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伯峻《論語詞典》(上)
一、本詞典論「詞」不論「字」,偶亦收近於「詞」的「詞組」。
二、排列依筆畫爲次,同筆畫者依所屬部首爲先後。多音詞先依第一字的筆畫,次依第二字的筆畫。
三、筆畫、部首以及其先後次序一依康熙字典,如「爲」列十二畫爪部。「者」列九畫老部,「罕」列七畫網部。
四、凡見於《論語》本文之詞,不論基本詞或者派生詞,習見義或者罕見義,一律載入。
五、每詞每義一般都標注出現次數。
六、基本詞之習見義,不加解釋。
七、詞典和注釋交相爲用。注釋有較詳解說者,詞典中僅加註明,不再重複。
八、一般每義舉一例句,所舉例句或取其第一次出現者,或取其易於理解者,或取其易於誤解者,隨文斟酌,不拘一格。間有舉兩三例句者,或者因其用法微有不同,並舉之以示區別;或者因其義較隱晦,多舉之以助深思。
九、例句之後括弧中的數字就是篇章的數字,和本文每章之首的數字相同,檢查甚便。
十、舊日的訓詁,我嫌其疏略,未必便於今日的讀者,因之本詞典的釋義,雖然大多承襲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但解說方式多出自心裁。錯誤自難避免,歡迎讀者指正。
一畫一(31次)⑴形容性數詞(21次):一言以蔽之(2.2)
⑵數詞,用以泛代事物(5次):聞一以知十(5.9)
⑶用如副詞,「一方面」的意思(2次):一則以喜,一則以懼(4.21)
⑷副詞,表示兩件事先後發生時間上的緊接關係(2次):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6.24)
⑸副詞,「一切」也(1次):一匡天下(14.17)一日(1次)用如副詞,一旦:一日克己復禮(12.1)一朝(1次)一時間:一朝之忿(12.21)
二畫
七(6次)數詞:善人教民七年(13.29)
乃(3次)只和「無」字連用,見「無乃大簡乎」(6.2)注。
九(4次)⑴數詞(3次):與之粟九百(6.5)
⑵副詞,表次數之多(1次):見「桓公九合諸侯」(14.16)注。
九夷(1次)東方異民族的部落,見「子欲居九夷」(9.14)注。
二(8次)⑴數詞(7次):周監於二代(3.14)
⑵十分之二(1次):二,吾猶不足(12.9)
二三子(6次)孔子稱其學生或者別人(年長或爵高的人)稱孔子學生之詞:二三子何患於喪乎(3.24),二三子以我爲隱乎(7.24)
人(162次)⑴一般用法(114次):其爲人也孝弟(1.2)
⑵狹義的「人」,不包括老百姓的「民」在內,一般指士大夫以上之人(5次):節用而愛人(1.5),修己以安人(14.42)
⑶量詞(9次):舜有臣五人(8.20)
⑷人才(2次):女得人焉耳乎(6.14),人也。(14.9)
⑸代詞,別人,人家(31次):不患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16)
⑹置於地名之下,表示某地的大夫(1次),見「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3.15)注。
入(16次)動詞,「出」之反:弟子入則孝,出則弟(1.6)
八(1次)數詞:周有八士(18.11)
八佾(1次)八八六十四人所組成的古代天子的舞樂隊,見「八佾舞於庭」(3.1)注。
刀(1次)割雞焉用牛刀(17.4)
力(13次)行有餘力(1.6)
十(19次)數詞:吾十有五而志於學(2.4),聞一以知十(5.9)
又(14次)⑴副詞,表連續、重複之意(9次):又問(5.8)
⑵副詞,表語氣的加強(3次):求仁而得仁,又何怨(7.15)
⑶副詞,有連詞作用,義如「而且」(2次):盡美矣,又盡善也(3.25),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9.6)
三畫丈人(2次)老頭兒:遇丈人以杖荷篠(18.7)
三(56次)⑴數詞(47次):詩三百(2.2),問一得三(16.13)
⑵副詞,有時只用以表次數之多(9次):季文子三思而後行(5.20)三子(3次)
三家(2次)魯國執政的三卿:告夫三子(14.21),三家者以雍徹(3.2)
三軍(2次)軍隊(三字是虛數),見「三軍可奪帥也」(9.26)注。
三桓(1次)見「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16.3)注。
