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與那個獨立的生命保持一個溫暖的距離
女兒邀請幼兒園的同學A來家裡玩。
期間發生了一件事情。我給兩個小朋友一人買了一包「好多魚」,兩個人高高興興地打開來吃。這時,A的爸爸沒有經過A的同意,從她的袋子里拿了一個吃,A嚎啕大哭,並把手裡那包好多魚全部倒到了地上,要求她媽媽再給她買一包。
我觀察了一下在一旁的女兒。她先是愣住,然後把目光轉向灑了一地的好多魚,遲疑了一會兒。然後把自己手裡的那袋放下,走到了那攤零食邊,一點一點把它們歸攏到一起,一邊小聲念叨著:「浪費了,多可惜呀。」這時,A在媽媽的安撫下,情緒緩和了一些,拿來了掃帚和簸箕。女兒就配合A一起把灑落的零食給收拾了。
隨後,女兒把自己的那袋零食倒了些出來,看得出來她是想和A分享,可是面對依舊在哭的A,她始終沒有集聚足夠的心理力量,說出要分享的話。
A和她媽媽一起去買好多魚了。
我於是問女兒:「寶寶,你對剛才的事情怎麼看?」
「有的人不可以不經過別人的同意就吃別人的東西。」女兒小聲地說到。(A的爸爸還在一旁聽著,所以她不說「A爸」,而說「有的人」。)
「那剛剛的事情中,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
「不經過同意吃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她依舊聲音不大,但是很清晰地說到。
「好的,我知道了。那A爸爸不經過A同意吃她的好多魚是不對的,那麼A把剩下的好多魚全倒了,這樣對嗎?」(我試圖引導,老公也附和了一句,A爸也在一旁看著她。)
「雖然浪費是不對的,但是有的人不可以經過別人的同意就吃別人的東西也是不對的。」她依舊小聲而堅持著自己的觀點。
我於是不再問。
後來過了一段時間,小夥伴已經回家了。女兒突然又走過來和我說,「媽媽,A爸不經過同意吃別人的東西是不對,A把好多魚都倒了也是不對的。」
為什麼分享這個小故事?並不是想討論這件事本身誰對誰錯,只是想到了一個已經開始並時時刻刻在發生的事情,就是,在一個被大人的觀點強勢包圍的環境中,孩子如何形成並堅持自己對事物的判斷?當你的孩子和你觀點不一致時,你是怎麼做的?或者說,從她出生以來,你允許她有自己的觀點了嗎?
在上面的故事中,一開始我問她看法時,實際是許多大人常有的愛說教的心理作怪,希望孩子看到的是,雖然A爸的行為不對,但是A的行為是更不對的(這些當然都只是我個人的想法)。
但是當女兒一再堅持自己的觀點時,我突然意識到,眼前的這個小人兒可以有她自己的觀點,和我不一樣的觀點,哪怕我自認為我的更對一些。多數時候,我們只是自認為自己正確,因為我們有著成人的傲慢:我經歷地比你多,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是不是聽著很熟悉),所以你直接拿我的觀點去用吧,所以讓我來替代你成長吧。
(這個事情上,作為小朋友,她可能更感同身受的是,大人不經過允許就動她們的食物;而不是從大人角度來看,A似乎有些小題大做。)
這是個獨立的人,她應該有自己的觀點,我只能去尊重。
在她一直小聲而堅定地陳述自己的觀點,當著三個和自己觀點不一致的成人的面,並且她的觀點中批評的對象還在現場時,我還是很佩服她的。
我看到了好多成人身上已經缺失的一種品質:堅持自己的判斷,即使面對壓力也能勇敢地說出來。
想像你同時面對三個權威/上級,要陳述自己和他們不一樣的觀點時,你能做到像她一樣嗎?
說起來,孩子們精神的成長真是個無比艱難的環境,時時刻刻要面對高高在上的成人意志的壓迫。
女兒四歲半,是屬於表達能力比較強的小朋友,她可以說出來。但是那些哭鬧摔東西的,委屈流淚的,默默不語的,又何嘗不是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自己不同意大人的觀點?
作為大人,你有好好傾聽那來自內心深處不一樣的聲音嗎?
你有不自覺地引用老一輩的經典標籤「聽話的好孩子」來引導你的孩子嗎?
你明白為什麼那麼多孩子(這其中也有你我)會長著長著和父母越來越遠了嗎?
每一個靈魂都需要有處安放。不在你這兒,就在別人那兒。
無論有多麼擔憂和恐懼,也要相信一個生命自我成長的能力。
請與那個獨立的生命保持一個溫暖的距離。
===========================
讓兩個生命共同成長
推薦閱讀:
※生命成長之路(二) 戴從信
※你是我生命里永遠的唯一
※生命在宇宙中可能很常見
※每日禪話(89)生命只關乎你的心
※《心靈突破60問》--找回生命的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