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能預知英國脫歐?

世界上的人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上等人憑藉遠見卓識以預知未來,中等人在新聞出來後奔走相告,下等人則靠編寫無聊段子以嘩眾取寵。就英國脫歐這事來說,在姚堯這篇文章出來之前,你們只能在中等人和下等人之間混跡。等看到姚堯這篇文章,你們就可以在別人面前裝上等人了。

自開通微信公眾號一年多來,一直有讀者留言說不願意、或者更準確說是不捨得,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分享我的文章,因為姚堯的觀點經常是整個市場中絕無僅有的。我知道,我的讀者中有許多人也開了公眾號,他們經常借鑒我的觀點,甚至直接大段複製我的文字,但他們每天文章的閱讀量卻比我高。其間原因除了姚堯從未曾主動宣傳推銷自己外,大概也與相當多讀者不捨得轉發有關吧?最初,我曾打算用老子《道德經》中的「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來勸讀者放下私心,後來想想私心原本就是人性,我又何必用過高的道德標準要求別人呢?所以我尊重你們的私心,不介意你們把我文章中的觀點說成是你們自己的,然後四處泡妞吹牛。在金融學上有所謂「劣幣驅逐良幣」的格雷欣法則,所以好文章像良幣一樣被收藏而退出流通領域,爛文章卻像劣幣一樣在市場中廣為流傳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6月23日股市前瞻》中,姚堯寫道:「今天撰寫本文之前掃了一眼國內磚家的分析評論,普遍認為英國不會脫歐,留歐的概率高達七成以上。也許是長期經驗導致的偏見吧,我覺得國內磚家對國際政治的分析靠譜程度普遍不高,概因他們讀書太少,了解的歷史也太少,是以他們通常不能從當事國的人民和政治家的思維考慮問題,而只是用自己的思維和官媒的思維考慮問題。」

由於是在公眾平台,所以我寫文章必須特別小心,表達觀點時也得注意分寸,故而沒有直接在文章中說英國會脫歐,只是每天都叮嚀大家控制股市倉位,不要頭腦發熱。但在私下裡,很多朋友都知道我認定英國脫歐的可能性極大,且在期貨市場上做多白銀。這兩天你們大概都讀了不少分析英國脫歐的文章吧?反正我是一篇都沒看。既然他們事先不能像我一樣預測到英國會脫歐,那事後的分析又有多少可觀之處呢?無非事後諸葛亮,事前豬一樣而已。相信有許多長期關注的讀者已經養成習慣,不會把時間浪費在那些垃圾上面,只等姚堯的文章就好。

我第一次強烈預感到英國可能會退歐是在6月17日。

6月16日,英國女議員喬·考克斯遇刺身亡的消息傳出後,全球股市、匯市、期市出現全面普漲,因為市場普遍認為支持留歐的喬·考克斯遇刺會導致留歐派吸取到大量的同情票,而脫歐派則不方便再大規模宣傳造勢,遂使得原本均勢的局面會逐漸朝著有利於留歐派的方向發展。

這句話的後半段,即對投票結果的推理是有道理的,但前半段卻顯得莫名其妙,因為整個市場是普漲,似乎英國留歐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利好。可事實上,一個國家留在一個國際組織內,怎麼可能對所有人都是利好?現在,好像已經有人開始分析英國退歐後對哪些國家有利,對哪些國家不利。那留歐呢?肯定也是對某些國家有利,對某些國家不利,對嗎?那為什麼喬·考克斯遇刺那天沒人這麼分析?為什麼會是幾乎所有國家都出現了「慶祝行情」?這合理嗎?

某種程度上說,英國脫歐就像是夫妻離婚。外人抱著「寧拆十座廟,不毀一門親」的想法勸英國人不要退歐這可以理解,但是你們了解英國人真實的想法嗎?婚姻是以契約化的方式讓兩個人在一起生活,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讓兩個人能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對於現在沉浸於幸福快樂中的夫妻來說,離婚當然是重大利空。可是對於矛盾嚴重到幾乎無法調和的夫妻來說,你能說離婚一定是重大利空嗎?或許離婚對他們來說是利空出盡吧?至少其中一方是這樣想的,至少他在當時是那樣想的。所以當你看到朋友正在為是否要繼續這段婚姻而糾結時,你首先應該了解他內心的痛苦,再了解他的歷史和三觀,然後才能幫他分析離婚的利弊得失,而不是舉起道德的旗幟,用不容辯駁的語氣要求他就是不能離、不能離、不能離。