三飯(1次)樂官名:見「三飯繚適蔡」(18.9)注。
三歸(1次)見「管氏有三歸」(3.22)注。
上(25次)⑴方位詞(7次):子在川上(9.17),上如揖(10.5),中人以上(6.21)
⑵用如名詞,泛代上等事物,地位(3次):可以語上也(6.21)
⑶用如名詞,指在上位的人或年長者(9次):不好犯上(1.2)
⑷表示等第(2次):生而知之者上也(16.9)
⑸動詞,加也(1次):草上之風,必偃(12.19)
⑹副詞(3次):君子上達(14.23)
上大夫(1次)古官名:與上大夫言(10.2)
下(15次)⑴方位詞(7次):中人以下(6.21),下如授(10.5),舞雩之下(12.21)
⑵表示等第(2次):民斯爲下矣(16.9)
⑶動詞,走下來(2次):下而飲(3.7)
⑷動詞,「居於人下」之意(1次):慮以下人(12.20)
⑸副詞(3次):不恥下問(5.15)
下大夫(1次)古官名:與下大夫言(10.2)
下流(1次)品德低下的情況:是以君子惡居下流(19.20)
久(10次)天下之無道也久矣(3.24)
乞(2次)動詞,乞求:或乞醯焉(5.24)
也(469次)⑴語氣詞,表決定或者終結(307次):未之有也(1.2)
⑵語氣詞,錶停頓(141次):其爲人也孝弟(1.2)
⑶語氣詞,用於疑問句(句中另有表疑問之詞)(19次):何謂也(2.5)
⑷語氣詞,同「耶」(疑問句,句中無別的疑問詞)(2次):子張問十世可知也(2.23)
也已(5次)語氣詞的連用,表肯定:可謂好學也已(1.14)
也已矣(6次)語氣詞的連用,表肯定的加強:周之德可謂至德也已矣(8.20)
也夫(1次)語氣詞的連用,表感歎:莫我知也夫(14.35)
也哉(1次)語氣詞的連用,表感歎:吾豈匏瓜也哉(17.17)
也與(11次)語氣詞的連用,表疑問: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6.8)
也與哉(1次)語氣詞的連用,表感歎而以傳疑口吻出之: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17,15)
於(8次)介詞,用法同「於」:友於兄弟(2.21)
亡(10次)⑴同「無」(8次),見「不如諸夏之亡也」(3.5)注。
⑵動詞,死亡(1次):亡之(6.10)
⑶動詞,出外: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17.1)
千(4次)數詞:道千乘之國(1.5)
口(1次)口舌:惡利口之覆邦家者(17.18)
口給(1次)言辭贍足,能說善道:禦人以口給(5.5)
土(2次)⑴泥土:糞土之牆(5.10)
⑵鄉土(或雲,田土):小人懷土(4.11)
士(15次)⑴泛指一般人士(3次):雖執鞭之士(7.12)
⑵特指有一定社會地位或者有修養的人(12次):士志於道(4.9)
士師(2次)古代司法官名:柳下惠爲士師(18.2)夕(1次)夕死可矣(4.8)
大(25次)⑴形容詞(22次):大哉問(3.4)
⑵副詞(2次):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15.34)
⑶同「太」,副詞(1次):無乃大簡乎(6.2)
大人(2次)在高位之人,見「畏大人」(16.8)注。
大夫(11次)古代的官名,大夫的家臣也可以稱「大夫」:猶吾大夫崔子也(5.19),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14.18)
大臣(3次)⑴具有很高政治修養的士大夫:所謂大臣者(11.22)
⑵高官,卿相:不使大臣怨乎不以(18.10)
大宰(2次)大音太,官名,春秋時吳魯楚鄭諸國都有此官,但職權不盡相同:大宰問於子貢曰(9.6)
大師(2次)古代樂官之長:子語魯大師樂曰(3.23)
女(16次)對稱代詞,只用於單數:誨女知之乎(2.17)
女樂(1次)見「齊人歸女樂」(18.4)譯文。
子(431次)⑴兒女(19次):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3.15),以其子妻之(5.1)
⑵對人的稱呼(12次):異乎三子者之撰(11.26)
⑶表敬的對稱代詞(23次):子奚不爲政(2.21)
⑷特指孔子(375次)
⑸用如動詞:子不子(12.11)
子文(1次)人名,見「令尹子文」(5.19)注。
