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血濃於水:割不斷的兩岸親情

作者: 張志軍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

——于右任:《望大陸》

兩岸同胞一家親,根植於同胞共同的血脈和精神,紮根於我們共同的歷史和文化。無論現在抑或未來,我們都願意用親情化解歷史留給台灣同胞的傷痛,也願意與台灣同胞一道,共創中華民族美好的未來。

1989年,離別40年的72歲台灣退伍老兵回到浙江省舟山老家時,久久地站在門前未進門。

烽煙的年代:1949

1987年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一年,對台灣人來說,許多根本不可能、想都沒想過的事都在這年發生了:台灣當局承認「反攻大陸不可能」。而最初國民黨政府決定前往台灣,還要追溯至65年前。

台灣,退身之所?

淮海戰役期間,人民解放軍參戰部隊攻破國民黨軍嫡系黃維兵團的汽車防線

1949年初,經過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國民黨軍隊有生力量被消滅過半,人民解放軍揮師南下,將戰線壓至長江一線,國民黨反動統治面臨徹底垮台的命運。屋漏偏逢連夜雨。正當蔣介石為戰場上的連連失利而焦頭爛額時,他的後院又起火了。國民黨桂系白崇禧、李宗仁公開要求他下野,與共產党進行和平談判。

面對艱難的形勢,蔣介石不得不考慮退路了。他採納了歷史地理學家出身的張其昀的建議,決定著手經營台灣,作為今後的退身之所。他認為台灣的好處是退可守,進可攻:與大陸隔著一條海峽,萬一大陸被共產黨拿了去,憑藉海峽天險,和自己掌握的海、空軍力量,完全可以與當時尚無海、空軍的共產黨周旋,以延續香火,積聚力量,待國際形勢發生了於己有利的變化時,再渡過僅有130公里寬的海峽,從廈門、福州登陸,反攻大陸,捲土重來,再圓自己的帝王夢。1948年12月29日,國民黨行政院長孫科發布命令,正式任命蔣介石的親信陳誠為台灣省政府主席。

陳誠得令後,以驚人的效率於1949年1月5日即遷入台北主持政事。1月18日,蔣介石再任命陳誠兼台灣省警備區總司令;3月,再任命陳誠為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委。這樣,陳誠總攬了台灣的黨、政、軍大權,開始替蔣介石經營台灣。 [詳細]

準備,搬金運銀

1949年國民黨軍隊敗退舊照

1949年元旦,對蔣介石來說,沒有一絲節日的喜悅。解放軍已兵臨城下,渡江作戰只是時間問題,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敗亡命運已無可挽回。面對共產黨的強大攻勢,國民黨黨內要蔣下台的呼聲日益高漲。蔣介石已無退路,只有下台。下野後,他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策劃、指揮向台灣搶運金錢和物質,二是繼續指揮國民黨軍隊與解放軍作最後的抵抗。

1949年1月10日,國民政府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在其上海的辦公室里接見了蔣介石的大公子蔣經國。蔣經國拿出一封蔣介石的「手諭」,上面明令俞鴻鈞儘快將全部庫存的黃金、白銀和美鈔運往台灣。當時,國民黨經過所謂的「幣制改革」,強行將民間的幾乎所有黃金和美元收歸國庫,估計有庫存黃金390萬盎司以及7000萬美元的外匯和相當於7000萬美元的白銀,合計約5億美元。在蔣介石的指揮下,這筆巨額財富背著代總統李宗仁,由海軍艦隻全部搶運到台灣。那時,人們經常看到每到黃昏時分,就有軍艦停泊在靠近中央銀行的黃浦江上,沿途是荷槍實彈的士兵,一個個大箱子從中央銀行的大樓里抬出來,然後搬到軍艦上,夜深人靜後,軍艦便消消離開碼頭,朝南開去。

