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回到土地

在線薦稿記者博客聯繫記者□郭昕十七歲那年冬天,在故鄉的土地上,在晴好的夜裡,我走出家門,漫步在野地之中,月正明,可是我的心裡卻空空落落的,沒有明亮的色彩。我在苦苦思索一個許多人都在思索的古老命題,我來自哪裡?我將去向何方?來自哪裡是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因為在十七歲以前,我從來沒有離開過那片土地。可是我將去往何方,我能去向何方,我不能回答,他人,包括我的祖輩與父輩也不能給我一個答案。那時,我曾寫下散文《遙遠的誘惑》:「萬物真的有靈嗎?我是一個原始初民的魂化嗎?不然我為什麼總是跪在心靈的祭壇上不停地祈禱上蒼,讓它放我回歸自然。」那是一個苦悶心靈的質問與吶喊。箇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為什麼我的眼裡滿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我無數次地背過詩人艾青的這一詩句,可是我對腳下的土地根本愛不起來。我想要離開它甚至是要背叛它,我覺得是它死死地壓住了我的命運。商水,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叫「陽城」,是「隱王」陳勝的故鄉。這位生長於秦朝末年的年輕人在做泥腿子莊稼漢時對身邊的同伴說:「苟富貴,莫相忘。」同伴笑他大白天說夢話。他感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後來,這位年輕人振臂一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九百壯士就把身家性命交到了他的手上,從而發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大澤鄉起義。商水是產糧大縣,把陳勝從歷史發黃的書頁中搬出來是為了說明這裡不僅出產小麥、玉米,芝麻、花生,它還培育敢想敢幹的男人。故而,我也要打起背包,帶著媽給的乾糧,帶著爹給的零用錢先走出去再說。我一走,就走到了河南的省會鄭州,也就是後來在我小說中反覆出現的平原城。從農村到城市,我通過一段黑暗的時光隧道,彷彿站在了半山上,可以俯視過去的人生,也可以仰望未來的自己。「把驕傲藏在心裡溫暖自己,把謙卑掛在臉上取悅別人。」如果沒有以前的生活積澱,我根本找不到長篇小說《馴風記》的開頭。寫作長篇小說,找到了開頭,也就有了方向,剩下的,我就把它交給時間,交給反覆的書寫,交給對生活的體驗與感受。到生活中去,對於一個心智已經成熟的寫作者來說成了一種需求。不然,為「生活而歌,為百姓代言」就是一句美麗的空話。為了寫作《馴風記》,我把辦公室設置成了流動的圖書館,不管工作如何變動,總有上萬冊圖書跟著我。聽到省里「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號召,我是如此欣喜,早早報了名。我心想,把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結合起來真的是好事一樁。俗語說得好,天道酬勤,只要努力,定會有所收穫吧。不管是做官還是行商、做學問,《馴風記》里設計的人物都是遊子,是寫成功以後的遊子回歸。自然而然,我也想回去,回到商水老家去,回到那一片出過無數風流人物的地方,我想去尋找到我心裏面想要的東西。我想通過對老家的尋訪讓筆下的人物鮮活起來。經過聯繫,老家接納了我。商水文聯主席孫新華,人很乾練,也如她寫的散文詩一樣美。詩人邵超,熱情豪爽,是條漢子,他的詩短小優美。這兩個家鄉的熱心人為我體驗生活提供了很多幫助。如果說收穫,友情是我「深扎」的第一大收穫。深入生活,我認識了一位叫七兒的年輕人,她用很特別的辦法取得了家庭的主導權。她先讓丈夫學會裝修的手藝,她負責找活兒,小兩口一組合,就掙到了錢。有了錢,她自作主張買了車,在城裡買了房。平時,他們忙在城裡,節假日就回到鄉下的家裡休息。以前,家裡的「財政大權」由婆婆管,這樣的生活結構出現以後,權力就悄無聲息地轉移到了她的手上。想想,難道這不是在「城鄉二元結構」之外出現的「第三元」家庭結構嗎?我還認識了十幾位「棍友」,也就是生活在鄉村裡的「送葬人」,是靠下笨勁吃飯的人。這樣的人,很多,大都沒多少活,但我認識的那些人「生意」好得很。之所以好,是因為他們編了許多「起靈歌」。做事時,有人出力,有人歌唱,把「送人」的過程文藝化,直接起到了勸善誡惡的作用。這樣的細節,是在書本本中找不到的,也是虛構不來的。這是我「深扎」的第二個收穫,豐富的生活發現給小說充了氣,讓我筆下的故事有了活力。半年「深扎」過後,我完成了長篇小說的「第一記」,如今小說《笑塵記》也寫得順風順水,這一切都要歸功我回到那一片我熟悉的土地上建立適合自己的「三頭」創作法,即:「案頭,床頭,田間地頭」。在案頭與床頭,通過閱讀,向中外經典學語言與技術。深入到田間地頭,通過觀察,向生活要細節。在一個夜裡,月兒掛在曠野上空,明亮清澈。雖然冷,但已是春天了。我仍然是一個人,我再次回望我十七歲時的那個月夜,感慨萬千。已過不惑之年的我再次走在田野里,大地上,思索的不再是我一個人的生存質量,而是很多人的生存質量。那些人,是我小說中的人物,不管是男的還是女的,老的還是少的,漂亮的還是醜陋的,他們活生生地向我走來,豐富著的我的思想,滋養著我的生命。那就是一個寫作者的希望啊。④6上一篇下一篇
推薦閱讀:

土地賣完了,市長幹什麼...?
《赴湯蹈火》白人和印第安人的土地
「追故鄉的人」熊培云:鄉愁告訴我這片土地缺少什麼、需要什麼      錢江晚報
【鄉愁】長治本土地名的由來——壺關(十一)

TAG: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