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趙汀陽:幸福與幸福感

幸福與幸福感

趙汀陽

倫理學家有時自以為比別人機靈,於是語重心長地告訴人們什麼是好人好事。我相信大家不難發現,倫理學家語重心長說出來的那些價值觀和行為規範並沒有超出(而且不太可能超出)民間感悟和觀點,進一步說,就算倫理學家提出了某延續新觀點,只不過也是在已經很多的觀點上又增加了一些觀點。觀點都有自己的立場和價值觀,都有某種理由,無論是充滿愛心的還是充滿私心的倫理觀點,無論是旁徵博引還是寥寥數語,都只說對了某一點。無論是表達為理論還是表達為民間感覺的觀點在思想水平上是一樣的,所以,就某種觀點進行表態,這不是倫理學。希臘人早就發現,觀點只是意見,意見就不是真理,所以也就只是生活習慣而不是思想的工作。把意見羅哩巴嗦旁徵博引地說出來,這不是學問,更不能說明什麼是恰當的。

一種事情有沒有價值由生活去定義,理論沒有權力替代生活去定義劃分好壞。人們實際上所追求的、所想要的各種東西定義著各種好的東西,這就是真實的生活和生活所定義的真實。幸福、快樂、安全、智慧、健康、勇敢、漂亮、權力、財富、真理、自由、愛情、友誼、成功、地位、征服等等,這些就是被生活自身定義為好的東西,否認這類真實價值的企圖是無力的,替生活規定價值的理論是可笑的,人們和生活將自行其事,並不理會虛偽的倫理勸世,因為只有這些真實的價值才構成了生活的意義,人們只有在生活是有意義的前提下,才會考慮到其它事情。

倫理學只能接受生活本身定義的價值概念,然後思考一種社會生活如何最有利於保護和發展好的事情並且抑制壞的事情。這意味著倫理學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技術性思考,而不是表態和勸世。什麼是好或者壞大家都明戲,真正費力的事情是怎樣處理所遇到的各種難題。每種價值觀在生活中都已經塑造得清清楚楚,並且都有各自的道理,倫理學不是一個「價值觀之爭」的場所(生活才是「價值觀之爭」的場所),它必須把各種價值觀都考慮在內,思考由此造成的問題。這意味著倫理學主要不是批評性的,而是技術性的。表明一個立場,講講大道理,批評其它立場,這好像只不過是平常市井行為。倫理學所思考的只能是一種價值能夠被接受的條件和各種價值之間的次序。簡單地說,價值間的次序就是全部問題。

我為什麼選擇「幸福」和「公正」作為倫理的關鍵問題?幸福和公正其實就是人們最想要的生活,也是人們最缺少的生活。缺少的就是真正想要的。世界的存在多麼壯觀,生活多麼豐富,女人們多麼漂亮,美酒多麼可口,一切好的應有盡有,可是為什麼還不是幸福?如果無限得到這一切還不是幸福,那麼就很容易知道合理地有限地得到這些更算不上幸福,而抑制快樂的窒息生活就是不幸。那種普遍必然的規範生活是溫和的殘酷生活。通常的倫理學糾纏於應該要快樂的生活還是要抑制的生活,應該重視個人還是重視集體,這些都是次要問題。問題不在於應該得到多一些還是少一些利益,而在於這些都不能說明生活是值得一過的。幸福是清楚的,幸福之路是不清楚的,幸福的保障也是不清楚的。如果我們不知道生活怎樣才是值得一過的,應該過的生活又有什麼意義!

推薦閱讀:

發現自己 感受幸福——寫給未來的你
裝逼怎樣提升個人的幸福感?
研究稱幸福感與年齡相關 46歲後逐年增加
無法把自己的心安放在這個世界的某個位置上怎麼辦?
2017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快來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TAG:幸福 | 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