我無聊刷朋友圈時,發現很多人說英國脫歐是民主的悲哀,因為英國人用民主的方式做出了對國家前途極為不利的抉擇。真的是這樣嗎?脫歐對英國一定不好嗎?你懂英國嗎?你又懂歐盟嗎?你了解英國的發展史嗎?你了解英國人的民族性格嗎?你了解英國人現在的痛苦嗎?其實你什麼都不懂,只會跟著輿論瞎咧咧,沒冤枉你吧?200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時,連宋在選前的支持率可是大幅領先陳水扁的,結果就因為3·19槍擊案導致大選在一夜之間翻盤。反觀英國,支持留歐的女議員被刺身亡,激起了英國人民的普遍同情,可是他們在投票時卻仍然選擇脫歐,這恰恰是英國人成熟理性的表現。坦白講,如果連英國都不適合玩民主,世界上就沒有幾個國家有資格玩民主了。

19日,姚堯在《6月20日股市前瞻》中 引用了兩份民調報告,一份是北京時間18日早上的:

據《今日美國》報道,一份在線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英國留歐支持者所佔比重已經在6月16日議會親歐派議員Jo Cox遇襲身亡後縮小八個百分點,至32%。這無疑讓6月16日以來因為Jo Cox遇襲事件而買入英鎊的投資者茫然不知所措,因為他們原本認為襲擊事件應當會降低市場對英國退歐風險的擔憂情緒。摩根大通也給出了與上述最新民調結果類似的預期。

另一份是19日早上的:

YouGov/Sunday Times民調顯示,44%的受訪者支持英國留在歐盟,43%支持脫離歐盟。YouGov稱,支持留歐比例回升,並非是因為親歐女議員遇害,而是因為越來越擔心退歐對英國經濟的衝擊。

雖然我在當時的文章中說,現在還很難推測最終是脫歐還是留歐,但我心裡更傾向於脫歐。因為支持留歐的喬·考克斯遇刺身亡,她本人又是工黨的明日之星,社會形象極佳,且是兩個孩子的母親,這些都非常容易激起人們的同情。在這種社會氛圍下,似乎不支持英國留歐都有點對不起喬·考克斯的在天之靈。換句話說,既然民調顯示留歐派與脫歐派在民調上打成平手,那就意味著脫歐派在實際上已經佔據了領先,因為必定有一部分想要脫歐的英國選民是不願意公開表達自己觀點的。

20日,李嘉誠在接受電視訪問時強烈呼籲英國公民在投票時選擇留歐,因為脫歐不但會給整個歐洲帶來不利影響,對英國的損害則會更大,就連他自己也會減少在英國的投資。根據路透社等媒體報道,李嘉誠在英國的投資額高達367億英鎊,涵蓋的港口、電力、電信、水務、零售百貨等諸多國計民生相關領域,似乎他講話應該是有分量的。可是,難道李嘉誠已經老糊塗到不清楚自己在英國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嗎?

2014年,英國記者詹姆斯·米克(James Meek)寫了一本暢銷書叫《私有之島(Private Island)》,副標題是「為什麼大英帝國現在屬於外國人(Why Britain Now Belongs To Someone Else)」

在這本書里,作者用深情、甚至於悲憤的語言吶喊道:「The essential public good that Margaret Thatcher, Tony Blair and now Cameron sell is not power stations, or trains, or hospitals. It』s the public itself. it』s us.」翻譯成中文就是:無論是瑪格麗特·撒切爾,托尼·布萊爾、還是現在的卡梅倫首相,他們所出售的公用事業,並非是所謂的電站、鐵路或者醫院,他們出售的是公眾本身。也就是說,我們大家都被賣了。

詹姆斯·米克將大不列顛比喻成私有之島,因為在一代人的時間裡,英國經濟的骨幹,包括鐵路、能源、供水、郵政、住宅,都被莫名其妙地出售給不相干的私營企業,而且是外國企業,而這些收購英國公共財富的外國人,給英國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全方位的深遠影響,包括日漸緊張的住宅供應和不斷攀升的能源費用賬單。李嘉誠,就是作者書中多次直接點名的那個外國人,也就是圖書封面上的那隻禿鷹。

李嘉誠應該知道他在英國人心中的形象:

