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別讓語言與拳腳化作尖刀 扎了醫者懸壺濟世的仁心

近日,隨著電視劇《外科風雲》熱播,成功將廣大吃瓜群眾的注意力從「漢東最高檢反貪局」轉移到「新城仁和醫院」。

然而這部譽為醫院版《琅琊榜》開播以來,就被醫護人員集體吐槽,稱「太多細節錯誤看不下去。」面對湧來的專業吐槽,也有不少非醫學網友憤憤不平,別要求這麼高。

醫療劇一旦播出,而且是在全國大平台上播出,就有一定的教育和引導意義。藝術來源於現實,高於現實。嚴謹一些還是比較好。

醫者仁心 為拯救生命不惜「忘我」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每日忙碌在生命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並像電視劇中那樣不顧情況耍帥,不分場合賣萌。更多的是緊張的工作節奏忙碌的腳步和一顆治病救人不惜犧牲自己的心。

前幾日,汕頭一名因服用敵敵畏中毒的患者被送進ICU,入院時該患者已陷入昏迷,神志不清,情況十分危急。由於患者的搶救工作需要使用大量的阿托品,ICU值班醫護人員集體出動,與時間賽跑,一方面開展搶救工作,另一方面手掰裝有阿托品的玻璃安瓿。經過近12個小時的奮戰, ICU的8名值班醫護人員足足徒手掰了8000支玻璃安瓿。不少醫生手指被玻璃劃傷流血。

達州醫生劉春倒在科室里的護士站台處,頭部撞在身前的治療車上,眉間和鼻樑傷口血流不止,被同事搶救後,送往醫院的神經外科住院治療。據同科室的同事介紹,從5月4日早晨7點過開始工作到劉春暈倒,24小時內他和同事一起處理了8名新來的危重病人,劉春已疲憊不堪,最終暈倒。

泌尿外科醫生吳勇在殯儀館送父親最後一程後,立馬趕回醫院,連續做了3台手術,直到晚上8點半才結束工作回家。父親去世後第二天,還有提前預約的6台手術等著他。提起父親離世的瞬間沒有陪伴在身邊,吳勇沉默良久,長嘆一口氣說:"沒有見上最後一面,自己心底多少還是會感到遺憾。但不能讓病人等太久"。

像這樣因急救病人而「感動」朋友圈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救死扶傷,本就是醫生和護士的職業行為;搶救傷者,也是他們最正常的工作狀態。

「農夫與蛇」的故事後是以德報怨

農夫與蛇的故事流傳千古,而如何緩解醫患關係緊張也逐漸成為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議題之一。

近日網上流傳著一段名為」最後"殺死"你的可能是親人」的視頻,標題看似危言聳聽,但仔細一想還真的是這麼個道理。

在醫院急救室里的真實事件。病人性命危在旦夕,醫護人員採用多次電擊緊急除顫,可病人的慘叫聲引來了病人家屬誤解,瘋狂敲擊大門。並在手術結束後劈頭蓋臉地責罵醫生。

南京市民朱某帶著3歲多的女兒到當地衛生院輸液。兩名護士蹲在地上在患兒的腳腕處扎針。由於患兒年齡很小,血管比較細,護士扎了兩針才將針頭扎進血管。

醫院的監控畫面顯示,家長朱某突然站起來,接連兩腳將兩名護士踹翻在地。而負責扎針的護士被踹倒後,第一反應還是坐起來將留在患兒腳上的針頭拔出。但朱某仍舊不依不饒,繼續推搡這名護士。

而在事情發生後,打人的家長並沒有向被踹護士道歉,而是帶著孩子溜之大吉。兩名護士雖然身體沒什麼大礙,但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創傷。負責扎針的護士出現了心律不齊的癥狀,不少護士的心頭也蒙上了陰影。

這些年來,醫患衝突就像不定期爆發的活火山,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以猙獰的面目示人,但似乎永無消弭的跡象。在暴力傷醫案中,誰都應該站在醫生立場。因為在任何時候,暴力都不能解決問題,而只會製造更多的裂痕。

