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才是得到》(下冊)
索達吉堪布著目 錄第八章 看法決定活法 如今人心有點浮躁,好多人都喜歡向外索求,自以為所追求的一切,肯定是快樂的源泉。其實,你若靜下來內觀自心,有時候就會發現:你現在追求的東西,未必是真正需要的東西。1.關愛可憐人,比供養菩薩的功德大2.要想獲得快樂,必須要有產生快樂的因3.永遠牢記自輕他重4.縱有十分福氣,也只享受三分5.忘恩負義,天人也會嫌棄6.挑剔別人前,請先挑剔自己7.挑撥離間,來世變成啞巴鬼8.讒言最容易讓人輕信9.善於傾聽就是智者10.「貨物要過秤,方知其輕重」11.有信仰,就能活出奇蹟附錄 願人人都能成就所願:索達吉堪布精彩開示錄後記請用你的感悟幫助別人
第八章 看法決定活法
如今人心有點浮躁,好多人都喜歡向外索求,自以為所追求的一切,肯定是快樂的源泉。其實,你若靜下來內觀自心,有時候就會發現:你現在追求的東西,未必是真正需要的東西。
1.關愛可憐人,比供養菩薩的功德大
「餘事皆下品,唯有利眾高。」
關愛十分可憐的人,有時候比供養佛菩薩更為殊勝。
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講過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位比丘尼,她在觀世音菩薩的誕辰日買了很多很多供品。當她擺設完供品之後,感到有些疲倦,便靠著供案暫歇片刻。
恍惚之間,夢見觀世音菩薩對她說:「你不給我上供,我也餓不著。但寺外有四五個難民,快要餓死了,希望你把這些供品拿去給他們吃。救活他們的命,比給我上供的功德要大十倍!」
比丘尼當下驚醒,打開寺門一看,果然有四五個面黃肌瘦的人,便忙將供品布施給他們。
可見,關愛十分可憐的人,有時候比供養佛菩薩更為殊勝。
如今,不管是漢地、藏地,許多人對高僧大德的供養特別多,而對一些棄兒、病人、孤寡老人,卻不一定願意花錢去幫助。當然,假如你供養的是真正有菩提心、離貪慾的大德,肯定有很大功德。但一般而言,這些大德不一定很缺錢,錦上添花不太有必要,倒不如以慈悲心布施給可憐人,這個功德應該遠遠超過前者。
為什麼呢?因為眾生才是大乘菩提的根本。大乘經典中說,菩薩的事情是什麼?就是利益眾生,除此之外,自己的事情是沒有的,包括吃飯穿衣,也是為了利益眾生而行。
當然,利益眾生有兩種途徑:一是直接利益眾生,如放生、講法、布施;一是間接利益眾生,比如在修行時,將自己的功德迴向給眾生,此舉雖沒有直接利他,卻能間接成為利他之因。
曾有人問我:「大乘佛教的價值觀是什麼?」記得我當時是這樣回答的:「一心唯求利他,就是它的價值觀。」
2.要想獲得快樂,必須要有產生快樂的因
我們感受的一切痛苦,追根究底,全部來自於對「我」的執著。若能經常修菩提心,從根本上斷除我執,那麼很多痛苦就會減輕,乃至煙消雲散。
一般來說,我們病得很嚴重時,會不由自主地想:「我要是沒病多好」;沒有生活來源時,會想:「我要是有錢多好」;生意不順利時,會想:「這筆生意要是成功多好」……
在遭遇違緣時,沒有誰不希望自己馬上離苦得樂,但往往不知道怎麼想和怎麼做。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諸佛菩薩告訴我們:要想獲得快樂,必須要有產生快樂的因。快樂的因是什麼?就是積累資糧。比如供養三寶、磕頭、念經、布施等,甚至有時將自己吃剩的飯,以觀音心咒作加持後布施給非人,也能積聚很大的福報。
在供養時,如果有條件,最好用真實、潔凈的供品;倘若沒條件,哪怕是一根香、一盞燈,或者在心中作意幻供養,也都是可以的。值得注意的是,供養時一定要具備清凈的發心,千萬不可以夾雜吝嗇心。譬如自己在供養100元時,發現有點捨不得,那就不要供養這麼多,看供養10元有沒有吝嗇心。如果沒有,就把10元拿出來;倘若還有,那乾脆不供養好一點。
現在很多人今天供養,明天就後悔了;以前有個人供養了佛學院100元錢,過了五年還掛在嘴上,念念不忘,這些都不是清凈的供養。所以,供養時發心清凈非常重要,若能在此基礎上,同時具足菩提心,福德將會更為圓滿。
修菩提心時,我們可在三寶面前恭敬合掌,一心一意祈禱:「如果我生病對眾生有利,請加持我生病;如果我病癒對眾生有利,請加持我痊癒;如果我死對眾生有利,請加持讓我死;如果我不死對眾生有利,請加持我不要死。」
這篇祈禱文的境界非常深!一般的凡夫人,不要說白天,乃至在夢中也不會有這種想法。甚至有人認為:「怎麼會是這樣呢!三寶的加持不可思議,如果我真的永遠痛下去、病下去,甚至死掉了,那該怎麼辦?生病已經讓我苦不堪言了,還要請佛菩薩加持我的病永遠都不要好,豈不是讓我苦死了?」
其實,這樣做不但不會讓自己痛苦,反而會帶來無比的安樂,可以迅速積累無上的福報。要知道,我們感受的一切痛苦,追根究底,全部來自於對「我」的執著。若能經常這樣想,這樣修心,從根本上斷除我執,那麼很多痛苦就會減輕,乃至煙消雲散。
因此,斷除對「我」的愛執,才是斷除痛苦的最佳方法!
3.永遠牢記自輕他重
要想今生來世擁有好報,務必要有一顆金子般珍貴的利他心。
有些人偶爾幫別人一次,就認為對人家的恩德相當大,如果那人對自己不小心有點冒犯,他就非常生氣,並報怨道:「這個人太沒良心了!想當初他有難時,要不是我,怎會有他的今天?現在他恩將仇報,不把我放在眼裡,還對我如何如何……」
有些人沒事就喜歡倚老賣老:「我以前什麼風風雨雨沒見過,想當初我怎樣怎樣……」一個人講得手舞足蹈、唾沫橫飛。
有些人自恃廣聞博識,常在人前顯露自己的功德,以博取眾人的喝彩。
還有些人只要做了一點點善事,就要上網宣傳,昭告天下,生怕大家埋沒了他的壯舉,不知道他的業績。
以上這些行為,若對眾生有利,我們也不敢說什麼,畢竟佛菩薩的顯現,非一般凡夫所能窺探。但若自己的發心並非如此,只是為了個人的名利,那這種舉動,就為大乘行人所不齒了。
為什麼呢?因為大乘主修自輕他重,把眾生的利益放在第一,眾生的份量遠遠超過自己。幫助眾生,為他們做一點事情,這是理所應當的,又有什麼可炫耀的?
4.縱有十分福氣,也只享受三分
俗話說:「祿盡人亡。」所以,我們若想在非常短暫的人生里,快樂長一點,活得久一點,就一定要惜福。
人一生的福報是有限的,它就像銀行里的存款,如果不珍惜而肆意浪費,一旦福報享盡了,就要遭受莫大的痛苦,甚至命不久矣。
元朝曾有兩個太學生,同年、同月、同日、同時出生,八字完全相同。他們同中鄉試,也同日做官,一個在鄂州,一個在黃州。
沒多久黃州官去世了,鄂州官非常恐懼,趕緊交代後事,以為自己也快死了。但過了七日,他仍身體健朗,就前往弔祭老同學,哭著說:「我與你出生的年月日時一樣,出生地點也一樣,但你比我早去了,我即便現在死,也比你晚了數日。這是為什麼呢?若有神靈,請託夢告知我。」
當天夜裡,他夢到死去的黃州官說:「你凡事都節儉,所以能享長壽。而我享用過度,福報早用盡了,所以壽命短促啊!」
俗話說:「祿盡人亡。」所以,我們若想在非常短暫的人生里,快樂長一點,活得久一點,就一定要惜福。
佛教中的歷代高僧大德,對珍惜福報尤為重視,他們吃飯能果腹即可,穿衣能避寒就行,其他的並不是特別講究。
像漢地的弘一法師就是這樣:
有一次,大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前去拜訪弘一法師。中午吃飯時,見他只吃一道鹹菜,夏先生不忍心地說:「難道您不嫌這鹹菜太咸嗎?」
弘一法師回答:「咸有鹹的味道。」
過一會兒,法師吃好後,手裡端著一杯開水。夏先生又皺皺眉頭道:「您沒有茶葉嗎?怎麼每天都喝這平淡的開水?」
弘一法師又笑笑說:「開水雖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懂得惜福,才會福澤綿長。其實,不管是什麼人,擁有的一切就算無人能及,享受的也是寥寥無幾。俗話說得好:「縱有良田萬頃,不過日食三斗;縱有廣廈萬間,不過夜宿一床。」所以,每個人只要能維持必要的生活就好,不要輕易糟蹋自己來之不易的福報。即使你有十分福氣,也應只享受三分,剩下的留待來日再用。
倘若你能發大心,將福氣布施一切眾生,無形之中,自己的福報也會更為增上,安樂不會有窮盡之時。
5.忘恩負義,天人也會嫌棄
忘恩負義之徒,對別人的深恩厚德不但不報答,反而嗤之以鼻。這樣的人,護法、天人也會嫌棄,最後誰都不願意護持他。
有些人所做之事極易成功,而有些人卻一波三折,這是什麼原因呢?
