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中醫
任脈穴位一覽表,難得好文,不可不讀!
2017-01-11 悅讀中醫小編導讀
任脈是人體14條經脈之一,屬於奇經八脈,有著「陰脈之海」的稱號。任脈起於小腹,止於眼眶,具有調節陰經氣血、調節月經的作用。任脈共有膻中、關元、氣海等24個腧穴,每個穴位又有各自的功能主治,具體這24個穴位該如何取穴、如何施治,又能分治哪些疾病呢?且看正文!
一、會陰(《針灸甲乙經》)
【別名】屏翳。(《針灸甲乙經》)
【部位】在大便前,小便後,兩陰之間。(《針灸甲乙經》)
【取法】男子在陰囊根部與肛門之間取穴;女子在大陰唇聯合與肛門之間,屈膝仰卧取穴。
【治法】針1~2寸,可用指針。
【附註】
1.本穴為任督脈,沖脈交會穴。(《針灸甲乙經》)
二、曲骨(《針灸甲乙經》)
【部位】在橫骨上,中極下1寸,毛際陷者中。(《針灸甲乙經》)
【取法】在臍下5寸,恥骨聯合上緣中點處,仰卧取穴。
【治法】針1~2寸,灸5~10分鐘。
【附註】
1.針刺任脈下腹部穴位時,先叫病人排空小便,以免刺中膀胱,以下各穴相同。
2.妊娠婦女,任脈腹部穴位均不宜針刺,以防止流產或刺中胎兒。
三、中極(《針灸甲乙經》)
【別名】氣原,玉泉(《針灸甲乙經》);玉泉(《備急千金要方》)。
【部位】在臍下4寸。(《針灸甲乙經》)
【取法】在臍下4寸,仰卧取穴。
【治法】刺入1~2寸。對於頑固性遺尿可採用化膿灸。
【附註】
1.中極為任脈與足三陰之會穴。(《針灸甲乙經》)
2.本穴為膀胱經之募穴。
四、關元(《素問·氣穴論》)
【別名】次門(《針灸甲乙經》);下紀(《類經圖翼》)。
【部位】在臍下3寸。(《針灸甲乙經》)
【取法】臍下3寸,仰卧取穴。
【治法】針1~2寸,灸10~30分鐘。
【附註】
1.本穴為任脈與足三陰經交會穴。
2.關元為小腸經募穴。
3.本穴為全身強壯穴之一。
五、石門(《針灸甲乙經》)
【別名】利機,精露,丹田(《針灸甲乙經》);命門(《類經圖翼》、《針灸甲乙經》)。
【部位】在臍下2寸。(《針灸甲乙經》)
【取法】在臍下2寸,仰卧取穴。
【主治】崩漏、帶下、經閉、月經不調、痛經;產後惡露不盡、腰痛、胃痛、腹痛、腹脹、嘔吐、泄瀉、便秘、疝氣、遺尿、水腫、小便不利、奔豚、血淋、咳逆上氣。
【治法】針1~2寸,灸10分鐘。
【附註】本穴為三焦經募穴。(《針灸甲乙經》)
六、氣海(《針灸甲乙經》)
【別名】脖胦,下肓。(《針灸甲乙經》)
【部位】在臍下1寸5分。(《針灸甲乙經》)
【取法】在臍下1寸5分,仰卧取穴。
【治法】針1~2寸,灸10~20分鐘。
【附註】本穴有全身強壯作用,主治一切氣機病變。
七、陰交(《針灸甲乙經》)
【別名】橫戶,少關。(《針灸甲乙經》)
【部位】在臍下1寸。(《針灸甲乙經》)
【取法】在臍下1寸,仰卧取穴。
【主治】崩漏、帶下、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疝氣、陰癢、產後惡露不盡、胞衣不下、臍周作痛、腹滿、水腫、二便不通、小便不利、奔豚、噎膈、衄血、吐血。
