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幕府時代的「教育熱」:日本如何成為教育強國

幕府時期日本的教育發展大有文藝復興之勢,各類教育機構均得以發展。在此階段,嶄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亦隨之不斷孕育,幕府末年日本教育思想則呈現雙重變奏,即在對儒學的吸收、批判的同時,對西學進行接納。這一時期日本教育思想的轉型致使其在儒學與西學之間建立起一種學問的「連續性」,成為其後明治維新教育改革的歷史前奏,有力地推動了日本教育的大力發展。

幕府政權的建立,結束了日本長達數百年之久的戰國時代,迎來日本近代史上第一次和平時期。江戶幕府掌政下江戶時期的教育改革,更是一洗長年教育停滯不前的局面,堪稱日本教育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自江戶初期起,日本出現文藝復興的局面,文化藝術呈現各種傳統的發展、並存或綜合,教育逐步發達。幕末時期各類教育機構更是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

幕末時期的日本教育機構,主要由幕府直轄學校、各藩的藩校、平民的鄉校和寺子屋等共同構成。此外,私塾、心學與講習所等亦構成這一時期教育機構的重要補充。其中,幕府直轄學校和各藩的藩校隸屬統治階級的教育機構,以培養官吏和實務人才為主要目的。藩校在江戶初期尚不多見,中期以後急劇增多,而在江戶末期,幾乎各藩都建立了自己的藩校。幕末時期的日本教育鑒於時代的局限性,致使其教育必然蒙上封建等級制度的色彩,但毫無疑問,以藩校為代表的各類教育機構的建立、發展,有效地助推了日本幕府時期教育的大力發展,奠定了明治維新教育改革的基石。

藩校的教育改革

首先,江戶時期德川幕府推尊儒學,以儒學為核心的漢學,幾乎主導了整個江戶時期的學術與教育。德川幕府確立以朱子學為政教的指導原則,各藩幾乎無一例外均奉朱子學為正統,由此培養了相當數量具有朱子學思想的人員,使得朱子學的影響在日本不斷增強。而幕末時期隨著洋學在日本的滲透以及民族危機的不斷加劇,一些接受過朱子學教育的人開始反思朱子學的效用,甚至開始對朱子學進行猛烈地批判,漸而試圖投身到洋學的學習中去。藩校的教育內容開始涉足算術、洋學、天文學、醫學等,教育內容明顯轉向實用,使得幕末時期日本教育的發展邁向縱深,大放異彩。

其次,從入學者資格的變化亦可發現藩校改革的步伐。德川幕府時代作為日本封建社會最為發達的時期,江戶幕府為鞏固政權,實行嚴格的「農兵分離」以及士、農、工、商世襲等級身份制度。「士」即武士階層,「農」即農民,「工」「商」即手工業者和商人,統稱為「町人」,因而帶有鮮明的封建等級性。直至明治維新前夕,迫於政治經濟不斷發展的需求,有些藩校逐步在入學者身份上進行改革,打破封建世襲身份制,允許平民子弟入學。

再者,地方藩校的改革保持了積極向外學習的態度,不斷向國外派遣留學生,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並且引入國外先進的教育模式。在此過程中,培育了大批銳意革新開化並具有近代教育思想意識的人士。

 藩校的主要學習形式

藩校的學習教育模式以漢學為例,主要涵蓋素讀、講義、會讀、輪講、提問等方式。

素讀即只讀不講解,不考慮意思,發出聲音反覆朗讀文字。素讀作為學習的基礎,力求通過反覆朗讀加以背誦。教師讓每個學生來到跟前以音讀的方式朗讀漢文,並且結合漢文測試的成績思考接下來的指導程序和方法。結束素讀,進入下一階段,即講義,由教師講解,授課教師會結合教學計劃講解制定經學教科書。經書類主要有《小學》、《四書五經》、《三禮》等,史學類有《史記》、《漢書》、《春秋左氏傳》等。而後進入會讀和輪講階段。會讀即學生集體討論研究的學習形式,類似於現今的課堂研討。會讀作為藩校的主要學習方法,與素讀和講義截然不同,基本上屬於自學式的學習模式。在輪講階段,教師在整個課堂中並非緊握主導權加以指導,而是處於「旁觀者」的立場,由學生擔任主角,以規定的經典章句為中心,相互之間提出問題交換意見,是一種合作學習的模式。最後,學生提出課堂上無法解決的問題由教師加以指導。

