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斌:社會韌性與經濟韌性的關係及建構|世界觀
▼
編輯部推出三大措施扶持青年學者
《探索與爭鳴》第二屆全國青年理論創新獎徵文
活動進行中(點擊藍色標題可查看)
進入新常態後我國經濟表現出一定韌性,從經濟與社會的互嵌和相互依賴的角度看,經濟韌性必須有社會韌性的支持。社會韌性是社會的結構性、各部分之間的連接性,是維繫社會結構和發展的力量與特性。社會韌性通過社會信心、人們的生存方式、社會關係等方面支持著經濟韌性的發展。當然,社會韌性也會變化,亟待從包容性增長、加強社會投資、實施積極的社會政策、加強社會心理建設等方面建構社會韌性。
社會韌性與經濟韌性的關係及建構
王思斌|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中心主任及林護榮譽研究員
原載《探索與爭鳴》2016年第3期
近幾年來,受國際經濟形勢和經濟發展規律、發展階段的影響,我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新常態」是一個發展階段,其重要特徵是: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從結構不合理轉向結構優化,從要素投入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從隱含風險轉向面臨多種挑戰。在此背景下,人們對新常態下的經濟下行給予了特別關注,而我國經濟則表現出相當的韌性。筆者擬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經濟韌性的社會原因,並對「社會韌性」的功能及建構做初步闡釋。
1新常態下的經濟韌性與社會韌性
經濟發展新常態背後的社會因素
無論從一般社會學,還是從經濟社會學的角度看,經濟都是與社會因素密切地聯繫在一起的。一些社會學家將「經濟」和「社會」聯繫起來,作為概括他們思想的書名,就是對於經濟與社會關係的一個很好的解釋,馬克斯·韋伯、塔爾科特·帕森斯等人就是範例。對於政治經濟學家來說也是如此,不過在他們那裡,社會因素更多地是從政治的側面進行解釋的。經濟發展新常態並不是純粹的經濟現象,而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經濟發展方式轉型中經濟、政治和社會現象的綜合體。反映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經濟增速下行、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動力替代和轉型風險挑戰,都不是由純經濟原因所致,而是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同樣,新常態帶來的影響也不只是經濟性的,而是必然產生社會性後果。因此,從社會的側面看待和分析經濟發展新常態就是必要的。
關於經濟現象與社會因素的關係,經濟社會學給予了多方面關注。而對於經濟與社會的關係,波蘭尼的嵌入性理論也給出了深刻的分析和十分具有啟發性的回答。在波蘭尼看來,社會是嵌入經濟之中的,或者說經濟與社會是互嵌的,經濟和社會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而且是不可分離的兩個方面,這說明對經濟現象應該做社會學分析。
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也是如此。它由一系列政治和社會因素促成,同時又反映著深刻的社會和政治意義。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動力替換背後,是社會財富的增減、勞動力結構的改變和與此緊密關聯的社會財富分配問題。在上述調整中,經濟以何種狀態發展也包含了眾多社會因素、政治因素的作用。近幾年來,我國經濟增長在下行的過程中表現出自己的「韌性」,這背後也是有社會和政治原因的。可以說,我國經濟政策的特點(經濟政策的社會性),勞動力結構、社會結構的特點,以及社會文化的特點,影響或者說支撐著經濟韌性。
經濟韌性的概念與運用
近兩年來,我國領導人多次用韌性來說明當前我國經濟的特點。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4年9月10日,在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發表特别致辭時指出,中國經濟有巨大潛力和內在韌性。同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用好我國經濟的巨大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其《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了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同時再次強調,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有巨大的潛力、韌性和迴旋餘地。