第一,雖然李嘉誠很想做英國人,他的英語也非常流利,他還獲得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頒發的KBE勛爵,但他在英國人眼中永遠就是個外國人,永遠是someone else,永遠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第二,雖然李嘉誠很有錢,但英國人根本不認為他是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而只是善於玩弄政商關係的資本家,為富不仁的人並不值得尊重和佩服。

第三,雖然李嘉誠自稱為英國經濟做出了重大貢獻,但英國人民卻認為正是這個貪婪的資本家使得自己的生活越來越糟糕。

在《私有之島》一書中,米克研究了過去三十多年來的國有資產私有化進程與人民生活水平的變更,指出隨著國有資產的不斷出售,英國人民的生活為什麼會越來越艱難,尤其最窮苦族群身上的稅負何以越來越沉重。米克將李嘉誠們稱為「private tax-gatherers」,翻譯成中文是「私營收稅官」,意思是英國老百姓現在使用的水電煤等公用基礎設施都是私營企業在經營,高昂的生活費用等於就是向這些資本家繳稅了。米克說,最終被私有化的不僅是公共事業,還包括我們自己。

也正是這個原因,傑里米·科爾賓,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信奉社會主義的極左派,才能夠從政壇的邊緣人物脫穎而出,成為英國工黨的新任黨魁。去年5月,工黨在大選中輸給了卡梅倫領導的保守黨,埃德·米利班德辭去黨魁之職,工黨展開新的黨魁選舉。科爾賓原本是為了體現黨內多元聲音而被勉強列為候選人的,所有人一開始都認定他是陪太子讀書的角色,因為他的政見看起來實在是太偏激了,他說要取消大學學費,要重新國有化英國鐵路,要向富豪征所得稅,稅率可能高達50%,要通過政府開銷(而非緊縮)來刺激經濟,要立法制定更高的生活工資……

曾經帶領工黨結束保守黨長達18年執政的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焦慮地在《衛報》撰文指出:「如果科爾賓成為領導人,那會是工黨的災難,工黨正處於成立一百多年來最危險的情勢,因為他們正在閉著眼睛、張開雙臂沖向懸崖。」而保守黨則幸災樂禍,其喉舌《每日電訊報》公開力挺科爾賓,他們與布萊爾的觀點一樣,科爾賓會毀了工黨。

去年八月底,姚堯曾經在文章中為大家分析過科爾賓,提到科爾賓當選工黨黨魁毫無懸念。9月12日,科爾賓以60%的高票擊敗其它三位候選人當選工黨黨魁,姚堯又在文章中告訴大家,這個世界正在被持續撕裂當中,既然極左的科爾賓可以當選工黨領袖,那麼極右的特朗普也可以當選美國總統。

這就是英國所處時代背景,可惜真正的明白人實在太少太少了。李嘉誠如果還沒有老糊塗,他就應該知道這時候他必須閉嘴,閉嘴就是對留歐派最大的幫忙了。卡梅倫腦子如果夠清楚,就應該明白他當初不能操弄公投這個議題,這就像感情破裂的夫妻不能輕易談離婚,更不能用離婚去敲詐或恐嚇對方一樣。這種時候你一旦討論離婚,大家就會往離婚的思路上想,結果想來想去覺得離婚後的生活也沒那麼糟糕,那最後就真的離婚了。另外,卡梅倫也不應該輕視科爾賓,就像希拉里不應該輕視特朗普一樣。

現在,大家應該知道為什麼全世界都認為英國不該脫歐,而英國人民卻毅然選擇脫歐了。因為這個世界是被少數權貴掌控的,他們控制了媒體就掌握了全球輿論的主流,然而這些權貴正是現在英國人民所痛恨的。那些國際政商巨頭越是強烈呼籲英國民眾不要脫離歐盟,英國民眾脫離歐盟的決心就越強烈,因為英國人早已不再相信那些政客和資本家。民眾不一定會在民調中承認自己支持脫歐,因為這被全球主流輿論視為政治不正確,但他們會在投票時選擇脫歐。

舉個例子,假設我們現在也搞一場投票,問題是「你是否討厭日本人?」

我相信,最後投票「是」的比例肯定高於民調「是」的比例,對嗎?有相當一部分人在接到電話時,尤其是在電視鏡頭前時,他是不會承認他討厭日本人的,他可能會說日本人並不都讓人討厭,也分好人和壞人,右翼分子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之類的套話。但他內心真實的想法就是討厭日本人,這會真實的反應在投票結果上。因此,當脫歐和留歐的民調非常接近時,其實就已經意味著脫歐派會贏得公投的最終勝利。