除了各自福報不同以外,關鍵還要看有沒有護法、天人的幫助。
而若想獲得他們的鼎力相助,必須要有完善的人格,尤其是要懂得知恩報恩。麥彭仁波切在《君規教言論》中也說:「知恩圖報之諸人,護法神亦恆守護。」
倘若一個人不懂感恩,也不去報恩,還昧著良心害自己的恩人,就像有些人不但不孝順父母,反而百般虐待他們;有的老闆一手栽培了一個人,可這個人卻把老闆的錢財一卷而光……對於這種行為,護法、天人皆產高興,從此不願再守護此人,他的一切所為也會不吉祥。
昔日,有個商人的獨生女,年方十六,長得嬌艷動人。她住在宮殿般的房子里,晝夜有僕人伺候。
一天,一名年輕的強盜被捕,手腳被綁著,正赴往刑場。當時,商人的女兒正好在樓上看見,不禁一見鍾情,當下就告訴父母:如果不讓自己嫁給那個囚犯,寧可現在跳樓死去。無奈之下,愛女如命的父親便以2000銀幣賄賂衙役和劊子手,帶走了年輕囚犯。
女兒如願嫁給囚犯後,為了贏得丈夫的歡心,天天把所有貴重的飾品戴在身上,並親手為丈夫做飯。
幾天之後,年輕的囚犯想:「什麼時候才能殺了這無知的女人,取走她的財物,好好地享受一番。」
於是,他開始絕食。
女人問他為何如此,他說:「我有心愿未了。當被送往刑場時,我默默發願:若能獲救,將供養一座山頂的神仙。現在我能擁有你這麼美麗的妻子,完全是神仙所賜,所以我想前去還願。」
女人聽後,欣然為丈夫準備了一切,並把自己的貴重飾品全部穿戴上身,和他一起上路了。
到了山頂,囚犯臉色一變,惡狠狠地說:「我沒有什麼供奉要做,就是想殺了你,帶走你所有的飾物!」女人苦苦哀求放她一條生路,並願將身上所有飾物全給他,但囚犯不為所動。
危急之下,女人想:「古人說:『智慧不但可以煮,還可以吃。』我得想個辦法來對付他。」
於是她說:「當初我讓父親花2000銀幣把你救出來,應該對你有恩吧。現在我懇求你,在我臨死前向你禮拜。」
「好吧!」
於是她向丈夫禮拜,對他轉繞三圈後,又向四方朝拜,接著說:「以後你再也見不到我了,我也見不到你了。」說完上前和他擁抱,突然乘他不留意,用盡全身力氣把他推下了山崖……
可見,一個人若忘恩負義,下場必定不太好。或許有人問:「佛教不是講空性嗎?既然高低、賢劣都是平等一味,為什麼還要分別好人、壞人?幹嘛這樣斤斤計較、利害分明?」
有這種想法,是對佛法一知半解的表現。實際上,學佛並不是教你要像塊石頭一樣,什麼取捨的智慧都沒有。萬法有勝義和世俗之別,其中,世俗中也有好壞之分。儘管以嗔心報仇,是大乘佛教不允許的,但了知取捨、明辨是非,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請記住,不管是誰對自己有恩,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報答。退一步說,假如暫時報不了,也應該把內心的感激告訴他。
6.挑剔別人前,請先挑剔自己
佛看眾生都是佛,魔看眾生都是魔。我們的心是什麼樣,所呈現出來的外境,就會是什麼樣。
看到他人不好,實際上是自己的心不清凈。
就像一塊髒兮兮的鏡子,上面污點斑斑,顯出來的東西肯定是面目全非。同樣,我們心的鏡面上,如果粘滿了種種習氣的垢染,那麼無論看到誰,也都會覺得有很多毛病,怎麼看都不合自己的意。
一個人的心不清凈,就會時常疑神疑鬼,覺得周圍的人都在欺負自己,甚至看一眼,也覺得別人的眼神大有問題,似乎是在蔑視自己。他所見的一切皆不清凈,就算是聖者的功德也全然不見。
相反,倘若一個人的心很清凈,就會視每個人都是佛菩薩。即使有人無端刁難,也會覺得是大菩薩在以此方便法門來消除自己的業障,心安理得地接受一切;就算看見特別愚痴的人,也會認為是大成就者的故意示現。
《雜譬喻經》中講過一個故事:古印度有一座寺院,住著百餘名僧眾。距寺院不遠之處,住著一位潛心向道的女子,她每天供養一位出家法師,然後在其座下恭敬聽法。
一天,輪到一位老比丘前去應供講法。他年歲已高,剛出家不久,對許多經義尚不了解,但又不知道該如何婉拒,只好硬著頭皮,拖著沉重的腳步前去。
這位女子見老比丘的步履如此「安穩」,就對他生起了極大的信心,認為他必定是個有智慧、有定力的大修行人。
進入屋裡,老比丘心情七上八下,享用齋飯的時間拖了很長。
然而,漫長的等待,絲毫未減少這個女子求法的誠心。午齋過後,她虔誠地請老比丘說法。
老比丘惶恐不已,想到自己一大把年紀才出家,對深奧的佛法不明究竟,心裡既慚愧又苦惱,不禁感慨道:「愚痴無知,缺乏智慧,實在非常痛苦啊!」
女子聽了這段話,以為是給自己開示的,就仔細體會其中的意義,明白了由無明產生痛苦……在反覆思維的當下,她竟證得了聖果。
可見,心只要清凈,外境無一不清凈。外境的好壞,根本在於心的安立。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我們就應斷除挑剔別人的習氣,一旦生起不好的念頭,則要立刻制止並懺悔。
7.挑撥離間,來世變成啞巴鬼
不但自己切莫離間別人,當聽到別人在巧言挑撥時,也應莫然處之,既不反對、也不贊同,這樣對方就拿你無可奈何了。
現在有些人特別能說會道,喜歡挑撥離間。本來別人的關係很好,經他幾句話添枝加葉,立馬就能反目為仇。這種人常以此為樂,自認為很聰明,卻不知這樣於己十分不利。
在古代,有個人叫安庭柏,善於挑撥離間,口才也非常好。縱然是至親,一旦被他挑撥,也會立即形同水火。在他的巧舌離間之下,有親兄弟發生爭鬥的,有情投意合的密友斷交的。他一生中窮困潦倒,後來業力現前,臉頰生瘡,喉嚨和舌頭潰爛,在哀號中悲慘地死去。
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也有一則巧舌罰啞的公案:
江寧有一位書生,獨自住在老家的廢園中。一天晚上,他在書房讀書,一個艷麗的女子在窗邊窺視。當時,他知道她不是人,但因女子面容姣好,也不感到害怕,便喚她進來。女子入室後一言不發,問她話也不回答。這樣過了一個月,書生始終不知道她的來歷。
有一天,書生再三詢問,她才取筆寫出自己的身世:
「我本是明朝某位翰林的侍妾,不幸短命而死。因為我生前很會挑撥離間,使一家骨肉矛盾,形同水火,死後被罰做啞巴鬼,已沉淪兩百多年了。如果你能為我抄寫《金剛經》10部,得蒙佛力超脫苦海,我生生世世感念你的恩德。」
書生便答應了他的請求。抄完經書的那天,女子前來拜謝書生,並取筆寫道:「憑藉寫經懺悔之力,我現已脫離鬼趣,但由於前生罪重,尚需做三世啞女才能說話。」
上面的故事,有些人或許不以為然,可能會把它當成神話。但你相信也好、不信也罷,因果絕對是無欺的,只要自己造了惡業,必定會感受相應的苦報。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我們眼耳所認知的以外,還有很多神秘的境界不為人知。愛因斯坦也說過:「有些人認為宗教不合乎科學道理。我是一位研究科學的人,我深切知道,今天的科學,只能證明某種物體存在,而不能證明某種物體不存在。」所以,對生命中很多不可思議的現象,假如你因不了解就把這一切統統否定,自己造業依舊肆無忌憚,那等到果報臨頭時,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如今有些人不管在什麼環境中,始終與大家關係不好,經常受人欺負,許多人都討厭他,換了多少地方也是同樣。假如你有這種遭遇,請千萬不要心生怨恨,而應想到這是自己往昔離間別人的果報,一定要努力懺悔。
懺悔的時候,可以多念金剛薩埵心咒、百字明,讀誦或抄寫《心經》《金剛經》《普賢行願品》等大乘經典。或能持之以恆真心懺悔,業力定會漸漸減輕,人際關係也會趨於好轉。
8.讒言最容易讓人輕信
「依止惡友者,終不得好處,且看獅牛友,被狐離異也。」
從前,有一隻母獅,它殺了一頭母牛,因為特殊的因緣,不僅沒有殺小牛犢,還把它與自己的孩子一同哺養。母獅臨終時對它倆說「你們是我用同一乳汁餵養的兄弟。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挑撥離間者,我死後,你們誰的話都不要信。」
母獅死後,小獅子和小牛一起生活,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它們一直親密無間。當時,獅子每次捕食,一隻老狐狸常會跟在它身後,想吃到那些剩肉。可獅子這會兒就想起了家中的牛,於是急忙把肉叼回家,或者把肉藏起來。
因為吃不到剩肉,老狐狸非常生氣,它暗自琢磨:「我挨餓就是那頭牛造成的,我一定要想辦法把它倆分開。」
一天,趁獅子出門捕獵之機,老狐狸來到牛面前,俯耳躺下,看上去非常可憐。
牛問:「你身體痛嗎?」
老狐狸說:「我身體不痛,是心痛。」
牛又問:「為什麼呢?」
老狐狸說:「獅子想殺你,我特別替你擔心。」
牛不相信:「你不要說這種話!我們有母親的遺囑,這不可能是真的。」牛口中這樣反駁,心中卻產生了疑慮。
老狐狸說:「信不信由你。反正我已經告訴你了,你自己要注意了。」
隨後,它又跑到獅子面前裝病,也如此言說了一番。獅子心裡也產生了懷疑。