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指出: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中國經濟體量大、韌性好、潛力足、迴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韌性正在成為概括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特徵的概念。
韌性原本是物理學的概念,表示的是材料在塑性變形和斷裂過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是物體柔軟堅實、不易折斷破裂的性質,物體的韌性越好,則發生脆性斷裂的可能性越小。將韌性用來描述經濟現象,就有了經濟韌性的概念。套用過來,經濟韌性是一個經濟在其發展中雖遭遇挫折,但又表現出頑強持久、不易折斷、奮力發展的狀態和特徵。有韌性的經濟對外來的強烈衝擊有更大的適應和應對力,更能經得住不利因素的衝擊,並在承應壓力時能尋找新的發展機會,實現新的發展。經濟體制改革以來,我國的經濟實現了持續高速發展。2008年以後,受內外因素的影響,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問題日益顯現,增長速度持續放緩,而且隱含著不容忽視的危機。對此,有人認為中國經濟會「硬著陸」。實際上,我國經濟仍然呈中高速增長,結構在不斷調整,新的發展動力在培育,穩中有進,這就是經濟有韌性的表現。
經濟韌性的來源及社會韌性對它的支撐
對於中國經濟何以具有巨大韌性,人們有不同的解釋。有人用政府與市場的關係、體制或經濟政策的特徵來解釋。如張軍認為,中國經濟的韌性來自於政策和體制不斷的適應性改變,政府和市場良性互動,能靈活地實現政策和體制的調整,決策者用持續不斷的政策改革和一個有彈性的體制來應對不同發展階段所產生的不同要求,能鼓勵和支持更新的和更有效率的經濟活動出現。除了體制因素之外,有的用經濟總量和迂迴空間等因素來解釋。李克強總理多年來強調釋放「改革紅利」,強調體制改革和創新在促進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他還指出,中國地域幅員遼闊且產業類型多樣,東方不亮西方亮,這業不興那業興。中國經濟的支撐並非獨木一根,而是「四梁八柱」,具有很強的抗衝擊能力和韌性。可以說,中國經濟的巨大體量和動能以及複雜結構支持著它的穩中有進的發展。上述研究多是從體制、政策和經濟要素出發對中國經濟韌性的深入分析,也有學者加入了謀生方式(生存壓力)和創業動機來進行更細緻、更微觀的分析。如周其仁認為,中國的經濟非常有韌性。首先是體制上有「保證」,較低的社會保障水平使大多數人無法完全依賴財政,唯有靠在市場里謀生。再者,30年的市場化改革在中國孕育了一批敢闖、敢嘗試的相對富裕的中產階級,這種「非謀生型創業」將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
筆者認為,除了經濟體制、經濟結構類型、就業動機之外,還應該從社會因素的角度分析問題。中國經濟在遇到重大挫折時能繼續前行,與我國社會結構的某種穩定特徵有關,本文稱之為「社會韌性」。任何經濟現象都是社會現象,經濟的持續發展或衰退、渡過難關或破產都與一定的社會結構有關。同樣,經濟韌性背後也應該有與之相適應的社會韌性在發揮作用,社會韌性支撐著經濟韌性。不過,由於社會因素的複雜性,社會韌性及其作用可能也比較複雜。在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過程中,尤其需要利用好社會韌性。
2社會韌性對經濟韌性的支持作用
社會韌性的概念及內涵
社會韌性是本文借用韌性概念,特別是在分析經濟韌性時使用的一個概念。上面談到,韌性(Resilience)的概念來自於物理學,後來心理學等學科也使用了該概念。心理韌性是指一種壓力下復原和成長的心理機制,指面對困難或者逆境時的有效適應和應對。它不僅意味著個體能在重大創傷或應激之後恢復最初狀態,而且在壓力的威脅下能夠頑強持久、堅韌不拔,更強調個體在挫折後的成長和新生。在心理學和社會工作學科,韌性還被稱為「抗逆力」、「復原力」等。筆者借鑒上述做法,把「韌性」概念轉用於社會學,認為「社會韌性」是社會結構中具有的,在遭遇破壞性力量時所顯現的,維持社會整合,促進社會有效運行的特質。正如物理學上物質的韌性是在其遭遇拉斷時表現出來,心理學上心理的韌性是人在遭遇挫折後表現出來那樣,社會韌性也是在社會結構遭遇衝擊和破壞時顯現出來。在這種意義上,社會韌性更像是社會結構中具有的抗逆力。
