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神遊吳王紀念地

神遊吳王張士誠紀念地

文劍 兆華 顧人

今秋十月,遍地流金。我們遊覽吳王紀念地,魂牽夢繞,感慨萬千,寫出來與大家共享之。

江蘇歷史名人張士誠,出生西團張家墩(古屬草堰場,後屬白駒場)。元末,在草堰聚眾反元,蘇州稱王11年,後兵敗自縊身亡,葬於蘇州。這次,我們神遊西團吳王故里、張家墩、蘇州閶門紀念館等地。

西團吳王故里神道 位於古鎮牛灣河畔,張士誠老家的東北角。因張士誠死後葬於蘇州,而出生地西團一直飽受明太祖朱元璋的嫉恨,將蘇南及江浙一帶擁護張士誠的百姓逐步趕回蘇北海邊張士誠的出生地,這就形成了歷史上有名的「洪武趕散」。西團人民為紀念張士誠在歷史上的鹽民起義壯舉,而修建此神道。神道全長約一華里,前部從「吳王故里」石碑坊起,到張士誠石雕像止,屬於神道部分,依次為麒麟、獬豸(音:謝志)、大象、馬、犼、龜、貔貅(音:皮休)、偏頭麒麟七種共八對神獸組成。八對神獸自有寓意,建者匠心獨創,今年國慶對外開放,成為古鎮西團令人囑目的一大旅遊景點。

草堰北極殿 座落草堰鎮北端。原來此殿規模宏大,山門前為飛檐琉璃瓦照壁,山門上嵌有白玉橫額,上鐫「北極天樞」四個貼金大字,內供四大金剛塑像。元至正十三年(1353)正月,張士誠率眾在此反元。日偽盤踞時,將北極殿全部拆毀。

本世紀初,草堰人民為紀念張士誠,投資幾百萬元在北極殿的原址上重建了北極殿。新建的北極殿成為家鄉人祭祀張士誠的地方,同時也是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再游蘇州四處(蘇州古稱吳, 後名為平江, 又名姑蘇):

張士誠墓地

張士誠座落蘇州吳中區斜塘鎮北隅的小公園內, 墓地高出地面約1.5米,面積頗大,繞行一周約需十數分鐘。墓邊,有一塊當年「吳縣人民政府」(現為吳中區)立的碑。吳王墓和吳王碑的朝向均為東北方向——他的家鄉方向。碑的正面寫道:「張士誠墓」,碑背寫著:「墓在斜塘鄉盛墩村,墓地三畝半,呈梯形,高出農田1米,冢前原立『張吳王碑』。碑的右側是圓形的大墓,墓基由石頭砌成,頂上是綠色的植被和四季常綠的樹木。張吳王墓正中石頭上刻著這樣的碑文:「張士誠,泰州白駒場人,元末傑出的農民起義領袖。1353年起義反元,1354年建立大周政權,1356年建都隆平府(今蘇州平江),稱『吳王』曾一度降元。1364年率軍民守城抵禦朱元璋,1367年破城被俘,被逼身亡,葬吳縣斜塘。定都江南期間,張吳王修水利、興農桑,減賦稅,深受愛戴。『久思香』、『酒釀餅』、『講張』、『積穀甏』等紀念習俗流傳至今。張吳王墓是蘇州境內規模較大的元代名人古墓葬,是蘇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如今過上幸福生活的平江人與吳王和諧相處,載歌載舞、健康生存,也誠如張士誠理解的理想社會那樣,在這裡讓人們見到真正的尊嚴、莊重與和諧。

