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一個悲傷的消息:子宮肌瘤其實是無法預防的
春節過後,問醫君不斷接到關於子宮肌瘤問題的諮詢,其中兩個年齡分別為65歲和43歲的諮詢者說,她們在單位組織的例行體檢中發現子宮肌瘤發生了變性,醫生要求馬上切除子宮。她們萬分不解:為什麼去年體檢還好好的,今年說變性就變性了呢?
「子宮肌瘤確實是現代女性的常見婦科病。」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王澤華教授介紹,子宮肌瘤的發病率難以準確統計,但比想像中的要高。估計育齡期婦女的患病率可達25%,根據屍體解剖統計的發病率可達50%以上。
王澤華教授是湖北省醫學會婦科腫瘤分會主任委員,與婦科腫瘤打了一輩子交道,擅長各類婦科腫瘤的診斷和綜合治療。他告訴問醫君,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腫瘤,惡變率為0.13%~2.02%,多發生在40歲以後的婦女,尤其是絕經後女性。
子宮肌瘤增多是孩子生少了?
有那麼點聯繫
民間有一種說法,孩子生少了,子宮閑得發慌,就長肌瘤。還有人說終身不婚不育或者生了孩子不餵奶的人容易患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的發病與生育是有一些關係的。」王澤華教授告訴問醫君,有研究發現不生育、晚生育是子宮肌瘤發病的高危因素。有眾多文獻研究報道生育過的女性患子宮肌瘤的概率低於未生育女性這一觀點,並且隨著生育次數的增加,子宮肌瘤的患病率有降低的趨勢。究其原因,這可能與妊娠減少了雌激素作用的時間、妊娠期大量的孕激素參入拮抗雌激素的作用有關。
至於不餵奶會不會長肌瘤,王澤華教授告訴問醫君說,這還沒有定論。哺乳可以抑制排卵、降低雌激素對子宮的作用,但是作用時間有限,是否影響子宮肌瘤發病,還不可知。
「但這只是一個方面。」王澤華教授介紹,隨著子宮肌瘤病因學研究及流行病學調查的不斷深入,人們發現子宮肌瘤的發病原因並不能用單一因素解釋,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雌激素可能是子宮肌瘤發生、發展的主要促進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子宮肌瘤也有固定人群?
有這樣一群人
王澤華教授告訴《武漢問醫》,從生物學上講,任何疾病都有高危人群,子宮肌瘤也概莫能外。子宮肌瘤的高危人群包括——
青春期第一次月經來潮年齡偏小的女性,比如不到11歲就月經來潮;
一直都不生孩子或者到30歲以後才生孩子的女性;
肥胖的女性;
患有生殖內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女性;
未經專業醫生指導,不恰當的應用雌激素補充治療的女性;
家族中有女性患過子宮肌瘤的女性;
黑色人種
現代人更容易患子宮肌瘤?
有那個意思
現代女性的一個生活方式和行為,有許多增加了長子宮肌瘤的風險。王澤華教授給《武漢問醫》一一列舉了比較容易促進子宮肌瘤發生和生長現代女性的行為。
生育:現代人崇尚「丁克」家庭不生育或者因為奔事業因而晚生育;
飲食:高熱量高脂肪的飲食導致肥胖;飲酒、食用豆漿或蜂蜜是子宮肌瘤患病的危險因素;
作息:經常熬夜打遊戲、娛樂,導致生殖內分泌紊亂影響月經周期和排卵,引起月經失調或不易受孕;
行為:因不當的「養生」或者「卵巢保養」,盲目補充一些激素,或者不良商家隱瞞產品中含有激素的事實
精神:精神壓力的改變可以影響女性內分泌水平的變化。有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婦女患子宮肌瘤的風險較高,可能與女性精神壓力相關,還可能是受教育較高的女性更注重體檢、健康醫療獲得水平更高有關。
塑料製品:塑料製品對女性的危害有許多報道,研究者從尿液中檢測到鄰苯二甲酸鹽代謝物,發現子宮肌瘤患者的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較高 。有小樣本的研究調查分析顯示,接觸塑料製品是子宮肌瘤患病的危險因素,不過仍需擴大樣本量後進行較長期的追蹤隨訪才能得出結論。
體檢查出來了肌瘤要就切掉?
