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前世和今生
本文根據郜振峰在Umefin專欄《6小時,解碼區塊鏈》的直播內容整理,郜振峰老師從 區塊鏈技術的產生背景入手,結合區塊鏈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技術,深入探討主流區塊鏈的架構 及應用。讓你從底層技術和原理了解區塊鏈價值和應用。
分享人:郜振峰,是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的博士研究生,同時也是聯盟鏈的核心開發者。
第一部分,區塊鏈技術產生背景1、數字貨幣是社會發展和信息技術的必然產物
貨幣的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非常重大的發明,它重要的職能是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貯 藏手段等。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貨幣的形態也發生了多階段的演化。從一開始的原始社會用 食物來代替貨幣,然後用金屬來打造貨幣,隨之產生代用貨幣、信用貨幣以及現在的這個電子 貨幣,然後進一步誕生的數字貨幣。貨幣形態演化過程,反應了貨幣自身價值依託的演化。一 開始的食物或金屬貨幣,用東西來表示貨幣體現了貨幣的實物價值。隨著社會的發展及貨幣形 態的變化,代用貨幣、信用貨幣則體現了貨幣的信用價值。而比特幣、以太坊等各種各樣的數 字貨幣,體現了人類或者說大眾對於科學技術和信息系統的一種信任價值。
上表直觀地展示數字貨幣跟紙幣的對比情況,通過不同屬性:便攜、防偽、匿名、可交易 性、耗費資源、市場的控制能力以及運作模式等,對比數字貨幣跟紙幣的優劣。
在市場控制方面,紙幣擁有不可比較的優勢。例如可以通過控制紙幣的發行量達到控制通 貨膨脹的作用。但是數字貨幣的市場控制能力是有待進一步觀察的,現在還沒有一個確切的結 論。而從運作模式而言,數字貨幣是優勢是很明顯的,數字貨幣可以實現去中心化交易,有各 種各樣的適用場景可以作為應用拓展。
傳統紙幣的發行需要有第三方機構的參與,必須要信任第三方機構。比如信任中央銀行, 它生產的紙幣才會有價值。所以說數字貨幣是社會發展跟信息技術結合的必然的產物,數字貨幣的核心就是去中心化的實現。
在現實的生活中,很多的應用場景里很難找到安全可靠的第三方記賬機構。有各種各樣的 原因:1、匯率變化導致交易雙方意見不同;2、網上的匿名雙方想直接購買而不通過某個電 子商務平台;3、交易雙方彼此不信任,且找不到都認可的第三方擔保機構;4、第三方機構 會出現鏈接故障或者受到篡改攻擊。
去中心化數字貨幣需要解決的難題:1、貨幣的防偽,怎麼進行貨幣真偽的鑒定?2、貨 幣的交易,如何確保貨幣從一方安全的轉移到另外一方?3、避免雙重支付,如何避免同一份 貨幣支付給多個接收者?