子羽(1次)人名,見「行人子羽」(14.8)注。
子西(1次)人名,見「問子西」(14.9)注。
子服景伯(2次)人名,見「子服景伯以告」(14.36)注。
子夏(23次)孔子學生卜商,見「子夏曰」(1.7)注。
子桑伯子(1次)人名,見「仲弓問子桑伯子」(6.2)注。
子羔(1次)孔子學生高柴,見「柴也愚」(11.18)注。
子貢(44次)孔子學生端木賜,見「子禽問於子貢曰」(1.10)注。
子張(23次)孔子學生顓孫師,見「子張學干祿」(2.18)注。
子產(3次)人名,見「子謂子產」(5.16)注。
子游(8次)孔子學生言偃,見「子游問孝」(2.7)注。
子華(1次)孔子學生公西赤,見「子華使於齊」(6.4)注。
子禽(1次)人名,卽陳亢,見「子禽問於子貢曰」(1.10)注。
子路(47次)孔子學生仲由,見「由,誨女知之乎」(2.17)注。
子賤(1次)孔子學生宓不齊,見「子謂子賤」(5.3)注。
小(16次)⑴「大」之反(12次):小車無軏(2.22)
⑵小事(2次):小不忍則亂大謀(15.27)
⑶副詞(2次):君子不可小知(15.34)
小人(24次)⑴無德之人(20次):小人比而不周(2.14)
⑵老百姓(4次):小人之德草(12.19)
小子(6次)⑴自稱之謙詞(1次):則小子何述焉(17.19)
⑵老師稱其學生(3次):小子鳴鼓而攻之(11.17)
⑶學生(2次):吾黨之小子狂簡(5.22),子夏之門人小子(19.12)
小童(1次)夫人自稱曰小童(16.14)
屍(1次)用如動詞,像死屍一般直挺著:寢不屍(10.24)
山(5次)⑴山水的山(4次):仁者樂山(6.23)
⑵山神(1次):山川其舍諸(6.6)
川(2次)⑴子在川上(9.17)
⑵水神:山川其舍諸(6.6)
工(2次)從事各種手工技術勞動者的總稱:工欲善其事(15.10)
己(29次)己身稱代詞:⑴主語:己欲立而立人(6.30)
⑵賓語:不患人之不己知(1.16)
⑶領位:仁以爲己任(8.7)
已(42次)⑴動詞,止也(12次):斯害也已(2.16)
⑵動詞,罷免(1次):三已之(5.19)
⑶動詞,不動作的意思(1次),見「爲之猶賢乎已」(17.22)注。
⑷副詞,已經(1次):已知之矣(18.7)
⑸副詞,太(2次):疾之已甚(8.10)
⑹語氣詞,相當今日的「了」(25次):可謂好學也已(1.14)
已矣(5次)語氣詞的連用,表示肯定的加強:始可與言詩已矣(1.15)
干(3次)⑴盾牌,古代用以防禦的武器;「干戈」表示戰爭:而謀動干戈於邦內(16.1)
⑵動詞,求謀(1次):子張學干祿(2.18)
⑶人名:亞飯干適楚(18.9)
弋(1次)動詞,用帶著生絲的箭來射鳥:弋不射宿(7.27)
才(7次)⑴名詞,才能(2次):如有周公之才之美(8.11)
⑵名詞,人才(3次):才難(8.20)
⑶形容詞,有才能(2次):才不才(11.8)
四畫不(548次)否定副詞:人不知而不慍(1.1)
不亦…乎(11次)《論語》中的反問句型之一:不亦說乎(1.1)
不有(3次)⑴義同「若無」:不有祝鮀之佞(6.16)
⑵義同「豈無」「難道沒有」:不有博弈者乎(17.22)
⑶義同「無」,用於其他否定詞下:莫不有文武之道焉(19.22)
中(23次)⑴方位詞(10次):祿在其中矣(2.18)
⑵半也(1次):中道而廢(6.12)
⑶表示上下之間的等第(2次):中人以上(6.21)
⑷動詞(1次):立不中門(10.4)
⑸古代哲學家的術語,其最合理而至當不移的叫「中」(1次):允執其中(20.1)
⑹去聲,音仲,不及物動詞,中肯,符合客觀事理(4次):言必有中(11.14)億則屢中(11.19)
⑺去聲,及物動詞,恰合於(4次):言中倫(18.8)
中牟(1次)地名,見「佛肸以中牟畔」(17.7)注。
中行(1次)實行中庸之德的人:不得中行而與之(13.21)
中庸(1次)儒家最高的道德標準,見「中庸之爲德也」(6.29)注。
之(596次)⑴他稱代詞,一般只用作賓語和兼語(306次):學而時習之(1.1),使之聞之(17.20)
⑵用法同「其」(8次):可使爲之宰也(5.8),赤也爲之小(11.26)
⑶小品詞,相當今日的「的」(180次):其爲仁之本與(1.2)
⑷小品詞,使句子變爲子句,也可以用「的」來譯它(71次):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1.10)