被搶運到台灣的還不只是金錢。在上海解放前的幾個月里,蔣介石動用軍艦將大批機器設備、布匹等物質向台灣轉移,僅從上海一地就裝走了1500多船。蔣介石還逼迫國民黨資源委員會委員長孫越崎將一些重要的工廠拆遷運台,將珍藏在南京故宮博物院的原北京故宮所藏曆代古玩字畫精品,包括銅器、瓷器、玉器、字畫等1424箱,圖片畫冊1334箱,歷史檔案204等。[詳細]

別了,故國神州

照片是1949年蔣介石離開大陸前,回到浙江奉化老家與其子蔣經國最後向家鄉告別時的情景。

4月21日,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當天,中央軍委一聲令下,百萬大軍在一千里戰線上橫渡長江,蔣介石苦心經營達三個月的長江防線土崩瓦解。

此時的國民黨軍隊已成驚弓之鳥,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向南推進。4月23日,佔領南京,國民黨政府「首都」失守,國民政府南遷廣州。4月30日,蔣介石抵上海,親自指揮上海保衛戰,聲稱要把上海「變成東方的斯大林格勒」。5月25日,人民解放軍佔領上海,湯恩伯的幾十萬精銳部隊消滅殆盡。蔣介石則乘「江靜號」艦逃離上海到定海,然後轉赴福州指揮。8月4日,「華中剿總」副總司令、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潛和1兵團司令陳明仁在長沙起義。22日,解放軍佔領福建。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0月14日,廣州失守,「國民政府」再遷四川,蔣介石也趕到重慶指揮,並在此度過了他在大陸過的最後一個生日─63歲生日。11月30日,重慶解放,蔣介石逃往成都。12月7席劉文輝宣布起義。自此,成都已成為人民解放軍四面包圍之中的一座孤城。

就在劉文輝宣布起義的當天下午,1949年12月10日下午2時,一代奸雄蔣介石帶著兒子蔣經國,在瑟瑟的寒風中,從成都鳳凰山機場起飛,倉惶逃往台灣。此時解放軍攻城的炮聲正緊,為了逃命,蔣介石都來不及細看大陸河山最後一眼。蔣介石當時也沒有想到,此一去,他今生再也不能回到故國神州了。 [詳細]

特殊的地方:眷村

眷村中的巷道

1949年,一百多萬國民黨軍隊及家屬帶著不同的鄉音、記憶和創傷,從大陸撤退到台灣。當初跟著國民黨來台灣的人,一直都以為他們很快就會回去了,可是沒想到,由於長期嚴守「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三不政策的國民黨當局,這一留就是幾十年。

為安排自大陸遷台人員及其眷屬,台灣當局興建大量房舍,稱為「眷村」,而生活在此的,稱為「榮民」。「眷村是台灣一個特殊的文化現象。窄義來說,10 個人中就有一個和眷村有關係。廣義上,7 個中就有一個人和眷村有關。」眷村見證了台灣六十年的發展,也承載了兩岸60年的情感與記憶。

吃的是思鄉情

麻辣夠味的辣子雞丁、外酥內脆的燒餅油條、紮實帶勁的山東饅頭、酸勁十足的東北酸菜白肉火鍋、肥而不膩的東坡肉,當然還有紅燒、清燉兩相宜的牛肉麵,以及餃子、麻辣鍋、包子、甜酒釀……這些當今台灣常見的口味最初都來自1949年前後的大陸移民。而眷村,正是大陸移民中最具代表性的群居聚落。

以隸屬空軍的三重市三重一村、台中清水信義新村和銀聯二村為例,部隊遷移到台灣之前,曾長期駐紮四川、貴州一帶,來到台灣之後,他們還是吃著麻辣的四川菜,將口音與川菜都移植了過來。而居民以雲南人為主,米干、米線是他們的主食,其飲食特色影響了附近平鎮、中壢地區,形成了雲南美食的大本營。

身在海峽對岸,為的只是養家糊口、聊慰思鄉之情,沒料到卻創造出精彩豐富的現代台灣飲食,使寶島成了濃縮大陸各省的美食地圖。 [詳細]

