稱為美洲原住民語言。他們之所以被成為「印第安人」,主要是因為當年哥倫布等探險者,錯誤以為他們到達的「新陸地」是「印度」,稱當地居民為「印第安」人(「印度」一詞的英文發音。)烏拉爾人橫掃北歐。但後來,烏拉爾人文化過於落後——比如芬蘭人15世紀才出現國家,他們逐漸被排擠到邊遠地區,烏拉爾人很早就開始和白人混血,現代烏拉爾人多是黃白混血種,甚至是白人,他們分布在北歐的東部和最北部,中歐。主要語言是匈牙利語,芬蘭語,愛沙尼亞語,莫爾多瓦語(不是摩爾多瓦),科米語,阿卡利阿語。甘肅以西,除西伯利亞和北歐外,所有的居民都是講雅利安語的白人,甚至連漢朝的史書也記載。但後來,講突厥語的匈奴人,突厥人,高昌人,丁零人,回鶻人,堅昆人,克烈人,乃蠻人,講蒙古語的鮮卑人,柔然人,契丹人,蒙古人,卡爾梅克人,漢藏語系的漢人,吐蕃人,都先後統治過中亞,西亞,甚至是南亞。形成了大量的混血民族,但那裡保存下來的都是突厥語,故中亞被稱為突厥斯坦。土庫曼語,維吾爾語,哈薩克語,吉爾吉斯語,烏茲別克語,亞塞拜然語,土耳其語,歐洲的韃靼語,都是突厥語。據說,突厥語內部分別很小,土庫曼語與維吾爾語的差別就同四川話和西北話的差別差不多。突厥人內部,從東向西,從北向南,黃種人特點逐漸減少。土耳其人看不出黃種人特點,而吉爾吉斯(克爾柯茲)人,哈薩克的牧民,則長相與蒙漢各族相似。在南方,五六千年前,講馬來語的民族就已經從黃河流域向東南亞分批的遷徙了。馬來人按遷徙的時間不同,又可分為老馬來人,新馬來人。老馬來人混有赤道人種的特點,皮膚較黑,但他們人數較少。更多的是新馬來人,他們的南下時間較晚,種族也較純。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等國,都是新馬來人占絕大多數。另有一部分馬來人,遷入太平洋的島嶼上,並於當地人融合,就是現在的玻利尼西亞人。另有證據表明,日本當時也有馬來人居住。在馬來人南下的同時,南亞語各族也在南下。有的學者認為,古代中國的越族人,他們的語言應屬南亞語系。至少在兩千年前,越族還有一部分生活在江浙一帶,而越族的講越語後代是越南人。越南離江浙已經很遠了。柬埔寨人也講南亞語。另外,緬甸,泰國,印度境內的孟族,也講南亞語。南亞人與馬來人都屬於南方蒙古利亞人種。819世紀時,有多位自然科學家在種族的問題上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如Georges Cuvier、James Cowles Pritchard、Louis Agassiz、Charles Pickering、Johann Friedrich Blumenbach。其中Cuvier將人類三分,Pritchard七分,Agassiz八分,Pickering十一分。Blumenbach的五分法則是19世紀時比較常見的:高加索人種 / 歐羅巴人種,即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西亞、中亞、南亞等地蒙古人種,即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東南亞、東亞、北亞等地尼格羅人種,即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等地美洲人種,即紅色人種,主要分布在美洲馬來人種,即棕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東南亞於被亞阿爾泰民族(注意:和20世紀的棕色人種不同)在Blumenbach之後的幾十年里,研究人員漸漸將美洲、馬來兩個人種歸併於蒙古人種,結果進入20世紀初剩下三個主要的人種:尼格羅人種,即黑色人種高加索人種,即白色人種蒙古人種,即黃色人種20世紀最常見的分法是由美國人類學家Carleton S. Coon提出的:尼格羅人種,即黑色人種高加索人種,即白色人種蒙古人種,即黃色人種澳大利亞人種,即棕色人種【附錄】蒙古人種蒙古人種(Mongoloid),又稱黃種人,亞美人種。