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指印——遺傳在性格中扮演的角色》(一)

生命的參與者  自從本書第一版於1990年問世以來,一撥撥有關基因研究的新發現充斥於新聞中。每周我們都更加明了有關人體構造與功能的遺傳密碼,也更加了解這些「設計圖」不僅關係到某些特定疾病,還影響到人類的發展與性格—這正是本書的主題。  這段時期真是非比尋常,成果不可低估。  人體約7.5萬個基因中,經過識別與歸類的已有3.5萬個(短短5年前科學家發現的基因數只有2 000個)。伴隨新的染色體圖譜而來的,則是解析遺傳疾病根源的能力—從癌症到精神分裂症,乃至於阿爾海默氏病(Alzheimer誷 disease,俗稱老人痴呆症)。過去被視為純粹由環境因素造成的心理病症—如尿床,科學家現在都認為與基因有關。克服這類病症的想法或許不可思議,但是在未來10年內,因為開啟或關閉一個基因,而使人類免於罹患結腸癌,可能在某個陰雨的星期二下午就能實現。  過去5年來,由於「百憂解」(Prozac)和同類藥物的上市,治療抑鬱症有了新的武器,這些藥物明顯改變了患者的性情。它們的效果指出,生物學與行為之間確有強烈、明確且持續的關係。但是,開這類藥物的醫生還是別把它們視為情緒萬靈丹。不僅如此,我們比以往更需要對人類繁複的個體發展保持敏感。企圖單以先天遺傳或後天教養來解釋個體發展的差異,實在是偏離了問題的核心。  脫氧核糖核酸(DNA)提供了廣泛的呈現方式。每個人必須被視為個體的表現。每一個孩子皆不同,並將蛻變為迥異的成人。我們的基因繼承的是一個範圍,而非分毫不差的複製品。  新資訊要求父母、照顧者、教育工作者、社工人員和心理治療師採用新的思考模式。其實,任何對自己或他人特質感興趣的人,皆應起而效法。我們希望,本書將深入探討「遺傳」與「環境」在每個人生命開展之際,如何親密地參與其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彼得·B·紐鮑爾與亞歷山大·紐鮑爾  1995年9月於紐約市  前言  個人生命史的新視野  基因決定眼睛的顏色與血型、調節體內的荷爾蒙、導出性慾、決定手指的形狀與壽命的長短。身為一種生物,人類共同分享由基因統籌的生理源頭。  奇怪的是,這些生物基礎通常不為我們所看重。  每個生命都源於不同的基因組合,使得每個人都成為大自然的新實驗,然而,當我們想要了解人類個別差異的肇因時,學習與經驗卻是我們最感興趣的部分。我們認為,學習與經驗的意義大於遺傳。老師與父母是誰、拜訪過什麼城市、做過什麼工作、見過什麼有趣刺激的人物,才是令人尊敬的生命範疇。這才是文學、傳記與聊天的內容,DNA並不包含在內。  害羞是遺傳?  祖父母往往對家族有足夠了解才會說:「我們家父母雙方,有許多祖先樂感都很棒。」或「很多祖先都有學習的問題」、「脾氣都很暴躁」……祖父母能察覺家族重複出現的特性、特別的傾向與特徵。這些就是家族成員的特質。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揚棄了大家庭,過著小家庭、單親家庭或獨居的生活,失去縱觀整個家族的機會。於是,出生後的環境便被視為塑造生命的惟一模型。  誰會想到,害羞可能受到遺傳的影響?某些飲食失調的疾病、強迫性行為的傾向、愈演愈烈的生理與心理疾病,也是遺傳惹的禍?誰會想到,人類特性中最高尚的、感同身受的同情心,竟然也受到生物學的影響?  