學的是思鄉情

台灣某眷村中一家人的合影

大部分眷村第二代都在台灣出生。從會說話或識字開始,大陸老家的地址就成為眷村子弟必背的功課,即便有口無心,倒也滾瓜爛熟。也許近在福建、江浙,也許遠達內蒙古、東北,當時誰也不知道,背這些地址到底有沒有用,親自踏上父母親故鄉的那一天到底會不會來。但逢年過節時,遙祭大陸列祖列宗的固定儀式絕不能免。晚輩雙手拄香在胸前,似懂非懂地聽著長輩們操著家鄉話喃喃自語。對下一代是家庭教育,對長輩則是刻骨鄉愁的自我療愈。直到1987年開放大陸探親,眷村長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唯有兩鬢飛雪。生離死別幾十年,他們大多期待子孫能夠一起返鄉,見見烽火下殘存的親人,細訴故鄉泥土上的童年蹤跡。 [詳細]

玩的還是思鄉情

台灣老眷村攝影

在電視還沒發明的年代,眷村娛樂似乎有許多的可能性,而收音機無疑是主角「魏龍豪、吳兆南上台一鞠躬!」這句開場白相信眷村人大都耳熟能詳。相聲大師在段子里抑揚頓挫、說學逗唱,不斷抖包袱、添笑料,聽眾湊著收音機邊上豎直耳朵,即使不是每個段子都那麼好笑,依然跟著如浪潮般一波波的罐頭笑聲「窮」開心。也許因為珍惜,因為單純,所以很簡單就得到快樂。神奇的收音機也為大家送來京韻大鼓、數來寶、鐵板快書等各種曲藝,還有扣人心弦的廣播劇、閩南語老歌和京劇。特別是京劇「西皮、二黃」的高亢悠揚、鑼鼓鈸鐃節奏的清脆有力、票友斷續清唱著似懂非懂的京劇唱腔,流瀉交織在雞犬相聞的巷子里,徹頭徹尾營造出最對味兒的眷村氛圍。 [詳細]

無盡的鄉愁:回家

三十二年,回家探母

1981年,一位台胞繞道日本從台灣回到家鄉陝西大荔,跪倒在分離32年的老母膝下

老兵姜思章14歲不到,就被抓去充軍,最後輾轉來到台灣。他在等了30多年之後,怎麼也忍不住想家的念頭,不顧台當局禁令,在1982年偷偷跑回大陸。

為了回家,姜思章想盡一切辦法。他曾經通過同學太太在香港的阿姨幫他轉信,卻害得人家遭到台當局警告;甚至曾經跑到華僑大舞廳找舞女學跳舞,希望舞女能利用人脈,幫他找渠道送信。最後通過一位上海老太太的幫忙,認了個和自己母親同姓的老先生作舅舅,才得以申請到香港探親。

在那個兩岸絕對隔離的時代,到香港辦簽證、坐火車進大陸,再轉到上海,回到寧波,六天已經夠快了。但對姜思章而言,卻是他花了一輩子時間等來的。看到碼頭閘門外的老媽媽,姜思章眼淚早已不爭氣地流了下來。在這之後,姜思章又偷偷跑回去舟山群島的老家好幾趟。

「我們的父母是生是死,卻不得而知。我們只要求,『生』讓我們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則讓我們回去獻上一炷香。」1987年4月,台灣老兵回鄉運動的發起人姜思章和幾位老兵一起發起成立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並印發傳單《我們已沉默了40年》。[詳細]

開放探親,人之常情

1987年5月,由於大批「榮民弟兄」聚集在「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門口,並且和輔導會的安全警衛人員發生肢體衝撞。蔣經國自忖無法再以任何理由禁錮人民回家的大門,被迫宣布「榮民弟兄」可以探親的名義,返回大陸老家。

消息發布之後,全台灣近40萬老家在大陸的老兵,心中無不歡欣鼓舞。千盼萬盼,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回家了。當時的「副總統」李登輝堪稱,少數了解蔣經國決策心路歷程的國民黨高層之一。他在《見證台灣》一書中回憶說,蔣經國召集有關大陸探親措施的會議,指示開放老兵探親不必加限制條件,以盡量放寬為原則,才能收號召效果。