2、比特幣首次實現安全可靠去中心化。
圖片中的項目都從一些方面為比特幣的成功實現提供了理論或操作層面的基礎。
2008年的10月31 日,中本聰提出比特幣的設計白皮書,並且在2009年公開最初的實 現代碼。首個比特幣在09年的1月3日生成。比特幣將POW與共識機制聯繫在一起,首次 實現了安全可靠、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加密系統。比特幣的意義和價值是不言而喻的,這不只 是體現在它的價格方面。巧妙的設計了一套分散式的賬本,基於區塊鏈的結構,提供了安全可 靠、無法被惡意篡改的數字貨幣賬本功能。
比特幣的發行總量是通過協議規定,並通過發行速度自動調整,可避免出現通脹或者滯漲的情 況。區塊鏈概念是由比特幣或者說數字貨幣而推動產生的。
3、區塊鏈:掙脫數字貨幣的枷鎖
區塊鏈是由比特幣網路架構提煉而來的,是加密演算法、數字簽名、共識演算法、分散式算 法、分散式共識等技術演化到一定程度突破應用閾值後的產物。記賬相關的技術對於資產的管 理是十分關鍵的,而去中心化或者多中心化的分散式賬本技術,對當前開放、多元化的商業模 式意義重大。
區塊鏈技術特點:布式容錯性、不可篡改性、隱私保護性。如果用區塊鏈作為底層來搭建業務 應用,這些業務應用也會具備如下的一些基本特性:可信任性、降低成本、增強安全性。
第二部分,區塊鏈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技術1、 區塊鏈的定義
公認的最早關於區塊鏈的描述性文獻是中本村的這篇白皮書《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但是並沒有明確提出區塊鏈的定義和概念,它指明區塊鏈是用於 記錄比特幣交易賬目歷史的數據結構。維基百科對於區塊鏈的定義是:一種分散式的資料庫技 術,通過維護數據塊的鏈式結構,可以維持持續增長的、不可篡改的數據記錄。個人理解是: 區塊鏈是一種解決多方信任問題的分散式的賬本技術;去中心化的架構解決了多方互信問題。這種分散式賬本技術為我們各種各樣的應用場景提供了底層的架構基礎。
2、 區塊鏈的基本原理
區塊鏈三個基本概念:1、交易:一次對賬本的操作,導致賬本狀態的一次改變,比如添 加一筆轉賬記錄。2、區塊(block):記錄一定時間內發生的所有交易和狀態結果,是對當 前賬本狀態的一次共識。3、鏈(chain):是由很多個區塊按照發生的順序串聯而成,是整個賬 本狀態變化的日誌記錄。
區塊鏈是一條有效的鏈式結構,它跟狀態機是有點像。相似點:1、每次的交易就是試圖 改變一次狀態;2、每次共識生成的區塊,其實參與者對於區塊中導致交易狀態改變的結果進 行確認。
上圖是區塊鏈結構示例,可以看到,後續區塊通過記錄前導區塊哈希值形成鏈狀結構;新 的數據要加入到一條區塊鏈當中,必須把這條交易放到一個新的區塊;而數據塊是否合法,可 以通過計算哈希值的方法快速檢驗。例如,在一條公有鏈當中任意維護的節點都可以提一個新 的合法區塊,但是這個合法區塊必須要經過共識機制來對最終選擇的區塊達成一致,保證網路 的一致性。
3、區塊鏈核心技術
區塊鏈的核心問題是:1、如何生成包含新的交易信息的區塊;2、對於新生成的區塊, 如何在去中心化的網路架構中得到認可並添加進網路;3、如何保證記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 性。總結出來區塊鏈的核心技術包含兩方面:一是共識演算法;二是密碼學與安全技術。
共識演算法不是新的概念,通常所提及的分散式系統一致性問題中,會經常涉及共識演算法的 概念。一致性是指分散式系統中多個副本對外呈現的數據的狀態,而實踐一致性的手段就是通 過共識,共識描述了分散式系統中多個節點間彼此對某個狀態達成一致結果的過程。
共識演算法