吳王殿

座落何山公園何山道院內。何山道院前身叫資福寺,後改名為何山廟。1574年何山廟重建,直至文革被毀。文革後,在楓橋鎮政府和香客關心支持下,何山廟逐年修建並為紀念元末起義領袖張士誠改為「張王祠」。蘇州百姓感念士誠恩澤,建何山廟、修張王祠、塑士誠像,以表達懷德汜思之情。在山頂,但見由南向北,分列著數幢高大巍峨的古代歇山式建築,建築體例是宮殿模樣,第一幢是玉皇殿,在門旁寫著:「皇矣上帝位尊而上極無上;大哉玄穹道妙而玄之又玄」對聯,橫批:「金闕玉京」。宮殿內正廳陳列著玉皇大帝雙手拱於胸前,莊嚴端座的塑像,煞是威嚴。玉皇殿邊上第二幢是「財神殿」,殿門前的木柱上有抱柱楹聯,紅底金字,上面寫著:「有道生財不必壓殘金坳,無私惠眾何須鑄盡銅山」,頗有古風。第三幢便是張王殿了,二層殿脊下正中方有一塊豎著的匾額,藍底金字,四周雕著龍,寫著「張王殿」三個大字,殿下層正面寫著「聖恩普沛」四個繁體大字,這座橫匾紅底金字,對上層的藍底金字匾形成對比,尉為壯觀。張王殿下面是七級台階,從下向上瞻仰張王殿,會有朝拜與震憾之美感。

張王殿正殿內神壇上,端坐著以吳王張士誠為首的五人,中間三人為金黃色塑像加黑色鬚眉,兩邊的人是文官模樣。兩側分別是官員和宮女端坐的群體塑像。

張士誠紀功碑

蘇州古剎「報恩寺塔」(又名北寺塔)參觀,這裡有蘇州大富翁沈萬三為吳王張士誠所刻立的《張士誠紀功碑》。

進入北寺塔大門,站在寶塔腳下,右側有一邊門,院落里有一亭子,上懸匾額書雲「武梁遺軌」,亭中便是張士誠記功碑。這塊碑相傳為元末江南豪富沈萬三為歌頌張士誠政績而置,張士誠兵敗後,沈萬三怕受株連便將文字抹去,於是便有了這塊只有圖案的無字碑。據考證,這是至正十九年張士誠宴請元使伯顏的情景。

在碑亭的一側東牆壁上,有「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張士誠紀功碑、江蘇省人民政府一九八二年公布、蘇州市人民政府一九九O年立」字樣;西側牆壁上有《張士誠記功碑》介紹:「張士誠記功碑原稱隆午造像石像,是極罕見的元代紀事石雕作品。高3.06米,寬1.46米。內容是張士誠設宴款待元使伯顏的禮儀場面。張士誠(1321-1367)江蘇泰州白駒場人(今屬江蘇大豐縣),元末義軍首領。元至正十三年(1353)率鹽丁起義,反對元朝統治,至正十六年,義軍攻佔平江(蘇州)後,追求安樂享受,逐漸變反元為降元。至正二十七年,明初的軍隊——朱元璋的大軍攻破平江後,張士誠被擒,後自縊身死。據記載,張士誠紀功碑為元末蘇州首富沈萬三為歌頌張吳王『記功』而置。該碑採用高浮雕手法,用精細的風格與山東東漢武梁畫像石接近,渾樸、雄健,故亭有『武梁遺軌』之匾額。」

此碑分為四層,最上面並肩站著12個人,她們是朝中的侍女;第二層是正殿一座,兩邊偏殿兩座,正中坐著張士誠,兩邊就是元使伯顏;第三層是偏殿兩座,每座偏殿里有三個人,他們是朝中的大臣;第四層最下面,身穿凱甲保衛他們的士兵和低級武官。這塊碑就是張士誠在朝中款待元使伯顏的禮儀場面了。上面呈現共有118個人物,採用當時高浮雕的雕刻手法,是從元末一直保留到現在的,已有五六百年歷史了,據說後面原來是碑文,但在文革時期遭到破壞.