⑸小品詞,使句子變爲分句(4次):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9.5),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19.3)
⑹小品詞,爲使賓語倒置在動詞前用之(13次):父母唯其疾之憂(2.6),何陋之有(9.14)
⑺無義,只起音節調節作用(8次):亡之(6.10),譬之宮牆(19.23),邇之事父(17.9)
⑻動詞,往也,適也(除倒裝句法外,其下一定跟著表目的地的賓語)(6次):之一邦(5.19),之三子告(14.21),何必公山氏之之也(17.5)
予(25次)⑴自稱代詞,《論語》中只用於單數(21次):起予者商也(3.8)
⑵孔子學生宰我之名(4次):見「哀公問社於宰我」(3.21)注。
予一人予小子上古帝王自稱之詞,予小子履,在予一人(20.1)
雲(15次)⑴代詞,如此(2次):不知老之將至雲爾(7.19)
⑵動詞,說(7次):詩云(1.15),子夏云何(19.3)
⑶語氣詞,無義(6次):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17.11)
互鄉(1次)地名:互鄉難與言(7.29)
五(15次)數詞:冉子與之粟五秉(6.4)
井(1次)井有仁焉(6.26)
仁(109次)⑴孔子的道德標準(105次):求仁而得仁(7.15),人而不仁(3.3),仁者安仁(4.2)
⑵仁人(3次):汎愛衆而親仁(1.6),殷有三仁焉(18.1)
⑶同「人」(1次):觀過,斯知仁矣(4.7)
今(26次)⑴今之孝者(2.7),今吾於人也(5.10)
⑵現今之人(1次):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9.23)
仍(1次)仍舊貫(11.14)
允(1次)誠也,信也:允執其中(20.1)
內(8次)四海之內(12.5),見不賢而內自省也(4.17)
公(8次)⑴指國家朝廷(5次):公事(6.14),與文子同升諸公(14.18)
⑵諸侯稱公(2次):公曰:(12.11)
⑶公平正直(1次):公則說(20.1)
公子糾(2次)人名,見「桓公殺公子糾」(14.16)注。
公子荊(1次)人名,見「子謂衛公子荊」(13.8)注。
公山氏公山弗擾(1次)見「公山弗擾以費畔」(17.5)注。
公西華(3次)孔子學生,見「子華使於齊」(6.4)注。
公伯寮(3次)孔子學生,見「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14.36)注。
公冶長(1次)孔子學生,見「子謂公冶長」(5.1)注。
公叔文子(2次)人名,見「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14.13)注。
公明賈(2次)人名,見「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14.13)注。
公室(1次)公家:祿之去公室(16.3)
公孫朝(1次)人名,見「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19.22)注。
公卿(1次)出則事公卿(9.16)
公綽(1次)人名,見「孟公綽爲趙魏老」(14.11)注。
六(10次)可以託六尺之孤(8.6)
兮(5次)語氣詞,只用於詩歌中:巧笑倩兮(3.8)凶服(1次)送死之衣物:凶服者式之(10.25)
分(2次)⑴分開:三分天下有其二(8.20)
⑵分辨:五穀不分(18.7)
分崩離析(1次)支離破碎: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16.1)
切(2次)⑴對玉石、骨、角、象牙料的開料:如切如磋(1.15)
⑵懇切:切問而近思(19.6)
切切偲偲(2次)朋友間互相批評誠懇而嚴肅的樣子:朋友切切偲偲(13.28)
勿(13次)⑴表禁止的否定詞,若用於及物動詞下,不用賓語(12次):過則勿憚改(1.8)
⑵表示意志的否定副詞(1次):雖欲勿用(6.6)
匹夫匹婦(2次)指庶民中的個人:匹夫不可奪志也(9.26),豈若匹夫匹婦之爲諒也(14.17)
升(7次)⑴用法和「登」字一樣(6次):揖讓而升(3.7)
⑵穀物登場(1次):新穀既升(17.21)
卞莊子(1次)人名,見「卞莊子之勇」(14.12)注。
