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行(12)——傣家古寨,「騷多哩」的溫柔劍【原創】
傣族人稱呼男士是「貓多哩」,稱呼女士是「騷多哩」。在西雙版納最後一天,我們走進了景洪曼丟傣家古寨,去感受一下傣家人的生活。在古寨門口,一位柔聲細氣的「騷多哩」迎接了我們。她一邊帶我們遍逛古寨,一邊給我們介紹傣家人的生活習俗,最後領著我們走進她的家。
「騷多哩」告訴我們,走進傣家必須遵守「一脫、二摸、三不看」的習俗。「一脫」就是進入傣家門時要把鞋脫在門外;「二摸」就是摸一下客廳的吉祥柱,這樣會給客人帶來吉祥;「三不看」就是不能去看主人的卧室,卧室里有他們先輩的靈魂,被人看了,主人家就會有災難。除此之外還不準在屋內照相。
我們尊重少數民族的習俗,一一照做。最後在「騷多哩」引導下在她的客廳落坐。客廳與廚房合二為一,除了卧室緊閉著門,家中所有一切都一目了然,只有茶几被一塊桌布蓋著,不知道裡面是什麼東西。
傣族是一個無銀不成婚的民族,傣家的嫁妝有「四寶」必備:銀腰帶、銀手鐲、銀碗銀筷子、銀梳子……「騷多哩」熱情上茶後介紹起家人情況和傣家婚俗,她的溫柔可人贏得了眾人的好感。一個小時後,「騷多哩」終於揭開了茶几上的桌布,謎底揭曉——原來是一桌子的銀器,銀腰帶、銀碗、銀梳子、銀酒杯、銀首飾……應有盡有。
我終於明白了「騷多哩」極力渲染銀器解毒、銀器健身的目的。女人購物不惜血本,一條銀腰帶上萬元,一個銀碗幾千元,最便宜的銀件也要幾百元。但只一會兒,這些銀器就成了幾個女遊伴的囊中之物,最多的一對夫妻買了近兩萬元的銀腰帶、銀酒壺酒杯等。我唏噓她們一擲千金的同時,也懷疑這些沒有正規發票和商標的銀器的質量和價格。
古寨大門。
通往寨子的路。
古寨集市。
古寨服裝店。
古寨銀器作坊。
古寨里的「騷多哩」在製作銀飾。
這些就是銀腰帶的「零件」。
古寨風光。
這個酷似亭子的是一口古井,寨人飲用、洗漱都靠它,可見其寨人心目中的份量。
這種猶如孔雀開屏的植物叫旅人蕉,也叫孔雀樹,能儲蓄大量的水分,最重要的是很養眼。
古寨風情獨特,欣賞一下是值得的,而掏錢買銀器就不值了。
回家後上網搜索,得知從這裡賣出去的銀器不僅比正規市場上的價格高出許多,而且銀的純度也不是最高的,網上甚至還有在這裡買銀器被騙的帖子。感嘆「騷多哩」的溫柔真是一把利劍,那些買了銀器的遊客都被溫柔地斬了。
提醒喜歡旅遊的親們,在景區切記四字真言——「多看、少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