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悲咒經》第四講

頂禮本師釋迦摩尼佛

頂禮文殊師利菩薩

頂禮西天東土歷代祖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如虛空般無邊無際的眾生得到究竟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請大家發起殊勝菩提心!

在菩提心的攝持之下,今天我們,接著學習。在一切經典中威德第一、威神第一、感應第一、加持第一的,不可思議經典《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我們現在學習這部經典的序分,上面就講了「如是我聞」,「如是」是信成就,六種成就之中的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如是」就說明這部經典是非常可信的。阿難尊者沒增沒減,沒有添枝加葉,也沒有遺漏,刪減、原原本本、原封不動的給我們敘述出來。「我聞」是聞成就。

如果當時阿難尊者等不相信,那麼也不會有這部法。聽了跟沒聽,即使聽了,他也沒信心不會傳給我們,所以信成就,有了這個信心這部經典其中一個重大因緣就成就,才有了這部經,出世。聞成就,阿難尊者親耳所聞,而且我們知道,阿難尊者多聞第一就是他有一個聞持陀羅尼,也就是說法陀羅尼。這個法陀羅尼呢,他的體性就是正念和智慧作為本體。

正念「念」是什麼?於曾習境或者於所習境銘記不忘為性,再加上智慧有了達、了知的作用,所以陀羅尼,正念能夠銘記不忘,智慧能夠準確地理解、清晰地了達,所以他能夠傳持佛法,叫做我聞,由於他親自聽聞,才有後面的結集。所以這部經典第二個因緣聞成就,雖然每一個成就只有兩個字,但是意義非常重大,意義非常重大,我們不能錯過。

然後我們再補充講解一下「如是我聞」這四個字的作用,也就是說把信成就和聞成就它的作用,給我們講一講。有三個作用:第一個是對治外道的邪見,或者說區別於外道的經論,這是第一個作用;第二個作用:息滅諍論,平息諍論;第三個:斷掉大家的疑惑。區別於外道,區別於外道的作品、論著,外道的論著、作品開始有「阿喲」兩個字,為了區別它,所以佛的經典說「如是我聞」。

真的,我們僅僅從這幾個字就可以看出,尤其從「如是」兩個字就指佛法講到的是客觀存在的真理、實相。「如是如是」就是這樣,所謂事實勝於雄辯,啊,事實勝於雄辯。原原本本如是的原貌給我們講,這叫如是。

真的,我們在學習佛法的時候,看到這些自然會起信心,其他的學術也好、哲學也好,科學也好、宗教呢有沒有這種務實的態度、客觀的態度、嚴肅的態度、真誠的態度、尊重事實的態度?少見。這是區別於外道。一方面字面上有區別,另一方面表達的意義,外道的「阿喲」就是有無,龍樹菩薩說:說有即著常,說無即著斷。說有的話就生起常見,說無的話落在斷見之中,由有無常斷就衍生出,生滅、來去、一異,等等,無量無邊的不同的見解。

這眾多的二元的見解全部是分別念妄立的。而佛教要平息妄念、止息惡念、止息妄念,所以宣說了,超越有無的真實相,中道,或者說二諦、三諦的本性,這是無論從文句和意義,區別於外道,第一點說了「如是」,第二點呢是平息爭論。

當時有五百羅漢結集經典,那麼大家呢都,每個人呢有每個人的理解,每個人有每個人證悟的程度,雖然從證得人無我空性是一樣的,但是在一些差別法上各自理解不同。

佛在經中記載了這樣一個事件:有一次佛陀說法,說完法之後佛陀入定。五百羅漢就對佛陀剛才說的話進行課後討論,各抒己見,各抒己見,各談各的理解、看法、觀點、立場。後來佛陀出定之後他們一一陳述,請求佛陀決斷。因為五百羅漢各個理解不同,佛陀說:「你們可以說都理解我的意思,也可以說都沒理解我的意思,從一分上來講都是對的。

尤其我們知道到大乘佛教裡面我們知道下下的佛法,都叫不了義。下下的佛教呢,比如說按天台「藏、通、別」的教法,到圓教上來講他們都是不了義的。但是呢說不了義不等於不對,就是呢都有一分和真實的真理,或者和佛的觀點是相同的。所以從這一點可以說都對,但是呢,佛陀真正的原本的意思卻是最究竟的的圓教本意,這是呢他們沒有理解的。就像我們到一個汪洋無盡的大海邊,那麼你喝一口水,這是不是海水呢?是的,但是你喝了大海沒有?可以說你沒有喝到大海。

那麼佛在經典裡面就講:阿難、迦葉、舍利弗、目犍連,乃至文殊、彌勒菩薩等都在佛法的大海中,去飲水、受用法水,但是呢,能不能窮源盡底呢?沒辦法,只有諸佛才能夠窮源盡底的。但是呢,他們徹知的屬不屬於佛法?可以說是佛法。明白了嗎?就這個意思。

所以這個時候如果說,你理解的我理解的,你的觀點我的觀點,就同一個法這樣的話呢會引起種種紛爭,所以這個時候為了平息紛爭,有一個非常好的辦法:我們大家不用爭,就把佛陀原原本本怎麼說的,我給大家複製出來,我給大家用我的聞持陀羅尼,現在呢,重新播放一遍。(註:聞持陀羅尼,又叫聞持不忘陀羅尼,又叫不忘陀羅尼)

這個時候都要本事呢,大家呢,首先都有一個共同的共識,就是相信有聞持陀羅尼,也即是說法陀羅尼這樣的一個現象。因為他屬於心法,相當於我們相信有錄音機這樣一個機器。它有這樣的一個作用,能夠把你聲音原封不動的錄進去。如果不相信,連這些東西都不相信,那就沒辦法,沒有討論的基礎。

所以內道和外道其實對這一點都是認可的,包括我們看中國歷史上都有過目不忘、博聞強記的,確實有這樣的人。這是相似的可以說聞持陀羅尼。通過佛法的修行,像阿難尊者這種,他是有真正聞持陀羅尼,這是大家再再考驗過的、檢驗過的,對此深信不疑的。第一個呢,相信有聞持陀羅尼這樣的一個現象,而且他有這樣的一個作用,這樣的一個作用。

這個時候阿難尊者就提出「如是我聞」,我完全給你重播一遍,重放一遍,複製一遍,佛就是這樣說的。至於裡面的意思,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或有歡喜或悲泣,或者聽了歡喜或者悲泣,或證大果或證小果,各人理解不同,那,就不是我的事情。所以呢,這個辦法提出來結集經典,就可以完全的統一了。

所以呢,我們現在也是呢,法師講完課之後,有些呢就說:「今天法師說的這個話,法師講了是什麼意思。」法師說的是這個意思,他說法師是那個意思。眾說紛紜、眾說不一,這是呢,我們過去一些,在師父面前,在恩師面前聽法的時候就,下面別說佛法了,就同樣談一件事情,通知一件事情,大家眾說不一,有的時候甚至截然相反。你問兩個人,比如說你今天生病了沒去聽課,你問兩個人,兩個人告訴你的答案,竟然呢完全不同。