及(27次)⑴動詞,趕得上,做得到(14次):非爾所及也(5.12)
⑵動詞,至,達到(8次):及階(15.42)
⑶動詞,涉及(1次):言不及義(15.17)
⑷介詞,等到,趕到(4次):及其使人也,器之(13.25),及其壯也(16.7)
友(19次)⑴朋友(7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8.5)
⑵交朋友(11次):匿怨而友其人(5.25)
⑶敬愛兄弟(1次):友於兄弟(2.21)
反(6次)⑴回報(1次):舉一隅不以三隅反(7.8)
⑵重複,再來一遍(1次):必使反之(7.32)
⑶相背,顛倒(1次):小人反是(12.16)
⑷同返,回,還(2次):吾自衛反魯(9.15)
⑸反而,搖動的樣子(1次):偏其反而(9.31)
反坫(2次)古代宴會時放酒杯的設備,見「有反坫」(3.22)注。
天(19次)⑴天空(3次),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19.25)
⑵天神、天帝或者天理(16次):獲罪於天(3.13)
天下(23次)一般指中國範圍內的全部土地: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3.11)
天子(2次)古代天下的最高統治者,皇帝:天子穆穆(3.2)
天命(3次)見「五十而知天命」(2.4)注。
天祿(1次)天子的祿位:天祿永終(20.1)
天道(1次)見「夫子之言性與天道」(5.13)注。
太廟(3次)太祖(開國之君)的廟宇:子入太廟(3.15)
夫音扶(44次)⑴代詞。他,那(2次):夫何爲哉(15.5)
⑵指示形容詞,近指,此(2次):夫人不言(11.14)
⑶指示形容詞,遠指,那,彼(12次):食夫稻,衣夫錦(17.21)
⑷提挈詞,用於句首(15次):夫仁者(6.30)
⑸語氣詞,相當今天的「罷」(13次):命矣夫(6.10)
夫人(2次)諸侯之妻:君稱之曰夫人(16.14)
夫子(39次)⑴封大夫以上的官的尊稱(8次),上論都是「他老人家」之義,下論也有「你老人家」之義。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14.13)
⑵孔子學生用以稱孔子(31次):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1.10)
夭夭(1次)和舒的樣子:夭夭如也(7.4)
孔子(69次)孔氏(2次)孔丘(3次)
孔文子(1次)人名,見「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5.15)注。
少(5次)⑴上聲,副詞,不多:少有(13.8)
⑵去聲,年輕(4次):吾少也賤(9.6)少者懷之(5.26)
少師陽(1次)少師,古代樂官;陽,其人之名,見(18.9)
少連(2次)人名,見(18.8)注。
尤(1次)⑴名詞,過錯:則寡尤(2.18)
⑵動詞,歸過(2次):不尤人(14.35)
尺(1次)可以託六尺之孤(8.6)
弔(1次)弔喪:羔裘玄冠不以弔(10.6)
心(6次)七十而從心所欲(2.4)
戈(1次)而謀動干戈於邦內(16.1)
手(6次)自牖執其手(6.10)
文(24次)⑴文獻以及文獻上的知識(11次):則以學文(1.6),文莫吾猶人也(7.33)
⑵文采,有文采,古人「文」和「質」對言(6次):文質彬彬(6.18),鬱郁乎文哉(3.14)
⑶文辭(1次):吾猶及史之闕文也(15.26)
⑷動詞,文飾塗飾(2次):文之以禮樂(14.12),小人之過也必文(19.8)
⑸諡號(3次):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5.15)
⑹周文王(2次):文武之道(19.22)
文子(1次)卽「公叔文子」:與文子同升諸公(14.18)
文王(1次)周文王:文王既沒(9.5)
文章(2次)⑴學術:夫子之文章(5.13)
⑵禮儀制度:煥乎其有文章(8.19)
文德(1次)指政治教育等等,與「動干戈」相對:則修文德以來之(16.1)
文學(1次)文獻:文學子遊子夏(11.3)
文獻(1次)典籍和賢人:文獻不足徵也(3.9)
斗筲(1次)斗,量器;筲,竹製盛物之器。猶言器量狹小,見「斗筲之人」(13.20)注。
方(14次)⑴方向,地方(6次):有朋自遠方來(1.1),遊必有方(4.19)