以往在窩裡時,獅子給牛磨角,牛給獅子梳鬣,彼此親密無間,從未猜疑過對方。但現在它們互相打量,越看越覺得對方有問題,認為老狐狸說的是事實。
時間一天天過去,最後,牛用角挑開了獅子的肚皮,獅子也咬斷了牛的喉嚨。
這,就是輕信離間者讒言的下場。
9.善於傾聽就是智者
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善於傾聽才是智者的特質。
曾有個外國使臣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皇帝十分高興。這時,使臣提出一道問題:「這三個金人中,哪個最有價值?」
皇帝請來了國內最優秀的工匠,看做工、稱重量,試了許多方法,卻怎麼都鑒別不出來。皇帝十分苦惱,泱泱大國,若連這個小問題都答不上來,實在有失顏面。
此時,一位年邁的大臣說他有辦法,皇帝便叫他快講,只見他不慌不忙地拿出三根稻草,分別從金人的耳中插入:
第一個金人的稻草,從左耳進,右耳出來;
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直接出來了;
第三個金人的稻草,入耳後掉進肚中,沒有絲毫響動。
於是,老臣朗聲說道:「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臣黯然,點頭稱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善於傾聽才是智者的特質。
當然,我們也不能太極端,時時、事事都保持沉默,對什麼都一言不發。該說的,還是一定要說,如此事情才能辦成。而不該說的,切莫信口開河,否則,往往會弄巧成拙。
10.「貨物要過秤,方知其輕重」
有些人做的事就像芝麻一樣小,但到處表功的聲音,卻像雷聲一樣大。就如同被淋濕的木柴,燃火的能力非常微弱,但冒出的滾滾黑煙,卻四處瀰漫。
貨物過秤才知其輕重。一堆棉花看起來特別大,卻不如一小塊金子重。同樣,看一個人也不能只看表面,關鍵要看他肚子里有沒有真才實學。
愚笨的人總愛夸夸其談,無論辦什麼事,都愛自吹自擂,往自己的臉上貼金。可是等付諸於實踐時,他卻一無是處,什麼都幹不了。
從前,有個富翁的兒子很會背誦入海駕船的口訣。口訣大意是說,到了大海中,遇到有漩渦、迴流、礁石的地方,應該怎樣駕、怎樣撐、怎樣停等。他常對人炫耀:「入海駕船的方法,我都知道。」
一次,他和一些商人結伴去海中尋寶。船到海中沒多久,船師得急病死掉了。這時,眾人推薦富翁的兒子來駕船。
到了有漩渦的急流中,他大聲唱著駕船的口訣,具體操作卻一點都不會。只見船在漩渦里盤旋打轉,越來越快,沒一會兒,全船的人都捲入水中而亡。
現在也有不少這樣的人,在各種場合中,講起話來滔滔不絕,似乎什麼都特別精通,但真正讓他落到實處時,常常令人失望至極。
這種人做的事就像芝麻一樣小,但到處表功的聲音,卻像雷聲一樣大。就如同被淋濕的木柴,燃火的能力非常微弱,但冒出的滾滾黑煙,卻四處瀰漫。
就像善於「紙上談兵」的趙括,《史記》中記載:他年輕時就熟讀兵法,一談起用兵打仗的事,就認為天下沒人能勝過他。即便是父親趙奢跟他辯論,也不能駁倒他。
雖然趙括辯才很好,但父親從不誇他。
趙括的母親問其原因,趙奢說:「用兵打仗本來萬分危險,但趙括卻把它說得輕而易舉。趙國不讓趙括做將軍就算了,如果一定要,那毀掉趙國軍隊的非趙括莫屬。」
果然,趙括當上了將軍後,在長平與秦軍作戰時,不但本人被射死,四十多萬士兵也被秦軍活埋。
歷史上雖然已有諸多教訓,但現在有些人還是喜歡聽花言巧語,殊不知,輕易相信這種人,到頭來,叫苦連天的只能是自己。
11.有信仰,就能活出奇蹟
人一旦沒有信仰,就會喪失道德約束,所作所為非常可怕;而有了信仰的話,生起惡念便會加以對治,這不但對今生的精神快樂有幫助,對生生世世的解脫也有著重要意義。
不僅是古聖先賢承認前後世,近代對人類有重大貢獻、對歷史有推動作用的絕大多數科學巨匠也承認這種觀點。
比如,美國數學家蓋洛普,曾對過去300年以來300位最著名科學家的信仰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其中242位信仰宗教,20位不信宗教,38位無法確定其對宗教的態度。換句話說,也就是92%的科學家都有宗教信仰。尤其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中,信仰宗教者竟佔93.27%。
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就是一個有強烈信仰的人。他在自己的實驗室曾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我深信有一位全智、全能、充滿萬有、至高至尊的神存在。」他一生的發明有兩千多項,但他的信仰不但沒有阻礙他,反而每當遇到難題時,他認為向神禱告是獲得力量的源頭。
還有天文學家伽利略,歷來就認為宗教信仰和科學信念之間並無矛盾。他通過望遠鏡發現了太陽黑子、木星的衛星、月亮上的山脈後,欣喜若狂地寫下了一段話:「我驚呆了,我無限感謝神,他讓我想方設法發現這樣偉大、多少世紀都不清楚的事迹!」
人一旦沒有信仰,就會喪失道德約束,所作所為非常可怕;而有了信仰的話,生起惡念便會加以對治,這不但對今生的精神快樂有幫助,對生生世世的解脫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其實,佛教所揭示的生死問題,如今在西方國家非常受重視。像西方心理學家榮格,幾十年以來,他始終把《西藏度亡經》帶在身邊,當作自己常年不變的伴侶。他認為自己許多富於啟示性的觀念和發現,全部歸功於這部佛典,並曾熱情地將此書推薦給弗洛伊德、愛因斯坦等學術巨匠。
然而,現在很多人,完全把前世後世當成一種迷信,用非常排斥的行為對待它。這樣的傲慢態度,跟往昔的許多智者比起來,確實有雲泥之別。
附錄願人人都能成就所願
索達吉堪布精彩開示錄
1.出家人為什麼可以不結婚?
問:你們出家人是怎麼做到禁慾的?專家說禁慾有害健康呀。 堪布答:搔癢固然覺得無比舒服,但不癢的話,豈不是更快樂嗎?
2.一些僧人也用iPhone,這些東西是怎麼來的? 問:通過媒體,我們常看到一些僧人開寶馬,手裡拿著iPhone、諾基亞。雖然這也是很正常的,但我想問,這些東西是怎麼來的呢? 堪布答:這種現象,可能要從兩個角度來理解:一方面,佛教徒不一定全部是好的,裡面也是一些「腐敗分子」。像有些出家人,把信眾做功德、做慈善的錢,自己偷偷拿去享用,該做的功德卻沒有做,這種因果報應非常可怕。還有一種情況是,對於有些上師,為了方便弘法利生,施主供養他一輛車,或者其他財富。按照施主的意願和要求,這個東西必須他用,這樣也是可以的。佛教的《毗奈耶經》中講過,倘若你前世福報很大,今生不需要勤作就腰纏萬貫,那就算是一個出家人,所住的房屋價值五百兩黃金,也是允許的;所吃的東西具足百味,也是可以的,這些都不算違背戒律。現在是21世紀,出家人不一家都要穿破爛的僧衣,個別人有能力的話,也可以享用自己的福報。但若是通過不正當的手段來斂財,那麼「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遲早會受到今生或來世的各種報應。所以,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需要一分為二地去分析。
3.藏族喇嘛都是真正的大德嗎?
問:如今前往漢地城市的藏族喇嘛,叫做「漢喇嘛」。其中,有一部分是真正續佛慧命的,用佛法饒益了無數弟子。但還有一部分,沒有任何修證,只是依靠打卦算命等方式來斂財,甚至盜用一些高僧大德的名稱,四處搜刮錢財,最終讓自己腰纏萬貫。從佛教教義的層面來看,這樣做是否合理?我們應當如何對待這一現象?堪布答:我本人而言,應該算是最早的「漢喇嘛」了。1987年,法王如意寶前往五台山時,漢地從來也沒見過「漢喇嘛」,以至於我們去一些商場時,售貨員見到我們都不賣東西了,一直圍著我們指指點點,好像發現了外星動物。當然,現在可不會這樣了。正如你所說,在「漢喇嘛」當中,有些是真正的高僧大德,他們前往很多城市,並不以金錢為目的,而完全是以佛法利益大眾,引導很多人皈依佛門,為他們種下解脫的善根,並開創非暴力的和平妙道,給無數人和動物帶來了今生來世的快樂。但也有一些人,假借佛教和寺院的名號,穿著袈裟前往漢地,各種行為特別惡劣、令人髮指。不過,讓我們一口咬定誰是真、誰是假,這非常困難。從歷史上來看,昔日阿底峽尊者來到藏地之前和之後,印度也有很多人入藏,有些是為了騙取金子而來,但也有些是為弘揚佛法而來。因此,我們不能一開始就急著斷定好壞,而應當通過細緻的觀察,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4.走投無路了是否就去寺院?