在社會學中,社會韌性與社會連帶(社會團結)、社會整合、社會凝聚、社會調適等概念相聯繫,它指的是社會的結構性、各部分之間的連接性,是社會結構在遭遇衝擊和破壞時不致於解組和崩潰,而是繼續維繫結構和發展的力量與特性。這裡使用的「社會的結構性」的說法,意指社會成員、社會群體應該處在一定的社會結構之中,這種結構具有功能主義的性質,可以容納它的成員或參與者並在其中得到一定的支持。在這種意義上,社會韌性具有社會連帶(社會團結)的性質,它是各部分之間所具有的連接力或連接性。如果從具體的社會實體與其破壞性因素關係的角度看,社會韌性又可看成是前者所具有的調適能力或特性。即當一個社會體遭遇破壞性衝擊時,該社會體會有一種調整其與壓力環境關係的機制,以保存自己。社會韌性還指的是社會結構的連接性、抗衝擊性等特徵。它有程度之分,即有的社會體有較強的韌性,有的社會韌性則較弱。我們說一個社會有韌性時,往往指的是這個社會體有較強的韌性。與社會韌性的連接性、抗衝擊性相對應的則是社會脆弱性。社會韌性小、連接性弱、抗衝擊性弱,就是指社會的脆弱性。
社會韌性何來?這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甚至它與「社會為什麼是可能的」這種元問題是同樣難以回答的問題。社會學中的各個流派對「社會為什麼是可能的」有不同的解釋,結構功能理論、衝突理論、社會交換論等理論流派對社會成員之間連接性的理解和解釋也有不同。從現實著眼,筆者認為從生活共同體的角度進行分析更具解釋力。由於人們要在一定的社會中生活(不管他們之間是何種共生關係——共同利益或不同利益的相依性),就會發展出一定的、基於某種社會關係的連接性,在一定的閾限中這種連接性就是社會韌性。具體來說,這種社會韌性來自於人們的社會性,來自於人們生活的共生性或人們之間的相依性,來自於人們對基本生活邏輯的認識——廣而言之,這是一種生活文化。由於本文不是專門研究社會韌性問題,而主要是探討社會韌性與經濟韌性的關係,所以關於社會韌性本身的討論不作展開。
社會韌性對經濟發展韌性的支撐
任何經濟變動都離不開社會因素的影響,也離不開作為經濟環境的社會氛圍。當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遇到困難時,社會結構因素會發揮一定的作用,作為社會連帶、抗衝擊性的社會韌性會發揮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社會韌性對經濟韌性的支撐作用突出表現在如下五個方面:
第一,對於經濟持續發展的信心。我國經濟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已形成重大的發展慣性。儘管近幾年來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是在世界範圍內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還是比較高的,這給人們帶來了信心。轉型中的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信心經濟,政府的政策和企業、民眾對政府政策的理解與支持,使我國的經濟發展具有韌性。
第二,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從經濟發展中獲得好處的「獲得感」支持著經濟發展。多年來的經濟快速發展使人們生活不斷改善,人們有了一定的「家底」,走向中高速增長的經濟下行並未抹消人們的正面感受。同時,經濟的中高速發展繼續給人們帶來好處,不斷出台的經濟社會政策使人們仍產生獲得感。
第三,大多數勞動者在市場中打拚謀生。正像學者們所指出的,大多數勞動者對市場謀生的依賴性是我國經濟韌性的重要因素。人們走出貧困、謀求更好生活的強烈願望,支持著人們的高勞動參與率;廣大勞動者因為還沒有得到來自國家(政府財政)的高社會保障,所以格外要自我打拚。這種堅韌精神是支持經濟韌性的重要方面。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城鄉差別乃至城鄉二元結構(它是不合理的)也會激勵農民工的謀生和發展希望,並對經濟韌性有貢獻。
第四,社會關係(而不是純粹的利益關係)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中國社會是以關係為基底的社會,在一些中小企業中,社會關係的作用也常常顯現其中。較好的經濟上的共事共享會形成良好的合作關係,除非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參與者們都會維持過得去的利益關係,並支持經濟渡過難關。當然,這絕不是說我國任何企業中的勞動關係都是融洽的。
第五,維穩機制的作用。發展是硬道理,穩定壓倒一切,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堅持的基本原則。相對穩定的社會秩序支持著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雖然維穩有依靠強力壓制解決矛盾的因素,也產生了一些後遺症,但是在許多條件下通過整治經濟領域的不法行為,緩解了勞動關係中的矛盾,也支撐了經濟的穩定發展。