⑵國家(2次):無以萬方(20.1)
⑶古代計算面積的術語,如縱橫各一里,叫方一里:方六七十(11.26)
⑷禮法,義理(1次):且知方也(11.26)
⑸方術,方法(1次):可謂仁之方也已(6.30)
⑹動詞,同「謗」(1次):見子貢方人(14.29)注。
⑺副詞,正:血氣方剛(16.7)
日(14次)⑴日子,天(12次):吾與回言終日(2.9),子於是日哭(7.10)
⑵副詞,每天地(2次):吾日三省吾身(1.4)
日月(5次)⑴太陽和月亮(3次):如日月之食焉(19.21)
⑵一天,一個月(1次):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6.7)⑶光陰(1次):日月逝矣(17.1)
曰(755次)⑴說,道:子曰(1.1)
⑵叫做,爲,是:君稱之曰夫人(16.14)
月(3次)⑴名詞(2次):其心三月不違仁(6.7)
⑵副詞,每月地(1次):月無忘其所能(19.5)
木(4次)⑴名詞(3次):朽木不可雕也(5.10),譬諸草木(19.12)
⑵質樸(1次):剛毅木訥近仁(13.27)
木鐸(1次)木舌銅質的搖鈴,見「天將以夫子爲木鐸」(3.24)注。
止(8次)⑴停止(7次):止,吾止也。(9.19)
⑵留住,使他停止(及物動詞)(1次):止子路宿(18.7)
毋(8次)⑴同「無」,表示禁止之副詞,一般用於不及物動詞之前,如「毋意毋必」(9.4);動賓結構之前,如「毋友不如己者」(9.25),以及有代名副詞之前,如「毋自辱焉」(12.23),因之和「勿」有別。
⑵獨立使用(1次):子日,毋!(6.5)
⑶表示無指的代詞(1次):毋吾以也(11.26)
比(4次)⑴上聲,比方,比擬(1次):竊比於我老彭(7.1)
⑵去聲,朋比,勾結(3次):君子周而不比(2.14)
⑶去聲,依附,鄰近(1次):義之與比(4.10)
比干(1次)人名,見「比干諫而死」(18.1)注。
比及(2次)等到:比及三年(11.26)
水(4次)知者樂水(6.23),又見「飲水」(7.16)注。
火(3次)⑴甚於水火(15.35)
⑵取火之木(1次):鑽燧改火(17.21)
父(25次)⑴名詞(23次):事父母能竭其力(1.7)
⑵動詞(2次):父不父(12.11)
片言(1次)訴訟中單方面的言語:片言可以折獄者(12.12)
牛(1次)割雞焉用牛刀(17.4)
犬(2次)至於犬馬(2.7)
王(3次)⑴君主(2次):先王之道(1.12)
⑵具備德政的君主(1次):如有王者(13.12)
王孫賈(2次)人名。見「王孫賈問曰」(3.13)注。
五畫且(12次)表進層的連詞,而且:有恥且格(2.3),且予縱不得大葬(9.12)
世(14次)⑴世代——一個人的一輩子(10次):子張問十世可知也(2.23),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15.20)
⑵三十年爲一世(1次):必世而後仁(13.12)
⑶時代,意指當時社會(3次):賢者避世(14.37)
世叔(1次)人名,見「世叔討論之」(14.8)注。
丘(12次)孔子之名:丘亦恥之(5.25)
丘陵(1次)小山:丘陵也(19.24)
主(5次)⑴名詞,主祭者(1次):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爲東蒙主(16.1)
⑵動詞,以他爲主(4次):主忠信(1.8),射不主皮(3.16)
乎(140次)⑴介詞,用法同「於」,但一定置於述說詞之下(27次):①表所比:以吾一日長乎爾(11.26)②介出動作之地:今拜乎上(9.3)③和動詞連用:攻乎異端(2.16)④介出對象:致孝乎鬼神(8.21)
⑵小品詞,和表態副詞連用(9次):鬱郁乎文哉!(3.14),煥乎其有文章(8.19)
⑶語氣詞(104次)①錶停頓:富哉言乎(12.22),能以禮讓爲國乎,何有(4.13)②表疑問:爲人謀而不忠乎(1.4)③表商榷和不太肯定,相當今天的「罷」:由!誨女知之乎(2.17),必也射乎(3.7)④表呼喚和感歎:參乎(4.15),惜乎(9.21)
乎哉(8次)表反詰:仁遠乎哉(7.30)
仕(8次)動詞,做官:子使漆彫開仕(5.6)
他(5次)⑴旁指指示代詞,別的(1次):其他可能也(19.18)
⑵旁指指示形容詞,別的(4次):至於他邦(5.19)
仞(1次)七尺曰仞:夫子之牆數仞(19.23)
代(1次)朝代:周監於二代(3.14)