問:現在修行人中,苦行的越來越少,很多人是混不下去了,走投無路才投奔了佛教,不少寺院更象是一個收容所,不是嗎?堪布答:不一定所有的寺院都是如此,正規的佛教道場,還是以學習佛法、修行佛法為主。其實,不管是什麼樣的群體,都會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關鍵看你個人如何取捨。
5.佛經是一半騙一半勸嗎?
問:最近在看一位法師的弘法講座,他說:「佛經是一半騙一半勸。騙是為了勸,開始都是騙大家,讓大家產生敬畏之心,但最終的目的,是勸大家斷除貪嗔痴慢疑。」對於這句話,您是否贊同?
堪布答:他說佛經一半是騙人的,這個我肯定不承認。我學習佛法、研究佛法這麼多年,沒有一剎那這樣認為過。只不過,佛經有了義、不了義之分。所謂的不了義,是為了接引根基不夠的眾生,暫時給他講一些特殊法門,到了最後,待他的根基成熟了,再慢慢宣說究竟的法義,引導他進入更深一層的境界。如果把不了義認為是「騙」,用詞可能不太恰當。要知道,語言有貶義詞、褒義詞之別。作為佛教徒,對佛經的金剛語,應該有正面的評價。為什麼呢?因為佛陀確實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縱然大海離開了波浪,佛陀也不會欺騙眾生,這是前輩大德異口同聲讚歎的。佛陀所講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個道理,不論過了多少時代,也都經得起推敲與觀察,所以,這並不是一種欺騙。
6.佛教里,是否贊成高調的慈善行為?
問:現在有個慈善家叫陳游標,捐出的善款已達幾億人民幣。但他做慈善非常高調,比如,他會砸掉自己的大奔,要求員工和他一起騎單車上下班,以此提倡低碳環保;或者他本人五音不全,卻辦了一場個人演唱會,給參加演唱會的農民送豬、送拖拉機、送紅包……如今不少輿論都抨擊他是在作秀,不知道在佛教里,是否贊成這種高調的慈善行為?
堪布答:關於他的這些報道,我也看過,但具體情況是怎麼樣,我沒有詳細了解過,所以不敢妄加評論。總的來講,假如自己所做的善行,真的對別人有利益,就算高調一點也無可厚非。像比爾.蓋茨、巴菲特,他們舉辦的慈善晚宴,也都比較高調,在很多公開場合,也常常宣揚慈善理念。這一切不但不值得撞擊,反而理應隨喜。當然,一個人的善行若是表裡不一,有很多漏洞的話,慢慢也會被人們發現的。如今中國的慈善,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前不久,創立「壹基金」的李連杰就說:「中國的慈善,若想達到美國的標準,起碼還需要三十年。」的確,如今慈善缺乏相應的立法,因此,有些慈善家的慈善行為,確實還有待規範化。不過,按照佛教的觀點,一個人的善舉只要對眾生有利,哪怕高調一點,也沒什麼大問題。畢竟別人一般不敢出頭露面,他卻頂著眾人的攻擊,為了利他而不顧自己,這種精神相當可貴。當然,也有些人打著慈善的旗號,為了自己而大肆斂財,種種行為特別惡劣。所以,這些方面很難下定論,大家需要睜開智慧的眼睛,然後細緻地作取捨。
7.如何看待現在宗教商業化的問題?
問:一直以來,我很崇尚佛教的慈悲觀等教義,但近年來,當我出入一些旅遊景點,發現宗教逐漸被商業化時,覺得很憤怒、很痛心,甚至會敬而遠之。請問,您如何看待現在宗教商業化的問題?正統的佛教,未來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應當怎樣立足?
堪布答:你這個問題很好!你的感覺跟我有一個地方相同,就是看見許多宗教場所被商業化時,自己很痛心、很傷心。但不同的是,我並沒有特別憤怒,也沒有對誰生氣,因為這種現象的產生,可以說是眾生的共業所致。當然,你提的這個問題,也確實是個問題。現在漢地許多寺院,都在賣門票,人們花了很多錢進去以後,基本上聽不到佛教的教義,只是看到一些佛像。這些佛像在他們眼裡,好像也跟美國白宮旁邊的華盛頓塑像沒有什麼區別,寺院完全變成了一個旅遊景點,這種現狀令人悲哀。其實,我在極個別寺院也講過,現在有些寺院,根本不需要很多錢,該造的殿堂已經造完了,出家人也沒有用過這些錢,那麼,供養三寶的錢都哪裡去了?大家應該好好觀察。在我們藏地,除了極個別的大寺院外,到目前為止,許多寂靜地方的寺院,並沒有淪為旅遊景點。有人去那裡朝拜的話,不用買門票,而且有法師講一些佛理,讓大家回去時內心滿載而歸,原來對佛教不懂的地方,這次終於恍然大悟了。可是在漢地,據說有些老闆把寺院全部買下來,讓一些人假扮成和尚,花言巧語地騙遊客,讓這些人掏很多錢求保佑,結果錢卻落入了他們的腰包……這種現象特別可怕!作為一個佛教徒,我再次呼籲:佛教道場跟旅遊景點要分開。旅遊景點,可以讓旅遊局來管理;而佛教道場,誰都可以去,不用買門票。進了佛教道場以後,大家不僅可以朝拜佛像,同時,還要有法師給他們講經說法。如今想了解佛法的人特別多,包括大學生等年輕一代,也對佛教非常感興趣。我想,假如出家人把佛教最簡單的慈悲觀、利他觀,經常給大眾灌輸,那麼別人去寺院哪怕只有一次,也能對他的一生都有幫助。
8.一筆錢只能幫助兩個人中的一個時,怎麼選擇?
問:我偶爾會參加一些公益活動,見到了許多需要幫助的孩子。如果有兩個孩子同時需要救助,一個治癒的希望大,一個希望小,而一筆資金只能幫助一個孩子時,許多人就會選擇希望大的孩子。但我認為生命是平等的,這對另一個孩子不公平。請問,如果從佛教的慈悲觀出發,您會作怎麼樣的選擇?為什麼?
堪布答:這個難度比較大啊!我以前也碰到過。有一次,我遇到兩個病人,一個說是癌症晚期,沒辦法救了;一個還有活下去的希望。當時,施主只能資助一個人的治療費,他們就問我怎麼辦。其實,從生命的意義上講,每個生命都是平等的。但當時醫生已下「病危通知書」了,說那個人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了,把錢花在他身上也是杯水車薪;而另一個人,醫生說還有一分希望。後來,我們經過共同商量,決定把錢用在另一個人身上。從個人的角度講,我們跟這兩個病人非親非故,對他們完全是平等的。可是若以醫生的語言為依據,為了把錢花在刀刃上,不辜負施主的一番託付,我們只好作出了取捨。的確,沒過兩天,癌症晚期的病人就去世了,萬一錢用在了他的身上,希望也不是很大。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此時,一定要跟大家共同商量。佛教中也講民主,世間人「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跟佛教的羯磨儀軌比較吻合。不然的話,讓我一個人做主,也害怕擔不起這個因果。所以,在這些問題上,大家還是要有民主意識,跟相關人員來商量決定。
9.路上如果遇見一個人需要幫助怎麼辦?
問:我是哲學系的老師,搞西方哲學的,但對佛教特別感興趣。我有一個困惑:比如我走在路上時,遇到一個人需要幫助,但我又有特別緊急的事要去做。如果我幫他,就會耽誤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不耽誤事情,就沒法救他,這該怎麼辦?
堪布答:問得好!在這種情況下,關鍵要看自己的利他心重不重。尤其是當別人遇到生命危險時,假如你的利他心特別重,那麼即使自己的事情耽誤了,也會想方設法去救他。反之,一個人利他心不重的話,就算沒什麼要緊的事,也會前前後後顧忌很多,不願意伸出援手。所以,應該怎麼去抉擇,這個很難一概而論,要視每個人對他人的愛重程度來定。
10.該不該給乞丐錢?
問:我有個困惑:現在騙子特別特別多,假如在路上遇到乞丐要錢,我是給他還是不給呢?
堪布答:佛教中並沒有要求作布施時,連是不是騙子都不必觀察,就一定要把財物都給他們。一般而言,布施時,需要用智慧來抉擇被施者是否真的貧困。假如遇到的是騙子,你也可以不給。但有些人,因為自己比較吝嗇,便把所有的可憐人都看成騙子,這不太合理。有些乞丐是真是假,基本上也看得出來。倘若實在看不出來,就以自己當時有沒有慈悲心為準。
11.如果您沒有兄弟姐妹,您會出家嗎?
問:請問,您有兄弟姐妹嗎?
堪布答:有
問:如果您沒有兄弟姐妹,您會出家嗎?
堪布答:會
問:為什麼呢?因為中國文化強調「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如果您是獨生子女,那麼,您這個抉擇算不算不孝呢?
堪布答:以前我出家時,家裡還有一個弟弟、三個妹妹,但並不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就可以放心地不管父母了。藏地和漢地的文化背景有些不同,一般在我們藏地,家裡出一個出家人,是無比光榮的事情。即使父母沒有人養,他們晚年也可以到寺院附近,過安詳的生活,不會有任何怨言。其實,按照蓮池大師的說法,真正的大孝,不一定是給父母房子、財物,而是應該對他們的生生世世負責。表面上看來,出家後似乎無法對父母盡孝、承歡膝下,但實際上,子女出家修行的功德,對父母絕對是有利的。在我們佛學院,有些漢族人出家,剛開始時父母也很不理解。但到了後來,這些父母接觸了佛教後,慢慢開始學習,甚至自己也出家了。所以,我的回答很簡單:無論我是獨生子,還是有其他兄弟姊妹,由於明白了佛教可以給眾生帶來什麼,所以都會選擇這一條路。而這種選擇,可以真正報答父母的恩德。
12.老人應該怎樣學佛,才能斷除對死亡的恐懼?