我前一段時間回來呢,就問了兩個道友,關於呢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恩師說到我的事情,問了兩個人呢截然不同,截然不同的,是這樣。但是正在大家爭論的時候,有些人說:「我有速記的本事,我記下來了,我現在念給你們聽是不是。」大家都聽了,現在呢還沒有忘記,一念一聽呢:「哦,師父就是這樣說的。」這個時候爭論就平息了。

或者說:「你記得不全,你記得加入你的理解了。」哦,有人就出來說;「不用爭了,我這裡有錄音,原始的錄音文件,我播放一下大家聽一聽。」那麼一聽呢,紛爭也就平息,所以第二個「如是我聞」呢,平息紛爭。

那麼第三個呢,斷除疑惑,斷掉大眾的疑惑。當阿難尊者登座,結集經藏的時候,大眾就生起了三種疑惑,三種疑惑,阿難尊者升座的時候,這結集經典是一件大事,所以本師釋迦牟尼佛,乃至十方諸佛都來加持,威神加持他、加被他。

所以加上阿難尊者本來就有三十相,所以一登座的時候:諸根悅意,法相莊嚴。大眾呢,剛剛呢,還沉浸在佛陀圓寂,佛陀離我們而去的,沉重的,悲痛之中,現在呢,突然看到,恍然世尊又重新登座說法。所以呢,又生起了「世尊圓寂了,怎麼世尊又登座說法?」產生了這樣的一個疑惑,產生了這樣的一個疑惑。

有些人就想:「不可能,世尊已經涅槃,不可能呢,再登座說法」。因為世尊趨入大般涅槃這是一件大事,不可能呢做兒戲的,雖然世尊想活過來,這也是易如反掌太輕鬆的事情,因為他已經無量劫來修四神足,想住世多久都是可以,再加上生生世世放生救護眾生,壽命可以說,要多長有多長。

但是這是一個大事因緣,世尊不會這樣。不像呢,有些基督教說:「耶穌復活了」,不可能。為什麼後來有高僧大德修持、祈禱、觀想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就現身了?那是化身。就是對有緣的人從報身或者法身之中直接化現的一個。而世尊以十二相或者八相成道呢,這個殊勝化身趨入涅槃,可以說不會呢,再來到我們跟前,再復活,這個是不可能的,這個必須要明白的,哦。

所以有些人就看明白了,世尊不可能復活。那麼是什麼呢?「哦,應該是他方世界的佛登座為我們說法」這是第二個。有些就想:這明明剛才阿難尊者升座,可能是阿難尊者,他,成佛了,產生了這三個疑惑。

那麼正當大家呢,心中疑惑不覺的時候,阿難尊者說「如是我聞」,大家疑情頓覺,疑情頓覺,第一世尊復活不可能,因為他說「如是我聞」,這樣的法我是親自從佛陀那裡聽到的,證明我就是阿難。

第二個呢,他方佛也排除了。「如是我聞」這是我阿難尊者從釋迦牟尼世尊那裡聽到的,不是他方佛說法,他方佛說法呢,不會引用的,不會用其他的佛說,「我過去」。那麼佛說法可能會說「我過去在某尊佛面前,聽過什麼法」,但是現在平起平坐,都是兩個佛,現在佛不會這樣說,是這樣的。

那麼第三個呢,阿難尊者成佛了?沒有。他要成佛了他會主動,按照自己證悟的,觀眾生的根基來說法,他不會說「如是我聞」。所以一說「如是我聞」斬斷聽眾、大眾心中的三種疑情,這就是它的作用。

上面講了「信成就」和「聞成就」,接下來講「時成就」也就是說一個事物,它要成就,它要現前,那麼必須要有,特定的時間來發生它,所以經中說「一時」,就在某一時間。那有些人說:「你剛才不是講了固定的時間、特定的時間嗎?」其實呢,這就要分析一下「什麼叫時間?」

其實呢,時間呢,是我們對有為法它的一個變化過程,的記錄,叫做時間。你比如說我們,開一個法會,我們說最初,大眾呢聚合,大眾呢聚在講堂,或者會議室里,然後呢落座了,坐下來,這個是剛剛開始。然後呢中間進行到了會議的正式內容,最後呢,會議結束之後主持人講話,大家散了。這初、中、後就是開會這件事物,它的一個演變的過程,它的流程的記錄。這時候你一個人拿著秒錶來記,或者看著表來記,就會發覺,隨著會議內容的進行,就會指針在移動。這個指針呢,對應的就是這個事物的流程,這就是時間。

時間就是有為法的生滅,所以我們說人這一輩子一生這都是表示時間。這一生呢,一百年,一百年呢,有,每一年有多少個月,每一個月有多少天,每一天呢?這一百年呢,有一百個年,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一年有十二個月。這一年可以一個月有,多少天?三十天或者三十一天。每一天又有二十四小時,一小時有六十分,一分有六十秒。就是這樣的一個時間的流程。

那麼最後呢,我們這個時間,其實是在我們心中行持的一種感覺,就是這個有為法,從生到住到滅的一個過程。我們呢給它記錄,其實呢用什麼來記錄?用心來記錄。有些人說:「那不是靠表嗎?」表只不過我們心沒辦法,很形象地來描述,所以呢藉助外在的儀器。其實呢,時間就是我們的一種感覺而已。

既然是這樣的,所以同一個事物的生滅,同一天、同一年、同一月、同一輩子,人的感覺是不同的。所以呢,自古以來呢,這個歷算就是算時間的,那麼西方用算太陽叫陽曆,東方算月亮叫陰曆。其實兩種演算法都是可以,這些都是一個時間,但是最後形成的時間靠我們每個人的感覺。

所以自古以來的歷算也都是會有差異的,當然呢,在客觀上我們會說,大家的共業會有一種相對來講比較客觀、相對來講比較準確的一種歷算,比較準確的一種歷算。算出來,具體到每個人呢,對於年月日時的感覺是不同的。所以呢,佛在經典裡面就沒說「佛歷什麼什麼」,佛也沒有重新發明一種歷算。

因為在古印度呢那麼多的,古印度有多少個國家,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歷算,你比如說,你在王舍城講法,你到舍衛城講法,你到迦毗羅衛國講法,每個國家的歷算不同。為什麼歷算不同呢?它的地理位置不同。這個時候就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時間,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時間,如果你要用一個國家的時間,他沒有一個各個國家達成共識的歷算。最後就相當的混亂,相當的複雜的。

加上天人的時間、龍王的時間,人間的時間。人間呢,東南西北的時間是不同的,所以這個時候,佛陀非常善巧,大智慧呢說一時,一時,就是在某個特定的時間,發生了一件事情,就佛陀和弟子講法,這是「時成就」。這個「時成就」就說:說法主和弟子師資合會,佛坐在獅子座上,弟子呢雲集在佛陀身邊,佛陀開始說法,弟子開始聽法。說聽圓滿整個法會。你比如說按照我們現在講,說開了八個小時,從開始到結束,師資和合,師徒和合,講說很順利地把這個法會說完。所以呢叫總說一時,說一時就排除了其它的時間,不是其它的時間。因為時間是假立的,隨世間假立的。所以如來說經有無量世,加上佛陀的境界呢,有一個華嚴中講念劫圓融,一念是最短的的時間,劫呢是最長的時間。佛陀能夠把一念延長成了多個劫,可以把多個劫,漫長的時間呢,能夠壓縮到一念之間。