令(3次)⑴名詞,政令(1次):慢令致期謂之賊(20.2)⑵動詞,發命令(2次):不令而行(13.6)
令尹(3次)楚國宰相叫令尹:令尹子文三仕爲令尹(5.19)
令色(3次)僞善的面貌:巧言令色(1.3)
以(152次)⑴指示代詞,此(1次):以告者過也(14.13)
⑵指示詞作副詞用,如此,這樣(1次):無以爲也(19.24)
⑶動詞,用(8次):毋吾以也(11.26)
⑷動詞,及也(1次):朕躬有罪,無以萬方(20.1)
⑸動詞,與(1次):視其所以(2.10)
⑹介詞,依,按(4次):使民以時(1.5),以季孟之間待之(18.3)
⑺介詞,用(85次):爲政以德(2.1),以不教民戰(13.30),君子義以爲上(17.23)
⑻介詞,因(3次):君子不以言舉人(15.23)
⑼介詞,表憑藉(3次):藏文仲以防求爲後於魯(14.14)
⑽介詞,與(1次):而誰以易之(18.6)
⑾連詞,與(1次):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2.20)
⑿連詞,因(4次):以吾從大夫之後(11.8)
⒀連詞,表兩事之相關(36次):則修文德以來之(16.1)
⒁小品詞,和方位詞結合(3次):中人以上(6.21)
兄(4次)以其兄之子妻之(5.2)
兄弟(5次)⑴友於兄弟(2.21)
⑵借用爲相差不遠之意(1次):魯衛之政兄弟也(13.7)
冉子(3次)冉有(11次)冉求(3次)孔子學生,見「子謂冉有曰」(3.6)注。
冉伯牛(1次)孔子學生,見「伯牛有疾」(6.10)注。
出(31次)⑴動詞,「入」之反(22次):出則弟(1.6),河不出圖(9.9)-
⑵上義的使動用法,使之出(1次):必表而出之(10.6)
⑶發出政令(4次):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16.2)
⑷出言(1次),見「孫以出之」(15.18)注。
⑸超越(3次):祭肉不出三日(10.9),君子思不出其位(14.26)
出納(1次)支出與收入,見「出納之吝」(20.2)注。
功(2次)功續:敏則有功(17.6)
加(8次)⑴增加:加我數年(7.17)
⑵欺侮:吾亦欲無加諸人(5.12)
北辰(1次)北極,見「譬如北辰」(2.1)注。
半(1次)長一身有半(10.6)
占(1次)占卜:不佔而已矣(13.22)
去(13次)⑴離開(5次):微子去之(18.1)
⑵除掉,使離開(舊讀上聲)(8次):去兵(12.7)
古(12次)古之道也(3.16),信而好古(7.1)
叩(2次)敲:我叩其兩端(9.8)
召(6次)召喚:召門弟子(8.3)
召忽(1次)人名,見「召忽死之」(14.16)注。
召南(2次)《詩經》國風之一,見「女爲《周南》《召南》矣乎」(17.10)注。
可(122次)可以(33次)可謂孝矣(1.11),可以爲師矣(2.11)
史(2次)⑴史書:吾猶及史之闕文也(15.26)
⑵借用上義形象地形容浮誇情況:文勝質則史(6.18)
史魚(1次)人名,見「直哉史魚」(15.7)注。
右(2次)⑴短右袂(10.6)
⑵動詞,向右邊:左右手(10.3)
司馬牛(3次)孔子學生,見「司馬牛問仁」(12.3)及「司馬牛憂曰」(12.5)注。
四(13次)有君子之道四焉(5.16)
四時(1次)四季:四時行焉(17.19)
四海(2次)全國,天下:四海之內,皆兄弟也(12.5)
四飯(1次)古代掌理天子吃飯時奏樂的樂官:四飯缺適秦(18.9)
四體(1次)四肢:四體不勤(18.7)
失(17次)⑴丟掉(9次):猶恐失之(8.17)
⑵離開(1次):因不失其親(1.13)
⑶沒有掌握住(5次):失飪不食(10.8),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15.8)⑷過失(2次):以約失之者鮮矣(4.23),君子敬而無失(12.5)
奴(1次)奴隸:箕子爲之奴(18.1)
左(2次)動詞,向左邊:左右手(10.3),左衽(14.17)
左丘明(2次)人名,見「左丘明恥之」(5.25)注。
巧(5次)形容詞:巧言(1.3),巧笑(3.8)
市(1次)買來的:沽酒市脯不食(10.8)
市朝市集和朝廷,見「吾力猶能肆諸市朝」(14.36)注。
布(1次)古代的生絲和麻、枲、葛的織品:見「齊,必有明衣,布」(10.7)注。
平地(1次)地基:譬如平地(9.19)
平生(1次)平時,平日:久要不忘平生之言(14.12)