因為如此,從中耳炎到好奇心等人類行為的特質,都一再引起研究人員的強烈關注。我們下面會看到,成長的過程—也就是成熟(maturation)與發展(development),現在已被視為是遺傳因子的影響。  這些發現令人難以接受,因為它們向基本的理論提出挑戰。從一開始,似乎就貶低了人們向來珍視的環境因素,使我們無法依照自己的期望與意圖,將兒女打造成自己夢寐以求的模樣。我們不但沒有因為基因的影響力而感到興奮,反而羞於承認遺傳因素。我們並未尊崇大自然的慷慨大度與變化多端,也不曾仔細觀察令每個生命與眾不同的差異。其實,每個孩子對世界的反應,都受到天生性格的影響。  每個人的性情都受到遺傳與環境的共同影響。我們每天所做的各種決定,充滿了遺傳與環境影響的色彩。對於遺傳與環境的看法,左右了我們看待子女的眼光和態度,也影響到老師的教學心理、心理治療師的分析、父母的管教之道,以及詩人的創作靈感。因此,了解整體的文化態度為何抗拒遺傳因素極為重要。  近年來環境因素幾乎成為一切的指標。由於它對人類生活的貢獻,得到過多讚譽;也因某些失敗,背負太多負擔。心理衛生、教育、人類學等專業領域也十分重視環境因素。人們往往不願相信,基因對性格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力。  奴隸制度、種族歧視與納粹主義使我們對遺傳充滿疑慮。解放人心的社會觀念從啟蒙思想、美國獨立宣言到社會主義,都在使我們深信:社會有能力自行改善,人類有能力改變自己,成為一生想望的傑出人物。  將近50年前,兒童心理學家、精神醫師與心理分析家開創了一條新的途徑。他們捨棄了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盛行的驅動力(drives)觀點,轉向探究個人對外在世界的適應力,尤其是孩子與父母的關係。  新方向的成功使得各界愈來愈重視社會經驗,人們撫養子女的方法因而改變。  嬰兒與母親  有關嬰兒與母親的互動研究指出,孩子在出生後的幾天內,對環境的刺激就有活潑的反應。同時,新生兒有能力、也有需要,在情緒上與親近的人有所聯繫。今天,這個觀念之所以不證自明,完全是因為幾十年來的大量研究使然。  這些研究成果深深地影響到許多對孩童感興趣的學者。例如: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研究兒童在發展過程中,持續不斷的心靈變化,以及兒童心智發展在心理分析學上的地位;皮亞傑(Jean Piaget)列出認知發展的不同階段,了解孩子如何與自己的世界互動;鮑爾比(John Bowlby)提出情感依附(attachment)的理論;馬勒(Margaret Mahler)審慎描繪母子間最初三年的互動步驟,還有一些學者專家詳細說明過去未發現的童年心理疾病。  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幼年期的環境是很重要的,尤以母親的角色最為關鍵,被視為孩子健全發展的根本因素。大家都認為,如果沒有母親,將會造成孩子生理與心理的毀滅性影響。擾亂心理功能的創傷(trauma)被視為大多數病症的主因。由於母親的權力與影響力,大部分童年時期的問題被認為與不良的母子關係有關。精神分裂症與自閉症如今已知與神經傳導物質等生化因素有關,但過去也曾被解釋成是母親的失職所致。心理疾病與母親的態度聯結在一起,不同「類型」的母親會造成孩子不同的病況,從身心疾病到說話障礙;從憂鬱症到反社會行為。