所以這個時間呢,到佛陀那裡,加上聽眾每個眾生的時間感覺是不一樣的。像有些聽到好的就感覺一剎那時間就過去了。《法華經》中就講:六十個小劫在一座中聽法,六十個劫就過去了。如果一個人呢,對佛法沒信心,要讓他強行聽,聽一天,那叫度日如年。

所以情人之間相戀,分別之後,愛別離苦特別的深,這個時候有什麼感覺呢?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日不見如隔九秋,九日不見如隔二十七秋。因此,世尊就說一時,這不是籠統的,這是非常準確,就是當時,世尊在某個地方,某個特殊的時間、特定的時間講法,成就,是這樣的。這叫「時成就」。

在這樣的特定的時間,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就是釋迦牟尼佛,和觀世音菩薩,為人天大眾演說了威德第一、威神第一、感應第一、加持第一,不可思議的經典。這是時間成就。如果沒有這個特定時間,這個事情無從而有。

所以呢,我們求人:說你給我寫一幅字,你給我辦一件事情,我到你家做客。如果他說了,對不起,實在對不起,抱歉的很。為什麼呢?我沒時間,那你這個事情就不能夠成就,就黃了,就涼了。所以叫「時成就」。每一個字都要摳。

然後呢,下面講第四個成就「主成就」。釋迦牟尼佛,主成就,這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這是說法的主講法師。你現在一說法師呢,其實佛陀是最大的法師,最大的法師。所有的三藏師,顯密經典都是釋迦摩尼佛說的,所以佛是最大的法師,叫「說法主」。

如果你想聽法,你也想聽,時間也有,道場也有,聽眾也有,但是沒有說法者,法會不能夠成就。所以說法主,主講法師,這是成就說法,成就法會的最主要的一個因,因此講「主成就」。「主成就」呢,法的因緣,重要因緣就成就。

那麼釋迦牟尼佛是賢劫第四導師,首先看釋迦牟尼佛這個聖號,分兩部分,第一個是釋迦牟尼,第二個是佛,佛是所有證得,斷盡二障,證得二空真理的,或者說斷盡一切無明煩惱的,現證真如的,這樣的人士,這樣的士夫,都叫做佛。佛有十好、百好、千好、萬好,但是總而言之都描述,正等正覺的功德。啊,正等正覺的功德的。

在佛經中講,什麼叫佛呢?如夢方醒,如花開馥叫做覺者,佛就是覺。那麼覺悟了什麼呢?就像一個人從睡夢中、迷夢中醒過來,叫做覺。所以我們把一個人叫醒,他就醒覺過來。醒覺過來。那麼這是比喻。

意義呢就是,眾生在煩惱障和所知障的無明,蒙蔽之下進入了,到了,生死的大夢中,去酣睡、去沉睡,而佛陀從二障的迷夢之中,生死輪迴的迷夢之中徹底的醒覺過來。斷掉了一切的無明,完全清醒過來,如夢方醒。

如花開馥呢講,他醒覺過來後就證得了無量的功德,就像花綻放的時候,所有的花瓣花香,完全的展現出來,展露無遺。所以佛陀斷盡無明這是斷德。同時佛性如來藏中,浩瀚無邊的功德,像花一樣的開放、綻放、開馥。所以清涼國師說:「朗大夜之重昏」,就是指,他呢斷掉了無明的,這是佛。

那麼佛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叫三覺圓,萬德彰,自覺就覺悟了自心,像《般若經》、像《涅槃經》、像《華嚴經》、像《法華經》中講到的:「離四戲,絕百非,湛然清凈,廣大圓滿」。按照我們本經呢,就是「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

這樣的心已經覺悟了。覺他就是說:不僅僅自心是這樣,萬法都是這樣,遠離戲論,清凈湛然的。這叫一真法界,這叫覺他。

覺行圓滿就是自覺和覺他達到了究竟,所以經中說覺心圓故名為佛。就把心的本源,徹底的證悟,而聲聞獨覺菩薩是分證,沒有達到心性本源,究竟本源,而佛是窮源盡底,源頭找到了,大海的底探到了,這叫做覺行圓滿。

當然呢,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以前我在講《四十二章經》的時候有另外的一種解釋,你們聽到了不要大驚小怪,因為不同的經典,不同的論典,不同的祖師,從不同的角度講。

佛又有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在這裡可以說,其實這部經典屬於密宗的經典,唐密的經典。密宗有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那麼唐密主要是事部、行部和瑜伽部的法,事部、行部、瑜伽部。那麼說下三部的法,佛陀也有以化身佛說的,也有以報身佛說的。

所以呢,有些說「釋迦牟尼佛」,這主要是化身的名字,有的說毗盧遮那佛,光明遍照如來,又叫做大日如來,他說的,那就是報身佛說的。

所以呢,下三部的法,那麼到上面的,無上瑜伽部,它又分馬哈阿呢,馬哈阿努、阿底,馬哈和阿努呢,有很多是報身佛說的。而阿底瑜伽也就說,被稱之為大圓滿的法,他是法身普賢王如來,初佛普賢王如來說的。它是以無言說的如來密傳的方式,為自現的五部如來而言說的,無言說的以密意的傳授方式,這樣說的叫做無上瑜伽部。

所以呢,有些僅僅學一些顯宗,法身怎麼能說法?,有些就說:所有的密法都是報身佛說的。報身佛是為一地到十地的菩薩說的,所以密宗是地上菩薩才能學的。這是不通教理的人說的。

即使顯宗,比如說天台宗,他呢完全是弘揚藏通別圓,可以說顯宗,但是他的圓教呢,是不是凡夫人的境界呢?但是信位的菩薩、信位的修行人也可以學的,信、行、住等這些都是顯位,都是凡位,但是不妨去學、去修、去證圓頓的理。

這是《華嚴經》說「初發心即成正覺」,剛剛發菩提心就成正覺。其實這就是禪宗講到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他那裡的成佛就是見到了心性,心性就是如如佛,是這樣的。

所以呢,通過這個道理我們就明白,證悟這個真如理體一般來講是聖者,但是為什麼圓頓教,禪宗也好、天台也好、華嚴也好,說凡夫人可以,見真理、見心性,那麼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這些菩薩雖然還在凡位,十聖才叫聖者、聖位,但是他們的功德已經不可思議,並且同時已經證得了,所謂「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圓教的初住就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

所以呢說,教理中講到,凡夫人可以學佛智、悟佛智,否則的話呢,《法華經》也只能為大菩薩說,聲聞人都不行的。為什麼?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開、示、悟、入佛知見,佛之知見的就是佛所證悟,佛的智慧,凡夫人有份嗎?沒份。

所以這些教理你學明白了,最終禪宗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天台的圓教,凡夫位也可以修佛智的,乃至密宗的大圓滿說,凡夫人也可以把佛果的智慧轉為道用,在凡夫位就可以修,可以行。這些道理呢就很自然的,很流暢的就過來了。

