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解讀馬英九的「此生難統一」?【張雪忠】

日前,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接受美聯社記者專訪時指出,「由於台灣民眾反對中國大陸的獨裁統治,兩岸統一在『我們這一生』不太可能發生」。基於其一貫的民主理念與「反共」立場,馬英九在過去一直主張,大陸地區的政治民主化應是兩岸最終統合的基礎與前提。筆者曾在「兩岸應民主統一,還是統一民主」一文中,對馬英九的「民主統一論」既予以理解,也有所批評。因為,台灣的主權歸屬一旦與大陸的民主問題發生這種「政治性沾粘」,將會使中國對台灣主權的合法性與正當性遭到削弱。但筆者同時認為,大陸地區的政治民主化,不僅將對兩岸的和平統一大有助益,而且也是大陸社會經濟持續發展與繁榮的政治保障。人們可以在不削弱主權原則的前提下,對兩岸統一與政治民主進行「技術性聯結」,使中國的國家統一過程同時成為政治民主化的過程。利用兩岸政治制度的差異謀求台獨的企圖,任何期盼兩岸統一的人都應堅決反對。但作為明確反對「法理台獨」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此生難見統一」的表態,只是坦率地指出兩岸和平統一的政治障礙。他的意見值得人們予以冷靜思考和認真對待。由於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大陸、台灣、香港和澳門曾在長時間內被分隔開來。對於這一不幸的過去,人們已經無法改變。但如果這一不幸恰巧導致一些附帶的益處,人們沒有理由不加以把握和利用。兩岸四地相互分隔的歷史,使中國民眾分別生活在四個相互獨立的社會,進行不著同的社會政治試驗,也獲得了關於不同政治制度的直接經驗。人們可以根據不同制度所產生的不同後果,對它們的優劣加以比較和評判。相對於不同國家或不同民族而言,同一國家或同一民族不同部分之間的制度借鑒,顯然更為便利和可行。因此,不管是在國家統一的過程之中,還是在國家統一之後,中國民眾都應該有權對不同地區的制度加以比較,並擇優採用。不少人根據馬英九接受專訪時的表態,認定他將拒絕統一,甚至認為他和台獨分子並無區別。這一結論似乎過於草率和武斷。沒有人可以斷定馬英九的大陸政策今後將走向何方,但至少就目前情況而言,馬英九正承擔著遏制台獨的排頭兵的任務,這對維護中國的主權完整已是很大的貢獻。在5月20日的就職演說中,馬英九明確表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中華民族不是一個含義明確的政治概念,但人們仍可從中感受到馬英九長久以來的中國情懷。在台灣目前的政治現實下,這已是馬英九所能做到的最大善意的表示。馬英九還在演說將大陸十三億民眾稱為「同胞」,並「由衷盼望中國大陸能繼續走向自由、民主與均富的大道」。「中國大陸」的表述顯然意味著,馬英九並不認為「大陸」能夠構成「完整」的中國。他對大陸政治走向的期盼也表明,他並沒有把大陸視為外國。在評價馬英九的言行時,人們應該避免這樣一種傾向,即把國家統一的任務壓在馬英九一個人身上,而一旦他不能立即完成任務,就對其大加指責。我們應該還記得,兩岸分隔的現狀並不是馬英九所造成的。當馬英九感嘆「自己的任期最長只有八年,在任內無法進行統一談判」時,他對兩岸「終極統一」的期盼已經是呼之欲出。馬英九在兩岸關係上的所作所為,不但取決於他的獨統立場,更取決於台灣民眾對他的認同。在台灣也有一些人支持以「一國兩制」的方式實現兩岸的統一,但他們對中國統一事業的貢獻,難道不是更為有限嗎?為了實現兩岸的和平統一,大陸也有很多事情要做。台灣同胞對來之不易的民主和自由可能得而復失的擔憂,應該得到人們的關注和理解。必須承認,在戰略上,大陸方面仍是遏制台獨的主要力量,但就促進兩岸統一而言,人們有必要在政治上擺脫「大陸中心主義」的心態。中國和平統一的過程,應該同時成為中國人對兩岸四地的不同制度進行自由選擇、改進和完善的過程。兩岸分隔的歷史與現實,已經為人們提供了慘痛的教訓:不同政黨對特定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的偏執堅持,以及對民眾平等的政治參與權利的剝奪,正是造成兩岸政治分裂的原因和阻擋兩岸和平統一的障礙。對兩岸統一的政治模式,人們應該持一種最為開放的心態,並極力避免為了維護某些政黨的權力壟斷,而人為地排除原本可行的政治安排,並因此降低國家統一的可能性。所有真心致力於國家統一的人都必須牢記,自己所應效忠的對象是這個國家和生活在這個國家的人民,而決不是某一個人、某一個政黨或某一種既定的政治制度。作者任教於中國華東政法大學
推薦閱讀:

王康:告語馬英九
邱毅:民進黨一定會替阿扁平反,並追殺馬英九
馬英九否認「賣台」:台灣怎麼可能靠我賣得掉|蔡英文|馬英九|台灣
蔡英文早被馬英九一句話點中了死穴!

TAG:馬英九 | 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