換句話說,童年病理學的整個範圍都包括在內。  純粹環境使然的觀點,至今仍然存在。強調父母的影響仍是一大趨勢,彷彿只要減少父母的影響力,就會降低教育與養育的需求,減少愛與照顧的力量。大家認為,學習是養成今天與未來性格的主要原動力,基因則不受重視。人們常以為,這個細胞與化學的世界和心理世界毫無關係,就如天邊的彩虹般難以捉摸。大多數人接受基因在生理特定疾病上的影響,如鐮狀細胞貧血症(sickle cell anemia)與道氏綜合征(Down誷 Syndrome),卻忽視基因對性格形成的影響。因為在這些領域,「遺傳」與「環境」的關係密不可分,人們難以察覺基因的作用。  追隨孩子的成長  在這種氣氛之下,我們偶然間有個機會得以追蹤同卵雙胞胎的發展過程。懷著莫大的好奇心,我們決定研究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此處所指的「環境」,主要是母親與嬰兒的關係。  以前沒有人研究過,同卵雙胞胎若自出生後就被分開,在不同的環境中成長發展,會是何種情形。如果能追隨孩子的成長,與其一起度過生命循環的階段,將是一種前瞻式的研究方法。然而,其他所有針對同卵雙胞胎的研究都是回顧過去,對象多半是幼年即被分開的同卵雙胞胎。到了他們成人後,再測量彼此的異同,試圖把他們生活中零碎的過去拼湊起來。  這種回顧式的研究方法有幾個缺點:搜集到的資料多半仰賴訪問與記憶。人對於自己的生活與過去,並不是完全可靠的訊息提供者,不論是談論子女,或是回想童年皆然。但是生命的最初幾年,正是我們的研究興趣所在,那是未來行為模式的塑造期,但是人們對嬰兒期卻不復記憶。最重要的是,得自同卵雙胞胎的回顧式資料,比較傾向於疾病和生理特質的研究,而非個別發展的調查。  因此,我們希望在行為發生的當時進行研究。即孩子出生時,我們就在現場,定期、嚴謹地觀察被分在不同家庭成長的雙胞胎,研究他們與父母手足的關係,儘可能搜集行為與成長的資料。  研究的假設是:一旦了解發展過程,就比較容易了解恐懼症之類的衝突與不適的問題。孩子偏離發展途徑時,就會產生恐懼感。只有在發展過程中進行研究,才有可能正確了解這些問題。因此,我們的研究對於了解健全與不健全的成長,以及環境如何影響成長,均有用處。  基因的秘密  經過長期的追蹤研究,我們的發現是:在孩子剛出生的前幾個星期就可以看出,被分在不同家庭成長的雙胞胎比預期的更為相像。父母的撫養方式雖然有出入,有時影響極大,卻沒有造成想像中的結果。在發展與成熟的時機和模式方面,不同環境中長大的同卵雙胞胎,身心的發展與成熟模式十分類似。他們在氣質與行為的基礎,如敏感度、活動力和情緒反應上,也很相似。  嬰兒促使周遭環境回應其需要的獨特方式,也受到基因的影響,而不僅僅是母親、父親或學校的因素。若能享有支持他、栽培他的環境,孩子天生的能力和性情就可以得到真正的發揮。  同時,遺傳學向前飛躍了不可思議的一大步,從發現雙螺旋體(double helix)、將DNA納入一般辭彙,到遺傳工程的成果……幾乎天天都有新的發現,證實基因在生活中所扮演的樞紐角色。  造成全美200萬人心智損傷的阿爾海默氏病,現已發現致病的基因是位於人類第21號染色體的一端。引起躁鬱症的基因之一則是位於靠近第11號染色體的頂端。亨廷頓症(Huntington誷 disease)的致病基因是在第4號染色體上。假以時日,人類23對染色體上5~10萬個基因,可能都會確認出來。在染色體的圖譜上,建構生命的謎題將慢慢被揭開。  以健全的新基因取代有缺陷基因的移植科技,日益臻於完善。