那同樣密宗中,給八地、給十地菩薩講的法,凡夫人也可以去學。打個比方,你比如說:我們跟著老師學音樂、學畫畫,學舞蹈學、武術,我們的老師他的水平已經到達了登峰造極,爐火純青的地步。但是呢,他在給我們教的時候,一個班有一百個學生,每個學生的資質不同,但是都可以學到老師的技術,老師教的內容的少分。慢慢的這樣去學,可以達到老師的水平,否則的話呢,老師的水平太高,只有跟老師水平一樣的人可以跟他去學。跟他水平一樣就不用去學了。這是呢遣除,講經要過去世親菩薩,或者過去祖師講經,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叫抉疑,遣除疑問,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否則的話一直平鋪直述,落成文字可讀性不強。聽的時候,講的時候可聽性不強,因為很多人你直接去講,他挖掘不了,你提出疑問呢,他就會同時勾起他的疑問,然後解決了,這個法呢他真正就理解了。講什麼呢?講釋迦牟尼佛。

化身的釋迦牟尼佛也說了密法。就像顯宗的經典,有些是化身佛說的,也有報身毗盧遮那佛。比如說《華嚴經》,還有《梵網經·心地品》的這些。這些道理我們不能夠僅僅,站在一個很低的立場,來評論或者評價所有的完整的佛法,這樣就會以偏蓋全,會容易犯錯誤。

在藏傳佛教中他也講,釋迦牟尼佛講的,即使是無上瑜伽部的也有是化身佛講的,比如說《文殊真實名經》還有《密集金剛》,這也是化身釋迦牟尼佛講的。

那麼有些呢,釋迦牟尼佛現報身,或者時輪金剛啊,或者呢毗盧遮那啊。唐密裡面呢,很多都是現大智如來的身。但是呢,藏密無上瑜伽部裡面有示現時輪金剛的,有示現為大威德金剛的、馬頭金剛的,有示現為長壽佛,等等的形象來說的。佛法是圓融的,那麼在這裡我們可以理解,釋迦牟尼佛為現化身佛,為眾說法。

為什麼呢?如果報身的話,聲聞獨覺是沒有緣份的,包括後面的一些凡夫人,是沒資格、沒緣份進入得法的,見不到。這就是《華嚴經》中,舍利弗等,在菩提樹、在金剛座,釋迦牟尼佛說現無量莊嚴、無量威德、無量神變的毗盧遮那報身佛說法的時候,他們如聾如盲,如盲就是見不到毗盧遮那佛的身相,如聾就聽不到大華嚴之法,知道吧,是這樣的。所以這應當是化身釋迦牟尼佛。

我們來看「釋迦牟尼佛」,這是印度梵語,翻譯過來有眾多的翻譯,翻譯成中文,華語的話叫能仁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字,也就是相當於我們現在說:姓張,這是他的姓,他的名字叫吉祥,張吉祥。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的名字是這樣,這個姓是跟著父親一代代傳下來的,這個字呢,名字是父母給他取的,啊,父母給他取的。那麼,為什麼釋迦牟尼佛他,我們再提一下,釋迦牟尼佛,他的名字在不同的經論,過去的譯師標出來的字,也有所不同,有些就標的釋迦文尼,文化的文。有些標出來的叫奢迦耶牟尼,這個和藏文的音就比較相近。他說夏迦夜牟尼,那麼就成了五個字,有些就是「釋迦牟能」,有些簡稱「釋迦文」,還有簡稱「釋迦」,或者稱「牟尼」,翻譯過來就是能仁,能仁、寂默。

為什麼他姓釋迦呢?這是從他過去的一個淵源,就像我們的百家姓,這個姓一直追溯到前面。為什麼有這個姓?有些根據自己的行業,有些根據自己的封地,有些根據自己當時被封的官位,官位取的名字,都有淵源的。

在《長阿含經》中就記載,過去有一個轉輪王,他姓甘蔗氏,姓甘蔗,他生了四個太子,但是這四個太子都是長妃,正宮皇后生的,他特別寵愛次妃,第二個妃子。為什麼?這個正常嗎?正宮娘娘生了四個孩子,年齡不小了,加上生孩子把母親的身上所有精華都吸走了。所以就剩下一個人,藥渣一樣的,人渣了。所以就人老珠黃,顏色衰退了。用現在講就變成黃臉婆了。那次妃年輕貌美,所以對國王誘惑力很大,他就很寵愛,次妃就開始,想讓自己的孩子繼承王位,這個時候就開始挑撥離間,奏黑本,說著四個孩子如何不忠、如何不孝,如何不仁、如何不義。國王就聽信了謠言,把四個太子流放了、驅逐了。說你們還是走吧。

其實我看歷史記載、國王也是於心不忍,知道呢,並不是這樣。但是擔心孩子留在身邊,最後呢被妃子害死。你看呢,生為國主,連自己的孩子都保護不了,身為國主有些過去的公案,有些連自己的老婆都保護不了,你比如說像順治皇帝他喜歡的董鄂妃,他保護不了,那真叫萬般無奈,所以人生呢,都有很多很多的無奈。

後來這四個太子就流放到雪山的北邊,他們很有能力,因為他們始終受過禮儀、受過文化的人,啟過蒙,仁義道德的教育很高,所以到這些邊地就開始。他們的福報也很大,智慧也很大,又很能幹,慢慢的就深入人心,深受人民的愛戴,就開始在那些地方,建立城市,聚落。以道德來教化人,所以最後都他們被感化,大家都歸附與他,推他們為王。沒經過幾年間就成為一個大國、強國。

這個時候他們的美名,就傳播到了他父王的耳邊,國王回憶起來就很後悔,就派使者去找,讓兒子回來。太子們就推辭拒絕,不回去。父王就非常的感嘆說:我子釋迦。翻譯過來是什麼呢?我的孩子很仁慈,心地很善良。叫我子釋迦。

從那之後,這四個兒子就姓釋迦了。大家都叫「仁慈」「仁慈大國王」「仁慈二國王」「仁慈三國王」「仁慈四國王」,就相當於我們給大家起一個綽號,或者取一個美名一樣。最後反而他的真名就沒了,真名就沒了。以後大家傳習下去的,都是他的綽號。

還有呢,我記得《大唐西域記》,還是一個經論中記載的,過去有一個大的仙人,他修得五通,他收了一個徒弟,小的仙人,這個人心地仁術,道德高尚。而且對師傅也很忠貞,很恭敬,對眾生也很慈愛。有一次就遇到惡人,誤解他,就傷害他,把他吊起來,殺他,那麼這個時候呢,他心中呢,而且真叫慘殺,非常慘。這個時候大仙就乘著神通,觀察自己的弟子怎麼不在,用神通來看他,看他的時候他已經奄奄一息。大仙就問他:「你犯了什麼樣的錯誤,為什麼受到如此慘烈的制裁、傷害?」他就說,他是沒有過失的,如果他沒過失的話,他的血變成乳。也就是說變成奶。確實如他所發的願,是這樣的。這就昭雪了,讓世人明白他是無辜的,他是冤屈的。這大仙也很傷痛,後來就把小仙身上留下來的血和在泥上捏了,和在泥上,就是留著血留在土裡面,好像是捏了兩個人吧,後來他發願就說:這個小仙如此冤屈,要讓他的後代——他又沒有後代,以這種善德力、功德力、福德力和他的真誠善心,能夠出現他的後代。後來果然從這泥土裡出現了一男一女,這就延續了小仙的香火。從那之後他的姓氏就叫做釋迦族。