下面這張是滬銀的日線圖:

6月13日,滬銀跳空高開,之後幾個交易日也是繼續上漲。16日晚上傳出喬·考克斯遇刺身亡的消息,市場普遍預期英國脫歐的風險降低,是以作為避險資產的白銀在17日大跌,之後幾個交易日也仍然是震蕩走低。但我們注意到,此次滬銀的回跌並沒有封閉13日的跳空缺口,技術上呈現強勢,而它的20日均線和60均線在此位置形成鴨嘴,趨勢的力量將推動滬銀繼續走高。換句話說,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和白銀是在走上升趨勢,這反過來就印證了脫歐的風險其實是很大的。

24日上午,滬銀開盤後即震蕩走高,傳來的投票結果是脫歐派始終略佔上風。這時候,我就可以確切斷定英國會脫歐了,是以我在10:30之前一直都在加倉買入滬銀,我知道這個跳空缺口是非常紮實的支撐。當然,周五黃金的漲幅比白銀更大,而且從避險的角度來說是更應該操作黃金的。只是我長線更看好白銀,從金銀比的角度上說我也認為現在白銀被大幅低估,所以我買的是白銀而不是黃金,這點以前的文章中也向讀者介紹過,今天就不再多說了。

下面這張表是我在東方財富網上截取的二十個歐洲國家24日的股市表現:

我們驚訝地發現(其實對姚堯看來說一點都不驚訝),被認為脫歐將帶來災難性後果的英國居然高舉股市漲幅榜的第四位,而且這一點是建立在此前持續大幅反彈基礎上的!換句話說,這次英國股市跌得少並非是利空出盡,而是實實在在地扛住了市場拋壓。相反,那些前期反彈幅度小的國家,此次跌幅反而比英國深得多!

怎麼會這樣?你們不是在可憐英國,認為英國做出極其愚蠢的決定嗎?怎麼英國股市卻反而跌得更少?

公投前我曾看到過一家外媒的報道,他們通過調查研究顯示,倘若英國這次公投脫歐,那麼接下來最有可能脫歐的是四個北歐國家,依次是瑞典、丹麥、挪威和芬蘭。而通過上面那張股市漲跌幅排行榜,我們發現這四個國家剛好就在排在最前面,其中芬蘭和瑞典居然是翻紅的。排名第六和第七的分別是瑞士和俄羅斯,他們目前還不是歐盟國家,排名第八的冰島又是個北歐國家。

現在我們再從排行榜的最下方往上看,跌幅最大的是希臘,高達13.42%,接下來是義大利和西班牙,跌幅也超過了12%,而這三個國家正是歐債危機爆發後最困難的國家。與其並稱歐豬五國的愛爾蘭和葡萄牙排名也比較靠後。

答案已經再明顯不過了:由英國脫歐所引爆的這場歐洲分裂危機,除了歐盟的核心國德法外,真正害怕的是像希臘、義大利和西班牙這樣的經濟困難戶,而像北歐和英國這樣經濟體質優良的國家根本不怕脫歐,甚至他們是歡迎脫歐的!

王安石在讀《孟嘗君傳》時寫下過下面這段文字: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孟嘗君是戰國時期四大公子之首,家裡養了三千門客,世人稱為「得士」。公元前299年,齊湣王派孟嘗君出使秦國,秦昭王立即讓孟嘗君擔任秦國宰相。後來,有人勸秦昭王說:「孟嘗君的確相當有能力,但他終究是齊國的王室,謀劃事情肯定是先替齊國考慮,然後再考慮秦國。您現在讓他擔任宰相,恐怕會對秦國不利。」

秦昭王覺著有道理,就罷免了孟嘗君的相位,將他軟禁起來,甚至考慮殺掉他。孟嘗君得知情況危急後趕緊派人去求秦昭王的寵妾解救,寵妾提出條件說:「我希望能得到孟嘗君的白色狐皮裘。」