共識演算法的問題是:在理想的系統中,網路節點會無故障的運行,節點之間的通信無損失 的到達,並且通過廣播進行瞬時投票和應答是可以實現的。所以在理想系統中不需要考慮共識 問題。但是在實際系統中,通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現實情況,比如會出現非拜占庭錯誤/故障 錯誤——某些節點因為斷電或者其他原因出現故障,但不會偽造信息。另外,會出現拜占庭
錯誤——系統中可能會存在作惡的節點,這些節點會偽造信息,偽造假的信息來惡意攻擊網 絡。
常見的共識演算法:非拜占庭錯誤類演算法,如Paxos、Raft等,能夠容忍不超過一般故障 節點;拜占庭錯誤類演算法,如PBFT等,這類演算法一旦大成對某個結果的共識就不可逆轉。實 際中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在底層使用不同的共識演算法,或者創新性地提出一些控制演算法,比如 在比特幣的架構中提出POW以及在以太坊當中用到POS。
密碼學與安全技術
在區塊鏈當中運用到很多密碼學和安全技術方面一些非常新的技術。不僅限於如下幾點: 哈希演算法、數字摘要、加解密演算法、消息認證碼與數字簽名、數字證書以及相關管理與分發體 系。另外在乙太網當中存儲用到Merkle結構等。
現代密碼學和信息安全技術的發展,是邁入信息時代重要技術保障,同時也為區塊鏈底層 的技術,為去區塊鏈不可篡改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第三部分、主流區塊鏈架構簡介1、區塊鏈的分類
區塊鏈分為公有鏈、私有鏈和聯盟鏈三類。
比特幣是典型的公有鏈。公有鏈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使用和維護的,公有鏈中的信息是完 全公開的。在公有鏈的基礎上引入許可機制,就誕生了私有鏈和聯盟鏈。私有鏈是由集中管理 者進行管理限制的架構,只有內部的少數人可以使用,並且信息/介面不對外公開。例如,基 於區塊鏈的銀行間對賬系統。聯盟鏈是介於公有鏈私有鏈之間,由若干組織一起合作維護的一 條區塊鏈。聯盟鏈的使用必須是帶有許可權的限制訪問,並且相關的信息會根據許可權的不同受到 保護。例如,超級賬本就是一個典型的聯盟鏈場景。
2、比特幣:區塊鏈思想的締造者
比特幣它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一種數字貨幣實現,比特幣網路是歷史上首個經過大規模 場、長時間校驗的一個數字貨幣系統。比特幣的底層是一個區塊鏈的網路,它提供了一個公共 可見的記賬本,記錄發生過的交易的歷史信息,從而可以有效的避免重放攻擊。它的功能特點 有三點:1、去中心化,任何交易請求都需要大多的參與者形成共識。2、匿名性:賬戶地址 是匿名的,無法從交易信息關聯到具體的個體。3、預防通脹:比特幣獨有的關於經濟學層面
的設計和框架來保證數字貨幣系統的穩定地運行,並且預防通脹。它的發行通過挖礦計算來進 行,並且每四年產能會進行一個減半。
比特幣基本概念:賬戶/地址。
比特幣是採用非對稱的加密演算法,用戶自己保留私鑰,並且在發起交易的時候,對自己發 出的交易進行簽名,並對外公開公鑰/賬戶地址。賬戶地址是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哈希運算計算 出來的,但賬戶並非直接是公鑰,而是Hash後的一個值,這樣可以避免過早公開後導致被迫 解除私鑰而帶來的一系列的損失。
比特幣基本概念:交易。
交易是完成比特幣功能的核心概念,一條交易通常包含:付款人的地址,付款人對交易的 簽名認證、付款資金來源的交易ID;交易的金額、時間戳;收款人的地址、收款人的公鑰。
網路中的節點收到交易後會對它進行檢查:交易是否已經被處理、是否合法,、輸入之和 是否大於輸出之和等。這種形式在比特幣的底層里是通過UTXO的檢查來實現的。比特幣當 中一筆合法的交易,需要引用某些已存在交易的UTXO作為交易的輸入,並生成新的輸出的 過程。
