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作為生命系統:上海世博後灘公園

後灘公園為上海2010世博園的核心綠地景觀之一,它既是上海2010年期間世博綠地,也是未來上海市的公共綠地。場地位於「2010上海世博園」園區之西端,黃浦江之東岸與浦明路之間,西至倪家浜,北望盧浦大橋,為狹長的濱江地帶,總用地14公頃。場地原為鋼鐵廠(浦東鋼鐵集團)和後灘船舶修理廠所在地,2007年初開始設計,2009年10月建成並於2010年5月正式開放。

三種文明揭示場地個性

設計採用立體分層方式,層層剖析和演繹場地的歷史與未來,刻畫公園的獨特個性,並為解決場地面臨的挑戰尋找出路。以後灘場地景觀演繹的時間脈絡、空間背景和場地稟賦作為線索,在上述濕地生態景觀基底之上,疊加田園的回味、工業記憶和後工業文明三個層次的景觀信息,形成場地的總體特徵,傳達三種文明意象。

田的回味

後灘地區自唐代到1843年開埠經歷了近千年的農業社會時期,目睹著黃浦江畔農耕經濟的興衰起落。農耕文明景觀層是本規劃中體現場地農耕文明遺迹的重要景觀層次。

梯地禾田帶是公園的內河濕地與浦明路之間的過渡地帶。設計從千百年來中國的梯田中獲得智慧的啟迪,一方面用梯田來解決3~5m的高差,同時,利用梯田灌溉的過程,使污水得以曝氣、逐級沉澱、凈化。田塊中種植五穀、經濟作物和各類具有水凈化功能的水生植物,隨季節而變換,營造都市田園。春天菜花流金,夏時葵花照耀,秋季稻菽飄香,冬日翹搖鋪地,無不喚起大都市對鄉土農業文明的回味,使土地的生產功能得以展示,並重建都市人與土地的聯繫。為大上海市民特別是青少年提供一處農業和農作的科普教育場所。

梯田結構增加了這一區域的景觀與植被的多樣性,豐富了江岸過渡帶的界面景觀,同時創造了豐富的體驗空間。以田埂為徑,人們可以進入濕地凈化區域,體驗獨特的田園景觀和人工濕地展示,作為可進入的「毛細管」路徑,大大提高公園的人流容量,像海綿一樣,田埂網路使公園的人流容量極富彈性。

工業的記憶

上海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見證了近代民族工業由無到有、由小到大的發展歷程,場地範圍內的工業遺址主要為工業廠房和貨運碼頭,有型鋼廠三車間、厚板酸洗廠房和碼頭等。設計通過改造原有廠房及碼頭,運用剝離、填充、穿插等手法,保留、再用和再生場地內的工業遺產,來紀念上海後灘的工業文明。其中包括:

型鋼廠三車間及厚板酸洗廠房的改造:廠房所處位置為後灘濕地公園的南部,臨時旅遊停車場的北端。在本設計中改建為後灘濕地公園的綜合服務中心——「空中花園」,布置各類酒吧和茶座等休閑設施。

貨運碼頭改造:貨運碼頭位於後灘濕地公園的中部,靠近原生濕地保護區。因已失去貨運碼頭功能,在本設計中改建為一處碼頭遺址花園——蘆荻台,可供遊人眺望黃浦江原生濕地景觀和對岸上海城市天際線。

銹色長卷:這是一條由原場地內的鋼板加工製作而成的綿延綢帶,它由鋼板在三維空間中摺疊而成,平行遊走於溪谷濕地之中,或平鋪於棧道之上,成為一種鋪裝,或昂首於空中,兼有裝飾藝術、景框和庇護功能,成為自然樸野的濕地基底上的一個現代而靈動的活躍因素。在這裡,工業的記憶體現為一種超越形式與功能的材料及其藝術。

生態文明展望

作為後工業時代生態文明的展望和實驗,公園倡導低碳景觀理念,強調公園在建設和維護過程中的低成本和可持續理念。集中體現在:建立內河濕地凈化系統,利用自然做功,展示生物凈化的生態文明理念與實例;黃浦江護岸的生態友好型設計,與洪水為友,改變常規防洪工程的理念和做法;溪谷底部以黏土作為防滲材料,使水體和濕地具有良好的生境;大量鄉土物種和農作物,用於水體凈化和生物生產,並實現低成本維護;充分利用舊材料包括舊磚瓦的再用,節約造價;建築物設計上強調節能技術的使用和創新;用可降解竹材作為會時大面積鋪地等。

(文章節選於《旅遊規劃與設計》第3期:《節事城市旅遊》中的《景觀作為生命系統:上海世博後灘公園》,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轉載,引用請註明)


推薦閱讀:

什麼是背負系統
借一座山的能量,重啟生命系統
Information (術數與信息系統)
在線免費算命系統

TAG:生命 | 上海 | 系統 | 公園 | 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