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古迹之明王陵【圖文】
07-28
明王陵位於羅山東麓,面積約30多平方公里,是朱元璋的第十五子朱木旃及其子孫們的陵園,當地人稱「明王陵」或「明慶王墓」。根據史書記載,葬在這裡的有明代皇帝親封的慶靖王、慶康王、慶懷王、慶庄王、慶恭王、慶定王、慶端王、慶憲王等九世親王和一位端和世子,以及慶藩王分封的真寧王、安化王、宏農王、豐林王等諸王的陵墓和嬪妃們的陪葬墓。其中慶靖王正妃孫氏,是永樂八年(1410年)最早埋葬在這裡的,距今已有590多年。
最早在地面上留存的「墓疙瘩」有72座,但到1984年6月同心縣文物普查時,只有34座了。1988年自治區將之列為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天幾乎全部遭到盜掘。1967年,韋州周新莊村為了用磚,派人將村西南的一座墓拆毀。當寧夏博物館聞訊派人趕到時,墓室內早已空空,只剩下「大明慶靖王壙志」一盒。墓誌方形有蓋,長60厘米,高30厘米。
志蓋正中陰文楷書豎鐫「大明慶靖王墓」六個字,四周刻有雲龍花紋,志文18行22個字,簡要記述了朱木旃生平及「令德孝恭,樂善循理」等功德。墓室內用磨光的青灰色大條磚砌築,白灰構縫,十分精細嚴密,墓室門向東開(逝者頭枕羅山,腳蹬青龍山),墓室分前後兩進,後室兩側各有一配室。墓室全長約14米,寬約13米,高6米,券頂。墓門裝有兩扇石門,各室之間原本都裝有門,墓室建築非常寬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