比特幣基本概念:區塊。
區塊也是比特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比特幣的一個區塊里,通常包含區塊的大小信 息、區塊頭信息、交易個數計數器以及所有交易的具體內容。
比特幣的主要創新點
第一,解決了節點作惡的問題。通過經濟博弈模型,讓合作者得到利益,讓非合作者遭受 損失和風險。合作者是遵守規則的,不作惡的維護網路節點。當網路參與者眾多的時,而非合 作者作為網路中的節點想要作惡的話,需要付出的代價是大於你的收益的。這種作惡的解決方 式,稱之為挖礦。
第二,比特幣獨有一套負反饋調節機制。簡單來說,當礦工系統中礦工越多,也就是維護 比特幣的網路節點越多的時候,系統就會越穩定,從而比特幣的價值就會越高。但是對於每個 礦工挖到礦,或者說得到比特幣獎勵的概率就會越來越低。這樣會使比特幣的價格穩定在一個 合適的值。而對於每個礦工來講,挖到礦的概率等於收益的預期,所以才有動力來維護這樣一 套系統。
第三,獨創的POW共識演算法。基於概率隨時間逐步增強的一個共識演算法。
挖礦——POW的體現
挖礦就是POW共識演算法的直觀體現。挖礦的過程是參與維護比特幣網路的節點,通過協 助生成新區塊的模式,來獲取一定量新增比特幣的過程,我們就把它稱之為挖礦。挖礦參與者 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算力。
具體的過程就是參與者綜合上一個區塊的哈希值以及上一個區塊之後生成的驗證通過的交 易內容,再加上一個隨機數X,一起打包到一個候選新區塊,使得其哈希值小於比特幣網路中 給定的一個數。如果得出了這樣一套一個數額,就生成了一個符合要求的區塊。算力越大,你 挖到礦的這個概率就越大。簡而言之就是說你挖出的區塊,被網路所認可的概率就越大。
比特幣系統每隔兩周會根據上一周的挖礦時間來自動調整挖礦的難度,從而使得生成區塊 的時間穩定在十分鐘左右。理論上,當個體達到1/3整個網路的算力將會有破壞性風險。但是 這是不太現實的,你需要付出巨大的經濟成本。
基於POW的共識機制
基於POW共識機制是通過經濟懲罰來限制惡意參與,從而使得作惡成本高。由於這個哈 希難題在目前的計算模型下只能暴力求解,這就保證了一定時間內系統只會出現少數合法的提 案。能提出合法的提案,也證明提案者做了很多哈希運算,也證明了確實付出了一定的工作 量,這也是people for work這個名稱的由來。這些合法的提案或者說合法的區塊會在網路中 廣播,收到節點進行驗證後,會在用戶認為最長的鏈的基礎上繼續計算難題。所以我們可能會 遇到這樣的情況,同時某一個或者幾個合法區塊在網路中廣播,這就有可能出現分叉,但最終 會有一條鏈會成為最常的鏈,這種最長鏈原則保證了網路的唯一性。
比特幣相關研究熱點
第一、側鏈。允許資產在比特幣區塊鏈和其他區塊鏈之間互轉,這是當前非常熱門的研究 方向。第二,分叉。比特幣的分叉通常分為軟分叉和硬分叉,分叉的原因是需要修復漏洞、拓 展功能或者調整區塊結構等,要在全網的配合下,對底層進行升級。軟分叉是舊的節點仍然能 夠驗證新的節點所產生交易和區塊。硬分叉是通過結構調整舊結點,並不接受升級之後的新節 點產生的交易和區塊。另外擴容問題,是區塊鏈每個區塊的大小問題。還有比特幣相關的監管 與追蹤的問題,這也一直是社會所討論的一個熱點。
3、以太坊:智能合約的首秀
以太坊項目最初目標是打造一個智能合約平台,該平台支持圖靈完備的應用,按照智能合 約邏輯自動執行,理想的情況下不存在故障停機、審查、欺詐以及第三方干預的問題。用一個
詞來概括就是做一個世界性的計算機。以太坊網路是基於比特幣網路的核心思想進行了一系列 的拓展,比如比特幣網路的腳本是圖靈不完備的,只能運行簡單腳本——從A到B的賬戶進 行轉賬。而以太坊網路支持圖靈完備這個智能合約語言,可以基於它開發各種各樣去中心化的 應用(DApp)。