再一個過去有甘蔗王,所以釋迦族有的時候說釋迦牟尼佛有甘蔗姓。這個呢,我們要知道,這是從他的祖上傳過來的,是這樣的。

那麼解釋了這個名字以及他姓氏的淵源,釋迦,再來看釋迦翻譯過來「能仁」,就是能夠仁慈,能夠慈愛,能夠慈愛,也就是說他的祖先一直到釋迦佛出世,這個姓氏之中都有一種很好的品質,為人心地善良,仁慈、仁術、仁愛、仁義的,所以叫做「能仁」。

然後呢,字叫做「寂寞」,有的翻譯叫做「寂靜」,能仁其實是體現了一個大悲、大慈的一個功德,寂寞不是說他很孤獨,他很寂寞、他很無聊,沒人陪他這叫寂寞,不是這樣的。寞的意思是「靜」,其實「寂寞」是一個意思,也就是說他口中不說很多的話,他身體不到處去遊逛,為什麼能夠做到這樣不掉舉、不散亂、不放逸?就因為他內心契合了真如理體,契合了無為法,已經到達了寂滅場,安住在寂滅場,安住在真阿蘭若中,也就是安住在實相中,一切生滅動搖的東西都沒有。所以內心極為清凈,極為寂靜,這是他證悟的慧德。

所以說以寂寞的緣故,他不住生死,因為即使來到生死之中,看一切生死,所謂輪迴之時際,即涅槃時際,就說輪迴的體性就是,遠離四邊八戲的實相般若,所以在實相般若上,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因此以寂寞的智慧讓他不會落在生死邊,不會掉在輪迴邊;以能仁的緣故,讓他不住在涅槃。

這裡的涅槃就是小乘證得的偏空涅槃,證得人無我空性,安住在這種涅槃之中,沒有隳身泯智,澄空住寂,就沒有功德,沒有慈悲,沒有顯現利生大業等,所以凡夫是一個不凈的邊,聲聞是一個清凈的邊。凡夫是有為,聲聞是無為,佛陀不住有為、不住無為,不住染、不住凈,這叫做無住大涅槃。釋迦牟尼佛的這個聖號,就恰恰體現了是這樣的。

所以慈尊彌勒菩薩在《現證莊嚴論》中講:智不住諸有,悲不滯涅盤。就這個道理。所以由於悲智雙運就產生了無窮的力量、無窮的威德,能夠利益無邊的眾生。所以立了這樣一個號。

從人壽八萬四千歲開始減,減到人壽一百歲的時候世尊釋迦牟尼佛乘過去的大悲願力在迦毗羅衛國投生入胎,入胎、降生、乃至讀書、納妃,後來出家、苦行、成道、說法、涅槃。這就是賢劫第四導師,大悲世尊、娑婆世界的教主,吾等本師釋迦牟尼佛,啊,吾等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是這裡的釋迦牟尼。

他在過去寶藏如來面前,他是寶海梵志,勸導了無量的眾生,包括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普賢等等這些大菩薩,都是過去寶海梵志,以大悲心勸導他們,在寶藏如來面前迴向發菩提大願。現在呢,他們或者成佛或者成菩薩,所以寶海梵志,他的過去因地功德就不可思議,後來他在寶藏如來面前發了五百大願,莊嚴這個娑婆世界。五百大願,莊嚴他的相續,讓他綻開了大悲芬陀利,大悲白蓮花。所以當時他發了這個願,除了佛當時的寶藏佛之外,在的所有的轉輪王、轉輪王的千個太子,乃至文武百官,所有的天龍八部,聲聞獨覺菩薩,都悲淚哭泣。為什麼?此人大悲深厚,大悲徹骨髓,太感人了。

加上他發這樣願的的時候,大地六種震動,所以世尊出在這個世界真是驚天地動鬼神,在《悲華經》中講一個菩薩去清凈國土,屬於懈怠,一個菩薩即使去濁惡世界住世太短也是懈怠,唯有在人壽百歲的時候,住世不長不短才是大精進的菩薩,所以在很多讚歎文中說:「大悲精進超眾生。」大悲精進超過了其他菩薩,這是釋迦牟尼佛,主成就,就是無量大願、無量大悲、無量大智、無量神通、無量辯才、無量威德成就的娑婆世界的教主。我等大師,為了利益我們,給我們宣說了這部法,這就是主成就。沒有他,這部法無從出生。

然後呢,下面講「處成就」。處成就就是後面的這段話:在補陀落迦山。觀世音宮殿。寶莊嚴道場中。坐寶獅子座。其座純以無量雜摩尼寶。而用莊嚴。百寶幢幡。周匝懸列。這是處,整個這段話就講處,處又從總的,普陀珞珈山,這是觀世音菩薩的剎土,剎土裡面有一個寶宮殿,按照密宗的經典講無量宮,又叫做月亮宮超過限量,像《華嚴經》中講一多不二,大小無礙的。

然後在寶宮殿中,中間有獅子座。世尊坐在獅子座上,那麼這個宮殿有無量的幢幡寶蓋嚴飾,就這樣的一個環境、這樣的一個法場,這樣的一個道場,世尊宣說了《大悲心陀羅尼經》,這是處成就。

我們要承辦任何一個事情,發生任何一個事件,一定有一個場所。沒有場所,這個事情是辦不成的,同樣《大悲心陀羅尼經》,這個法會要成就一定有個場所、道場、會場就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那麼這是從總的方面的介紹。

接下來我們來具體來消一下文,處呢,補陀落迦山,這可以說觀世音菩薩的道場,這個補陀落迦又叫做或者補怛洛迦,或者叫布怛洛迦、或者叫布怛,補但落迦,又叫補陀落,是山的一個名稱。就像我們說:黃山、泰山、嵩山、五台山、峨眉山、九華山,是一個山的名字。這是印度梵語,翻譯為中文叫做什麼?光明山,又叫做海島山,它是大海上的一個海島。有些又翻譯為小花樹山。它在印度的南海岸,是觀世音菩薩的住處,觀世音菩薩的剎土,這座山的形狀是一個八角形的山。

在舊譯的《華嚴經·入法界品》中說於此南方有山名曰光明,別有菩薩名曰觀世音。在舊譯的《華嚴經》中說有一座光明山,在光明山上安住著有一位不可思議的大菩薩叫做觀世音菩薩,在《探玄記》,也就是賢首法藏大師的《華嚴探玄記》中說:光明山者,彼山樹花常有光明,表大悲光明普門示現。什麼意思呢?說光明山上的樹葉花果經常會放射種種光明,表示大悲光明的普門示現。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所謂三十二應身,三十二應遍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