分為古蒙古人種與新蒙古人種。蒙古人種得名於:歐洲人對蒙古帝國無情的擴張和大屠殺的恐懼。所以當德國人類學家"克里斯托弗 邁納斯( Christoph Meiners)"在其「二元人種論」對黃種人的印象首先就想到了「蒙古人」。這就是第一次用到「蒙古人種」這個名詞。此後又因「蒙古」一詞無法代表所有亞洲的人種,一些學說開始使用亞洲人種作名稱。現在西方民間一般把黃種人稱為「亞洲人」或「東亞人」。膚色在世界所有人種中居中,呈黃色或黃褐色。頭髮大多色黑且直而硬,部分人有輕微的捲髮;少數為淺色發。鬍鬚和體毛不甚發達;臉型有扁平的,還有窄長的。下巴不凸出,但是有些人較尖,有些則為較扁。顴骨突出。鼻寬度中等,鼻樑不高;唇厚適中,大多略向前突出;眼裂中等,眼球呈褐色,上眼瞼褶發達,大多有內眥褶遮蓋淚阜,眼外角一般高於眼內角。頭骨上表現的特徵是鼻尖點指數中等,眼眶較高。美洲印第安人面部不象亞洲的蒙古人種那樣扁,鼻子的突出度也稍大。上門齒舌面的鏟形結構也是黃種人的顯著特徵之一。蒙古利亞人種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種,純蒙古利亞人種主要分布在東亞的中國,蒙古,朝鮮,韓國,日本;南亞的不丹等;這是新蒙古人種,或者叫北蒙古人種。亞洲東部、中部和東南部以及美洲與大洋洲,包括有東亞:中國除了俄羅斯族及塔吉克族,以及幾個突厥民族外的大多民族(漢族、壯族、滿族、蒙古族、藏族、京族、朝鮮族等)、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之京族、岱依族、泰族、芒族、儂族、占族等和東南亞國家(除了新幾內亞)的大部分人口(如馬來族、泰族、老族、高棉族、孟族、緬族、撣族、欽族、克倫族),中亞的烏茲別克族、吉爾吉斯族、土庫曼族、哈薩克族等突厥語族,西伯利亞的楚科奇族和通古斯語族、南亞的不丹族、錫金族、拉達克族、拉伊族、林布族、亞卡族、馬嘉族、塔芒族、古隆族、塔卡利族、塔魯族等,美洲的愛斯基摩人、印第安人,大洋洲除了澳大利亞及新幾內亞的所有原住民。俄羅斯聯邦境內西南部地區(裏海與黑海之間)卡爾梅克共和國的居民也屬於「黃種人」,俄羅斯聯邦東西伯利亞地區(與蒙古國接壤)的布利亞特共和國(唐努烏梁海附近)也是屬於蒙古部落之一,另外歐洲的匈牙利之馬扎爾人、非洲馬達加斯加人(梅里納人,來自印尼)。東南亞的緬甸,泰國,寮國,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汶萊,菲律賓,東帝汶。在俄羅斯,尼泊爾,印度,美洲各國,也有相當多的黃種人。東南亞的除了中國人,其他的黃色人種是馬來人種西亞,南亞,東歐,中歐,北歐,很多的民族是黃白混血種。而今天的東南亞,太平洋諸島,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很多的民族是黃種人與赤道人種的混血種。地理大發現後,美洲的蒙古利亞人種與白人又發生了廣泛的混血,這種現象在拉美更加明顯。大多數中國人及周邊一些國家的人群屬於現代蒙古人種,可以分為五個亞種:現代蒙古族的種族類型屬於蒙古人種中的北亞亞種,又稱作西伯利亞亞種或大陸蒙古亞種,是蒙古人種中比較典型的代表,主要分布於中央亞細亞和西伯利亞等亞洲大陸的腹地。他們體質特徵具有鮮明的特色:面部既高且寬,因此臉部顯得很大,並且非常扁平;顱型多半比較低、寬,由很大的垂直顱面指數所反映出的低顱高面性質是該小人種的一個突出特徵;鼻根一般比較低矮,鼻型略寬;眼眶比較高,內眥皺褶(蒙古眼)和上眼瞼皺褶(單眼皮)等蒙古人種性狀十分典型。其他的區域性蒙古人種類型包括:東亞亞種,主要分布於中國、日本和朝鮮等東亞地區;南亞亞種,主要分布於東南亞一帶的印支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緬甸等地;東北亞亞種,主要分布在亞洲大陸的東北角和美洲北部的阿拉斯加、格陵蘭島等極地附近地區,以因紐特人、阿留申人為其主要代表;美洲亞種,即印第安人的各個類型群,該人種廣泛分布於南、北美洲大陸。