如精神分裂症、鐮狀細胞貧血症、亨廷頓症,以及其他4 000種遺傳疾病(其中1/4影響心智功能),可能都將從根拔除。  如今已有存放人類DNA的基因銀行,使家族成員可能就各種疾病,評估遺傳因素的影響。借著觀察自己與其他親戚DNA中特定的基因記號,或許可以追蹤與避免如肺癌等疾病。由於DNA可以冷凍與儲存,一個人的玄孫將可以藉助家譜決定醫療保險的項目。一旦了解自己可能罹患什麼疾病,就可以盡量避免其發生。甚至在不久的將來,人類的基因也可以重新組合。  尋找性格的源頭  後天教養的重要性並未因為考慮基因的影響而降低。提供適當的照顧、互動的力量,以及心理治療所得到的正面效果,都是顯而易見。即使基因矩陣(genetic matrix)能控制成長,也沒有人能削減環境的影響力。我們能夠做的是,開始把眼光對準遺傳模式,注意它們在發展時如何影響人們對生活的適應力。我們必須了解,人們對環境的反應受到內在天性的左右。更重要的是,這份天生的屬性可以幫助我們選擇面對什麼環境。  非先天即後天的看法不足以解釋人類生活的繁複。這個兩極化的爭辯必須解體。我們可以考慮另外的選擇:  在互補的影響下,一端由「環境」形成特定行為;另一端由「遺傳」塑造疾病與特性。在兩端中間—亦即個性所在,充滿了複雜的互動。  當然,較易觀察的特徵是生理面,如身體的成長。其他方面則由「學習」擔任主角。兩種影響的連續性因人而異,範圍各不相同。  我們必須開始留意的,不是遺傳與教養在某一時刻的影響,或者只是關注某種特性,而是要觀察人們終其一生在生長的環境里,隨著成熟與發展漸漸顯露的遺傳模式。人是會改變的,我們必須追溯改變的源頭。  通過反省與治療,經驗在生命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我們可以開始承認,基因在顯露個性方面扮演的角色。這份認知雖然比較難以捉摸,卻一樣真實。由於它的來臨,我們對人類生命的了解更為豐富,而不局限於遺傳決定論的框架。這項新的體會企圖拓寬對成長的視野,看見內在與外在塑造性格的因素,仔細觀察兩者相互依賴的關係。  大自然的設計圖  本書說明生命如何受遺傳與環境的互動影響,形成每一個獨特的個體。它既不是研究報告,也非教科書。我們希望根據現今已有的資訊,審視形成個人性情的各種力量。  雖說歷史上有許多關於族群的基因理論,但這些缺乏科學根據的臆測不是來自偏見,便是再次加以強化。「遺傳」這個主題已然提供太多種族、國家與性別上的偏見,導致壓迫或集體滅絕。不幸的是,社會上仍有許多基因決定論的支持者,例如夏克利(Shockley)對智能問題的看法、三K黨對種族的見解與性別歧視等。我們必須對這些主張保持警覺,以免盲信基因的影響,而陷入遺傳決定論與族群霸權的陷阱。本書關心的是個人成長的複雜變化。這才是日常生活最具意義的事。  本書的第一部分將帶領讀者看看各案例的發展史,然後探討最關鍵的題目—大自然為個性與成長設計的藍圖。第二部分描述這幅藍圖的重要結果,也就是人一生中適應的過程,以及大自然最有趣的兩個適應例子。第三部分介紹較為廣義的遺傳與環境因素,包括心理治療。在第四部分里,我們將專註討論先天及後天觀點,以期對個人的生命史產生嶄新的體認。  書中每章都觸及不同的論點,強調不同的問題。某些章節比較強調童年時期,但是適用於孩子的主題,也適用於已經長大的成人和正在成長的孩子。這些主題貫穿生命周期。當父母看見自己生長的模式,在子女身上漸漸顯露出來,可能會感觸良深。儘管父母與教育學者對兒童最感興趣,心理治療師卻以成人為焦點。