這座山在南印度的南邊是天竺本,天竺名稱也就是印度名字叫逋多羅山。在這個地方沒有一個對應的翻譯,只能從意義上翻譯叫做名小樹蔓莊嚴山,以小樹、花蔓莊嚴的一個山。在新的《華嚴經·入法界品》中也這樣講,說: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珈,又有菩薩名觀自在。你看觀世音菩薩和觀自在,菩薩新譯和舊譯就有所不同。

在《大唐西域記》中也記載了這個補陀洛迦山,說在秣剌耶山東有布怛落伽,也就是說,前面的這個,末拉耶山這是印度的一個山脈,在她的東邊就坐落著一個布呾洛迦山。這座山:山徑危險,岩谷欹傾。山頂有池……池側有石天宮。觀自在菩薩,往來游舍。」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在秣剌耶山的東面有一座大的三脈叫布怛落伽山,這座山道路崎嶇險要,岩石可以說欹傾。就是這座山非常的險要,山峰聳立,直插雲霄,山頂上有一個池,池的旁邊有個石頭的天宮。其實就是觀音菩薩的寶宮殿,觀音菩薩,往來游舍。觀世音就住在那兒。

在《陀羅尼集經》中說補陀落迦山,翻譯成我們這邊的話叫海島,在《慧苑音義》中說補陀落迦山翻譯為小花樹山。因為山中有很多小白樺樹,花很香,香氣能夠飄到很遠的地方。

總而言之呢,上面的論述我們就知道,有一個補陀落迦山,翻譯過來有兩種,一種翻譯叫小花樹山,第二種叫光明山,有三種,一種就是小花樹山,一種叫光明山,第三種叫海島山。

所以按照歷史的記載這個補陀落迦山應當在印度,那麼為什麼有說補陀落迦山,有些人一說普陀羅迦,就會想到我們的浙江寧波,或者說浙江寧波舟山群島有一個普陀山,普陀山——落迦山。

為什麼呢?其實按照佛經里的記載,應當說是指印度的,我們這個叫做普陀落迦山,這是觀世音菩薩跟我們中國人,支那人有大因緣。所以他又在這個地方示現了。今天我們也講觀世音菩薩在中國示現的地方很多,但是在普陀山,我們現在的浙江的普陀山,可以說示現的靈跡、示現的感應很多很多。

最後大家就認為觀世音菩薩常住在那裡。其實呢這樣理解也沒問題。菩薩在哪裡就看眾生,比如說個別的眾生,如果說是修行很好,對觀世音菩薩的信心很大,感應道交的時候,觀音菩薩就會在我面前顯現。在我面前顯現,我現在就在這個講堂,那麼這個講堂就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

但是由於我個人的影響很小——這是打比方,舉例子——我哪裡有這個功德呢。其他人也是這樣。因為觀世音菩薩安住現前的地方,那就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了。但是由於個人影響不大,所以大家也不會到這個地方找來。如果我是很有影響力,大家就會說:「哦,這是觀世音菩薩在這個地方顯現。」最後就感召很多人,五湖四海都來朝拜。最後可能很多人都能在這個地方見到觀世音菩薩,這樣代代相傳,每個人都來這個地方祈禱、朝拜、發願,也許這個地方真正的觀世音菩薩感應的事非常多,最後在我們眾生的心前就會把這個地方確定為觀世音菩薩常住的一個道場,是這樣。

但是由於我們個人影響很小,沒有達到那種,不成氣候,所以個人有了一點感應觀音菩薩現前呢,這種呢就沒有確立為觀音菩薩的道場。而像普陀山這種,無量的信眾都到那裡,上到高僧大德、國王丞相,包括民國期間的孫中山到普陀山見到觀世音菩薩。

所以大家呢,最後就約定俗成,最後就把這個地方確定。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所以觀音菩薩也就常住普陀珞珈山,是這樣的。這是感應過來的,你就像我們到佛學店請的一尊觀音菩薩像,最初呢就是一個一般的,或者鐵、或者銅、或者木頭、或者陶瓷做成的,但是我請過來,裝藏或者開光,然後天天去祈禱、天天去供養、承侍,後來真正感得觀音菩薩,或者放光,或者出現很多感應,那麼這個時候真正的觀音菩薩,智慧身就住在這個佛像上,跟這個道理是一模一樣的。

所以這個普陀山是無數的信眾,無數的修行人共同感應的,所以觀世音菩薩住在這裡。所以一些高僧大德就認為普陀山、九華山、峨眉山這分別是觀音菩薩,觀音菩薩。我剛說的次序是普陀山、九華山、峨眉山,那麼這分別是觀音菩薩,地藏菩薩和普賢菩薩應化的道場,就是大家感得的,感召來的。

但是呢這個五台山不管你感也好、不感也好,信也好、不信也好,文殊師利菩薩與上萬眷屬常住此山。這是他的道場,這是他的剎土。

所以一些高僧大德認為,這四大名山之中五台山是很特殊的,那麼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應當說在印度,但是印度佛法已衰了,所以真正的道場沒人去朝拜,沒人去恭敬。那觀世音菩薩只能在那裡,住是應當是在那裡住,但是化身或者搬搬家。搬到浙江寧波到這裡常住。因為菩薩哪裡有緣的眾生可以度化就到那裡。是這樣的。

所以我們這裡講到的,經中講到的普陀珞珈山應當理解為印度的普陀落迦山,普陀山。還有呢,在中國西藏,「布達拉」是什麼意思?也是印度梵語普陀落迦的另外的一個譯音,就是這座山上是觀世音菩薩加持的,所以在藏族人的心目中這座山以及後面建成的一個宮殿,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剎土和壇城,所以那裡面有很多觀世音菩薩,比如說自現的像,觀世音菩薩自然顯現的四臂觀音的像,觀世音菩薩自然加持顯現的心咒,嗡瑪尼叭咪吽,等等的一些。

所以這就成為藏族,藏族人普遍信仰觀世音菩薩,所以他們也把這個地方當成一個神聖的地方,一生必須要去朝拜的一個地方。這個道理跟我們剛才講的一模一樣的。這是普陀洛珈,這樣我們講了以後呢這一段以後可以單獨介紹普陀珞珈,大家就會明白。

否則的話我們一說普陀山,藏族人認為是布達拉宮的那座山,漢族人認為的一定就是普陀山,而把真正的普陀山,印度的這個地方給忽略了。以後呢,後人就根本不知道,是這樣的。

其實在這個地方呢過去譯經大師,過去的慧日三藏,過去的玄奘大師,都朝拜過,而且得到了加持,得到了感應的。那麼這是山,普陀落迦山,這山上有座廟,山上有道場,叫什麼道場呢?觀世音宮殿寶莊嚴道場,就是觀世音菩薩他所安住的,從究竟的觀世音菩薩成就法身,法身,他的住處可以說沒有住處,但是呢,如果我們要表達說法身的佛的住處是常寂光凈土,那麼常寂光凈土其實就是真如。

真如呢,土就是所依。我們所依靠、所安住的地方,這個土和佛是相關的,佛是能依,土是所依,就像我現在坐在法座上,法座是所依,那麼我呢能依,是這樣的,能依所依的關係。

所以化身的釋迦牟尼佛住在娑婆世界,報身的釋迦牟尼佛住在華藏世界,法身的釋迦牟尼佛住在常寂光凈土,是這樣的。

那麼這個常寂光凈土剛才講,其實有沒有常寂光凈土和像這個報身佛、化身佛有一個很明顯的能依所依,沒有。常寂光凈土其實就是真如、就是法界、就是實相。

那麼,法身佛是什麼呢?覺悟的智慧。智慧和法界無二無別,沒辦法分別。所以究竟來講法身佛是沒住處的。

但是在名言中為了讓我們理解、表述呢,說:法身佛住在常寂光凈土,其實那個時候界智無別,法界和真如無二無別。知道吧?

