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每個熊孩子的背後其實都藏著個熊家長

  平日生活里,我們或多或少都曾經遇到過熊孩子,不管是在地鐵車廂里肆無忌憚踩在座位上練吊環的,或是在圖書館追逐打鬧的,甚至到了別人家翻箱倒櫃的。這時如果遇到賢明的家長,會及時用合適的方式制止孩子的行為。

  但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明確知道界限,懂得尊重別人,遵守公共秩序。所以,我們常常會在遇到熊孩子後,迎面再撞上熊家長給出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笑容並說「孩子小,他不懂!」,然後繼續放任孩子做著熊事。

  孩子不懂,所以可以隨地大小便;孩子不懂,所以可以隨意在別人家翻抽屜,把別人的東西弄得亂七八糟;孩子不懂,可以往昂貴的鋼琴上倒可樂;孩子不懂,所以可以用剪刀剪掉樓外正在半空中施工人員的安全繩索;孩子不懂,所以可以把別人家的孩子從20樓扔下去……

  是的,孩子還小,孩子不懂事,難道家長你這個成年人也不懂嗎?!

  最近連續兩則發生在上海的事情實在很能說明問題。

  上周五晚上,一位家長帶孩子到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急診輸液就診掛水,家長說自己家裡人特別忙,只有她一人有時間帶孩子來看病,要求護士幫她照看自家小孩。

  當時整個急診室只有一個護士,護士表示滿房間的患兒都要靠她一個人照顧換藥,實在沒有餘力幫她照看小孩。讓她與隔壁床位家長商量一下,代為照看。

  結果這位家長竟然叫來全家10多口人,大鬧急診輸液室,一位帶孩子輸液的媽媽記錄了他們一家大鬧急診室的場景,視頻里那個粉色上衣男子飛撲過去踹的是醫院的保安,保安被踹倒在注射台上,但也沒有還手,只是讓護士打110報警。

  

  網上的視頻可以讓我們看到那家人有多彪悍,我們也能清楚的聽到其他孩子的哭聲,但凡去過兒童醫院的都知道狀況,任何時候去兒童醫院基本都是人滿為患,一名護士要照顧急診室那麼多孩子本身就忙不過來,真不知道這個家長怎麼會好意思做出這樣的事。

  既然有本事叫來全家10多口人,為什麼不花點時間叫來一個幫忙看護下孩子呢?大鬧輸液室的行為更是大大的妨礙到別的孩子的治療,你這麼能耐你咋不帶保鏢呢?這樣的家長要多熊有多熊!

  目睹整個過程的這家的孩子生活中也很可能是個自私到極點的熊孩子,因為他所處的環境充斥著謊言與暴力,在這樣的環境里成長起來的孩子能學會的就只有謊言、暴力與蠻橫。

  而上周日在上海某電影院也出現了熊家長與熊孩子打人事件!當天有2男2女帶1個孩子看電影,看了一會孩子感覺到無聊,就大吵大鬧,並拿起手機,開著聲音外放開始玩遊戲,這樣的行為嚴重影響到旁邊人觀影。一對情侶實在忍不住提醒一句,沒想到這2男2女當場就和情侶起了爭執。

  

  爭執完還不夠,電影散場後這2男2女又圍堵著情侶並下重手打人。而帶著的那個孩子竟然也上前動手掐住了情侶男的脖子。

  

  公共場合的秩序,本就需要大家遵守。孩子還小,電影不適合看會覺得無聊,自然想要玩點自己想玩的。這時如果覺得自己無法要求孩子安靜,大可以帶著孩子提前離場。而那幾位家長既捨不得自己購票的錢,又無法讓孩子保持安靜,就任由一個不懂事的孩子破壞著應該遵守的公共秩序,那是否想過滿場的其餘人也都是買票進場的呢?沒有理由要求整場的觀眾為了你家孩子忍受觀影的打擾。更何況被提醒後,竟然還在散場時出手打人,熊孩子動口,這個熊家長還動了手,你這麼能耐你咋不包場觀影呢?這隻能說家長遠比孩子熊的多!

  其實在生活中更多的一些熊孩子熊行為,我們很容易就能找到成人社會中的對應參照版。

  熊孩子在需要安靜的公眾場合比如圖書館大聲喧嘩,是不是很類似於一輛密閉的地鐵車廂中上來一位嚼著韭菜餅的人,不顧周圍的側目,自顧自的享受著吃的味道四溢?!

  熊孩子不顧場合隨意撒尿,是不是很類似於走在街上看見一個人一口濃痰吐在地上?!

  熊孩子在公園裡肆意的折花,是不是很類似於那些在超市中胡亂翻找貨架挑選蔬菜的人?!

  等等等等,只要對照著找我們能找到更多。

  孩子本身是白紙一張,家長怎麼做他們才會有樣學樣,所以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位熊家長在默許甚至慫恿。有時我們在評論這熊孩子那些讓人討厭的事迹的時候,也可以自省一下,看看自身有沒有把不良的習氣帶給孩子。

  孩子天性好動,既然他們愛跑,就不要帶他們去需要安靜的場所,讓他們在公園或是大草坪上肆意撒歡。要帶去圖書館,就要教會孩子保持安靜。

  孩子小沒法憋尿,在家你要怎麼整那是你的事,帶出門孩子就是一個公共的人,就要學會尊重公共環境,該兜紙尿褲就兜好,不兜紙尿褲就多帶孩子跑幾趟廁所,多問問孩子需不需要噓噓。不要等到孩子憋不住了才不管不顧隨意大小便。實在擔心著急找不到廁所,那記得隨身攜帶幾個塑料袋和塑料瓶總是可以的。

  孩子喜歡花,為什麼不能帶他一起去參與植樹活動或是給他在家裡養點植物呢?或是帶著一起去踏青采草莓采蔬菜來釋放他這方面的慾望呢?

  歸根結底,其實熊的不是孩子,熊的是那些放任自由讓孩子有壞樣學壞樣的家長,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不熊,這樣自然熊孩子這個物種就能絕跡!

  ——END——

  特別聲明:本文為60分媽媽月華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60分媽媽月華」

  如未經授權轉載,將舉報,並追究法律責任!

  更多親子教育內容,小兒推拿內容,兒童閱讀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60分媽媽月華,ID:liushifenmama

  【60分媽媽月華】國家級青少年心靈成長導師,註冊青少年心理成長諮詢師,小兒推拿、小兒疾病綠色療法推廣人,兒童閱讀推廣人


推薦閱讀:

孩子為何選擇離家出走?
[轉載]如果咱們孩子有以下六種特點,恭喜你,他將來會有大出息!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都不知道心疼父母?很簡單的!
孩子身上有這顆吉痣,前途不可限量,日後必是人中龍鳳
生二胎可能帶來的結果 你想清楚了嗎

TAG:孩子 | 熊孩子 | 背後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