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又一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作為鄰居的中國為何只有屠呦呦一人?

多少說 · 2016-10-04 08:34

摘要: 美國之所以排第一的很多因素是經濟學獎取了巧,而日本則多憑藉在物理研究上的優勢。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鄰國日本屢屢獲獎,而中國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實際上僅有屠呦呦1人?

據諾貝爾獎官網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3日中午11時30分,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頒布揭曉,日本分子細胞生物學家大隅良典榮獲該獎項,為表彰其在研究自噬性溶酶體方面做出的貢獻,獎金8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625萬元)。

事實上,從2000年以來,17年間,日本已經有15人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不含兩名美國籍日裔科學家,含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僅次於美國(72名)排名第二。

而且美國之所以排第一的很多因素是經濟學獎取了巧,而日本則多憑藉在物理研究上的優勢。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鄰國日本屢屢獲獎,而中國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實際上僅有屠呦呦1人?(1957年,楊振寧和李政道站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諾貝爾獎獎章的時候,他們的國籍是中國。之後,李政道於1962年,楊振寧於1964年先後加入美國國籍。但在學術界,因二人獲獎前後主要科研一直在美國進行,故並沒有將其而是視為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中國科學家,而視為了美國科學家。)

重教育,保經費,日本屢次斬獲諾貝爾獎

自古至今非常重視教育

日本向來有重視教育的傳統。實際上,在江戶時代末期,江戶(如今的東京)成年男性市民的識字率就達到70%以上,遠遠超過倫敦的20%和巴黎的不到10%,令歐美人為之驚異。當時,甚至日本最偏僻的農村也維持著非常高的識字率。

在科研領域,這種傳統表現為研究人員把學術放在首位。這些成績,與研究人員專心做學問而不是熱衷當官,沒有將學府辦成「學衙」有很大關係。

不僅僅重視應用研究,也非常注重基礎研究

早在明治維新前的江戶時代,日本就奠定了重視基礎研究的傳統,並培育了很多人才。雖然當時日本沒有西方的產業革命,但在數學等領域卻一直在進行獨自研究,而且通過唯一允許通商的荷蘭接觸了西方近代科學。

日本大學的基礎研究有保障,可以研究那些在10年、20年後才有可能大有用武之地的課題。從中長期來看,要重視產生經濟效益的應用技術,還應該注重不會立即產生經濟效益、而需要踏踏實實地花時間積累的基礎科學。

有保證的科研經費

二戰後,日本以科技作為立國之本,舉全國之力投巨資進行科技創新。作為文部科學省外圍機構的「日本學術振興會」是負責制定具體科學研究項目的,其掌管的「科學研究費」是日本最大規模的競爭性申請類科研費,占日本政府全部競爭性科研費的六成以上,是當前日本科研經費最重要的來源之一。

日本學術振興會的科研費預算安排納入日本政府五年一度的「科學技術基本計劃」。研究人員能夠從大學、企業或國家獲得充足的研究經費,這是能夠安心進行研究的物質保障。

體制保障,讓科研更有尊嚴和社會地位

「萬般皆下品,唯有學術高」。日本給了研究人員很高的地位和尊重。

簡單來說,對於日本來說,真正對科研感興趣的人才會去讀博,因為感興趣所以日本的博士(以及教授副教授)都是真正熱愛科研,為了科研可以全身心投入的人。

師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自然科學,尤其是基礎物理學,僅僅依靠嚴謹紮實的作風是很難做出諾貝爾獎級別的成就的,優秀的指導老師,良好的團隊協作,一流的設備,都是很重要的。

頂級科研項目是有傳承的,經常是諾獎老師帶出諾獎學生,牛逼的實驗室出多個諾獎。而日本物理學科的11位獲獎者, 也在很大程度上恰恰說明了這個道理。

諾貝爾獎的時間滯後性

21世紀後日本獲得的諾貝爾獎基本都是上個世紀80-90年代的科技結晶,是日本經歷過高速經濟增長,對科研進行穩定資金投入的結果。

起步晚,易偏科,中國的諾貝爾獎寥寥

起步晚,真的是起步晚,需要時間

中國科研歷史短,積累少。儘管說日本的幾所著名「帝國大學」的建立年代跟中國的第一批現代大學的建立年代差不多,比如東大是1886年,京大是1897年,而我們的北大是1898年,清華是1911年。