所以從真正的法身觀世音菩薩來講,沒有住處,如果說有住處呢,這裡呢「宮殿寶莊嚴道場」那就指常寂光凈土,就指法界,就指一真法界實相。如果從報身觀世音菩薩來講,那就是指跟華藏世界差不多。不可思議的種種莊嚴寶組成的,。不可思議的寶莊嚴組成,如果化身的話呢,化身又有聖化身和劣化身,聖化身就顯現的,比如說:法照大師見到的,在五台山見到文殊、普賢,那就是我們人世間見不到的清靜莊嚴,這可以說是殊勝的化身,殊勝的化身,也許是報身。

所以在漢地的天台教里說,應身他不說化,他說應身,應化身,應身又有劣應身和聖應身,這中間的等級層次很多的。

其實一地到十地的菩薩之間雖然說都見報身,其實層次是不同的,所以漢地的天台的教理是很細緻的、很完備的。

那麼所以說如果化身的話又分聖化身,所以法照大師見到的菩薩,見到的文殊菩薩的道場,乃至見到文殊、普賢莊嚴相,根本不是我們範圍內的,而有些高僧大德就見到的,就是騎獅子的,看起來比人要超越,有神通,很莊嚴的這種。那麼和法照大師見到的有不同。

而有些人去了只能見到人,或者老人,或者比丘比丘尼,或者居士,或者放牛的牧童等。這就是劣應身,那麼劣應身他見到的呢,也就是這個安住的地方,他當時見的地方,要是么樹林裡面,要是么山谷裡面,要是么山頂上,要是么寺廟裡,跟我們人見到沒有什麼差別的。

那麼這裡觀世音菩薩,既然釋迦牟尼佛是化身,那麼這裡斷定,觀世音菩薩也是化身。但是剛才提到,化身也有勝劣的差別,所以道場也有穢、凈的差別、不同。這裡講「觀世音菩薩宮殿寶莊嚴道場」。就是以種種的比如說金剛寶,摩尼寶,金、銀、琉璃、珊瑚、瑪瑙種種不可思議的寶,莊嚴嚴飾的道場。

再看一下道場,這個道呢,今天我們也講了,大道心的眾生的講道,道就是菩提正覺的意思。道場就說覺悟的場所。那麼他有幾個意思。第一個就是佛弟子學佛的場所,無論是居士林也好,寺廟也好,禪宗的叢林也好,律宗的律院也好,這些都叫做道場。

第二個呢,就是單指寺廟。所以在家的一些團體還不能夠叫道場,這就是狹義一點。

第三個意思就是成道的地方,叫做道場。成道就是說,成道又有兩個含義。一個就是證悟了,超凡入聖就叫做成道了。那麼第二個成道就是像釋迦牟尼佛,究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叫做成道。

那麼第四個就是說供養佛的地方,叫做道場。那麼我們講最原始的道場。就像《華嚴經》中講菩提場,菩提就是覺悟,覺悟的地方,那麼這就是中印度,摩竭陀國尼連禪河旁邊,菩提樹下的金剛座,就叫做菩提,菩提場。在《大唐西域記》中介紹:菩提樹環正中有金剛座,那麼中間我們省略,賢劫千佛坐之而入金剛定,故曰金剛座曰證聖道所,亦曰道場。那麼《大唐西域記》中三藏法師告訴我們說:菩提樹的正中間有金剛座,這個金剛座是賢劫千佛入金剛定,金剛喻定,斷掉微細無明,所以叫做金剛座。這個地方證得勝道,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叫做道場。

那麼,還有就是說道場,就說行道,修行的場所叫做道場。是這樣的。

僧肇禪師這樣說:閑宴修道之處,謂之道場。也就是說安閑、入定、打坐的地方叫做道場。

那麼這裡講到的「觀世音菩薩寶莊嚴道場」我們可以理解兩種。一種就是觀世音菩薩在這裡修道、修禪入定的場所,叫做道,這個從因上取名的。

第二個從果上取名的,觀世音菩薩在此證得聖道,證得菩提,叫做道場。是這樣的。像釋迦牟尼佛在金剛座上一模一樣的,是這樣的。

那麼後來呢,這個道場就成了修行的一個場所,普遍的一個稱呼。那麼其實這是在隋朝,隋煬帝的時候,把寺廟都叫做道場,在《佛祖統記》中說,隋大業九年,造蓋天下寺,字曰道場。就是在隋朝的大業九年,皇帝下了聖旨,說天下的寺廟都叫做道場。

那麼總而言之我們剛才說取這裡觀世音菩薩宮殿寶莊嚴道場就是觀世音菩薩行菩薩道,修行打坐的地方。這是從因上講,乃至呢從果上講,觀世音菩薩成為過去證法明如來,像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入金剛喻定,斷掉微細無明,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果上也可以講,這裡的道場。

那麼在這個道場的宮殿的中央,有個獅子座,寶獅子座,那麼首先看,理解一下寶,就像《華嚴經》中講到的釋迦牟尼佛的法座,無量的金剛寶,無量的金、銀、琉璃,乃至種種的寶合成的,組合成的寶座。那麼這裡寶獅子座,就可以理解這個座的質地是以眾寶組成的。當然還有理解的就是說,也許在我們低劣的眾生面前,我們看到的世尊座的呢也許就是一個墊子,也許就是一個木頭的法座。但為什麼叫做寶呢?就是世尊一坐呢,這個地方就不一樣了。這叫化腐朽為神奇了。

所以呢,現在很多高僧大德加持過的就是一件衣服,就是一般的這個法器,但是他們一加持呢,就被世人視為至寶。我為什麼要這樣講呢?如果我們講得高了呢,有些人總是要靠自己的兩隻眼睛,兩隻耳朵聽一聽看一看才相信。假使他跑到那個地方一看呢,根本沒有什麼寶,他就懷疑質疑佛法。佛法很甚深的,不同的人境界不同。是這樣的。

那麼做這樣的寶,為什麼叫獅子座呢?我們現在看到很多佛的法座下面都有四大雄獅或者八大雄獅抬的法座,這不是說佛說法的時候呢,就下面壓了四隻獅子,八隻獅子,不是這樣的。獅子是群獸之王,百獸之王,他能夠催伏一切的群獸。那麼佛是人中獅子,無論他的福報,他的智慧,他的禪定,他的神通,他的辯才,一切一切都超越了所有的凡夫和外道,能夠催伏所有的凡夫異道,像獅子一樣。