日本近世的此種漢學學習形態,此後在洋學的學習中得以轉用,即便在近世後期教育中也同樣適用,並且在日本開國之際伴隨歐美學問的滲入,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藩校創立及改革的歷史價值

  (一)在衝突融合的反覆中搭建儒學與西學的橋樑

自幕府政權建立以來,幕府一直重視儒學的傳播,更是將朱子學奉為「統治神學」。統治階層試圖藉助朱子學重建社會道德秩序,以期緩解當時的社會矛盾,在各藩推動以朱子學為基本內容的教育官學體系。而在幕末時期隨著藩校的改革、洋學的充斥等,「實學」不斷孕育,許多有識之士主張拋棄空疏無用的儒學,大力倡導實際有用的西學,即「實學」,繼而與朱子學相互衝突,致使朱子學開始飽受批判和質疑,被視為所謂的「虛學」。這一歷史時期,日本教育開始重視西方語言與科技的思想日益明顯,各藩廣設外語、醫學等西洋課程,對傳統儒學產生強烈排斥、衝突,儒學一時間招致批判。在此過程之中,日本實現傳統「虛學」向近代「實學」的教育變革。

當時,儒學在日本的影響力暫時削弱。此後不久儒學再次抬頭,漸而與西學相容。幕末明治初期,再次出現儒學與西學新的融合局面。此時的儒學已然換身為經由西學改造的儒學,但其作為各種思想的「母體」地位,始終未曾退出歷史舞台。在儒學與西學的衝突和融合的反覆中,日本傳統文化與西學間構建起一座堅固的橋樑,東西文化鬼斧神工般的契合促使日本歷經明治改革後迅速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

(二)預示近代教育的萌芽,奠定明治教育的基石

幕府末年日本教育快步發展,部分藩校逐步改革,打破傳統封建世襲身份制,向一般平民敞開大門,教育內容也逐步由儒學轉向近代的實用科學。此外,作為平民學校的典範——寺子屋,同樣得到大力發展,在幕末明治前夕幾乎遍及日本全國各地。至此,在日本基本形成以藩校為中心的高層次教育機構,與以寺子屋為代表的低層次教育機構相併存的二重教育機構。這一教育模式的發展,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日本封建體制的日益削弱。幕末時期的藩校,較之以前的藩校無論是在教育理念或是教育內容上,全都做出極大改革,洋學的介入與平民教育機構的並存,逐步向近代學校方向發展。明治維新改革後,藩校成為近代化中學教育的基礎,而寺子屋成為近代初等教育的基礎。

日本明治教育改革取得舉世矚目的驕人成效,使得日本迅速發展成為世界教育強國。追根溯源,不難發現幕末時期的教育改革為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以藩校、寺子屋等構成的幕末時期的教育機構,在江戶幕府政權統治時期,經歷改革,在屢屢蛻變的道路上不斷發展、成熟。

通過對藩校的多層考察,能夠拓寬我們對幕末時期日本教育機構研究的思路和歷史維度,幫助我們認清幕末時期以藩校為典範的日本教育機構的改革成長之路,能夠理解藩校改革的歷史價值所在,並且透過對藩校的考察,能夠拓展對幕末時期日本教育機構改革歷程研究的歷史空間性。毋庸置疑,幕末時期日本藩校的改革憑藉不朽的功勛,成為日本中世紀教育史上寶貴的教育遺產,成為明治教育改革的溫床,為明治教育改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甚至對現今的日本教育改革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發揮了良好的借鑒作用。

作者簡介:史小華(1979-),男,漢族,江蘇南通人,碩士,南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教育史 

原標題:幕末時期日本教育機構藩校的考察研究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史小華


推薦閱讀:

儒家文明:一個亟待突破的時代課題
五胡時代的那些胡人之苻堅
[原創](趣讀歷史)|張飛真的是「粗魯」之人嗎?非也!是三國時代的「勵志哥」!
儒學與時代
3D列印:開啟軍事工業新時代

TAG:日本 | 教育 | 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