閶門尋根紀念地

蘇州在元末時被吳王張士誠佔領。朱元璋破城後,對這裡支持張士誠的人民進行了慘無人道的鎮壓和移民。蘇州閶門是「洪武趕散」時期數十萬移民的出發、集散之地,如今後裔眾多,英才輩出,遍布蘇北、安徽乃至國內外各地,因此成為了中國尋根問祖的重要朝宗聖地之一。蘇州市金閶區重視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近年來實施了山塘歷史文化保護區工程,受到社會一致好評,2010年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山塘街東部的方基上緊連閶門,當年數十萬移民便從此碼頭登船出發,遠赴江淮。回望閶門城樓,便是他們對故土最深的記憶。

平江一個麻石黛瓦石坊上寫著「山塘勝跡」的步行街,這裡是著名的「七里山塘景區」。進入景區內名為「尋根驛站」的「尋根酒樓」,首先映入眼帘是中間一個碩大的篆刻圖案,上面寫著「閶門尋根」四個大字,兩旁有「楊柳曉風江南兒女分離地,牆垣故宅淮左人家世澤根」的木刻楹聯,整體黑字金字,美麗的字跡系隸書名家寫成,顯得古色古香,韻味十足。兩旁分別是《尋根概述》和《族譜目錄》。原來這裡正是明洪武年間,朝廷強行遷移江南地區大量人口到江淮一帶墾荒、落戶,史稱「洪武趕散」地閶門。

為探究「洪武趕散」的歷史真相,2010年,蘇州金閶區政協邀請政協文史委、《姑蘇晚報》社參與,組織實施了尋訪閶門移民後裔行動。此次實地尋訪活動歷時半年,行程6000餘公里,深入蘇北40餘地,採訪了500多位專家學者和群眾,踏看了百餘處歷史遺迹,搜集了近百套研究資料和各類家譜,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在各地引起強烈反響,被稱為「洪武趕散600年來的第一次官方尋訪行動。」他們順應移民後裔願望,根據此次尋訪行動的成果,結合國內專家學者的研究資料,在山塘街方基上沿河區域設計布展,建成「閶門尋根紀念地」,以供後人憑弔祖先,報本溯源,共系中華民族同宗同根的血脈深情。

「閶門尋根紀念地」碑塔是當年朱元璋的人馬破城處。這個小型碑塔約2人多高,四周有石頭圍欄,中間的碑塔頂部是一個古代明清式的塔頂屋脊,為幾層巨石磊成,塔基、塔身、塔頂稜角層次分明,碑額上一圈是浮雕畫像,記述當年趕散情景,面積雖不大,卻很精緻。背面的《閶門尋根紀念地碑記》寫道:「元末群雄紛爭,吳王張士誠據姑蘇。常遇春溺吳軍精兵於閶門外護城河之沙盆潭,破閶門而入,吳王遂大敗。及洪武改元,明太祖先後徙蘇、松、嘉、湖、杭五府數十萬戶於江淮。朝代更迭,而移民不斷,遍及淮揚兩郡所屬各州縣。姑蘇為東南都會,閶門居水陸要衝。於是江南移民多自此出發,沿運河北上,從此『別夢依稀、故土難忘』,口耳相傳或見諸文獻者,皆以閶門為記認,遂成為中國尋根問祖朝宗聖地之一。歲次庚寅,政府順應民意,以閶門尋根為題,爰發起尋訪移民後裔之行動,行程上萬里踏訪近百處,彙集資料發掘文史而外,旨在闡明中華同宗同源之理,大江南北無分界域也,更就閶門外沙盆潭舊址建『閶門尋根紀念地』,以慰移民後裔問祖之心,亦可圓其報本溯源之願也。蘇州市金閶區人民政府」。

神遊觀感:吳王故里的老百姓,一直是懷念張士誠的。不僅有識之士順民意建神道,素來,地方就有祭吳王的習俗,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張士誠殉難日,點燈(當地人用蛤蜊殼做的小油燈,放在河面上飄流)、燒香、焚紙。祭地藏王實際是「祭張王」的諧音。

再說張士誠平定蘇州後建都稱王,消除弊政,興修水利。經十年治理,當時民豐物阜,一派繁榮景象。人民心中有桿秤,他造福人民,就得到了人民的愛戴。江山是人民的,人民是江山。「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要真心為人民謀福祉,心中時刻裝著人民,人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吳王張士誠紀念地就是明證。


推薦閱讀:

紀念毛主席誕辰119周年
(316)【齊素萍居士】恢復東天目山昭明寺二十周年紀念+老法師開示(附珍貴照片)
60張經典照片,紀念張國榮60歲誕辰
拍點不一樣的情侶照片,這才叫紀念

TAG: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