以上我們簡略分析了一些非純經濟因素(可稱為一般的社會因素)對經濟發展的支持作用,這些因素包括企業家、民眾對政府政策的理解和支持。總體上社會的非衝突結構、各群體之間的相對依存關係、勞動者的生存理性和企業家的成功追求,以及中央大力推動反腐敗帶來的民心效應,都支撐著經濟的穩定發展。這些非純經濟因素形成了這樣或那樣的共同體意識或相互連帶關係(社會團結),成為社會韌性,並作為一種基礎性結構對經濟發展產生著支持作用。
社會韌性與經濟韌性關係的進一步分析
經濟發展離不開社會因素的支持,社會韌性支持著經濟韌性。沒有社會韌性很難有經濟韌性或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但是需要說明的是,社會韌性並不能代替經濟韌性,比如純經濟要素、技術創新、市場要素方面的脆弱性可能會削弱一個經濟的韌性,在這種情況下社會韌性也可能於事無補。在經濟發展機會與風險並存的情況下,社會韌性的作用可能會得到較好發揮,沒有社會韌性,經濟在下行中就可能出現「硬著陸」。而我國的社會韌性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經濟中高速持續發展,也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社會韌性發揮支撐作用的程度是社會韌性的強度,也是社會韌性發揮作用的閾限。所謂閾限就是社會韌性斷裂的邊界。我國經濟發展背後有較好的社會韌性作支撐,那麼,這種社會韌性有否可能會發生斷裂呢?我們看到,上述的社會韌性中包含了基本的社會結構和文化因素,這些因素都是「慢變數」。也就是說,它們不會輕易地發生性質上的轉變,由韌性變為脆弱性。但是,不會輕易發生性質上的轉變並不表明不會發生變化,因為「慢變數」也是變數。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社會韌性」變為「社會脆弱性」可能受到如下幾個方面的刺激:一是長期的經濟下行,人們的生活得不到明顯改善甚至出現生存風險,人們對經濟社會政策接受性低,對經濟發展缺乏信心。二是社會結構中衝突增強、矛盾積累。比如積極的人口就業出現較嚴重問題、社會財富分配不公、貧富差距拉大等,都會弱化不同群體之間的團結力和維繫力。三是突發事件的摧折。如果出現了廣泛的、影響人們基本生活的重大事件,撕裂了人們之間的關係連帶或共同體意識,社會群體之間出現了明顯的利益對立,社會韌性則會轉化為社會脆弱性,也就不可能再支持經濟的穩定發展。就現實來講,社會脆弱性是一種社會風險,而社會轉型中不能說完全沒有社會風險,因此要從多方面予以規避和化解。
3新常態下社會韌性的建構經濟快速轉型中需要增強社會韌性
在上述分析中,我們把社會韌性看成是支持經濟穩定發展、幫助其渡過轉型困境的力量,它是一種社會定力。社會韌性的構成是相當複雜的,它由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結構等多種原因促成。雖然現在我們對社會韌性的產生機制、內在結構和變動機制的認識還不那麼深刻,但相對清楚的是,社會韌性來自於人們對某種合理關係的共同認可,是社會成員對某種利益及責任關係的認同和共享。在這種共識下,人們共克艱難,謀求共同期待的更好的生活狀態。社會韌性是在抗擊共同風險、走出困境的情況下顯示出來的,是一種抗逆力,支撐人們走出困境。顯然,增強以社會連帶(社會團結)、社會整合、共同體意識為基礎的社會韌性,對促進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的順利轉型具有不可忽視的積極意義。在這種意義上,我們尤其需要建構和增強社會韌性。
當然,有人可能會問,社會韌性有負功能嗎?這是一個應該提出的問題,也是應該予以研究的問題。就像任何事物都可能有兩面性一樣,社會韌性在某種條件下也可能有負功能。由於本文是就經濟韌性來討論社會韌性,所持的是經濟與社會互相嵌入的觀點,所以更多地討論了作為積極因素的社會韌性。
社會韌性的建構
像任何社會因素一樣,社會韌性也是一個變數,它會隨著經濟社會過程的變化,人們之間利益關係、共同活動狀況的變化,而發生這樣那樣的變化。從這種意義上可以說,社會韌性是可以建構的。在我國經濟下行、經濟結構調整並影響到社會結構變化的情況下,增強和建構社會韌性是必要的。增強社會韌性的努力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通過經濟的包容性增長促進社會韌性。經濟發展與社會韌性是相互建構的,健康的經濟發展為人們提供了可以共享的發展成果,為人們展示了進一步發展的前景,也會增強人們共同奮鬥的信心。反過來,人們在共享經濟發展成果基礎上的團結,也會有利於經濟的發展。由此看來,在人們都希望通過共同努力獲得發展成果(社會連帶性)的情況下,就要大力促進經濟的包容性增長,促進共享經濟的發展。這裡有如下幾個關鍵點:一是經濟的較快發展。較快的發展一方面能給參與者帶來好處,另一方面可以增強人們共同奮鬥、克服困難的信心。因此,中高速經濟增長是需要的。二是比較普遍的就業或參與性。比較普遍的就業或經濟參與是社會韌性得以維持的基礎,就業有利於人們參與共建共享,而嚴重的失業會撕裂社會連帶。三是合理的財富分配。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必須增強同舟共濟的精神,共克時艱,關注基本勞動群體的利益,這樣才會有利於社會團結,增強抵禦斷裂的力量。
