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祿| 像大熊貓那樣愛竹(06.4.27)

  中國人與大熊貓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一個共同的愛好:吃竹子。區別只是大熊貓愛吃刺生,也不蘸綠芥末,再堅硬的竹子,連葉子一把抓塞進嘴裡津津有味地嚼咬,牙口極好。而中國人吃竹子,專挑嫩頭。往往一場春雨潤物細無聲後的黎明,農人便潛入山間,挖掘剛剛破土而出的春筍,帶黃泥而入市場待沽。黃泥筍是好品種,於是用不了多久,輾轉地來到城裡人的餐桌上,油燜筍、竹筍炒肉絲、竹筍炒鱔絲……都是上海人的家常小菜。

  我的故鄉在紹興,老家柴房外有一個小竹園,童年的我是跟著母親去掘過筍的。一夜春雨,母親就會喜滋滋地說:明天我們去掘筍。為什麼一定要趕在雨後而不是晴天去掘筍呢?滑嘰嘰的竹園裡可能有蛇啊。母親說,吃了雨水,春筍才會躥出地面。果然,雨後的竹園裡有不少春筍躥高了,頂著鵝黃色的芽尖在招呼我去採摘。於是,我就知道雨後春筍的意思了。

  有一次,老屋裡的架子床出現了異樣,棕棚中間被一樣硬物頂起來,人在上面睡著很不舒服。我奉命趴到床底下察看,意外地看到了一支粗壯的已經長成駝背的毛筍。原來它通過牆根潛入屋內,又在床底下躥出來了。因為不見陽光,這支毛筍與鹹菜一起煮後特別鮮嫩。

  吃竹筍要趕在清明前,長度在九寸之內的黃泥筍最佳,天目山、莫干山的竹筍是公認的上品。過了清明,竹筍會發瘋樣地躥高,長到一尺半高後纖維就日漸粗老,吃起來就要吐渣了。一眨眼,它長成半人高了,你即使有大熊貓那樣的牙口,也沒有它強壯的胃袋啊。竹筍長到五六米只消一年,砍下來去掉枝杈就是晾衣服的竹竿。那麼毛竹呢,能長到十幾米高,有風吹來,山中毛竹林一片嘩嘩聲,非常雄偉,予人的激動不亞於傾聽松濤。毛竹砍下來,就運到工地上搭腳手架。它為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現在造高樓都用鋼管搭腳手架,毛竹就派別的用場了,比如做地板,做一次性筷子,做蒸籠,做「老頭樂」,文人案頭清供的臂擱也是用毛竹刻的。文革時有一部科教片《毛竹》拍得很不錯,沒有八股腔和說教腔。

  美食家們都愛吃春筍,但我這個粗人倒偏愛毛筍。二十多年前菜場里都有賣毛筍,堆得像小山樣,母親從菜場里抱一支毛筍回家,像抱著一個嬰兒,累得她老人家氣喘吁吁的。毛筍劈開,剝殼斬大塊,在鐵鍋里加鹽炒至出水,再加鹹菜燜透,起鍋前加一勺素油,香氣奪人,盛幾大碗,可以放開吃。讓牙齒和牙床充分體驗咀嚼食物的快感,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裡,這種體驗多麼難得!但母親總是警告我:毛筍刮油水,多吃胃裡要潮。所謂潮,就是一種不良反應。但為了大快朵頤的幸福,管他潮不潮的。

  毛筍晒成干後由鄉下人銷往城裡,過年前拿出來在淘米水裡浸泡幾天,使之發軟,並有一股酸嘰嘰的味道,並不好聞。幾天後,就會有人肩荷長凳串街走巷地吆喝:切水筍呵……切水筍是頗有看頭的,手藝人用小鍘刀快速地將水筍片切成極細的筍絲。這種筍絲與五花肉一起煮,豬肉不再油膩,筍絲則吃進了肉味,兩者互相滲透,味道非常好。我家逢年必定要煮幾大缽斗年菜,它們是水筍燒肉、黃魚鯗燒肉、黃豆芽燒油條子,黃豆燉豬腳,可以吃到元宵節。

推薦閱讀:

熊貓-7
《熊貓2》強過首部 續集揭秘阿寶身世
雅典表:綺想熊貓Caprice Panda限量女士腕錶
《功夫熊貓》3觀後感 認識自我、超越自我!
功夫熊貓1

TAG:熊貓 | 大熊 | 大熊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