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大錢的邏輯——做經濟周期的朋友
很多社會老油條覺得金融賺錢。
而剛入行的大學生其實都挺懵,忙到懵逼的同時問一句:「究竟是哪裡賺錢?」
其實這種感覺是很正常的,所以很多「喜馬拉雅雞湯」才會有聽眾的市場。
在金融領域,只有深刻了解周期、運用周期才能賺錢。
更簡單的說就是,金融市場的確是來錢最快的方式,前提是你得看對。
想一想2015年股市,2016年的大宗商品,2017年好吧我不說比特幣我說做空債券期貨。只要中間吃上一段,足夠讓本金翻倍。稍微牛X一點翻好幾倍根本就像
賺大錢的邏輯,無論是通過創業賺大錢,還是在金融市場做交易賺大錢,其實邏輯都只有一個,那就是順應經濟周期,踏准周期的節奏。
一、經濟周期自身的驅動力小愛說經濟周期,顯得很專業和陌生。
但是如果跟大夥說時間周期,比如一年四季的周而復始,就很容易理解。
?驅動季節交替的根本動力是什麼?
是地球公轉。只要地球繞著太陽轉,那麼一年四季就必然永遠交替下去。
?那麼相對應的經濟周期交替的原因是什麼呢?
比如說像小愛做的圖。
圖中,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收入,斜向上的灰色表示小明的收入增長曲線,紅色的曲線表示小愛的實際支出曲線。
█ 第一年,小愛的收入是100塊,但為了找個女朋友,向銀行借了20塊,總支出是120。(第一次紅色曲線超過灰色)
█ 第二年,小愛的收入增加到110塊,但第一年的借款到期,需要還錢20塊,於是總支出就變成了90。(灰色再次超過紅色曲線)
?接下來我要告訴你一個十分簡單暴力的經濟規律:
不管怎麼樣,總收入=總支出。
但由於借款和負債,會變成紅色曲線的波動。
————這就是經濟周期。
█ 第一年,小愛負債(加槓桿),實際支出大於實際收入。
█ 第二年,小愛還債(去槓桿),實際支出小於實際收入。
如果第三年小愛又像第一年那樣借錢消費,第四年歸還,以此循環,就會重複出現上圖的曲線。
支出曲線圍繞收入曲線的波動,就構成了一個最直接的周期。
宏觀上叫信貸和槓桿。
信貸,是經濟出現周期波動的根源。
那有好事者就問了,為什麼要借錢呢?因為銀行允許借錢啊!
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它死後洪水滔天,那是下一代人的事情,想一想發的各種債,不就是這麼個道理嗎。有好事者擔心某某政府赤字太厲害,在我看來,都擔心得太多了。
不知道經濟老大哥美利堅都一直在提高政府的債務上限嗎?
二、一切核心其實還是利率說到借錢,那麼小愛能借到多少錢就直接決定了周期的「振幅」如何。
借的多,漲得快(為什麼要寬鬆),但又怕借太多還起來太難波動太厲害(為什麼要去槓桿和緊縮)。
這二者之間相互矛盾,相互制約,同時相互影響。
而決定借的多借的少,對於使用者(小愛)來說,則在於錢貴還是便宜。
這就是利率。
顯然,利率越高,我向銀行借錢的意願就越低,因為我要還的利息高啊!
如果利率高導致我借錢少,那麼我的總支出就會變少,經濟周期的振幅就變小。當然不止小愛一個,小愛上下游的ABCDE也同樣……
如此循環下去,最終的結果就是整個經濟系統的支出都會變少。
所以有時候利率突然提太高,會錢荒,會危機。
所以房價什麼時候會降?
來,老鐵們大聲告訴我:
利率(持續)升高,信貸(持續)收縮的時候。
具體來說,利率持續維持在高位,整體信貸收縮,進而導致進入房地產的支出減少。
就是大概在
嗯,就是曲線一階導為0,且利率開始轉向的時候。
當然,這裡只考慮單要素「貨幣」,還有其他要素也很重要(比如政策,國際形勢等)了。而官方的邏輯便是:利率提高->信貸意願降低->支出減少->別人的收入減少->支出進一步減少->產出變化鈍化->價格下降。
利率降低的邏輯,便是反過來。
三、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把(zhuan)握(qian)呢?>>>>
1、首先你要把握利率周期
長的經濟周期,時間通常是75年-100年,換句話說,每個人的一生,只能經歷一個長的經濟周期。但每個人都會經歷七八個短周期(朱格拉周期)。
與周期做朋友,才能在大方向面前,分清大是大非,不迷失不盲從。
不顧周期,只想著與時間做朋友,比如一頭扎進房地產市場,幻想著未來幾年再漲它個三五倍,可能恍恍惚惚被收割幾次,一輩子也就這樣過去了。
這是大周期。
至於當下中國在哪個周期?市面上已有太多闡述,小愛這裡不再舉例。
>>>>2、具體在不同的周期,周期的不同階段里該投資什麼?
小愛不想說話,並向你們丟了一個美林時鐘。
這是美利堅投行大咖美林證券推出對應經濟周期不同階段的投資品種解讀。
更簡潔一點,放在坐標軸上就是:
不要看圖覺得很簡單,其實它是有效且很難的。
祝大家一周工作愉快~
本文完。
愛 理 財 愛 生 活
理財也可以很簡單
推薦閱讀:
※薩默斯:特朗普的經濟計劃真會造福勞動階級?
※潘綏銘:「小姐經濟」現象
※蔡昉:撥開迷霧,讀懂中國經濟
※全球經濟形勢危機重重 但中國必將一枝獨秀
※美國經濟變平庸增速放緩 已成發展中國家前進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