問:我剛學佛不久,接觸了佛法之後,我覺得爺爺奶奶非常可憐,因為他們年紀很大了,特別害怕死亡,但又沒有信仰,每天都在等死的心態中度過。而藏族的老人非常有信仰,每個人都很快樂。請問,漢地老人應該怎樣學佛,才能斷除對死亡的恐懼?
堪布答:你說得很對!我經常也有這種感覺,在我們藏地,很多老人從小就念佛,死時也念佛,所以大多數對死亡並不害怕,只是把它當成換一件衣服而已。而漢地的很多老人,由於沒有信仰,到了臨終時,特別恐懼、無依無怙,許多現象看起來非常可憐。其實不管是誰,在不久的將來,都會面臨這樣的痛苦。那個時候,不知道你有沒有一點把握?假如我們在年輕時、在有精力思考時,懂得了生老病死的真相,到了那時,內心就會有一分坦然。當然,因為環境的影響,有些人可能完全沒有這種概念,一下子轉過來也比較困難。但即便你不信佛教,也可以思考一下佛教所講的道理。假如它確實言之有理,那為什麼不接受呢?若能這樣多方面觀察,並逐漸深入了解佛教,那麼在以後面對死亡時,就不會特別無助了。否則,一旦等你們老了,才讓我講一個道理,叫你馬上就不怕死,這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希望大家對死亡還是要儘早準備。
13.我們應該怎麼樣對待父母?
問:佛教講「上報四重恩」中,就有一種恩叫父母恩。但現在很多人對父母有想法,平時對父母的傷害也往往最大。請問,我們應該怎麼樣對待父母?
堪布答:報答父母的恩德,對每個人來講非常重要。按照佛經的觀點,即使將父母扛在自己的肩上,轉繞整個宇宙,也報答不了父母之恩。很多佛經中,都提到了對父母要報恩,當年虛雲老和尚三步一拜朝五台山,也是為了報答父母的大恩。現實生活中,有些孩子跟最親近的父母往往衝突最大,這種現象不太好。《弟子規》中講過,父母哪怕不小心做錯了什麼,也應以柔和的語言跟他溝通,不要惹他生氣;如果他特別生氣了,這時候就不要說,等他心情緩過來了,再慢慢跟他講;假如實在講不通,作為子女,也要盡量隨順。有些子女可能因為前世的因緣不好,整天跟父母吵吵鬧鬧,對此,自己一定要懺悔,並要學會理解父母。不管怎麼樣,父母顯現上再不對,子女也不能太過分,而應以一種感謝恩心來對待他們。
14.想延壽怎麼辦?
問:用什麼方法可以幫助父母延壽?
堪布答:多為他們放生,多念長壽咒。
15.「苦」到底是什麼意思?
問:您的書叫《苦才是人生》,那麼這「苦」應該怎麼理解?
堪布答:「苦」分為兩種:一種是粗大的苦,比如頭痛、失戀等;一種是細微的苦,指一切無常,任何美好的事物都難逃這個命運,這就是苦。《苦才是人生》的「苦」,主要是指佛教中的苦諦,它是跟眾生的愛執聯繫在一起。
16.為什麼人們如此空虛?
問:您覺得現在人的精神空虛嗎?
堪布答:空虛!很多人現在追求的東西,未必是真正需要的東西。
17.想發財有什麼好辦法?
問:如何才能發財呢?
堪布答:多布施!
18.做事怎樣避免急於求成?
問:在面臨改變時,對自己要求太高、急於求成,該如何?
堪布答:有些事情是靠因緣的,別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欲速則不達。
19.工作很執著,想獲取更多,菩薩贊同嗎?
問:工作中越努力,好像越執著於工作,希望從中獲得更多,這不是佛教徒該有的態度,怎麼辦呢?堪布答:只要不害競爭對手,在此基礎上,遇到合適的機會,還是可以積極爭取的。
20.怎樣才能「不負如來不負卿」?
問:我很想出家,卻又放不下家庭,怎麼辦?
堪布答:呵呵,那沒辦法出家!
21.活佛有偏心怎麼辦?
問:怎樣才能不讓活佛偏愛一切有錢眾生?
堪布答:給他多開示錢財的過患。
22.沒錢供養寺廟怎麼辦?
問:現今重建的寺廟很多,當個人財力不足以供養時,應該怎麼辦?
堪布答:內心真誠隨喜即可。
23.如何消除強迫症這種痛苦?
問:我十幾年來深受精神障礙的困擾,我有一種強迫症,或者叫恐懼症,是從小就與生俱來的。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世上最不可救藥的,根本沒有自信,不可能得到救贖。雖然現在學佛後好了很多,但在全國,像我這樣的病例非常多,醫學卻沒辦法治療。請問,如何才能消除這種痛苦?
堪布答:假如今生患有一些恐懼症,按照《俱舍論釋》的觀點,是前世故意亂拋一些小生命,讓它產生恐懼心所招致的果報。若能經常念藥師七佛的名號及《藥師經》,對遣除這樣的痛苦和疾病很有幫助。倘若你有更高的境界,還可以觀想:「世間上有許多像我們這樣的受苦者,願他們的痛苦我來代受,我的快樂迴向給他們。」如此修持自他相換,也能迅速減輕自己的痛苦,並逐漸獲得康復。
24.怎樣不受是是非非的干擾?
問:如何不受外界流言蜚語所惱,讓自身遺世獨立?
堪布答:清者自清,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25.可以善意地撒謊嗎?
問:善意的謊言有過失嗎?
堪布答:如果真是為了利他,那過失不大。
26.如何面鋪天蓋地的謠言?
問:面對誹謗、猜測、誤解,現代社會的我們,該用怎樣的智慧來面對?
堪布答:謠言總是有,不聽自然無。
27.錯過了,怎麼辦?
問:錯過,是一種宿命,還是幸運?
堪布答:凡事都有因緣,過了就過了,不要多想。
28.如何放下愛與恨?
問:我們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愛恨情仇?
堪布答:緣來則聚,緣去則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29.和家人關係不好怎麼辦?
問:現在世間,很多夫妻關係不太好,互相怪來怪去,甚至貌合神離。通過學習佛法,我有這樣一種感悟:如果丈夫把妻子當菩薩來供養、恭敬,妻子也把丈夫當菩薩,乃至父母把子女也當菩薩,彼此關係就會越來越好。不知這是不是修行生活化,這樣做對不對?
堪布答:能把家人觀成菩薩,這是很好的!我在有些城市裡,就見到丈夫向妻子頂禮、妻子向丈夫頂禮的現象。其實,夫妻在一個家庭里生活,不應以小小的問題互相挑毛病,成天吵吵鬧鬧,否則家庭就成了一個「小戰場」,始終得不到安寧。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夫妻的關係不是特別融洽,這是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不僅是中國,現在西方國家也日益嚴重。關係不好的主要原因,可能與前世的因緣有關係,再加上今生各自的愛好、特長等不同,互相就有許多不理解的地方。所以,我覺得,大家一定要學習佛法的包容心,這很重要!以前我講《入菩薩行論》《弟子規》時,一再呼籲家庭要和合,後來聽說有些人學了後,想離婚的也不離了,要自殺的也想開了,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夫妻聚在一起本就是因緣,佛教中有句話說得好:「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大家若能對此再三思維,知道一切苦樂都是因緣,就不會對另一半太挑剔了,也不會強行剝奪對方的自由,動不動就否認對方的做法。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隨順、祥和的家庭關係。家庭快樂了,社會就快樂;社會快樂了,整個國家乃至地球,都會充滿溫暖、快樂的氣息。
30.怎樣面對孤獨?
問:您是怎樣面對孤獨的?很多人都會面臨這個問題,在這方面,您對大家有什麼建議?
堪布答:有這樣一個說法:「孤獨,是一種寂靜;沉默,是一種禪定。」到目前為止,我好像沒有感受過所謂的孤獨。世人認為的孤獨,對修行人來說,其實是一種寂靜的快樂。就像長年累月在山洞閉關的修行人,他會不會因此而寂寞呢?肯定不會。我家鄉有一個出家人,在拉薩附近的山洞裡閉關十二年。前不久他回來了一趟,我問他:「你在十二年中,天天都坐在山洞裡,連太陽光都照不到,會不會寂寞,會不會痛苦呢?」他說:「沒有啊,在山洞閉關的快樂,簡直無法言表!反而來紅塵一趟,我特別不習慣,馬上就想回去。」因此,世間上很多的單一狀態,在常人看來,是一種孤獨和傷感,但如果自己沒有這樣的執著,並樂在其中,那就不會是一種痛苦。就像天上的月亮,也只有一個,但它發出的光卻那麼美,能照亮大地、開啟蓮花,給很多人帶來快樂。
31.禁慾和慾望之間如何平衡?
問:您說人生中痛苦占多數,快樂是短暫的。我雖然才二十幾歲,但已深記得地體會到了這一點,因此很贊同您的觀點。不過,我有個疑惑是:痛苦是慾望太多導致的,但如果要禁慾,則會帶來新的痛苦。比如,佛教主張吃素,但讓我不吃肉的話,我會感到痛苦;如果不讓我結婚,我肯定也很痛苦。因此,為了消除痛苦,就要減少慾望,但減少慾望本身又帶來了新的痛苦,這個矛盾怎麼解決?