幼(2次)年輕:幼而不孫弟(14.43),年輕的:長幼之節,不可廢也(18.7)
弗(5次)否定副詞,一般用於賓語被省略的句子中,便相當於「不……之」的意義:女弗能救與(3.6)——猶如說,女不能救之與。《論語》中唯「亦可以弗畔矣夫」(6.27,12.15)爲例外,此句本不應有賓語。
弘(4次)⑴剛強,堅強,見「士不可不弘毅」(8.7),「執德不弘」(19.2)注。
⑵使之廣大:人能弘道,非道弘人(15.29)
必(76次)副詞,一定:必聞其政(1.10)
未(57次)⑴對歷程,事實的否定副詞,不曾(53次):未之有也(1.2)
⑵用法與「不」相同(4次):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1.15),子未可以去乎(18.2)
末(6次)⑴無指代詞(5次)①沒有辦法:吾末如之何也已矣(9.24)②沒有地方:末之也已(17.5)
⑵「本」之反,細節,末節(1次):抑末也(19.12)
本(5次)⑴名詞,根本,基礎(4次):君子務本(1.2)
⑵動詞,探本(1次):本之則無(19.12)
正(24次)⑴端正,引伸爲合規矩(9次):然後樂正(9.15),割不正不食(10.8)
⑵作風正派(2次):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14.15)
⑶副詞,端正地(1次):升車必正立執綏(10.26)
⑷動詞,正對著(2次):恭己正南面而已矣(15.5),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17.9)
⑸糾正,改正,匡正(1次):就有道而正焉(1.14)
⑹動詞的使動用法,使端正(8次):必正席先嘗之(10.18)
⑺副詞,恰好(1次):正唯弟子不能學也(7.34)
母(10次)父母在(4.19)
民(48次)⑴老百姓(42次):見「使民以時」(1.5)及「修己以安百姓」(14.42)注。
⑵一般人,用法和「人」的廣義相似(6次):民鮮久矣(6.29)民斯爲下矣(16.9)
民人(1次)卽今日的「人民」:有民人焉(11.25)
永(1次)副詞,永遠地:天祿永終(20.1)
犯(4次)對上級的人有所抵觸,有所違反:而好犯上者鮮矣(1.2)
玄(2次)黑色的:羔裘玄冠不以弔(10.6)
玉(3次)有美玉於斯(9.13)
甘(1次)甜:食旨不甘(17.21)
生(16次)⑴出生,生長,發生(6次):本立而道生(1.2)
⑵生存,活著(9次):生事之以禮(2.5)
⑶活物(1次):君賜生(10.18)
用(18次)⑴動詞,使用(10次):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4.6)
⑵動詞,須要(一般用於反詰句)(5次):割雞焉用牛刀(17.4)
⑶動詞,殺牲以祭(1次),見「雖欲勿用」(6.6)注。
⑷名詞,用度(1次):用不足(12.9)
⑸名詞,用處,用途,效用(2次):禮之用,和爲貴(1.12)
由(31次)⑴動詞,從此而行(17次):小大由之(1.12),行不由徑(6.14)
⑵動詞,憑隨著(2次):爲仁由己(12.1)
⑶孔子弟子子路之名(22次),參「由!誨女知之乎」(2.17)注。
申申(1次)整敕的樣子:申申如也(7.4)
申棖(1次)人名,參「申棖」(5.11)注。
白(1次)不曰白乎(17.7)
皮(1次)射不主皮(3.16)
目(2次)⑴眼睛(1次):美目盼兮(3.8)
⑵條目,綱目(1次):請問其目(12.1)
矢(3次)⑴箭(2次):邦有道如矢(15.7)
⑵發誓(1次):夫子矢之曰(6.28)
石門(1次)地名,見「子路宿於石門」(14.38)注。
示(1次)假借爲「置」:其如示諸斯乎(3.11)
立(26次)⑴站立(11次):立不中門(10.4)
⑵樹立(2次):本立而道生(1.2),如有所立(9.11)
⑶立足,在社會上做人(12次):三十而立(2.4)
⑷古文有時與「位」字通用(2次):患所以立(4.14)
推薦閱讀:
※《〈論語〉選讀》
※《論語》選讀05《仁者愛人》註譯評
※《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五 05
※論語詩化150首(74-75)
※趣說孔子與《論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