1987年10月14日蔣經國主持的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有關探親的決議案。10月15日,時任「內政部長」的吳伯雄正式宣布「行政院」的決議案。民眾赴大陸探親,一年可有一次,一次三個月。

台灣媒體記載,1987年11月2日,台灣紅十字會開始受理探親登記及信函轉投,當天預定上午9時開始登記,凌晨就人山人海,幾乎衝破大門,辦妥手續的多達1300多人。12月,第一批探親老兵終於踏上返鄉路。台灣紅十字會為辦理老兵返鄉作業,準備了10萬份申請表格,在短短的半個月之內就被索取一空。[詳細]

民眾擁抱,官方角力

大陸方面對於台灣老兵返鄉探親也抱著開放的態度。「飛虎隊」陳納德將軍的夫人陳香梅女士回憶說,「其實,台灣老兵回鄉探親也是鄧小平先提出的。20世紀80年代初,台灣老兵回鄉探親問題在台灣已經非常突出。在我第二次回國時,小平提議,可以先讓在台灣的老兵回家探親。大家都是中國人,都有父母、兄弟姐妹、老婆、孩子。這樣我才去台灣,向台灣方面轉達了這層意思。」

開放台灣民衆探親後,大陸方面立即響應。當時兩岸依然遵循不接觸的原則,中國旅行社、中國青年旅行社等民間機構扮演了重要角色。

1987年10月14日,大陸有關方面負責人就探親一事發表了談話,對此表示歡迎,並「保證來去自由,儘力提供方便」。並希望台灣當局也能讓大陸民衆去台灣探親。

1987年12月13日,香港《亞洲周刊》在創刊號中以《笑聲淚影回鄉行》為題刊發了封面文章。文章說,對國共雙方而言,「探親熱」既是嚴峻的考驗又是難得的機運。文章援引北京一位西方外交家的評論說,「顯然這是蔣經國和鄧小平演出的最後一齣戲,可能會大大推動政治經濟改革以至統一。但是要邁向對話前途崎嶇。」 [詳細]

未來的希望:我們

1987年,4萬6千餘名台灣同胞來到大陸探親,此後兩岸民眾每年往來的數量有增無減。截止2013年底,台灣同胞累積來大陸人次達到7600完之多,而大陸居民往來台灣累計人次也近1200萬。國台辦9月1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在談到兩岸交流情況時,馬曉光表示,兩岸人員往來與交流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今年1至7月,兩岸人員往來達531.8萬人次,同比增長15.35%。在這其中,作為民族未來的青少年群體——交換生,無疑受到了最多的關注。

台灣到底有多遠?

想像中的台灣距離現實有多遠?為了尋找這個答案而赴台交換,是多數早期交換生最大的驅動力。

2006年9月,清華大學學生杜榕作為該校赴台灣銘傳大學試點的第二批交換生遠赴寶島,那時大陸還沒有出現大規模交換生,更不用說後來的個人游、學位生。「當時沒有其他正常渠道能去台灣看看,所以,這種交換學習的機會,肯定是願意去的。」

  2007年以後,兩岸高校之間互派交換生計劃才走上正軌。2008年2月台灣義守大學一次性招收大陸13所大學140名交換生,創下全台大陸交換生同時就讀的紀錄。不過,在這段時間內,「好奇」、「門檻低」仍代表了大多數赴台交換生的初衷。南京大學06級工商管理專業的李辰霽去台灣純屬偶然:在女友申請了美利堅大學的交換生後,他才知道可以交換學習,而此時恰巧有台灣項目,「一是對目的地很好奇,二是當時要求並不高,無需語言考試證明,容易申請。」

時過境遷,2011年台灣開放大陸學位生,2012年開放大陸個人游,交換生人數在短短几年內劇增。記者從今年9月赴台灣大學、輔仁大學、中正大學等幾所高校的交換生了解到,他們有的「希望進行一場深度的自由行」,有的「希望以後能申請這裡的研究所」,更有甚者「因為喜歡台灣的偶像劇與明星」。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少了幾分獵奇,多了幾分適從;少了幾分偶然,多了幾分計劃。

兩岸差距有多大?

