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變著法兒想賣武器
資料圖:日本陸上自衛隊士兵在御殿場演習場舉行的實彈演習中發射反坦克火箭 新華/美聯
日本共同社26日報道,根據日本政府計劃3月出台的武器出口管理「新三原則」草案,日本可以向國際機構和海上交通要道的沿岸國家出口武器,並可通過在海外對美軍修理飛機強化兩國防務合作。
出口「鬆綁」
共同社報道,首相安倍晉三正推動內閣下月批准武器出口管理「新三原則」,並打算近期向執政黨徵求意見。
根據25日曝光的草案內容,新三原則「允許」日本在並不明顯有礙維持國際和平與穩定的情況下出口武器;「要求」政府對出口武器的再轉手條件設定限制,嚴格審查;在能夠確保妥善管理的情況下,「有條件允許」出口的武器被用於其他目的或轉給第三國。
鑒於自衛隊將採用F-35隱形戰鬥機,草案還允許日本參與多國間的防衛品共同研發,並可向原產國交付按許可證生產的防衛品。
草案還提出,日本可以向國際機構和海上交通要道的沿岸國家出口武器。具體審查執行機構為首相和相關閣僚組成的「國家安全保障會議」。
國策轉變?
共同社分析,首相安倍希望以利於日本安全為條件,廣泛允許防衛設備及技術的出口。不過,對比現行「武器出口三原則」,這一47年來的首次全面修改可能使日本戰後基於和平憲法推行的國策發生轉變。
日本政府1967年頒布實施「武器出口三原則」,即禁止向社會主義陣營國家、聯合國決議規定實施武器禁運的國家,以及國際衝突的當事國或有衝突危險的國家出口武器。1976年,當時的三木武夫內閣又對上述原則進行增補,實際上全面禁止了武器出口。
共同社提到,安倍政府推動制定的武器出口管理新三原則中,已經沒有了現行原則的「不得向國際衝突的當事國或有衝突危險的國家出口武器」內容,意味著日本將實質性允許向國際衝突當事國出口武器。
法新社注意到,新原則草案有關允許向海上交通要道沿岸國家出口武器的內容實質上指向包括菲律賓在內的東南亞國家。
共同社報道,日本可能以「反海盜」為由,著眼於向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出口紅外線感應器、探照燈和巡邏艇等。
引發擔憂
包括推動武器出口「鬆綁」在內,日本政要近來謀求改變戰後和平發展道路的言論和行為正引發外界更多擔憂和質疑。
對日本政府制定旨在取代「武器出口三原則」的新武器出口管理方針草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5日說,由於歷史原因,日本在軍事安全領域的政策動向與日本國家發展走向息息相關,也事關地區安全環境和戰略穩定,一直受到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日本政府在日本政治右傾化持續加劇的背景下大幅放寬武器出口限制,其意圖和影響令人擔憂。
「我們希望日方深刻吸取歷史教訓,重視亞洲鄰國的安全關切,順應時代潮流,走和平發展道路,多做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的事。」華春瑩說。
另據共同社26日報道,美國國會研究所20日發表一份報告,對安倍去年12月參拜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表示擔憂,稱這種做法不僅加劇日本與鄰國的緊張關係,還損害了日本和美國之間的相互信任。
「存在一種危險性,即安倍對歷史的態度可能與美國人有關美國在二戰中角色的理解產生衝突,」這份報告指出,「安倍選擇忽視美國建議,意外參拜(靖國神社),或許已經違背了兩國間一定程度的信任感。」文/徐超(新華社特稿)
推薦閱讀:
※高效治班之武器
※打造幸福家庭的七種秘密武器
※電影《漫長的婚約》中,這是什麼武器?我覺得是槍榴彈,但不知那時發明了沒有。?
※戰爭史上出現過哪些反人類的武器?
TAG: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