這些人群在體質特徵上雖然有一定差異,但都屬於蒙古人種的範疇。我國目前居民的主要種族成分是蒙古人種中的東亞、北亞和南亞亞種。雖然被命名為黃種人,可是很多黃種人比白種人的膚色還白。 這是因為部份黃種人(女性更甚至部分長期從事室內工作的人)的黑色素偏少,而且很多人都喜歡長期在室內活動,因此皮膚顏色不被太陽光所影響。而且白種人往往顯示出血管的顏色而發紅。舊石器時代中期以來,我們的遠古祖先就在非洲這塊土地上開始了向蒙古人種的發展歷程。這一人種的形成、發展和分化的過程基本上是在單一的蒙古人種主幹水平上發生的。這種相對來說比較單純的人種學背景,為闡明東亞、美洲文明幾千年來持續穩定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由於氣候逐漸轉暖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的生存空間不斷擴大,生活條件也有了改善,人口的數量急驟增加。因此可以想見,當時各人類群體之間的遷徙、接觸和混雜現象一定較之舊石器時代來得更加頻繁,這無疑將會大大地促進人種分化的歷史進程。在我國地下出土的古人骨研究資料中,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的材料比較豐富。這些人類學資料多半集中在田野考古工作開展的時間較長、遺址分布比較密集的黃河流域、內蒙古長城地帶、燕山南北以及長江中下游和部分南方沿海地區。北京猿人,就是鏟型門齒,這是蒙古利亞人種的特有性狀。但北京猿人不是現代黃種人的祖先。真正的黃種人在五萬年前的中國才出現,典型的是馬壩人,柳江人。但更出名的是一萬八千年前的北京一帶的山頂洞人,他具有了大部分現代黃種人的特點。山頂洞人是一種尚未分化的黃種人,他兼具了遠東,北方,北極和美洲蒙古人種的特點,甚至正如當時北歐人具有蒙古利亞人種特點一樣,他也具有一些北歐白人的特點。有的學者估計,山頂洞人已經和北歐白人在隔絕狀態下繁衍了兩萬年,即大概1000代。這兩萬年並不是單純的就地繁衍,而是伴隨著大規模的遷徙的。從蒙古人種的祖先從東非向東北亞洲啟程那一刻始,蒙古人種的繁衍分化就掐下了秒錶。因此說來,山頂洞人已經是真正的黃種人了。古黃種人部落首先從非洲開始遷徙。由於其他部落人——尤其古班圖人——一的侵擾,一小部分古黃種人向南遷徙,成為科依桑人,大部分則向北沿尼羅河來到北非和西亞。在兩河流域,有一部分黃種人留了下來,就是後來的蘇美爾人。更多人繼續向東走,接著從中亞進入了東亞。在這個遷徙過程中,古黃種人逐漸開始與其他人種部落表現出不同,而其他人種幾乎也在同時與黃種人分化開了。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烏拉爾語系、南亞語系、南島語系、科依桑語系、印第安諸語言和蘇美爾語。芬蘭人15世紀才出現國家,他們逐漸被排擠到邊遠地區,烏拉爾人很早就開始和白人混血,現代烏拉爾人多是黃白混血種,甚至是白人,他們分布在北歐的東部和最北部,中歐。主要語言是匈牙利語,芬蘭語,愛沙尼亞語,莫爾多瓦語(不是摩爾多瓦),科米語,阿卡利阿語。保加利亞人),欽察人,突厥(土耳其)人,講蒙古語的柔然(阿瓦爾)人,蒙古(韃靼)人都曾橫掃歐洲,尤其是13世紀,由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領導的「長子西征」,如果不是窩闊台大汗意外病逝,諸子侄忙於東返爭汗位,歐洲恐怕會全境被征服,因為無論是三分之二領土被征服,幾十個國家淪陷的事實,還是羅斯人,日爾曼人,捷克人,波蘭人,條頓人,匈牙利人在戰場上的拙劣表現都表明,無論是羅馬的武士,還是北歐的海盜,要用軍事手段抵抗蒙古騎兵是不可能的。一位德國的軍事學家說:「韃靼(蒙古)人用皮鞭給歐洲的騎士們上了一課。」也可能正因為如此,在人類學上,黃種人的學術稱謂是蒙古利亞人種。但這些民族在歐洲的後代多是黃白混血種,只有少量是純黃種人或純白種人。