儘管後來的交換生會收到大量來自前輩的「攻略」,但是當自己親身感受台灣的一方水土時,還是會吃一驚。「大街上竟然找不到一個垃圾桶」,「到圖書館檢索書籍時,發現根本不會用他們的輸入法」……在台灣的頭幾個禮拜,幾乎所有交換生都會樂此不疲地向台灣同學詢問並比較同一事物的不同稱謂:「軟體叫軟體,達芬奇譯作達文西。」

近年來,早期交換生一些限制漸漸鬆綁。「我們那時,沒向『陸委會』報告,個人不能離開台北;後來去交換的學生,接觸的面和深度都比我們大。」杜榕說。交換生沒有像學位生那樣被「條例化」,顯得更自由。有的學位生不能選的課,交換生反而可以選修。加上學業壓力不大,交換生有大量時間可以去深度體驗台灣。

2010年9月從北京交通大學到台灣科技大學交換的羅漢也感受到,在一些政治名人的演講、明星演唱會、作家簽售等場合,都能看到交換生的身影。

「我們去的時候正值『五都選舉』,因為好奇,去台北市國民黨籍候選人郝龍斌的造勢晚會圍觀。晚會就在凱達格蘭大道露天舉行,幾乎全是上躥下跳的大叔大媽……就在那晚,連勝文離開我們這場晚會,奔赴下一場時遭到槍擊。現在想想有些後怕,如果在我們這裡被槍擊,現場不知會發生多少踩踏。」羅漢與他的交換生夥伴們這樣親歷了「台灣式民主」。

當初體驗的興奮逐漸淡去後,沉澱下來的則是思考:感受到的台灣,是想像中的那一個嗎?「台灣的青年人和我們一樣,談論最新的好萊塢電影、為課堂小測驗發愁、憧憬理想與愛情。」羅漢說。

台灣與大陸的青年一代其實有著相似的成長經驗,交換生們發現,從前以為的種種「不同」更多是基於「不了解」。「我們普遍有這樣的感受:台灣人對外面的世界不太感興趣,報紙不見國際新聞,體育報道只關心棒球籃球,和善可親卻保持距離。台灣人很少主動來大陸,如果不是交換生走進他們的世界,並且經過長時間相處,很難想像大陸在他們心目中是否還停留在住窯洞的階段。」主動深入台灣的交換生們,在積極地接納與汲取的同時,也潤物無聲般地將大陸新時代的形象,傳播到台灣青年的心中。

無法割捨的台灣

今年中秋節,正當曾在台灣靜宜大學交換的陳瑩和家人一起吃團圓飯時,收到了一位台灣學姐用Line(即時聊天工具)發來的祝福。去年此時,陳瑩正在台中學伴家中,依台灣的習俗吃烤肉。「平時和台灣同學仍有聯繫,過年過節也會互相問候,這份友誼很珍貴」。

伴隨每批交換生返「陸」,就會帶動不少台灣學生開始使用QQ、微博和人人網。從被動接受大陸朋友帶來的信息,越來越多台灣人也希望主動了解大陸的新鮮事。王林萍與她的台灣室友經常在微信群里分享信息,這種互動了解,還將繼續。

結語

在今年5月7日會見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兩岸青少年身上寄託著兩岸關係的未來。要多想些辦法,多創造些條件,讓他們多來往、多交流,感悟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潮流,感悟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趨勢,以後能夠擔當起開拓兩岸關係前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的確,從前課本里、新聞中,「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已經成了我們的思維定勢,卻從未深究原因。只有當真正踏上寶島的土地,聆聽著同樣的語言,感受著同樣的文化,才真正從心底燃起一團無法名狀的親切,一種無法割捨的依戀。

台灣,曾經那麼遠的地方,現在又這麼近。

推薦閱讀:

「親情」專題作文寫作指導
親情正在流失
一道「親情計算題」淚奔上萬人
父親毛澤東的親情

TAG:親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