每個人都會注意自己的父母,祖父母會留心每個家族成員;而大家都想了解自己。每個人都有一項相同的任務:了解自己是生命的一環,以自己的方式回應環境。  本書探討的是我們的子女、父母、兄弟姊妹與自己的生命史,呈現基因與環境之間,永遠存在、不斷改變的關係。  我們是否能夠經由觀察、研究與懷疑這幅基因藍圖—人類與生俱來的天賦,作為自我研究的方式?父母是否只能相信遺傳會將某些生理特徵傳遞至孩子身上,卻無法想像其他特質,如對噪音的敏感、自我控制的能力,甚至是害羞,也會遺傳下去?我們是否能夠繼續認為,孩子僅是我們製造出來的樣子,而不是一個承襲生物特質與擁有無限未來的獨立個體?  若能相信遺傳是學習的親密夥伴,我們一定會看到更多孩子健健康康地長大成人。

第1章 先天、後天、雙胞胎------------

  這是人類最常見的奇蹟—千百萬張面孔當中,竟沒有一模一樣的。  —托馬斯·布朗爵士(Sir Thomas Browne)  神話學家坎貝爾(Joseph Campbell)說過,生活的經驗比生活的意義更有價值。意義是抽象的,經驗是真實的。經驗使我們參與世界的活動,讓我們來到生活的場所。那兒的感覺、行為、思考和孤獨,都要求我們的承認與回應。  如何體驗這個世界,取決於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過去與現在。  與生俱來的特質也影響到我們體驗的方式。與生俱來的個性、成長模式、個人傾向與情感敏銳度打從出生第一刻,直到死亡的那一天,莫不影響我們如何看待人生、反應人生。簡單地說,與生俱來的一切,就是基因。  雖然環境不斷影響我們,但我們屬於人類的一員,共享一個範圍內的行為模式。每個人皆擁有一套與眾不同的基因,形成個人的行為範疇。生活經驗只能在基因限定的藍圖下,產生某些程度的影響。  截然不同的兄妹  一位30歲的已婚男子選擇了不需社交的行業。他是個技術專精的技師,全心奉獻於工作與精密儀器。他的妻子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只能說有限的英語。她抱怨他太疏遠、不支持她,不和她建立有意義的關係。  幼兒期的他非常沉靜,沒什麼強烈的情感。他難以測度,令人無法輕易「讀出」他心中的想法。他總是隱藏感覺。  沒有人知道他的幻想生活,也沒有人了解什麼能使他的內在精神世界激動起來。父母一直以為,他的情緒狀態與一般人無異。他從不顯露內心衝突的跡象。他總是安安靜靜,對大人的態度十分謙遜,也不執意要求什麼。大家都覺得,他是個非常有規矩的小孩。  他時常因為通情達理而受到稱讚。有一次,他才剛滿一歲時,母親因為要做家務而把他放在沙發上,後來突然被請到鄰居家處理緊急事件。她根本忘了自己的小孩不在嬰兒床上。一個鐘頭之後,她發現兒子好端端地坐在原來的位置,一副安靜獨立的樣子,似乎十分滿足。  小時候,他常常讓人抱在懷裡,卻從不主動要求擁抱與安慰。他是個被動的回應者,從不要求他人進入自己的世界,對於任何人、在任何時候,從不表露任何主張。  ****  一位受過良好教育的25歲女子,積極尋求新的經驗。她對社區事務盡心儘力,涉入極深,也參與發展中國家的各種援助計劃。她遵循自己的想法,是個行動派。她既富於創造力,也能享受人際關係。  嬰兒時期,她會在吃奶時咬母親。由此可看出她因環境而採取的行動有多麼強烈。她有能力取得想要的東西,即使在口腔期亦然。  孩童時期,她積極探索周遭的世界。她用眼睛觀察,時時以身體嘗試。她毫不掩飾地要求撫觸,外向到連母親也感到害怕。