那可不一定
王澤華教授告訴《武漢問醫》,育齡期是子宮肌瘤高發期,一般會在生育年齡的中期或末期出現,常見於30-50歲。
現在很多女性是在體檢中發現的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最常見的癥狀是沒有癥狀」。王澤華教授說,並不是肌瘤一發現就要處理,大部分的肌瘤可以不治療,但要定期(半年)觀察隨訪,做婦科B超就可以很好地監測肌瘤。
王澤華教授告訴問醫君,沒有什麼肌瘤是必須立即手術的。需要手術的子宮肌瘤包括:子宮肌瘤合併月經過多或異常出血甚至導致貧血;壓迫泌尿系統(多尿)、消化系統(大便改變)、神經系統(疼痛)等出現相關癥狀,經藥物治療無效;子宮肌瘤合併不孕,而需要懷孕;絕經後未行激素補充治療但肌瘤仍生長;子宮肌瘤患者準備妊娠時若肌瘤直徑≥4厘米,均要考慮手術治療。
所有肌瘤都可以等到絕經了讓它自己萎縮?
那可未必
很多女性認為絕經後子宮肌瘤會自然萎縮掉,就安全了,從而不再定期觀察,甚至有些婦科大夫也這樣跟患者說。
「絕經後子宮肌瘤確實可以縮小,但有兩點需要警惕。」王澤華教授告訴《武漢問醫》,一要警惕子宮肌瘤變性的高危時段是絕經後,二要警惕如果肌瘤本來就很大,就是萎縮也很難小到安全邊際,「這就像籃球成了排球,但仍然是大球!」
王澤華教授告彆強調,絕經後肌瘤會有一定程度的縮小,但並不意味著所有絕經前的肌瘤病人都不需要治療而等待絕經後肌瘤萎縮。需要綜合考慮患者身體狀況、有無癥狀、肌瘤部位等因素。由於絕經後女性子宮肌瘤惡變發生率增高,同時缺乏術前診斷子宮肌瘤惡變的方法,只有較小的、無癥狀的肌瘤可以觀察;如沒有服用雌激素而肌瘤仍然生長的建議儘早手術治療。
子宮肌瘤可能預防嗎?
目前還不能
王澤華教授告訴問醫君,隨著B超等診斷方法的普及,肌瘤的診斷率確實在上升。但關於肌瘤的發病機制其實我們知道的並不多,坊間關於子宮肌瘤的各種傳說大多缺乏科學依據。所以,一旦診斷為子宮肌瘤不要輕信廣告、輕信傳言,找專業的醫生就診,以避免不恰當治療。
子宮肌瘤目前也還沒有明確的預防手段,建議盡量避免可以避免的一些高危因素,如未生育、晚育、肥胖、多囊卵巢綜合征、激素補充治療等,然後定期體檢,找專業醫生就診等。
皮膚光滑細膩的女性更容易長肌瘤?
沒有這一說
民間有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皮膚光滑細膩的女人更容易長肌瘤,因為她們體內的雌激素更多。王澤華教授告訴《武漢問醫》,他在門診和病房見過很多患子宮肌瘤的女性面色蒼白、皮膚粗糙,為生活和疾病所累。
他進而解釋,子宮肌瘤好發於性激素分泌旺盛的育齡期婦女,育齡期婦女皮膚一般情況下當然比老年女性看起來要好。同樣的年紀,長肌瘤的女性比不長肌瘤的女性雌激素分泌更多這種說法是不對的。除了性激素,子宮肌瘤的發病機制還可能與遺傳易感性和
幹細胞突變有關。
大部分子宮肌瘤沒有癥狀?
完全正確
王澤華教授告訴問醫君,子宮肌瘤患者是否有癥狀,與肌瘤的部位、生長速度及肌瘤變性有密切關係,大部分的子宮肌瘤是沒有任何癥狀的。
子宮肌瘤導致的月經改變,通常表現為月經增多、經期延長、淋漓出血及月經周期縮短,可發生繼發性貧血。也可出現有陰道分泌物增多或陰道排液。
肌瘤較大時,可能自己摸到及腹部包塊,清晨膀胱充盈時更明顯。肌瘤較大時也可壓迫膀胱、直腸或輸尿管等出現相應的壓迫癥狀(表現為小便、大便次數增多)。
黏膜下肌瘤可引起痛經,漿膜下肌瘤蒂扭轉可出現急腹痛(這是一種急診病),肌瘤紅色變性時可出現腹痛伴發熱。子宮肌瘤可影響宮腔形態、阻塞輸卵管開口或壓迫輸卵管使之扭曲變形等均可能導致不孕。
推薦閱讀:
※選購不失「非遺」之風的正宗茯磚茶的正確方式在這裡,收好不謝
※中國超級大富豪的八字分析,原來奧妙在這裡
※微胖女瞧這裡 夏季8招顯瘦穿衣tips
※這裡的楓葉別樣紅【美圖共賞】
※女人這裡發黑註定患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