以太坊的主要特點 :首先它是支持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並且有編程語言Solidity和虛擬機EVM。另外以太 坊獨有叔塊(uncle block)激勵機制,降低了礦池的優勢,並減少了區塊產生的間隔。簡單 說,比如你通過工作量挖出來一個區塊,雖然沒有得到大家的共識,因為可能在你挖出這個區 塊之前有人比你先挖出來並在網路中達成共識,那麼你挖出的這塊就會被稱之為叔塊。而在計 算你的收益的時候,叔塊會被計算到你的工作當中,這是以太坊獨有的叔塊激勵機制。
以太坊中採用賬戶系統和世界狀態,而並非在比特幣的UTXO,可以支持複雜的邏輯。在 以太坊當中,賬戶系統分為兩個類型:第一是用戶賬戶,也就是和比特幣類似的,有一個自己 控制的賬戶私鑰,在發起交易的時候需要用私鑰做簽名;另外一個就是合約賬戶用來管理合約 的代碼,以及響應一些外部對合約的一些調用。
在以太坊中通過guess來限制代碼執行的次數,從而避免了循環執行的攻擊,保證這個 世界性計算機的運行穩定。在共識演算法層面,以太坊支持POW,並計劃支持POS。
以太坊的核心創新:智能合約。
以太坊支持通過圖靈完備的高級語言(Solidity、Serpent、Viper)來開發智能合約。智 能合約是運行在以太坊虛擬機中的應用,通過接收來自外部的交易請求和事件,通過觸發運行 提前編好的這個代碼邏輯來觸發相應的函數,進一步生成新的交易和事件,或者對其它智能合 約進行調用。智能合約的執行結果可以對以太坊網路上的賬本狀態進行更新。
相關開發工具
以太坊項目是從15年開始開發的,到現在為止,以太坊社區提供了多種語言實現的客戶 端和開發庫,支持標準的JSON-RPC 協議。最常見的是基於GO 語言實現的go-ethereum 的獨立客戶端Geth。另外,服務於編寫只能合約和Dapp的IDE,如Truffle、Embark、 Remix等
4、超級賬本:企業級的分散式賬本
超級賬本是一個企業級的分散式賬本,這個項目在15年由開源世界的旗艦組織Linux基 金會開頭,聯合30多家初始企業成員宣布成立的。超級帳本項目的出現,宣布了區塊鏈技術
已經不僅僅被限制在完全開放的公有鏈模式下,說明區塊鏈技術已經正式被主流企業市場認 可,並在實際中加以應用。
超級賬本下面分為8大頂級項目,面對不同的目的和應用場景,有各種各樣的項 目:Fabric、Sawtooth、Iroha、Blockchain Explorer、Cello、Indy、Composer、 Burrow。超級賬本的設計原則有三方面:1、遵循模塊化的設計;2、重視代碼可讀性;3、 可持續的演化路徑。
超級賬本Fabric:面向企業的分散式賬本
Hyperledger Fabric項目是最早加入到超級賬本中的頂級項目,目前包括Fabric、 Fabric CA、Fabric SDK等項目。它的定位是面向企業級的分散式賬本平台,或者說是面向 企業級的區塊鏈底層架構。重要的特徵是引入了許可權管理機制,這是聯盟鏈的應用場景里所獨 有的。另外在設計上支持可插拔、可擴展。它是首個面向聯盟鏈場景的一個開源項目,也是目 前為止最成熟的一套聯盟鏈的底層架構。
超級賬本Fabric:架構設計
上圖是超級賬本的架構設計。賬本是最核心的結構,記錄應用信息,應用則通過發起交易 來向賬本中記錄數據。交易執行的邏輯通過鏈碼來承載。許可權管理則負責整個過程中的訪問控 制。這樣的層次化結構,提高了架構的可擴展性和可卡插拔性,方便開發者以模塊為單位進行 比較敏捷或者快速的開發。
超級賬本Fabric:核心設計
超級賬本Fabric的核心設計有五個方面:1、節點功能解耦;2、多通道(Channel)特 性;3、共識;4、許可權和隱私;5、鏈碼(Chaincode)。