堪布答:吃素或者持戒,如果對你來說非常痛苦、難以做到,佛教也並不會強迫你必須做,而是可以根據每個人的根基,循序漸進地進行。比如,佛教中的居士五戒,你可以只受一條,也可以受兩條、三條、四條,或者五條全部受持。在五戒都能做到的情況下,假如因緣具足,還可以受更高層次的戒律,比如八關齋戒、菩薩戒等。並不是你自己不想受戒,非要讓你受;或者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非要讓你做,沒有這樣的要求。因此,佛教的戒律和修行,是根據各人的根基來選擇的。但你如果沒有受持戒律,行持一些不如法行為,果報也是不虛的。因此,即使沒有受戒,對於傷害眾生、危害社會的行為,還是要盡量制止。
32.做人要有滿足之心,做事要有不滿足之心,如何平衡?
問:從小到大,媽媽給我講了很多佛法道理,讓我明白做人要有感恩之心、滿足之心。但現在身為一個大學生,我經常和老師做些課題研究,在此過程中,要有一顆不滿足的心,才可以繼續堅持下去,往更深的科學領域發展。請問,一個要滿足,一個要不滿足,這二者的矛盾該如何平衡呢?
堪布答:佛教所提倡的有滿足之心,是指減少一些沒有意義的慾望,比如對錢財、對享受,這方面要少欲知足。但在求學方面,是不需要滿足的。藏地特別偉大的薩迦班智達也說過:即便彙集百川之水,大海也不厭其多,同樣,即便學習再多的知識,智者也不會有滿足的時候。所以,你們現在學習知識、研究科學,包括學習佛法,這些方面都不應該滿足,不要認為大學畢業就像成佛了一樣,從此什麼都不用學了,再也不用看書了。其實,世間上一些有意義的知識,越學越對自他有利,所以求學方面不要有滿足,這是我們佛教的觀點,也是探索科學不可缺少的一種態度。
33.愛他人就要先學會愛自己嗎?
問:利他就要放棄自我,那放棄自我之前,是不是先要找到真我,就像愛他人就要先學會愛自己一樣?如果是這樣,怎樣找真我、找到自我?
堪布答:若想找到真我,完全可以通過利他這一途徑。按照佛教的觀點,執著自我,實際上是一切痛苦的來源。大家也可以想一想,自己往昔所流過的眼淚,到底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利益眾生?一觀察就會發現,人生中的一切痛苦、煩惱、不安,根源統統都是自我——為了「我」的工作,我們辛辛苦苦;為了「我」的感情,我們患得患失;為了「我」的身體,我們殫精竭慮;為了「我」的待遇,我們怨天尤人……只要執著自我,痛苦就會如影隨形、揮之不去。而只有放棄自我、選擇利他,證悟了無我的境界後,才能找到真我。這一點也是佛教中最深的地方。如今很多年輕人,生活壓力很大、世間的競爭特別重。但若能通過學習佛法,得到一定的境界,很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對當前來講,佛法是特別寶貴的精神妙藥。
34.佛教中提倡的利他是無條件的嗎?
問:佛教中提倡利他,但我主動去幫助別人,別人會不會因此而欠我的,被動接受了這種因果?這會不會與利他的觀點衝突呢?
堪布答:佛教中提倡的利他,是無條件的,不希求任何回報。在這種情況下,別人所接受的幫助,將來是不需要還債的。就像一個東西,我借給你,你以後要還;但若是送給你了,你就不用還了。
35.做善事如果是為了追求善報,是否自私?
問:佛教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麼,我們在做善事時,如果為了追求一個善報,這是不是體現了人性自私的一面?
堪布答:佛教中做善事,層次是不相同的:最低的層次,行善是為了追求善報,今天我供養佛陀、做善事,是想自己未來獲得快樂。中等的層次,是把我做善事的功德,迴向給天下無邊的眾生,讓眾生得到快樂。最高的層次,是明白所做的一切如幻如夢,我做的善事和「我」全部不緣,安住於遠離四邊八戲的空性中,這叫做三輪體空。當然,也有人連想獲得善報的概念都沒有,只是隨順別人做一個善事而已。所以,做善事有很多種,並不只是為了求一個善報。
36.如何化解「壓力山大」?
問:當今全球面臨嚴重的精神危機,到處都存在著「壓力山大」,我們個人也要面對生活上、工作上的許多壓力。我想問一下,這些大到全球、小到個人的壓力,佛教中如何來化解?有人說要放下,但壓力不是說放下就不存在了,我們該如何面對呢?
堪布答:壓力太大了,往往是由於慾望太大了。所以,即使大家不能完全放下,至少也要懂得知足少欲,生活上一切隨緣,不要讓心中的貪慾過度膨脹。假如你們對生活的要求特別高,一定要買幾套房子、幾輛車子,一輩子當房奴、當車奴,到死也沒有還完債,這樣的人生,壓力肯定特別大。所以,佛陀告訴我們,應該降低貪心、減少慾望,盡量地知足少欲。同時,還要懂得諒解別人,不要稍有一點點不開心,就馬上怨天尤人,抱怨社會、抱怨父母、抱怨身邊的人。其實,按照佛教的因果理念,你這一世若有福報,財富便會不求自得;沒有福報的話,再怎麼樣拚命追求,也只會讓自己越來越窮。所以,希望大家能明白一些佛理,以隨緣的心來面對一切,如此才能活得自在,這也算是一种放下。
37.為什麼說沒有信仰很可悲?
問:一個沒有正確信仰的人,可悲之處在哪裡?
堪布答:很有可能無惡不作,最終毀壞自己和他人!
38.什麼才是真正的信佛?
問:我們漢地很多人都是「閑時不燒香,急時抱佛腳」,信佛帶有一種功利性,並不是真正的信仰。請問,什麼才是真正的信佛?
堪布答:信仰有迷信和正信兩種。所謂的迷信,是別人說什麼,自己不加分辯,就盲目地相信和崇拜,最終自己也找不到方向。現在漢地許多人信佛,就帶有迷信的成分,燒香拜佛是為了保佑自己健康、平安、快樂……像做生意一樣。這種信佛跟信神沒有什麼差別。那什麼是正信呢?當你以一種科學的態度,用自己的智慧去研究佛教時,你會發現,佛陀覺悟了萬法的真理,並用這種智慧給迷茫的人們點亮了一盞燈,為眾生離苦得樂指明了方向。所以,佛陀非常偉大,他的智慧無與倫比。有了這樣的認識,你的信心就不會退失。當然,要想獲得這種信心,必須要長期、系統地學習佛法。若只是淺嘗輒止,稍微了解一點佛法,這是遠遠不夠的。
39.皈依佛教後能不能獲得幸福?
問:我學了十多年哲學,發現自己仍然很迷茫,覺得很不幸福。請問,如果我皈依佛教,能不能獲得自己的幸福?
堪布答:你皈依後到底能不能幸福,我也不敢保證。因為眾生今生中要感受前世的果報,假如你前世造了很多惡業,現在即使皈依了,在前世的報應沒有受完之前,也不一定很幸福。不過,我個人多年來長期研究佛教,結合自身的經驗來講,可以肯定地告訴你:今生皈依的話,對來世的幸福必定會是有利的。當然,皈不皈依要看自己,信仰都是自由的。但確實很多人在皈依學佛以後,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了極大改變,以前可能是無惡不作,後來找到了人生方向,至少也能不害眾生了。
40.佛教是宗教嗎?
問:佛教是屬於非宗教還是宗教呢?
堪布答:佛教既是宗教,也是非宗教。這樣說會不會矛盾呢?並不矛盾,它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理解:說佛教是「宗教」,因為它屬於世界四大宗教之一,確實是公認的一種宗教;說佛教是「非宗教」,因為它的教義涵攝一切學問,提示了萬法的真相,並非只是宗教這麼簡單。所以,現在很多佛教大德,經常在不同場合中說佛教其實不是宗教,而是一種導人向善的完美教育,也是源於這個原因。
41.慈悲觀對當代人有什麼用?
問:佛教慈悲觀對當代人最重要的作用是什麼?
堪布答:佛教慈悲觀對當代人的作用,是方方面面的。現在很多人追求金錢,但實際上,就算你擁有很多錢,可以買車、買房子,百般享受也隨之而來,你也不一定真正快樂,錢財也很難陪伴你一生。而你心裡若有一種慈悲觀,這種「財富」就會用之不盡,無論你在人生中遭遇什麼,面對它都可以遊刃有餘,同時還能幫助身邊許許多多的人,這樣的生命非常有意義。所以,希望大家能漸漸意識到,真正的幸福,並不是一定要建立在物質上。現在人們提倡「低碳」生活,而我們佛教中提倡「低貪」生活,只有貪心越來越少,才能減少不必要的慾望,以隨緣心來面對一切。這樣的人不管在哪裡,即使住的是露天郊外、吃的是粗茶淡飯,也會感到心滿意足。否則,一輩子都在貪心的驅使下,拚命地往前追、往前趕,到了死時,才發現人生竟然如此蒼白,這時候嘆息也沒有用了。
42.誰都能生起慈悲觀嗎?
問:我們怎麼樣才能生起慈悲觀呢?
堪布答:慈悲觀的產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不但要有善知識的引導、好友的鼓勵、家人的影響,以及經常翻閱大乘經論。更重要的是,還要有自己與生俱來的善根。沒有善根的人,聽了多少佛教的慈悲理念,也一點感覺都沒有;反之,前世若是修學過大乘佛法,即生中上師稍微指點一下,哪怕只聽了一次短短的講座、看了佛經中的隻言片語,自己的善根也能馬上蘇醒過來,從此人生有著巨大的改變。在佛教中,這被稱之為「福報」。有福報的人,經常會有一些佛緣;沒有福報的人,總是遇到各種魔緣。所以,每個人的根基和因緣不相同,生起慈悲觀的程度也不一樣。
43.慈悲心有沒有偏袒?
