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仙之要妙、羽化之根本——《黃庭經》的太和修養觀(一)
道家講自身修養之道,其理論之大成乃是以「性命雙修」為主要理論宗旨的內丹心性之學。在有關內丹學的思想著作中,太和一詞頻頻出現,而此種情況主要是受《黃庭經》的影響,所以本文接下來探究《黃庭經》的太和修養觀。
現存《黃庭經》分為《黃庭內景玉經》、《黃庭外景玉經》和《黃庭中景玉經》三部。其中《黃庭內景玉經》成書時間相對較早,且於道家影響最大,與太和思想聯繫也極為密切,所以本文重點討論《黃庭內景玉經》(以下簡稱《黃庭經》者皆指《內景玉經》)。《黃庭經》又名《太上琴心文》、《大帝金書》、《東華玉篇》,托稱太上大道玉晨君所演說,相傳為西晉初魏夫人(魏華存)所得而傳承,所以一般認為是魏夫人所著。王明考證認為,魏華存非此經創始人,魏晉之際民間似乎已經有秘傳《黃庭》草本,魏華存大約在晉武帝太康九年(288年)得到這個草本,加以注述修訂,自此撰成定本而得以廣泛流傳。
《黃庭經》自流行於世以來,一直被視為道教內煉養生之書,唐梁丘子白履忠稱之為「學仙之要妙」、「羽化之根本」。《黃庭經》是一部以中醫人身臟腑各有所主的理論為基礎,結合道教人身百脈關竅各有司神之說,以七言韻文的形式闡釋吐納行氣、存思諸神、漱咽津液等修鍊要訣,系宗教思想與醫學原理,乃至心性學原理相糅合的道書。此經以修鍊長生成仙為旨,而長生成仙的條件之一就是要身心皆達到「和」的境界,故而涉及太和觀。
吐納行氣——何不食氣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黃寧
吐納行氣是道家傳統的養生方法,一般是指通過口鼻呼吸,攝入天地自然之間的清氣而吐出人體的濁氣,道書里又稱食氣、服氣等。吐納之說先秦道書已經有所記載,如《莊子·刻意篇》說:「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莊子所說的「吹呴呼吸,吐故納新」就是指呼吸精氣的養生方法。《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也有類似記載:「黃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莊子說的「道引之士」即是導引之士,「熊經鳥申」是指「若熊攀樹而自經,類鳥飛空而伸腳」的導引方法。這是依循經脈,輔以動作導氣養生的方法,華佗的《五禽戲》以及約自宋朝流行於世的《八段錦》即屬於這一類功法的典型代表。漢代在黃老之學流行的背景下,河上公注《道德經》也主張「治身者,呼吸精氣」。魏晉時期,此法更加盛行,相關養生道書大量湧現。《黃庭經》繼承這一傳統養生方法,結合自河上公以來的「太和」「精氣」之說,提出服食「太和精」「氣」的主張。
《黃庭經》曰:
百穀之實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亂神明胎氣零,那從反老得還嬰?三魂忽忽魄糜傾!何不食氣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黃寧。(《百穀章》)
《黃庭經》認為,五穀雜糧其實是天地間自然生長的植物之精華,而各種美食之味對於人來說乃是身外之物,食用之會擾亂自身「胎氣」(即元氣)和精神。所以《黃庭經》主張服食「太和精」,從而達到長生不老、返老還童的養生目的。這裡的「太和精」是指「太和」元氣之精華,大概是繼承河上公「太和」「精氣」之說,二者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不過河上公是就宇宙生成論而言,《黃庭經》是就養生論而言。一個是整個天地宇宙的元氣,一個是人體自身的元氣,根據道家萬物同源的理論原理,這兩者本是一物。另外,《黃庭外景經》也說「獨食太和陰陽氣,故能不死天相既」,這也說明「太和精」、「太和氣」名殊而同一。
關於「黃寧」,梁丘子注曰「黃庭之道成也」,也就是說實現了《黃庭經》所描述的「呼吸元氣以求仙」的修鍊理想。《黃庭經》講「食氣太和精」而「不死」,正是繼承道家返本還源之道,也是主張以「和」為本,崇尚「太和」之道的表現,並非人們所誤以為的鬼神迷信之說。《黃庭經》已說明:
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以為真。(《仙人章》)
也正如《太清修丹秘訣》所說:「天地元爐葯在身,陰陽不測謂之神。元氣飛霜飛九轉,還丹本是太和精。」此言從修養的角度闡釋了道家天人同源的宇宙觀,而這也正是《黃庭經》的潛在理論邏輯依據。
與「食氣」類似,《黃庭經》主張漱咽津液的養生方法也注重太和之道。《黃庭經》云:
口為玉池太和宮(一本作「太和官」),漱咽靈液災不幹,體生光華氣香蘭,祛滅百邪玉煉顏,審能修之登廣寒。(《口為章》)
此意為津液在口中調和,漱咽之可達到養顏祛病,強身健體,乃至修鍊成仙的功效。《黃庭經》把口比作「太和」之「宮」,其實也是強調一個「和」字,崇尚「太和」思想的體現。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