她以強而有力的方式表達需要,父母只有投降的份兒,並未試圖加以控制。事實上,控制她絕非易事。  最有趣的在於:這對男女竟是兄妹。兩兄妹一塊兒長大,住在同一個屋檐下,由同一對父母教養。然而,打從出生起,他們就表現出兩種截然不同接觸世界的方式。  在人類染色體60億鹼基對(base pairs)的DNA中,即使是沒有親戚關係的陌生人,也只有600萬對互不相同。絕大多數的基因人人皆同,代表人類的特質:每個人都有腦、心臟、眼睛、肝臟與一定比例的四肢,一切都以固定的方式,運作一段特定的時間,經過一定的過程與速度後會老化,最後生命終止。我們的基因得為這一切負大部分的責任。  每個人仍然擁有與眾不同的基因差異,如膚色、身高、發色、臉部結構、姿態與血型各有不同。即使是卵子與精子來源相同的兄弟姊妹,也有200萬鹼基對的DNA是不一樣的。通過基因的組合,手足或許相像得出奇,也可能迥然不同。  大自然的獨特禮物  人們可以接受基因對身體外觀的影響,卻將其他特質歸因於經驗。性格最常被認為是因追求不同生活而導致的結果。有了不同的經驗,飽受「不幸命運的折磨與打擊」,於是養成不同的個性。  幸運的是,科學天天都有新發展,領我們通往更寬廣的境界,使我們更加了解,基因如何與環境交互作用。這些發展中,大自然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機會,就是兩個一模一樣的人。雙胞胎不僅長相神似,基因的內容也完全相同。兄弟姊妹的DNA有200萬鹼基對不同,同卵雙胞胎卻無一不同。  同卵雙胞胎令人矚目的地方,正是我們在每個人身上視而不見之處:從身體的比例、情感的發展到個性特徵,都取決於基因設計圖。即使自小在不同家庭長大的雙胞胎也是如此。  經驗能使外貌、習慣與生活風格改變;社會規範可能嚴格或有彈性;環境可能使雙胞胎中的一個出生即結束生命,卻讓另一個活到100歲。不過,在不同家庭長大的同卵雙胞胎仍具有共同的生命現象。  肉桂姊妹與潔癖兄弟  一對孿生姊妹自嬰兒期即被分開,由不同的養父母撫養長大。這兩個女孩是同卵雙胞胎,由同一個受精卵分裂出來。她們是彼此的基因翻版。  孿生姊妹兩歲半時,其中一位女孩沙娜的養母表示,沙娜除了胃口奇差之外,一切都很好。  「真拿這孩子沒辦法!給她吃什麼她都不碰,不吃土豆泥,不吃香蕉。只要不加肉桂,就什麼也不吃!任何食物都要有肉桂在上面才行,我對她這個怪癖已經沒了主意,每次吃飯都為這事吵架。她就是要每樣東西上都灑點肉桂!」  住得很遠的另一個女孩家裡,她的母親完全沒有提到任何進食方面的問題。「埃倫吃得很好,」她表示,過了一會兒又說,「說真的,只要我在她的食物里加一點肉桂,她就什麼都肯吃了。」  ****  一對30歲的同卵雙胞胎兄弟,一出生即被分開,分別由養父母在不同的國家撫養長大。兩人都有潔癖,愛乾淨幾近病態。衣服總是光鮮整齊,赴約分秒不差,雙手隨時搓洗,呈淡紅色。有人問其中一人,為什麼這麼愛乾淨,他的回答很簡單:  「受母親的影響。小時候,她總是把家裡整理得井然有序,堅持每樣小東西都要擺回原來的位置,我們有十幾個鍾,每個都調到正午作響。這些事她很在乎。我是跟她學的,我還能怎麼樣?」  這人的雙胞胎兄弟在肥皂與用水方面,是個完美主義者。他解釋道:「理由很簡單!我在反抗母親,她邋遢透了!」  從第一個例子來看,領養女孩的兩位母親,對女兒飲食習慣的感受並不相同。一人覺得吃什麼都得加肉桂非常不對勁。她將肉桂視為女兒進食條件之一,因而感到擔心,一場為食物而吵的戰爭於是開始。另一位母親覺得女兒吃得好極了。