問:慈悲心有沒有國界呢?
堪布答:真正的慈悲心,不分國界、不分民族、不分地域、不分信仰。只要眾生受苦受難,我們有能力的話,就應該無有任何偏袒心,去救濟他們、幫助他們。當然,慈悲心的範圍,還要包括動物在內。現在我們最缺的是什麼?就是對動物的慈悲。有一次我上飛機時,看到託運行李的幾個工作人員,在搬行李箱時,見到有幾箱兔子,就故意一個個使勁扔,看見兔子的驚慌失措,他們開心得哈哈大笑。當時我特別不忍心,但也沒有辦法,只好在飛機里默默念觀音心咒。其實動物也是生命,從這小小的行為中,也能看出來有些人的殘忍。所以,我們的慈悲心,一定要像陽光一樣,遍及動物和其他人的身上。陽光的普照,不分什麼國家、什麼種族,同樣,我們對所有的眾生,也務必要一視同仁。
44.「仁」和「菩提心」有沒有高低?
問:儒家講的「仁」和菩提心,相同之處在哪兒?不同之處又在哪?有沒有一個境界的高低?
堪布答:我對儒教典籍很有興趣,也學習過一些,它的理念對當前來講不可缺少。不過,儒教的「仁」,範圍只涉及關愛人類,時間也僅限於今生。而菩提心的範圍,包括天下一切生命,從時間來講,也是生生世世。現在很多人沒有專門研究這些領域,以至於概念上有點模糊,覺得二者好像一樣。但實際上,佛教是非常甚深的,不管你研究《法華經》《華嚴經》,還是中觀、唯識的思想,都很容易體會到這一點。當然,有些人如果沒有公正的態度,對此只是一味地排斥,那就另當別論了。但你若是有興趣,進入這樣的領域後,會發現它確實不可思議。所以,儒教的「仁」和菩提心的相同點,是對人類都有一種仁愛之心。但在愛的廣度和深度上,二者之間有一定的差別。
45.科學還是佛教重要?
問:佛教與科學之間關係是怎樣的?將來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科學重要還是佛教重要?
堪布答:佛教,如今被稱為內在的科學。像著名的心理學家榮格,在研究多年心理學之後,接觸了藏傳佛教的《西藏度亡經》,發現它對自己的心靈有極大幫助,於是認定佛教是一種心靈科學,並對此給予極高的評價。同樣,科學家愛因斯坦也認為:「如果有一個能應付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佛教,或者說佛法,實際上是佛陀照見萬法真相之後,抉擇並加以宣揚的。一般而言,「法」有十種涵義,如古籍中云:「法乃所知道,涅槃及意境,福德壽典籍,未來定境規。」而佛法中「法」,則是指佛法的精要,正如佛經所言:「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也就是說,提倡不造惡業、行持善法,這即是佛教的本意。如今的科學,對於外在的物質,可以說有諸多觀察,然而對於內心世界,卻是一籌莫展,只能無奈地在門外徘徊。而佛教的教義,則淋漓盡致地提示了這方面的真相。因此,著名院士朱清時認為,佛教是當之無愧的心靈科學。所謂的「科學」,其實除了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以外,還有一種叫心靈科學,或心智科學。在我看來,人類只要生存於世,並想不斷發展,心靈科學就不可或缺。這種內在的科學,與外在的發展只會相輔相成,而絕不會成為它的絆腳石。倘若沒有心靈科學,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提升,人們的內心只會越來越空虛、蒼白。像如今美國和漢地的很多富翁,縱然擁數億家產,卻感覺不到絲毫快樂,始終被痛苦的大山壓得喘不過氣來。可見,外在的物質再怎麼富足,也無法帶來內心的安樂。這些人不像我們藏族,基本都相信前世後世存在,也有許多對治痛苦的調心方法。對他們而言,假如今生根本不快樂,那一切的發展都沒有了意義。對沒有信仰的人來說,人生往往缺乏歸宿感,隨著社會的發展,內心的慾望會越來越大,有了一套房子,還想要一套;有了一輛車子,還想要一輛……如此,一輩子都淪為金錢的奴隸,許多現象看起來令人非常傷感。所以,對這些人來講,我覺得,心靈科學顯得尤為重要。
46.人死如燈滅嗎?
問:佛教對生死持什麼樣的觀點?
堪布答:佛教對待生死,跟世間人完全不同。世間人一般認為,一個人的出生,如同大地上長蘑菇一樣,突然就冒出來了;一個人的死亡,如同灰塵被風吹走了一樣,說沒有就沒有了。但事實上,每個人並不是只有這一世,無始以來,我們在生死中流轉了無數世,只不過現在不記得了而已。而且就算我們這一世死了,生命也一直會延續下去,並不會以此而中斷。佛教中為什麼勸人要多做善事?就是因為如果你沒有做善事,經常殺生造惡業,也許今生中果報沒有現前,但是在來世,它一定會成熟在你的身上。一切苦樂皆自作自受,故望大家不可不慎!
47.如何解決競爭與忘我之間的矛盾?
問:由於父母都信佛,我從小就崇奉藏傳佛教,而且從自己的人生經歷來看,佛法確實讓我受益匪淺,尤其是當遇到生死的坎坷時,讓我得到了很大的安慰。但如今,在現實生活中,我面臨著很多競爭,如果完全像佛教所說的那樣忘我,在面對機會時,我就不會努力爭取,而是會選擇放棄。但若總是如此,可能無法在社會上立足。您對這個矛盾怎麼看呢?
堪布答:如今的社會競爭特別激烈,在不害競爭對手的前提下,你積極地爭取機會、把握機會,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並不違背佛教的教義。有一位大德也說過:「每個人的機遇很難得,因此,在不損害眾生的基礎上,可以積極地去面對。」
48.是否需要先了解怎麼放下,再去放下呢?
問:佛教有句話叫「看破、放下、自在、隨緣」,那麼,是不是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宇宙人生的真相,再去放下,才能做到自在、隨緣呢?
堪布答:不了解佛教的理論,一開始就想看破、放下,是不太現實的。而且,「放下」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行持善法、斷除惡法,這些就不能放下,否則,很容易變成善惡不分,誤入可怕的歧途。其實,看破、放下,是修行比較高的一種境界。如果真達到了這種境界,對世俗完全看破了,那出家也可以、不出家也可以,一切都自在隨緣,沒有任何執著。但如果是一個初學者,沒有系統地學過佛法,也不知如何對治自己的煩惱,光是喊這樣一個口號,在日常生活中卻是煩惱、執著一大堆,這可能會有點矛盾。所以,能否做到這一點,需要分個層次。
49.佛教是否對行為的後果不夠注重?
問:佛教講用利他心來指導工作我們的行為,明顯強調行為的動機。這樣,是否對行為的後果不夠注重呢?
堪布答:做任何一個事情,「因」才是最關鍵的。「因」好了,「果」自然就好;「因」不好,「果」也不可能好。就像農民種莊稼,種子顆粒飽滿的話,才能結出沉甸甸的果實。同樣,行為的動機正確了,行為的後果才會圓滿。所以,佛教中強調動機,並不是不注重後果,而是最有智慧的注重後果。當然,有時候自己發心非常好,但事情卻沒有成功,這不是對結果不重視,而是由於因緣不具足。
50.企業家在利益與道德之間如何抉擇?
問:我是做投資的,前不久剛接觸了一個企業家,他遇到了利益與道德之間的抉擇問題:現在的市場充滿競爭,他的產品用的原材料,如果對人體健康等方面合格,成本就比別人高出三到四倍。原來他的基礎不錯,是從房地產商轉過來的,有一些資金積累,所以最初覺得要保證對人體的安全,一直堅持這樣的理念。但在市場兩年之後,他發現自己的成本比別人高,而這種產品做出來之後,顧客在使用時,短期內體現不出來產品的優勢,從而導致企業很難再維持下去,現在只好也用對人體有害的原材料了。這樣一來,他的成本就降低了,從今年6月份起,資金就有了明顯的好轉。我想請教一下,像他這樣的企業家,在面臨如此困境時,應該怎麼選擇才是對的?
堪布答:如今這樣的現象比較多。但若僅僅是為了自己盈利,就不考慮大眾的健康,這樣肯定特別過分,逐漸是會受到報應的。一個人不管在什麼行業工作,這一輩子中,盡量不要去做危害其他眾生的事。若能如此,就算你的待遇不太好,錢賺得不太多,至少也會心安理得,生活過得比較清靜。當然,完全清凈的話,對凡夫人來講也不太可能。畢竟現在這個社會,很多人無惡不作,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有時候的起心動念,難免會與惡業相連。但即便如此,也絕對不能故意去損害眾生!現在的很多不良現象,我們沒有能力去一一揭露或制止。但你們有些人,以後肯定會有能力,有這方面的實力。所以,每個人一定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如果你的人生方向沒有定準,今後就很容易危害社會。
51.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積累福報有何必要?
問:對一個學生而言,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積累福報有何必要呢?