第二,加強社會投資促進社會韌性。社會投資是投資於更能帶來經濟效益的社會項目,投資於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發展。在經濟轉型升級、經濟下行的過程中,尋找新的生長點、提高經濟效率、促進經濟發展常常是政府經濟政策的基本選擇,這是正確的。但是在此過程中不能忘記經濟轉型升級、結構調整有可能發生對弱就業能力群體的排擠,而這種排擠會明顯地弱化社會團結和社會韌性。因此,在經濟轉型升級、轉變結構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不能傷害不同群體之間的相互連帶性或利益共享性。在投資方面,擴大社會投資,投資於具有較好經濟收益的社會項目,投資於社會資本建設,增強弱就業能力群體的發展能力和對新結構的適應能力,促進人們之間的社會連帶和社會團結,是增強經濟韌性和社會韌性的不可忽略的選擇。
第三,通過積極的社會政策促進社會韌性。經濟政策與社會政策不是相互孤立的,在經濟社會轉型期更是如此。在我國,政府的經濟和社會政策是促進經濟發展、穩定社會秩序的重要手段,所以使用好政策工具,對較順利地通過經濟社會轉型、走向更高水平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對於增進民眾信任和社會韌性也十分重要。經濟轉型升級可能會對一些困難群體、底層群體造成傷害,所以應該實施積極的社會政策,加強對這些群體的扶持,使他們免於生存危險。而既包括經濟上的保障、又促進他們能力的發展、也充滿社會關懷的社會政策,對促進社會團結是十分重要的。國際經驗多次表明,積極的社會政策在社會劇烈變動中發揮著重要的穩定功能。我國在新常態下應該更好地利用好社會政策工具,完善富含社會資本的社會保障制度。
第四,加強社會心理建設促進社會韌性。現代社會的高流動性和高風險性,使社會輿論、社會心理問題變得更加敏感。現代經濟是信心經濟。良好的、成熟的、理性的社會心理有利於人們正確地看待經濟社會困境,也能夠引領人們更快地走出困境。人們擁有的共同意識是強大的社會心理,它由人們共同的生活境遇、社會經濟地位、價值認同等因素共同塑造。在經濟社會快速轉型中、在開放社會中,人們的心理和價值認同容易分化,甚至有可能會出現失范狀態。要避免社會失范及其對經濟發展的消極影響,就要注重社會心理建設。持續的高速經濟增長對負面心理有遮蔽作用,經濟下行背景下的社會心理更值得關注。要以經濟社會發展的事實為依據,以有說服力的證據為基礎,來建構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景;最大限度地促進良好的、理性的社會心理的形成,真正增加人們的獲得感,增強人們對挫折的承受力,進而增強人們戰勝困難、走向更高水平發展的信心。
概而言之,筆者從經濟韌性出發討論了社會韌性問題,指出社會韌性作為一種社會連接性、社會結構性的特質,對經濟的結構性變動具有重要支持意義。社會韌性在經濟發生重大轉變特別是遭受挫折時具有穩定的功能。在我國邁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過程中,社會韌性對經濟韌性發揮著積極的支撐作用。我國進入新常態剛剛開始,遇到的新挑戰可能會增加,因此需要增強社會韌性。共享的中高速經濟發展是社會韌性得以增強的重要條件,政府科學有效的經濟社會政策是增強社會韌性的關鍵,同時要強化共同體意識、加強社會心理建設。「社會韌性」的概念,是一個尚未被研究的領域。對社會韌性的研究不僅具有現實意義,而且具有理論意義,尤其對劇烈社會變動中、社會承受巨大衝擊下的社會秩序具有一定解釋力。當然,這裡既有較廣闊的研究空間,更需要艱苦的開拓。
鄭重聲明:
近日,本刊編輯部陸續接到或收到一些投稿者的電話、郵件,詢問、核實稿件徵用、錄用事宜,甚至涉及收取審稿費和版面費的情況。我們感謝作者對本刊的信任和愛護,同時我們也有責任向學界與公眾澄清事實。
我們鄭重聲明:
作為一份辦刊歷史悠久、社會聲譽良好的綜合性人文社科類學術刊物,《探索與爭鳴》從未委託過任何網路中介機構、個人從事徵稿或代發稿件錄用通知書事宜,也絕不向投稿作者收取審稿費和版面費。廣大作者投稿之際務必慎重,不要輕信網路中介。
推薦閱讀:
※為什麼漢語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語言
※我們是否成了讓自己的父母失望的人? | 異視異色|VICE中國|全球青年文化之聲:世界在下沉,我們在...
※動物世界最無私母愛:為孩子奉獻出一切
※福山出新書了,賣二十年多前的思想,操全世界的心
※揭秘清朝在香港唯一未割讓的土地,人口密度世界第一且無人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