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的導語設計

語文課堂的導語設計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首先應是一篇流淌著詩意的美的散文。對一個老師來說,他不但要有又專又博的知識,還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語言素養。教學語言不同於普通語言、它是在邏輯語言、科學語言的基礎提煉升華而形成的、為濃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韻律和諧而又優美動聽的語言。教師運用這種審美化、情感化了的語言去講課,就能極大地喚起學生的感情,充分顯示出教學語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其次導語應該是一部從頭到尾充滿著懸念的小說,跌宕起伏,極盡峰迴路轉、一波三折之妙,使整個課堂如行雲流水,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大語文」的神妙境界。

有人很形象地形容優秀的文章開頭、中間、結尾應該是「鳳頭」、「豬肚」、「豹尾」,言下之意,是說開頭應該短小精悍,神秘動人。而語文課堂的導入也應該精心構思,巧妙設計,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諧美、懸念美,使教學過程引人入勝,扣人心弦,生機盎然,充盈著美的氣息,讓學生感受一種神聖、魅力和詩意。

一、詩文名句,創設情境

雅名貝斯說「陶冶成了人的第二天性,因為陶冶不是天生的,它是與傳承、教育、家庭的祖先、團體的本質有關。正是在陶冶的過程中,我內在的精神才被真正喚醒。」用詩文名句導課,正是教師試圖「喚醒」

學生的過程。新的課標突出了高中語文課程注重審美、應用,探究的基本理念,強調了文學作品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審美感受和審美創造等。詩詞名句是濃縮的精華,它們的內在的美是令人咀嚼不盡的,設計導語時,恰到好處地運用一些詩文名句,不但能夠很快地渲染一種詩情畫意的典雅氣氛,而且能創設「先聲奪人」審美情境,讓課堂教學充滿詩情畫意,體現出鮮明的抒情格調,讓學生接受美的熏陶,這種熏陶不僅有利於語文學習本身,而且還有利於學生心靈與人格的健康發育。

例如在講授孫犁的散文名篇《黃鸝》時,教師先問「大家能說出哪些有關黃鸝的詩文?」,這是課堂上的一個「逗」,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積澱,能夠說出「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然後教師總結「在這些詩文中,黃鸝作為春天的使者,給大好春光增添了盎然的生機和無限的活力。那麼,在我國著名的散文家孫犁的筆下,黃鸝又是怎樣的呢?」

二、故事導入,欲擒故縱

杜威說「成年人只有通過對兒童的興趣不斷地予以同情的觀察,才能夠進入兒童的生活裡面,才能知道他要做什麼」。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是課堂教學引發學生學生興趣,誘發美感的重要保障。學生在上課前的幾分鐘內,注意力並不是最為集中的,導語作為過渡,有時可先宕開一筆,欲擒故縱,採用「曲徑通幽」的方式,用學生喜歡的一種形式如講故事開始,這樣能很快地把課堂導入到和諧有序的課堂氣氛,使師生之間的知識傳遞融入和諧的情感交流之中,同時又能使課內和課外緊密結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收到「一石二鳥」之效。同時對於學生來說,要將作品中的情感遷移過來,化而為自己的情感體驗,往往需要一種氛圍,需要一種感情環境,而與文章有著緊密聯繫的故事能很快將學生導入到一種理想的課堂氛圍之中。

例如,在講授英國作家房龍的《<寬容>序言》時,我先講了一個故事,「在茫茫的草原上,當暴風雨將要來臨的時候,人們能看到一種天藍色的小星星。這是些非常奇怪的天藍色的小火舌,彷彿暗示著某個神話故事似的。據說這些美麗的小星星是古時候一位勇士的血化成的,他的名字叫丹柯。穿越不過的森林從三面把這族人的營地包圍著,而在第四面——才是一片草原。當一場災難降臨時,他要把自己的部族領向幸福,但在密林里,他受到了誤解、猜疑、謾罵。於是,他撕開自己的胸膛,捧出自己的燃燒的心臟,用心靈之光將人們帶出了死亡之地。但是,在人們狂歡的時刻,他卻流盡了鮮血,躺在了地上,而他的心也被人們踩碎,變成了這些美麗的藍星星。丹柯是一位英雄,他深愛著人們,但卻這樣悲哀地死去。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些人類的先驅者如何理解恪守傳統和大膽創新的關係?從房龍的《<寬容>序言》中,相信大家會找到答案。