在幾千年前,甘肅以西,除西伯利亞和北歐外,所有的居民都是講利雅安語的白人,甚至連漢朝的史書也記載,當時甘肅河西走廊的烏孫人是「碧眼」。但後來,講突厥語的匈奴人,突厥人,高昌人,丁零人,回鶻人,堅昆人,克烈人,乃蠻人,講蒙古語的鮮卑人,柔然人,契丹人,蒙古人,卡爾梅克人,漢藏語系的漢人,吐蕃人,都先後統治過中亞,西亞,甚至是南亞。形成了大量的混血民族,但那裡保存下來的都是突厥語,故中亞加上新疆又被稱為突厥斯坦。維吾爾語,哈薩克語,吉爾吉斯語,烏茲別克語,土庫曼語,亞塞拜然語,土耳其語,歐洲的韃靼語,都是突厥語。據說,突厥語內部分別很小,土耳其語與維吾爾語的差別就同四川話和東北話的差別差不多。突厥人內部,從東向西,從北向南,黃種人特點逐漸減少。土耳其人看不出太多黃種人特點,而吉爾吉斯(克爾柯茲)人,哈薩克的牧民,則長相與蒙漢各族相似。在南方,五六千年前,講馬來語的民族就已經從黃河流域向東南亞分批的遷徙了。馬來人按遷徙的時間不同,又可分為老馬來人,新馬來人。老馬來人混有赤道人種的特點,皮膚較黑,但他們人數較少。更多的是新馬來人,他們的南下時間較晚,種族也較純。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等國,都是新馬來人占絕大多數。另有一部分馬來人,遷入太平洋的島嶼上,並於當地人融合,就是現在的玻利尼西亞人。另有證據表明,日本當時也有馬來人居住。在馬來人南下的同時,南亞語各族也在南下。有的學者認為,古代中國的越族人,他們的語言應屬南亞語系。至少在兩千年前,越族還有一部分生活在江浙一帶,而現在越族的講越語後代是越南人。越南離江浙已經很遠了。柬埔寨人也講南亞語。另外,緬甸,泰國,印度境內的孟族,也講南亞語。南亞人與馬來人都屬於南方蒙古利亞人種。19世紀時,有多位自然科學家在種族的問題上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如Georges Cuvier、James Cowles Pritchard、Louis Agassiz、Charles Pickering、Johann Friedrich Blumenbach。其中Cuvier將人類三分,Pritchard七分,Agassiz八分,Pickering十一分。Blumenbach的五分法則是19世紀時比較常見的:高加索人種,即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西亞等地蒙古人種,即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中亞、東亞等地衣索比亞人種,即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等地美洲人種,即紅色人種,主要分布在美洲馬來人種,即棕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東南亞於被亞阿爾泰民族(注意:和20世紀的棕色人種不同)在Blumenbach之後的幾十年里,研究人員漸漸將美洲、馬來兩個人種歸併於蒙古人種,結果進入20世紀初剩下三個主要的人種:尼格羅人種,即黑色人種高加索人種,即白色人種蒙古人種,即黃色人種20世紀最常見的分法是由美國人類學家Carleton S. Coon提出的:剛果人種,即黑色人種高加索人種,即白色人種蒙古人種,即黃色人種澳大利亞人種,即棕色人種
推薦閱讀:

2013世界問中國人十個為什麼!
文天祥: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是怎樣的煉成的
美國媒體:中國人對美國特性又愛又怕
中國人不窮,窮的是人們的思想。。。
入了美籍就不是中國人? 真相不是你想的那樣

TAG:中國 | 歷史 | 種族 | 中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