在聯盟鏈的應用場景里,將每個節點的功能進行解耦,網路中每個參與節點的角色,解耦 為四個角色:背書者(Endorser),是指對交易提案進行背書;確認者(Committer),是 指交易最終檢查和落盤;排序者(Orderer),用來排序交易來打包生成新的區塊;CA,用來 進行證書的管理,它並不參與交易的過程,而是用來實現對這個許可權的控制跟管理。
第二個特點是多通道(Channel)特性,不同的通道之間的數據彼此隔離,從而提高安全 性。節點可以加入不同的通道,來實現不同的業務邏輯。
第三個是共識,共識對組成一個區塊的所有交易進行一個全方位的驗證,包括背書策略、 對讀寫集(Read-Write set)的MWVV驗證,以及訪問控制等等。發布與支持排序演算法,比 如Solo、Kafka、BFT 。
第四個是許可權和隱私,對各層面的許可權都進行了控制,比如網路通道中和交易過程等。 Fabric CA基於PKI實行了一套證書的發放和管理體系。
鏈碼是延伸了智能合約的一個概念,鏈碼會對Fabric應用程序發送的交易做出響應,執 行代碼邏輯,並與賬本進行交互。鏈碼會創建一些狀態(state)並寫入賬本中,鏈碼在 Fabric節點上的隔離沙盒(目前為Docker容器)中執行,通過GRPC 協議與節點交互,發 布以支持多種計算機語言實現的鏈碼,常用的是Golang,Java,Java等
給出了超級賬本發pic單片機,用戶端再通過CA的授權,可以有許可權來訪問整個網路, 通過APP/SDK端來發送交易請求,請求到達Orders之後,背書模塊就會對請求進行驗證, 背書之後的消息會回復到APP/SDK端,然後再把簽名(背書過的交易)轉發到給Orders。
在一定時間內接受到很多個這種背書過的交易之後,會做排序和大區塊的打包,並把新生成的 區塊廣播到網路中去。Peer接收到交易區塊之後,就會對這個交易的結構完整性、簽名是否 重複以及版本等做一系列的檢、驗證。通過後就會根據區塊來執行交易,來改變賬本的狀態。
超級賬本Fabric:部署和使用
需要先進行本地編譯環境安裝,然後獲取Docker鏡像,啟動Fabric網路,最後進行鏈 碼(智能合約)開發和調試。
5、區塊鏈技術的演化過程。
比特幣到以太坊再到超級賬本的演化過程,揭示了區塊鏈技術從1.0(記賬功能)到區塊 鏈2.0(智能合約),再到超級賬本(商業應用)的演化過程。它們有不同的應用場景,有不 同的核心功能。以太坊和超級賬本都是支持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它們的核心共識演算法會有不 同,根據應用場景會有不同的改進。比特幣的核心功能只是記賬,比特幣的區塊鏈底層只是實 現了數字貨幣的記賬體系。以太坊在它的基礎上首次實現智能合約的功能。雖然它是一個非常 穩定的公有鏈,但是它的性能還存在一定問題。超級賬本是聯盟鏈方向的應用,是探索在商業 層、企業級的應用場景里,做出的區塊鏈底層的探索,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第四部分、區塊鏈應用1、應用場景概覽
區塊鏈具有分散式容錯性、不可篡改性和隱私保護性,以其為架構搭建的商務應用通常會 具有以下特徵:可信任性,它是去中心化或者弱中心化的,能夠解決多方互信的問題;安全 性,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信息的安全技術,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賬目管理和結算功能;降低成 本,相比傳統技術所需的時間、人力和維護成本,用區塊鏈來做會更少;經濟激勵,這是最重
要的一點,它底層有一套經濟激勵模型,用來維持生態的繁榮發展。針對實際應用場景的不同 需求,我利用區塊鏈來的特性來解決不同行業的具體問題。
銀行業金融管理