三、承前啟後,串聯導入

語文教學是個系統工程。它首先應具有科學的序列,然後才能有序有效地傳授知識、進行訓練。教師對每個學期教學工作的安排,既要全局在胸,又要明確每堂課、每個單元、每個階段的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教師在導入時,也應該具有開闊的視野,可由文體相同的課文導入,可由作者相同的課文導入,也可由主題相同的課文導入,寫作方法相同的課文導入。高中學生語文素養正處於形成發展的過程之中,這就使得語文課的整體性和綜合性的特點更為明顯,利用學生已學過的課文內容進行導入,不但能使課堂一開始就使課堂目標和重點、難點更加突出,而且能讓學生在比較中學會學習的一些方法。這樣,每一課都能逐漸成為「語文學習網」的組成部分,應用時自然能「牽一髮而動全身」,遊刃有餘,手到擒來。

比如在學習蘇洵的散文《六國論》時,就可結合剛學過的《過秦論》,聯繫將要學到的《阿房宮賦》進行導入:同學們,我們剛剛學過賈誼的千古鴻文《過秦論》,這篇文章氣勢磅礴,汩汩滔滔,論述了秦王朝的什麼過失呢?(學生回答:「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我們今天再學一篇有關秦國的文章《六國論》,大家可思考兩篇文章在主旨、寫作目的和創作角度上的異同點。

四、背景介紹,以情激情

任何優秀的作品都是在文本的殘缺中成就其完美的。「形象大于思想」,是文學作品的特徵,這就決定了我們不能以現成的答案來規範作品的解讀,所以在導入時,恰到好處地為學生提供一些文本中沒有傳達出來的信息,例如文章中涉及到的一些內容,或是作者的身世背景等等,這樣能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題。而向學生提供背景等材料,決不是讓學生「帶著腳鐐跳舞」,而是啟迪學生的思維,為學生提供了一種解讀文章的方式。

比如在講授茨威格的《世間最美的墳墓》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說「使生如春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峻美」。我想,用這句話來概括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生是再恰當不過了。托翁的一生是壯麗的一生,在世界的文壇上,給我們留下了《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復活》等偉大的作品,大大地豐富了世界文化長廊。他雖然貴為伯爵,但是他的靈魂卻始終放射著自由和博愛的光芒,他愛這塊土地,也愛這塊土地上受苦受難的人民。可是,他的妻子卻不理解他,最後,八十多歲高齡的老人獨自出走,不久病逝在一個陌生的小站上。托爾斯泰一生為聲名所累,所以在他才希望自己死後埋骨於一處自己選擇的幸福所在,將它作為自己靈魂的安棲之地。1946年,在他百年華誕之時,奧地利作家茨威格造訪了俄羅斯這塊古老的土地,在這裡,他看到了「世間最美的墳墓」。

五、聯繫實際,內外結合

世事洞明皆學問,生活處處是語文。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電視、電腦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視與完善。這些渠道所傳輸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豐富多樣,價值觀念千差萬別,在每個學生那裡呈現不同形態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視。作為語文老師,一定要有敏銳的視角和開闊的視野,留心學生關注的焦點話題,並能信手拈來,認真提煉。這樣的開場白,能迅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並能順理成章地從課內向課外拓展。,從而使語文課真正地和課外聯繫在一起。

比如學習《衚衕文化》時,中央台的《大宅門》正在熱播,而電視劇也便成了學生課餘消閑的話題。於是在上課時,我用了這樣的導語:這兩天大家課餘的熱門話題便是白家的是是非非起起落落。大家知道,白景琦在笑聲中落地,《大宅門》的主題曲里唱到:「驀然一聲笑,推開兩扇門」,生活在皇城根兒的白景琦用他的笑聲推開了兩扇民族大門,在這兩扇大門之中,究竟包含著怎樣的京都文化。我們學習了汪曾祺先生的《衚衕文化》後,將能找到這個答案。

六、設置懸念,激發興趣

判斷一堂語文課的成功與否,主要看課堂上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充滿懸念的導語,能給學生思維、選擇和嘗試的權利,有利於他們個性發展和創造能力。所以在設計課堂導語時,先用一些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搭設學生思維向更寬廣的境界飛躍的平台,設置懸念,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學生思維跨度,使學生處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憤」、「悱」之中。這樣學生的思維從一開始便處於一種躍躍欲試的理想狀態。

例如在學習朱光潛的《咬文嚼字》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盧延讓詩云「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在中國古代,有許多鍊字的經典事例。的確,一字之差,卻能使作品的境界有天壤之別。「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板書)。大家想想:明明是一枝梅,為什麼作者偏偏說是一枝「春」呢?蘇軾詞云:「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這裡為什麼要說是對一「溪」雲呢?學了《咬文嚼字》,我相信我們對字詞的推敲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會有更深刻的認識。