事實上的確如此,只要別把肉桂一併考慮在內。  雙胞胎的渴望  儘管父母反應不同,雙胞胎仍保有自己的癖性與渴望。這對孩子若非同卵雙胞胎,我們可能永遠也猜不到,她們對肉桂的喜愛竟是天生的。我們可能和第一位母親一樣,以為女兒借食物問題向她挑戰。  孩子在不同年齡會喜歡不同口味,有時候愛吃糖,有時偏好奇特的口味。倘若這些偏好由基因設定,一開始以為是孩子叛逆性使然的人,就應視之為自然偏好。或許父母仍然堅持要改變它,但它的根源再也不是父母或孩子的錯,而是遺傳。  從同卵雙胞胎身上,特別看得到天賦的特質。  兩位母親的態度無法改變兩兄弟的潔癖。不管媽媽愛乾淨或馬虎邋遢,兒子的最終行為仍然都有潔癖。分開來看,或許可以接受兩人對自己行為的解釋。兩人都責怪母親,似乎母親必須為這一切負責。兩人分別表示:「她一切都井然有序!」、「她是個邋遢鬼,都是她害的!」兩人都未曾察覺,儘管環境不同,卻發展出類似的行為模式。他們沒想到另一個深埋在體內的原因。  無法抗拒的衝動(如潔癖之類的複雜行為)不太可能設定在單一的基因上。保護自己不受感染的複雜行為,可能是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被挑選出來的習性。正如若干情緒疾病,與基因操控的神經化學及荷爾蒙不平衡有關,錯綜複雜的基因運作方式,也會導致某些特別的疾病。  迎接生命的挑戰  同卵雙胞胎有共同的基因圖樣,也有為了同樣的表現方式而設定的因子。這並不表示每項特性都會表現得一模一樣。與生俱來的並非一組特性,而是一個表現的範疇。這個範疇由人類進化與個人天生的差異設定,具有相當的彈性。基因藍圖容許環境的影響,否則人類無法日益興盛。某些情況下,甚至看不到遺傳的蹤影。例如一個天生有飲食過量傾向的人,倘若以粗茶淡飯度過短暫的一生,肥胖的特性就不容易顯露。  前面的例子中,無論母親的外在行為是否類似,這對雙胞胎兄弟都發展出難以克制的潔癖。至於「肉桂姊妹」,儘管她們的母親對飲食習慣態度不同,她們對肉桂那特殊味道的渴望仍然顯現出來。得自遺傳的特質在兩對雙胞胎體內都起了作用。我們也更加了解,基因在生活中究竟扮演何種角色。  研究在不同家庭長大的同卵雙胞胎是很好的途徑,可以幫助我們明了遺傳與環境的關係。這是形成人類特徵的共同力量。但這種做法並非是獲取資料的惟一途徑。在同一個屋檐下一起長大的同卵雙胞胎,也提供了有關適應的重要資料。  我們興趣十足地觀察每對雙胞胎適應生活的方式。由於發展期間有伴,可以看到兩人的相互影響,最著名的是「扭麻繩」(twinning)反應:一人主控一切,另一人較被動。一段時間後,兩人又對調選擇或迴避對方、了解或否認對方。這些反應增長了我們在環境互動上的知識。  另一個研究來源是被領養的獨生子女。我們可以藉由比較他們與親生父母相近的特質,觀察遺傳的相對力量,以及他們如何融入養父母的模子,顯現出模仿、認同與適應環境的影響。  這些研究與DNA知識的不斷增多,使人們對先天與後天的互動影響,有了更豐富的理解。這些認知也適用於複雜的生命史。這些生命史正是我們自己的生命史。塑造我們的生活、影響我們回應世界的各種力量,就是生命對每個人的挑戰。我們手中已握住了制勝的工具。


推薦閱讀:

MBTI性格測試——INFP型
臨床觀察:哪種性格的人最易患癌?
如何與不同性格的人共事
金牛座的性格【2】
如何改善性子急?

TAG:性格 | 自然 | 遺傳 | 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