孟嘗君確實有件價值千金的白色狐皮裘,到秦國後就獻給了秦昭王,此外天下再沒有第二件了。正在孟嘗君發愁之際,手下有個門客化妝成狗,連夜潛入秦宮的府庫中將狐白裘偷出來,獻給了秦昭王的寵妾。寵妾拿到狐白裘後,就替孟嘗君向秦昭王說情,讓秦昭王放了孟嘗君。待到秦昭王后悔時,孟嘗君已經逃出都城,遂趕緊派兵前去追捕。當孟嘗君連夜趕到函谷關時天還沒有亮,按規定只有等雞叫後函谷關才能放人進出。孟嘗君此時內心焦急萬分,唯恐在函谷關耽擱時間會被秦國追兵抓到。幸好孟嘗君手下又有個門客擅長模仿雞叫,他一學雞叫就連帶著讓整個函谷關附近的雞都跟著叫起來。於是孟嘗君等人得以順利逃出函谷關,等秦國追兵趕到函谷關時,孟嘗君已經走遠了。

《史記·孟嘗君列傳》在講完這個故事後說:「以前孟嘗君把雞鳴狗盜二人奉為座上賓時,其他賓客都羞於同此二人為伍。直到這次孟嘗君在秦國遇到麻煩,恰恰就是靠雞鳴狗盜之力才逃出險境的,人們這才佩服孟嘗君廣納賢才的胸襟。」但王安石對此卻相當不以為然,他說孟嘗君只配做雞鳴狗盜的首領,哪裡談得上廣納賢才呢?否則的話,以齊國當時的強大,只要有一個真正的賢才就足以制服秦國,哪裡還需要靠雞鳴狗盜這些人來救命?最後王安石說:「就是因為孟嘗君手下聚集了如此多的雞鳴狗盜,這才導致了真正的賢才不願意投靠他。」

讀者中有不少人現在已在領導崗位,現在還不是領導的,許多人將來也會做領導。做領導的關鍵不在於管事,而在於管人;不僅在於現在歸你管的人,更要關注那些即將離開你的人,究竟是什麼樣的人要離開組織,他們又因為什麼離開組織?好的組織,總體上是新進的人比現有的人優秀,現有的人比離開的人優秀,而所有失敗的組織都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優秀的人才一個接一個離開,留下來的都是平庸無能之人。項羽曾經用戰無不勝的鐵騎統一天下,締造了「天下王侯一手封」的輝煌,可惜他留不住人才,韓信走了,陳平走了,英布走了,連范增都走了,然後項羽就失敗了,徒留下「天要亡我,非戰之罪」的感嘆。崇禎皇帝在剿滅魏忠賢閹黨後原本是有希望中興大明朝的,可惜他同樣不懂善待人才,袁崇煥走了,孫承宗走了,楊嗣昌走了,洪承疇走了,然後崇禎就在煤山上吊自殺了,徒留下「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的感嘆。單就具體一兩個人、一兩件事而言或許還存在各種爭議,但總體上說必定是領導者的思維出現了重大錯誤,才會導致優秀人才一個個離開。還記得本文剛開始講得那個「劣幣驅逐良幣」的事嗎?世事相通,文章如此,人才如此,國家也如此。

一年前,希臘也舉行了全民公投,發動這場公投的是希臘新上台的總理齊普拉斯。2015年初,因為不滿歐債危機爆發以來的被迫長期緊縮政策,希臘人選舉年僅40歲的激進左翼聯盟領袖齊普拉斯為總理。這位打著「反緊縮牌」上台的年輕總理在選舉時承諾將與國際債權人重新談判,以「結束希臘人持續五年的羞辱和痛苦」。齊普拉斯試圖用博弈論的心理戰術在國際債權人之間縱橫捭闔,結果卻因出爾反爾而喪失了全部信用,遭到國際社會的一片撻伐。情急之下,齊普拉斯居然非常不負責任地拋出了公民投票的戲碼,聲稱只要希臘人民用公投的方式否決了對國際債權人給出的緊縮方案,他就可以帶著民意與國際債權人重啟談判。結果希臘人果然用公投方式否決緊縮方案,但國際債權人沒有按照齊普拉斯的如意算盤走,而是給了他極大的羞辱。最終,國際債權人迫使齊普拉斯接受了讓步更大的緊縮方案,而且要求齊普拉斯自己去希臘議會勸說希臘人民接受這個更加令他們難堪的緊縮方案。齊普拉斯別無選擇只能接受,而他在欺騙國際社會又欺騙國內民眾後不得不在8月20日黯然辭職。

可是一個月後,齊普拉斯在9月20日舉行的希臘議會選舉中再度勝出,又一次當選希臘總理!