七、剖析標題,觸及重點

贊科夫說過:「對課文的第一次閱讀或者客體的第一次知覺,對於記憶保持的牢固性具有特別的重要意義。」

在導語里觸及課文重點,這符合記憶規律。有的題目表示文體;有的題目帶有象徵、抒情意味;有的題目富於文學色彩。文題的形式,集中概括反映了文章內容,還反映了寫作知識、文學常識等側面。

比如在學習台灣著名作家李樂薇的《我的空中樓閣》時,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導語:所謂空中樓閣,就是美好的但又不現實的東西,正如世外桃源,海市蜃樓一樣美麗而虛幻。但是李樂薇卻用它來冠名自己的小屋。請大家體會一下,如果將文章命名為《我的小屋》好不好?試同原標題比較一下,談談自己的感想。

諾町絲認為「傳統教學過多地重視語言和數理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對藝術、空間、肢體、人際情感等其它側面能力的開發,於是忽略了激發學生參與人類生活的動機和道德力量。因此我們需要一種能夠發揮人類熱情、關切和責任感的課程體系。」作為課堂的第一環節,導入可以是多姿多彩的,在課前偶然聽到的一句話,或者上一節課的一個亮點,都可以作為課堂的精彩導入,但是無論如何設計,導入都應該切合學生實際。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和對象,而學生的實際包括知識基礎、生活閱歷、心理特徵、思維特點等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師生間的雙邊活動,提高授課效果。

導語集錦

成功的導語,如同深深拉開的大幕,讓學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置景;有如樂章的序曲,使學生一開始便受到強烈的感染;又像是打開了殿堂的大門,引導著學生競相登堂入室。用恢諧幽默、機巧睿智的個性化語言作導語,不但能引人發笑、活躍氣氛,而且更能激發學生興趣,形成進攻型學習狀態。

一、把學生帶入圖畫

《雨霖鈴》是自讀課文,揭示很詳盡,老師不能暢講,要留給學生自己研讀。於是我決定用渲染情景、引起聯想的辦法導入自讀:

「詞中的情節發生在東京城外植滿垂柳的汴河碼頭。凄清冷落的深秋,一場驟雨剛剛下過,樹梢上的寒蟬又如泣如訴地叫了起來。這寒蟬,咱們徐州方言叫『伏涼』,體小、色青、飛得高,立秋以後,爬到高枝兒上叫。宋詞中有『高樹寒蟬,說西風消息』的描寫……」

這時有些學生微笑、點頭,意思是不錯,真有叫『伏涼』的蟬……這個反應說明:已經開始引起他們的聯想,於是我接著說下去:

「……在長亭送別的人慢慢飲酒,細細地話別。一直挨到傍晚,雨也停了,舟也催促,是起程的時候了。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十一世紀慢節奏的送別圖卷……」

「在宋代,汴河是一條貫通中國東南的交通要道,它與從北方流來的泗水在徐州交流,入運河通往杭州。由於元代黃河奪汴改道,汴河的故道久已湮廢。但有人認為,我們學校北邊的黃河故道,有可能就是古汴河之道。至於當年汴泗交流在徐州的什麼地方,現在已經說不清了,但是我們可以展開想像……」

由於越說越近,有的學生望望北校牆,牆外不遠就是古黃河,是不是汴泗交流的地方?有學生小聲討論……看來已經引起了他們的浮想。於是,我再進一層,把他們引入課文深處:

「詞中說,『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這也許未必如注釋所說『楚天』是『泛指南方的天空』,咱們徐州在秦漢之際屬於楚國,西楚霸王項羽不是在徐州建都嗎?汴泗交流入運河南去,恰恰是經過徐淮一帶大片楚地,這『暮靄沉沉楚天闊』,也許是實指徐淮一帶吧?我們可以這樣想像:每當黃昏時分,我們佇立在古黃河岸向東南方遠眺,不是一片暮靄沉沉楚天闊』嗎?……」

由於更加切近,如在眼前,引起了學生濃厚學習興趣,有的急於看書,有的邊看書邊竊竊私語。我判定:這7分鐘的勾勒、瀉染,已經引起聯想,導入自讀的任務已經完成。

二、三段導語各有千秋

河南省中師普通話口語教學優質評選在新鄉一師進行。每位參評教師要借班作課25分鐘。我作課的序號靠後,事先設計的導語恰巧與其他老師的雷同。該我作課了,怎麼辦?臨時,我想:既要向學生介紹我自己,又要與學生縮短感情距離,還要與所講內容巧妙融合。於是,我走上講台,滿面笑容地說:

「同學們,聽我的老朋友——我們的勾老師、王老師說,(全班50雙眼睛一齊投向我)大家都是在豫北平原出生、長大。可是,我想問你們欣賞過大別山的青山秀水嗎?(生:沒有。)你們品嘗過大別山的板栗、油茶、獼猴桃嗎?(生:沒有。)你們瞻仰過大別山烈士陵園、將軍墓嗎?(生:沒有)你們到過河南省教工之家嗎?(生:沒有)沒關係,歡迎大家到豫南老蘇區作客。如果你們要去商城湯泉池省教工之家度假、療養、觀光,車,就從我們潢川師範門前過。我是潢川師範學校的口語教師吳國珍,請到我家喝杯信陽毛尖茶。我將用家鄉的土特產熱情招待,並願為我未來的同行們作導遊。」此刻,全班異口同聲,「謝謝吳老師」。

我點頭示意,接著說:「那麼,請大家說,我剛才這段話,用什麼樣的語調(板書),表達怎樣的感情?」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大家七嘴八舌,踴躍發言:「熱情的語調」、「高興的心情」、「對我們的愛」。

「是的,大家訓練有素,非常活躍,我很喜歡,比我的學生會說。」(鼓掌)「口語表達語言是活的立體的,我們表情達意要靠靈活的語氣語調。因此,藝術語言工作者,把語調稱作是表情達意的第三張王牌。」同學們的眼神告訴我,我們的配合是默契的。

一次,在省會鄭州,舉行中師口語表達訓練研討會,領導安排我講一節課,聽課的不僅有來自省內外的同行100多人,而且還有國家語委推普司的領導、高校的教授、省電教館、省語委的專家。我心裡頗有些緊張,很想通過一段恰當的導語,引人入勝,控制全場,藉此使自己放鬆,我這樣開頭:

「各位專家、各位同仁、我的新老朋友們:有機會在這裡與各位研討教學語言的藝術性(板書)很榮幸,也不枉我冒酷暑從豫南走來。俗話說,『醜媳婦不怕見公婆』,請對我的課橫挑鼻子豎挑眼,這是最珍貴的見面禮。坐在前排的朋友們,請委屈一下,假如做我的學生,希望我們初次合作友好、成功。」(走到中間的幾位面前,一一握手。)

你猜怎麼樣?還真靈。

元旦期間,學校放了三天假,大部分學生都回家了。不巧,一場大雪使許多鄉里交通中斷,而同學們卻克服種種困難按時返校,我很感動。次日,我去×班上第一節課。新年伊始,該怎樣導入新課?我這樣設計: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望窗外,雪花紛紛揚揚,大地銀裝素裹,好一派北國風光;看室內,氣氛溫暖如春,全班座無虛席,真乃是興旺景象。」接著,我提高聲調,擴大音量說:「瑞雪兆豐年。祝大家新的一年,身體健康,學習進步與祖國一起前進!」熱烈的掌聲響起,教室的空氣一下子活躍起來。「新年伊始,誰第一個上講台練口才?請描述,昨天你在大別山區的某小站等車時的情景。」我親切地看著全班同學,他們個個躍躍欲試。

三、妙語話文章

總是有不少學生不太習慣修改文章,認識不到修改文章的重要意義,甚至認為,大凡一氣呵成的,不用改就是好文章。一位作文教師為鼓勵學生認真修改文章講了下面一段話:

同學們,大家常常寫文章,可什麼叫文章呢?舊版《辭海》上說:「繪圖之事,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文章。」人的臉皮有青有赤也有白,可見,每個人的臉皮就是一篇天生的文章。(笑聲)古今中外,許多女同胞都是非常講究修改「文章」的。(大笑)你看吧,她們每天晨起梳妝,對著鏡子,用奧琪增白蜜反覆「揣摩」(塗抹),再用高級胭脂、唇膏精心「潤色」(大笑),還要用特別的眉筆仔細地修改「眉題」。甚至連標點符號也毫不含糊——非要用手術刀將「單括弧」(單眼皮)改為「雙括弧」(雙眼皮)不可!(笑聲、掌聲)你們看,這是何等嚴肅認真、高度負責的態度呀?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文章。要使自己的「文章」出類拔萃,成為「真由美」(真優美),不在「修」上下番苦功夫行嗎」(笑聲)何其芳同志說:「修改是寫作的一個重要部分」。由此看來,這真是一條至理名言哪。至於這段妙語的效果,是自在不言之中的。


推薦閱讀:

撫存悼亡,感今懷昔——《江城子》與《鷓鴣天》對比閱讀--張飛教語文
他的語文課「令人神往」
樂於助人的作文怎麼寫?
【民間語文第136期】口水莫言問鼎諾獎, PH值為何小於7
【語文材料】整理背誦內容

TAG:設計 | 語文 | 課堂 | 語文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