醫護工作者給予病人更多的是溫暖的懷抱

山西長治82歲的老人因骨折即將手術,可她恐懼不安,全身顫抖,眼淚在眼圈裡打轉。護士趙凱麗緊緊抱住她說:"別怕奶奶,睡一覺,我們一直在。" 在她懷裡,老人慢慢放鬆甚至聊起了家常。最終手術成功完成。

重症監護室4個月大的患兒一抱就安靜,一放下就哭個不停,一位男護士只得用床單扎了個背帶,將患兒兜在胸前,對其又拍又托,並邊照顧其他患兒,邊工作……

河北唐山一名3歲患兒全身麻醉術後還沒完全清醒,不停哭鬧。麻醉科護士孟宗霞,將患兒摟在懷裡,小聲安撫,直到孩子完全清醒。

一張濟寧護士給嬰兒餵奶的照片感動了許多網友。她哺乳的這個嬰兒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一名因車禍入院的患兒。護士郭海花得知情況後,立即主動找到了護士長和家屬,表示願意用自己的乳汁給小梓軒哺乳。今年33歲的她,剛巧也是一個一歲大孩子的媽媽。

「醫鬧醫托」讓「看病難」變「難看病」

一條"俠女護士怒斥醫托"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值班護士發現醫托後大聲呵斥:病人都哭了,你還騙人錢!她抓住醫托的手,聯繫保安將醫托帶走。" 恨不得在你們臉上貼上"醫托"兩個字"

醫托坑人,不僅讓心急如焚的患者掏出大筆費用,還可能遭遇庸醫、假醫,看錯病吃錯藥,可是生死攸關的大事。在此關頭,就需要有人勇敢地站出來。所謂醫者仁心,這份熱心腸往小了說有利於打擊醫托,往大了說對於構建更加和諧的醫患關係,也大有裨益。

醫托只不過是產業鏈上的一環,源頭是違規醫院賺黑心錢,還牽出了"門診承包""醫生出租"等違法現象。有鑒於此,對這些與醫托勾結的醫院,無證無照的堅決取締,有資質的則要加重處罰直至取消資質。打掉這一環,就剷除了醫托的"生存土壤"。

然而在「醫托」橫行謀利的同時,不乏有 「醫鬧」從掛橫幅、擺靈堂、大鬧醫院到恐嚇、辱罵、傷醫殺醫……醫患矛盾為何日益激化,我們彷彿可以由此找到答案。

治病救人無國界 有時還會鬧笑話

有媒體報道,中國女護士任雙雙在日本遊玩時,偶遇一位日本中學生突發癲癇,她緊急施救後,幫助學生恢復意識。日前,一名日本網友將此事發到個人社交賬號上,引起了國內媒體的關注。據任雙雙說,現場施救後,圍觀的日本學生集體向她鞠躬致謝。

湖南的李女士因做醫生的丈夫擅自拿走了存摺里的1萬塊發火,李女士氣頭上揮起一拳就把老公打成了熊貓眼。事後才知,原來老公拿錢給病人墊付了醫藥費。

如果監控沒拍下 你不會知道醫護工作者有多拼

一位市民在電梯口突發腦出血栽倒在地,很快沒了心跳。醫護人員及時發現後火速趕到現場。

在短短四分鐘內分秒必爭實施搶救,監控鏡頭記錄下了護士先是跪在地上,後來又跪在急救病床上一直做胸部按壓的感人一幕,在醫生和護士的努力下,成功將該男子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

生死無情,「白大褂們」始終沖在最前線,醫者懸壺濟世,患者信任感恩,這才是正常的醫患關係。那些累得在手術室地板上就能睡著的醫生,那些在手術前把孩子抱在懷裡安慰的醫生—不需溢美之詞,也不需拔高形象,因為這就是他們每日工作的常態,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予更多的理解與支持。所以,別將語言與拳腳變成尖刀,扎了醫護人員懸壺濟世的仁心。


推薦閱讀:

你是否意識到這八種錯誤的肢體語言 -pph的博客-blog.ju51.com
過分誇張的語言一向是我反對的
智慧語言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
把妹肢體語言

TAG: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