堪布答:作為學生,首先,學習知識是很關鍵的。然後在此基礎上,若能行善積福,這是十分明智的選擇。前世沒有福報的人,今生一切都會不順利,運氣也非常差。所以,古籍中說:「精勤如山王,不如積微福。」只有精勤地積累福德,做任何事情才會事半功倍,否則,僅僅是依靠精進努力,不一定就能如願以償。就如同有些學生考試,福報不夠的話,平時學習成績再好,結果也考不上。所以,積累福報非常重要。佛陀也說過:「具有福德者,所求皆如願。」對你們學生而言,倘若造了很好的福德,即使沒有特別勤奮,學業也會很容易成就,同時依靠福德力,心中的智慧能夠自然開啟。一般來說,有了前世的福德之果,再加上今生的努力學習,人生的前途就會很美好。同樣,依靠這樣的因緣,自己的上半生、下半生,乃至未來的生生世世,也會非常幸福快樂。因此,長期護持這樣一顆善心,以及上供下施的善舉,並如理如法地行持,這一點極為關要,請大家牢記!
52.學佛是不是只要會念經就行了?
問:我是一名藏族人,父母都是佛教徒,在父輩的影響下,我從小就會背誦一些經文,例如《二十一度母贊》、蓮花生大士教言等。我認為,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在不影響學業和工作的情況下,背誦一些經文,是種很好的習慣。請問,您對此有什麼看法?
堪布答:現在藏地很多年輕人,從小就會背誦百字明、《三十五佛懺悔文》《二十一度母贊》等,這是藏地的一種傳統。如果在自己的人生中,隨時隨地多念誦這些經咒,無形中就會化解許多危難,增上各種吉祥。不過,在此同時,許多人最缺少的是什麼呢?就是沒有了解這些經文的意義。如同漢地很多人去寺院只是求保佑,對佛教的真理卻一無所知。同樣,藏地也有很多人,包括一些知識分子,從小就信仰佛教,可是讓他解釋一下《二十一度母贊》的內容,好多人都講不來。這一點是非常遺憾的。所以,我們學習佛法,不能只停留在理論上,也不能只會念念經。漢地有些老太太很會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們藏地人也會背《二十一度母贊》,這些聽起來很舒服,但如果不解經義、不懂內容,就會與真正的佛法相隔千里,根本無法一窺其堂奧。所以,理論與修行結合起來學習佛法很重要。
53.學佛後什麼是真正的境界?
問:生活已經很苦、很煩惱了,但有些人學佛之後,反而變得比以前更加執著或偏執了,他們修法是不是有問題?
堪布答:學佛是否有境界,關鍵看自己的煩惱是否減輕了,利他心是否增上了。
54.學佛沒毅力怎麼辦?
問:我對生活的一些瑣事很懊惱,經常心煩,但學佛又沒毅力,總是三分鐘熱情,怎麼辦?
堪布答:要想制伏自己的心,滅除一切煩惱,修行很短的時間、只看一兩本書,是遠遠不夠的。就像一位重病纏身的病患,僅僅服了幾顆葯,便希望自己大病痊癒、健康如初,這無疑不太現實。所以,需要長期學習佛法,這樣才能慢慢改變自己。
55.想修行,但沒時間怎麼辦?
問:平時沒有太多時間,應該如何修行?
堪布答:每天只要抽出一個小時,甚至半個小時,持之以恆地堅持修行,久而久之也會有效果。
56.學法和實修哪個更重要?
問:作為學佛的初學者,學習教義和實地修行哪個更重要?
堪布答:先學習教義,再實地修行,次第不能混亂,二者缺一不可!
57.修「自他交換」有危險嗎?
問:若有非佛教徒、未皈依的,教他們修學自他交換法,有任何危險嗎?
堪布答:沒有危險,這是最有價值的換位思考。
58.念蓮師心咒時專註在哪兒?
問:我一個人靜下來念蓮師心咒時,注意力是應集中在自己的聲音上,還是集中在面前的蓮師像上?
堪布答:最好是專註在蓮師像上。
59.轉經輪轉反了怎麼辦?
問:我有一個朋友,她去了拉薩,轉經輪轉反了,回來碰到很多違緣,然後她對佛法就很敬畏。請問,轉經輪轉反了該怎麼辦?
堪布答:轉經輪一般都要順時針轉,逆時針的話,確實有很大過失。如果她想要彌補,逆轉了多少圈,再順轉多少圈就可以了。
60.開悟是什麼?
問:怎樣才是真正的開悟?
堪布答:能說出來的,就不是開悟了。
61.抄《金剛經》有用嗎?
問:弟子抄了兩年多的《經剛經》,但境界現前時還是難伏妄心,怎麼辦?
堪布答:繼續抄,同時,還要弄懂《經剛經》的意思。
62.不想行善,也懶得斷惡怎麼辦?
問:我很懶散,不想行善,更懶得行惡。看別人行善也就記著,看別人行惡也不去阻止,我怎麼辦呢?
堪布答:若懂得因果不虛,你就知道怎麼辦了。
63.對做善事沒有信心怎麼辦?
問:我在面對逆境的打擊時,對佛法的信心提不起來,行為顛倒得很愚蠢,想放棄修行又捨不得。誰都想做善良的人,請問,如何讓自己生起無偽的善心?
堪布答:堅信因果不虛、善惡有報,自然就會產生行善的動力。
64.老了還能學習佛法嗎?
問:我今年49歲了,從去年9月開始跟大家學習《入行論》,看到周圍學佛的人都比我年輕,總擔心自己學佛太晚,會來不及、跟不上,怎麼辦?
堪布答:你比我年輕,應該來得及。
65.漢、藏兩地的佛教有差別嗎?
問: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之間有何不同?
堪布答:以前,漢地對藏傳佛教的認識非常少,直到1987年法王如意寶前往五台山,漢地很多人才開始慢慢接觸藏傳佛教。漢傳佛教歷來推崇吃素、參禪、念佛,這方面比藏傳佛教做得好。而藏傳佛教中提倡辯論,以此可消除對佛法的各種疑惑;同時,它有系統的修學次第,就像現在的高等教育,從小學到大學之間,一層一層的知識學習,所需時間約十到二十年;此外,藏傳佛教還有很多修行人,通過長期的講法、辯論、造論,以及各方面審核,具備合格的法師資格。總體來講,漢傳、藏傳都是大乘佛教,沒有太多的差別。如今漢地很多人特別虔誠,但有點偏於形象化,到寺院里去只是拜佛、燒香、辦皈依證,卻不明白自己為何要皈依、皈依的好處是什麼,這樣的話非常盲目,也不是真正的佛教。還有許多佛教徒,別人問他學的是大乘、小乘,他很得意地說是大乘。但以什麼衡量你是大乘佛教徒呢?很多人卻一無所知。其實,大乘與小乘的區別,唯一要看有沒有利他的菩提心。若沒有度化一切眾生的這顆心,即使你天天修廟,天天做很多很多善事,也根本談不上是大乘佛教。所以,現在形象的東西比較多,真正通達佛理的卻非常少,這是比較遺憾的地方。
66.哪一本書適合所有人學習?
問:現在很多人對道德修養非常重視,您有大量翻譯和講解的著作,在這其中,您最推薦哪一部讓他們學習,並可以獲得最大的利益?
堪布答:在這所有的法本中,我最推薦的就是《入菩薩行論》。這部論典適合所有人學習,有信仰的人學了以後,會在佛學方面得到真正的受益;即便沒有信仰,通過學習也能減輕自己的嗔心、壓力、焦慮、痛苦等。在印度,寂天論師造的《入菩薩行論》非常出名,用現在的話來講,它是一部最熱門的暢銷書。而在我們藏地,不管是哪一個教派,也都要學習這部論典。如今,漢地有許多高校的師生學了以後,確實對人生起到了不可思義的指導作用。因此,大家若能將《入菩薩行論》從頭到尾學習一遍,人生的方方面面肯定會得到莫大利益。
67.佛法的妙處,怎麼給人推薦?
問:我們應當怎樣向別人介紹佛法?
堪布答:自己先要明白佛法是什麼,它是不是科學的?對我們有什麼利益?……只有說服了自己,才能真正說明別人。
68.您有什麼樣的成就?
問:請問,您有什麼樣的成就?
堪布答:我沒有什麼成就,只是始終覺得佛法是真理,多年以來自己堅定認真地學習、修行,得到的收穫非常大。這種心靈的財富、智慧的財富,很想跟世間上不同角落的人,尤其是苦難深重的人分享。只有這麼一顆心,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所謂的「成就」。
後記 請用你的感悟幫助別人
曾有一個小故事很打動我:暴風雨過後,在沙灘的淺水窪里,有許多被卷上岸的小魚。它們都困在那裡,雖然近在咫尺,卻回不了大海。這些小魚,有幾百條,甚至幾千條。用不了多久,淺水窪里的水就會被沙粒吸干,被太陽蒸干,小魚們都會幹死。此時,出現了一個小孩的身影,他不停地蹲下撈起小魚,並用力把它扔回大海。大人見後,忍不住嘲笑道:「小魚這麼多,哪裡救得完?你這樣做誰在乎?」小孩一邊扔一邊回答:「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同樣,如今在這個世間上,迷惑、苦惱的人數不勝數,當你看完了這本書後,假如內心有一絲絲收穫和感悟,請用這份力量去幫助他們,哪怕只有一個也行。因為,他在乎!
索達吉2012年9月30日
推薦閱讀:
※UC頭條:男子把一鐵籠放進河岸水裡, 第二天提起來時得到意外驚喜
※我是怎樣得到佛力加持的
※得到|《查理·芒格傳》| 成甲解讀
※在性上得到滿足的人,愛更濃!
※越想得到的,就越是裝作無所謂;越怕失去的,就越是裝作不在乎。
TAG: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