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粗麥麵包
這款粗糧麵包,是我自己的配方,第一次做的時候,350克的粉,竟然用了319克的牛奶,含水量達到91%,成品的口感是非常的讓人驚喜!一般的粗糧麵包,都是建議粗糧的比例不宜超過20%,原因是太多的粗糧會導致口感粗糙,紮實,不像甜麵包那樣柔軟細膩。
但是這款麵包的組織和口感絕對可以與甜麵包PK:口感鬆軟,濕潤,放到第五天的時候,口感竟然依然如初!
麵包在空氣中都會老化,吃起來變硬,粗糙。這款麵包竟然如此的抗衰老,原因應該在於發酵方法和含水量!
為了驗證這個方子,特意做了三次,使用了2種模具:8寸活底蛋糕模,和8寸藤籃,對成品口感影響不大。
考慮到如果用直接法做粗麥麵包,口感一般都是比較粗糙,而且這次是用了40%的粗麥粉,所以開始就決定使用酵頭做這款麵包。
一般的酵頭(Poolish),水粉比是1:1.當我用1:1,調好後,感覺太幹了,就又加了些牛奶。第一次酵頭的量是:粗麥粉:100克,牛奶150克。第二次是為了驗證這個方子,第一次加了那麼多的液體,讓我有點不敢相信,所以第二次完全按照第一次的方子重新做了一次,事實證明方子中的液體量沒錯,口感真的就是這麼棒!
第三次:既然液體量沒錯,那麼在做酵頭的時候一次性加入應該沒有問題,所以第三次,一次性的加入了300克的牛奶。這種做法的麵包比前二次的口感更柔軟,濕潤!
兩種不同液體量的酵種做法。
第一次和第二次:粗麥粉:100克,牛奶:150克,酵母:2克,糖:10克
第三次:粗麥粉:100克,牛奶:300克,酵母:2克,糖:10克
三次酵種發酵圖:
發酵方法:第一次使用常溫發酵,第二次和第三次使用的是冷藏發酵。
成品圖:
第一次:使用了8寸的蛋糕模,烤箱溫度:200度,50分鐘。(第一次沒有經驗,擔心分量大,中間烤不熟,所以時間長了些,底部的皮有些厚)
第一次組織圖:
第二次:成品圖:烤箱上火200度,下火:230度,烤40分鐘。
第二次麵包內部組織圖:
第三次: 麵包成品圖:
這次的外表顏色和時間掌控的比較好.
烘烤時間和溫度:230度烤15分鐘,轉200度烤20分鐘。
第三次的麵包內部組織:
配方: 自創
第一次和第二次:
酵種:粗麥粉:100克,牛奶:150克,酵母:2克,糖:10克
主麵糰:金像麵包粉:250克,牛奶:169克,鹽:0.5小勺,酵母:0.5小勺,糖:20克,黃油:15克
第三次:
酵種:粗麥粉:100克,牛奶:300克,酵母:2克,糖:10克
主麵糰:金像麵包粉:250克,牛奶:15克,鹽:0.5小勺,酵母:0.5小勺,糖:20克,黃油:15克
做法:
1.做酵種:將粗麥粉加牛奶,酵母,糖,拌勻發酵。
2.發酵到表面的小氣泡破了。
3.將酵种放入麵包機中。
4.加入麵粉。
5.加入酵母。
6.加入牛奶
7.拌勻。
8.啟用揉面程序20分鐘。
9.加入黃油,再啟動揉面程序。
10.揉好後,發酵。
11.取出發酵好的麵糰,滾圓,鬆弛一下。
12.用手將麵糰壓扁,然後三折,翻面鬆弛15分鐘。
13.再將麵糰長的方向三折。滾圓。
14.放入藤籃發酵
15.發酵好後,倒入烤盤。
16.烤箱預熱,烘烤。
小貼士:
1.酵種的成敗關係到麵包的口感。粗麥粉的發酵不像普通麵粉,能夠發到3倍左右,而且明顯。所以粗麥粉的發酵要控制好時間溫度,最好放入冰箱冷藏17小時,我第三次做酵種,先室溫發酵了半個小時,酵母發生反應後,再移入冰箱冷藏發酵,這樣第二天15個小時就拿出來做了。表面的小泡泡都破了,基本就發酵好了。
2.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方法中:液體量的加入,不要一次性的加入,要分次加入,每次加入,揉到光滑後,再加入。我大概用了15分鐘,才全部加完液體。
3.整形不要過度。因為含粗麥粉比較多,不要過度整形,用手壓出氣泡即可。每次整形後要鬆弛一下,10-15分鐘左右。
小結:
做個三次,感覺第三種方法,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部組織都比前二次的更進一步完美。
這款麵包收入我的麵包食譜,評為五顆星。(我的標準:三顆星的,一般,基本不會再做。四顆星:不錯,偶爾可以做做。五顆星:非常喜歡的,以後會經常做。)
早餐,正餐都可以享用的粗糧麵包,喜歡!
粗麥麵包,配上一碗玉米糊糊,有沒有感覺回到了沒有添加劑的年代。。。。
更多樂樂做的麵包:
------------------------------------------------------------------------------------------------
更多美味麵包:
推薦閱讀:
※柔軟無比的湯種麵包
※麵包的做法大全070
※小麵包也愛穿上花外衣——【椰蓉麵包杯】
※發酵種之——魯邦種法
※不藏私課堂|數字蛋糕和發財麵包,你更愛哪個呢?
TAG:麵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