那麼在《大智度論》中講四無畏的時候,就講到,我沒記錯的話呢,應當講四無畏的時候就講,佛為什麼叫做獅子?就先描述了獅子,從獅子的頭,獅子的脖子,獅子的身子,獅子的動作這些描述,然後就講了佛陀他的三十七菩提分,他的種種功德跟獅子的這些長相,獅子的威德一一對應的時候,就說佛如獅子。

所以《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說:三世一切人師子,三世一切人師子。那麼,所以說世尊坐的法座就叫獅子座。人中獅子的法座。剛才講到了後世看到了很多的法座,世尊的畫像下面壓著,就是比喻。是一種象徵,是這樣的。

那麼世尊坐這樣的獅子寶座,因此在《大智度論》中說佛為人中獅子,凡是佛陀所坐的,不管是床還是地,都叫獅子座。如果沒理解好的話,一定要找一個世尊坐的法座下面,活生生的有四隻獅子,八隻獅子才叫獅子座,那就錯了。是這樣的。

那麼接下來就描述這個座位。剛剛就講寶座用什麼寶貝組成的。其座純以無量雜摩尼寶而莊嚴。這個座就純粹的用無量的雜摩尼寶,其實這個摩尼寶就是如意寶,我們有的時候就認為金、銀、琉璃等這些各個都是寶,除了這些寶之外呢再有一個摩尼寶,不是這樣的。

這個如意寶就隨心所欲變幻,極其神奇、極其微妙的。所以在這些國土中,也許黃金就是金的如意寶,銀的如意寶,珊瑚如意寶,瑪瑙如意寶,硨磲如意寶,琉璃如意寶。否則的話在觀經中說,如意寶水你怎麼想?就是那種水是如意寶。樹是如意寶,地是如意寶,那地呢,《彌陀經》中說: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

所以不要狹義的理解。否則的話呢我們看到有些圖畫中畫的像蘋果一樣的,上面有幾道圈,有些放著火焰,這就叫如意寶。有些圖像中,比如說地藏菩薩拿著一個如意寶、摩尼珠,就是一個光明瑩徹的一個寶珠子,我們就認為僅僅那才是如意寶。那用那種堆的話,那這個法座很,這危如壘卵吶,很危險的。

所以剛才就講:總而言之在這些清凈剎土,他的寶貝在我們人間是找不到的。只是相似的,像銀子的,像金子的,像珊瑚的,像瑪瑙的這種形狀和顏色。其實在清凈國土都可以叫做如意寶。

那麼有無量的雜呢就說金的如意寶,銀的如意寶組合叫稱,所以在《無量壽經》中或一寶、二寶、三寶、四寶乃至百千萬億種寶,雜寶組成的就是這樣。

摩尼寶,摩尼就是印度翻譯過來叫如意寶,隨心所欲,滿足一切願望的,讓你能夠在這個如意寶面前心想事成,叫做如意寶,寶莊嚴,也就是說這麼多的寶貝來裝飾嚴飾這個法座的。為什麼呢?因為法不可思議,佛不可思議。所以尊重佛,尊重法,要用無量的雜寶莊嚴做法座的。所以我們請法師講法不要搞一個很破的很舊的破爛墊子,最好盡量好一點的墊子,好一點的法床,好一點的法座,這個是尊重法。

佛在講《般若經》的時候都親自鋪設座墊,是這樣的。佛在講有些經中天人們以天衣堆座的。你看那,剛才我們講了獅子座大家就明白了,噢,有些天人把他們的衣服脫下來鋪上,讓佛陀坐上,那就成了獅子座了。也許直接就在地上鋪起來堆起來了。

所以我們理解佛經,不要太死板了,一定就是有些學藏傳佛教的,看到法師們上師們大德們坐的法座,哦,世尊一定坐的就是這種。也許你到印度的寺廟,泰國的寺廟中找,按照那種固定的藏傳佛教的法座找根本找不到的。你按照漢地的有些法座仿照龍床做的,龍椅做的,那你也找不到的。不管怎麼,只要佛陀坐的,都叫做獅子座。

百寶幢幡 ,周匝懸列,金銀琉璃珊瑚瑪瑙,百寶就是我們很多人間稀世罕見的,因為我們這個人間太窮了,五濁惡世,你到清靜國土就像一個農民家,最好的就是一把銅勺子,他要說拿寶貝的話呢就是這個,再好再好就是他家女人身上,女人胳膊上套的一個金鐲子,哦,銀鐲子,就頂天了。但是你到稍微富有的家裡面,看到了這個金,金子、銀子、珊瑚、瑪瑙等。而你到皇宮裡面去看呢,地也是金的,牆壁也是金的,鍋碗瓢盆都是金銀,乃至人的身上裝飾的都是種種的寶貝。你聽都沒聽過,你見都沒見過。

所以我們娑婆世界就這麼些寶貝,數的出來的。但是在這些清靜國土呢,就有百寶、千寶、萬寶,無量雜寶。這樣講呢大家就明白了。

一個貧民到宮殿里、皇宮中,他不相信,他簡直無法置信。以前在他的概念中認為這個世界上也就這樣了。

所以百寶的幢、幡,那麼這個幢就是我們看,很多大寺廟,大雄寶殿裡面釋迦牟尼佛頂上,或者寺廟的頂上,尤其藏傳寺廟的頂上,有這種五層的,七層的。多數是五層的,這個布做的這種法幢。

那麼這個幢和蓋大家要搞懂。蓋或者傘蓋其實也就跟我們打的雨傘差不多。這個幢他就要深一點,有的時候他有幾層,就像這個粗的大水桶一樣的,上面吊著種種花蔓。那麼我看漢地的這個幢呢,多數也是一層的,藏地的這個幢呢他就說有幾層的,但從整體上來看呢跟漢地的幢是差不多的。是這樣的。

剛才講到了蓋,或者傘呢,也在佛像的頭頂上面,但是就跟我們打的雨傘差不多。這個幡就是我們看很多寺廟要是么掛在柱子上,要是么就懸在牆壁上。有些掛在這個中央,叫做幡。

那麼說這些幡,有些人現在沒到過寺廟的人還不懂,但是看做佛事呢,有招魂幡就跟它差不多的。長條的掛在上面的那種幡。

那麼這裡僅僅提到了幢幡,其實傘蓋等等這些周匝,就是在獅子座周圍,一圈又一圈的。

我們到一些無論是藏傳漢傳的寺廟中,尤其這個藏傳寺廟中他有些全部一層一層的都是大的幡,小的幡這種。有些他幾樓,那個幾樓在這個中間店堂上,每一層都懸掛著很多的幢幡,懸列就說懸掛成列,是這樣的。

那麼以上就我們講到了處成就,也就是說環境、地點、成就。世尊和觀世音菩薩就是在這樣殊勝的一個地方演說了大悲心,《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好今天講到這裡。


推薦閱讀:

答疑:念大悲咒時,要念發願文嗎?皈依但不修凈土,會不會有蓮花?
如何能在海城大悲寺妙祥和尚座下皈依?
《大悲咒經》第四十八講
《大悲咒經》第十三講
大悲咒圖文解釋

TAG:大悲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