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有可能促使銀行業發生革命變化的基點。許多的金融機構已經進行嘗 試,比如中國人民銀行投入了區塊鏈的研究,加拿大的銀行提出自己的數字貨幣,日本政府取 消了比特幣的消費稅。以及中國的郵政銀行也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核心業務系統,部分機構推 出了基於區塊鏈的新型支付業務,也都是非常有創新的。
證券交易
傳統中心化的交易系統和驗證系統往往極為複雜和昂貴,而區塊鏈技術可以極大的降低處 理時間,減少人工參與,同時作為去中心化的應用保證了多方的互信。但是目前區塊鏈的性能 尚未滿足要求(典型要求每秒一萬筆以上),但隨著時時間的發展區塊鏈的性能會逐步提高。典 型的應用是15年10月,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推出了自己的區塊鏈平台(Nasdaq Linq),實現了面向一級市場的股票交易流程。通過該平台進行股票發行的發行者,將享有 「數字化」的股票所有權。
眾籌投資
作為去中心化眾籌管理代表,DAO曾創下歷史最高的融資記錄,總融資額超過1.6億美金。 ICO是一種為加密數字貨幣/區塊鏈項目籌集資金的常用方式,早期參與者可以從中獲得初始 產生的加密數字貨幣作為回報。ICO在17年9月被政府部門關停。區塊鏈給很多應用場景帶 來革命性的創新,但是需要理性的對待,在接納這門技術的同時,也需要有風險意識,需要符 合相應的管理政策。
徵信管理
徵信管理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潛在市場,也是目前大數據應用領域最有前途的方向之一。目前平 台問題有:數據量不足,相關度較差,時效性不足等。而區塊鏈天然具有無法篡改、不可抵賴 的特性,能夠將這些數據在時空中準確的定位,嚴格關聯到用戶,從而提高信用評估的準確 率,降低相應的成本。典型的應用是2016年7月,德勤、Stratumn和LemonWay共同推 出了一個為共享經濟場景設計的「微保險」概念平台,區塊鏈扮演了可信第三方的角色。
權屬管理
區塊鏈技術可以用於產權、版權等所有權的管理和追蹤。利用區塊鏈技術,物品的所有權 可以直接寫到數據鏈上,任何人都無法篡改。一旦出現合約中規定的情況,區塊鏈技術將保障 智能合約的準確執行,有效減少人工干預和執行成本。
其他應用
2018年將是區塊鏈應用的元年,結合區塊鏈技術的特點,將會給不同的行業帶來革命性 的創新。例如:共享經濟、貿易管理、物聯網、雲存儲、醫療行業、通信、社交、投票系統 等。
區塊鏈底層技術的發展趨勢有三個方面:安全隱私方面、分散式共識方面、交易性能方 面,其中交易性能方面是當前所有公有鏈平台所存在的,是比較穩定運行公有鏈平台的關鍵。 需要提高吞吐量、降低延時來實現不同程度的商業應用。比如需要提升單個節點的性能,高頻 交易放到鏈外,以及在聯盟鏈場景下,基於一定的信任前提和利益約束來優化設計,從而來提 高交易性能等。
今後區塊鏈的發展趨勢,聯盟鏈將會被廣泛運用。主要是因為它具有兩個特性:1、細粒度的許可權控制,在一個商業的應用場景里,有多方組織參與進來,每一個組織,都會有不同的 接入或數據讀取的許可權,利用聯盟鏈是可以實現這種細粒度的許可權控制的。1、商業級應用性 能,另外現在比較穩定運行的公有鏈的性能是達不到商業級標準的,而聯盟鏈是能夠達到商用 級的,能夠滿足商用的一些需求。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性能的提升,區塊鏈將會被更多地用 於各種各樣的業務場景。並且在實際的應用中,針對不同應用場景的具體需求,可以修改相應 的底層架構,搭建不同垂直領域的區塊鏈通用底層架構。
推薦閱讀:
※區塊鏈顛覆金融的下一張王牌
※區塊鏈100問(01~03)
※區塊鏈100問:第19集-第21集
※野蠻啟示錄:最終殺死區塊鏈的是披羊皮的傳銷組織|區塊鏈
TAG:區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