但實際上並不是這麼回事兒。原因在於在大學建立初期,也就是從1890-1940這五十年里,中國和日本的社會發展情況應該是完全不同的。這50年里日本是對外侵略,中國是被侵略,又有軍閥混戰,所以前50年里日本的科研可以穩定的跟世界接軌,而中國大學的理工科很難在一個安定的環境中發展。

中國大學培養的第一批博士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到現在也就30來年,而且80年代畢業的這批博士當時多半已經三四十歲了,真正開始持續的博士教育那都是90年代以後的事情了,到現在也才20來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獎周期特別長,得獎工作的實現年份與最終得獎的年份之間平均要間隔17年。

一個國家高等教育才發展了20年就要有諾貝爾獎,這就像一個足球職業聯賽才20年就要拿世界盃一樣。

不僅如此,而且諾獎候選人太多了,有些幾十年前就有重大成果的科學家還在排隊等著呢。

或許,中國還需要時間。

科研經費不僅不足,而且偏科

新中國成立後一直到80年代,科研經費嚴重不足,好在近年來這個問題逐漸得到解決。

其次關鍵是還偏科,由於國情的原因,科研經費主要投入到了應用科學而不是基礎理論研究,優先解決吃飽飯不挨揍的問題。

以及,國內的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仍然過於培養通才。

之前的集體制研究制度和諾貝爾獎背道而馳

諾貝爾獎注重獎勵的是個人貢獻,或者說團隊的帶頭人,而眾所周知的事實是,過去我們習慣歸類為集體的力量,淡化個人。

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有關人工合成胰島素的發明,就或多或少的因為上述原因完美的錯過了獲得諾貝爾獎的機會。

在國內科研很多情況是記在集體名下的,像屠呦呦這樣的科學家能把科研成果記在自己名下的是非常幸運的。

中國的諾貝爾獎何時才能爆發?

日本方面自己的擔憂

日本《產經新聞》9月22日文章引述日本科技政策擔當大臣鶴保庸介的話說 「我正在想,運用高科技的自動駕駛時代已經到來。如果(日本)不努力的話……」鶴保之所以對日本科技的未來表示擔憂,是因為近年來日本的科技水平明顯下降,而中國卻急速趕超。

21世紀後日本獲得的諾貝爾獎基本都是上個世紀80-90年代的科技結晶,是日本經歷過高速經濟增長,對科研進行穩定資金投入的結果。而近年來,日本財政吃緊,科研投資減少,日本科研能力、論文數質量上都開始了不同程度的滑坡。很多學者對於日本科研的未來表示了擔憂。

中國的崛起

社會穩定,經費充足,科研持續,教育基礎雄厚,再加上一點點運氣(主要是太多人排隊,何時獲獎有一定運氣成分,尤其是要足夠長壽),才可能在一個國家內大量湧現。至於什麼民主制度、教育傳統、民族性格,都是胡謅。

而上述條件中國都已經具備,或許只需要尚待時日。

雖然日本人近年來在物理、化學、生理學和醫學這3個分量很重的自然科學項目中屢獲諾獎,獲獎數量也在亞洲名列前茅,但大多是以數年前取得的研究成果獲獎。

2015年,屠呦呦的獲獎就是一個好的開始。再過10年或20年,中國人頻獲諾獎(自然科學獎)的時代或許會到來。

【鈦媒體作者介紹:微信公眾號:多少說(duoshaoshuo)】


推薦閱讀:

諾貝爾獎最完整的介紹
細讀會著迷| 我秘密地愛著你:諾貝爾獎獲得者詩選
唐代七律誰最強,100個諾貝爾獎都抵不過他
石黑一雄:諾貝爾獎得主的10句話,字字誅心!
屠呦呦領取諾貝爾獎

TAG:科學家 | 日本 | 中國 | 科學 | 諾貝爾獎 | 鄰居 | 獲得 | 作為 | 諾貝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