這就是希臘,齊普拉斯弄出來的爛攤子,也只好讓他本人收拾。這就是歐盟,雖然憎惡齊普拉斯,卻也只能與這個騙子討論如何收拾殘局。現在,希臘仍然呆在歐洲混吃混喝,即便被人鄙視,即便沒有尊嚴,他們也不願意離開。歐洲的政治領袖總是擔心希臘的離開會導致歐盟瓦解,所以一直投鼠忌器。如今,他們為自己的優柔寡斷付出代價了,他們沒有魄力趕走希臘,就只好眼睜睜看著英國離開。

離開歐盟之後,英國還是英國。而缺少英國之後的歐盟,如果它能夠發現問題並大膽革新,也不是完全沒有重振雄風的機會,屆時英國還會再次要求加入。否則的話,接下來會有一個又一個國家離開歐盟,而最後哭著鬧著卻始終不肯走的永遠是經濟困難的希臘、西班牙和義大利。表面上,這場公投是英國人選擇要不要脫歐,實際上則是希臘、西班牙、義大利這些「劣幣」正在驅逐英國、北歐等「良幣」,而身為家長的德國既無力幫助「劣幣」振衰起敝,又無法安撫「良幣」的內心不滿,只好擺出一副忍辱負重的樣子,苦勸大家都不要走……

昨天我在公眾號里發了一首七言絕句:

問政何妨在五湖,

山中宰相勝稱孤。

休言顯赫王侯勢,

不過書生苦役夫。

之後有不少讀者表示讀不懂,希望姚堯能夠詳細解釋。其實我寫詩原本也不指望每個人都讀懂,而且解釋太多反而有損詩中韻味。這本是一首舊作,我幾年前讀《凱恩斯傳》時寫的,這裡簡單跟大家介紹一下詩中的典故。

第一句用的是范蠡的故事,傳說范蠡幫助越王勾踐滅吳後就功成身退,攜西施在五湖泛舟。第二句用的是陶弘景的故事,他在南京附近的茅山隱居而不願出來做官。梁武帝蕭衍在位時,每逢有重大國策就派使者到茅山去請教陶弘景的意見。因其身在山中,卻能對朝廷決策產生重要影響,是以時人稱其為「山中宰相」。第三、四句是因為我讀到凱恩斯的一段話,他說:「經濟學家和政治哲學家的思想,無論是對是錯,實際上比一般人想像的更有力。這個世界確實是由少數精英統治的。那些自以為能夠免於受經濟學家思想影響的實幹家,往往只是那些已經過世的經濟學家的奴隸。那些當權狂人信奉的,其實也不過是若干年前某些末流文人狂妄思想的零碎而已。」

請看下面這張是歐洲地圖:

還記得前面列出的那張歐洲股市排行榜嗎?它幾乎就和歐洲地圖完全吻合的。排名最靠上的是北歐,中間是中歐,最下面是南歐。

過去幾十年來,歐盟的主導思想一直是東擴、東擴、東擴,可這次歐債危機的爆發點是在東歐嗎?不是,是在南歐!東擴是冷戰時代遺留下來的戰略思維,而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推進,歐洲的主要矛盾已經由東西矛盾轉化為南北矛盾。默克爾一直野心勃勃想要整合歐洲,可是她真的清楚意識到了這點嗎?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她正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英國脫歐所引爆的危機不在於英國選擇離開,而在於歐盟的領導者不知道如何給歐洲人一個更有希望的歐洲。就如同股價下跌後不應該怪投資人賣出股票,而應該怪股市和公司的管理者為什麼讓投資人缺乏信心一樣。英國只是在他不看好歐盟這檔股票後選擇拋出,這是英國的錯,還是歐盟的錯?如果英國這次的賣出會在未來引發拋售潮,難道你要回過頭來怪英國不護盤嗎?

不過話說回來,連默克爾都看不明白的事,中國又有幾人能看明白?

呵呵!

推薦閱讀:

你掌上的財運線,預知你後半輩子的財運!
從手紋預知你的愛情運
怎樣預知高血壓腦病(附:高血壓腦病詳解)
六位居士學《無量壽經》預知時至,其中兩位舍壽往生,信願持名功德不可思議!
藏在你身體不為人知的預知能力!

TAG:英國 | 英國脫歐 | 脫歐 | 預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