【治法】針1~2寸,灸5分鐘。
【附註】本穴為任脈,足少陰經,沖脈之會。(《素問·王注》)
八、神闕(《素問·氣穴論》)
【別名】氣合(《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氣舍(《針灸大成》)。
【部位】臍中。(《針灸甲乙經》)
【取法】在肚臍正中,仰卧取穴。
【主治】中風脫證、虛脫、久瀉久痢、腸鳴腹痛、疝氣、奔豚、五更瀉、陰挺、脫肛、水腫、腹脹、落水死、短氣、風疹奇瘁、淋證。
【治法】一般禁針,隔鹽灸。先將消毒紗布貼於神闕,然後填滿食鹽,在鹽上用大艾炷灸,過熱時可以提上紗布,片刻再灸,注意以不燙傷臍部肌肉皮膚為度。風疹奇癢,神闕火罐。
【附註】神闕為全身強壯穴之一,具有回陽固脫、強身保健之功。
九、水分(《針灸甲乙經》)
【別名】中守(《備急千金要方》);分水(《針灸大成》)。
【部位】在臍上1寸。(《針灸甲乙經》)
【取法】以臍中至鳩尾作7寸為標準,水分穴在臍上1寸,仰卧取穴。
【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腸鳴、腹瀉、嘔吐、腹痛、繞臍痛、轉筋、腰脊急強、頭面腫。
【治法】針1~2寸,灸5~7分鐘。
【附註】
1.腹部水腫甚則宜灸不宜針。
2.上腹部穴位不宜深針,尤以肝脾腫大者不宜刺穿腹壁,以防刺中
內臟。
十、下脘(《針灸甲乙經》)
【部位】在臍上2寸。(《針灸大成》)
【取法】在臍上2寸,仰卧取穴。
【主治】胃痛、腹脹、腸鳴、嘔吐、反胃、脾虛食少、食不化、痢疾。
【治法】刺入1寸。
【附註】本穴為任脈,足太陰經交會穴。(《針灸甲乙經》)
十一、建里(《針灸甲乙經》)
【部位】臍上3寸。(《針灸大成》)
【取法】臍上3寸,仰卧取穴。
【主治】胃痛、嘔吐、腹脹、食欲不振、水腫、腸鳴。
【治法】刺5~8分,灸10分鐘。
十二、中脘(《針灸甲乙經》)
【別名】太倉(《針灸甲乙經》);胃脘,上紀(《類經圖翼》)。
【部位】臍上4寸。(《針灸大成》)
【取法】臍上4寸,仰卧取穴。
【主治】胃痛、腸鳴、腹脹、嘔吐、吐乳、泄瀉、痢疾、黃疸、呃逆、反胃吐酸、便秘、疝氣、脾虛食少、能食不化、霍亂吐瀉、奔豚、溫瘧、喘息、失眠、頭痛、癲癇、胸脅痛。
【治法】針1~2寸,灸15~30分鐘。
【附註】
1.中脘為胃之募穴。
2.本穴為八會穴之一,腑會。
3.本穴為手太陽、少陽、足陽明經交會穴。(《針灸甲乙經》)
十三、上脘(《針灸甲乙經》)
【別名】胃脘。(《針灸大成》)
【部位】臍上5寸。(《針灸大成》)
【取法】在臍上5寸,仰卧取穴。
【主治】胃痛、嘔吐、腹脹、食少、食不化、反胃、嘔血、吐涎沫、痰、頭痛、眩暈、奔豚、癲癇、呃逆。
【治法】針0.8~1.0寸,灸5分鐘。
【附註】本穴為任脈、足陽明、手太陽之會。(《針灸甲乙經》)
十四、巨闕(《針灸甲乙經》)
【部位】鳩尾下1寸。
【取法】臍上6寸,仰卧取穴。
【主治】癲狂、癲癇、心悸、反胃、嘔吐、胃痛、霍亂、吞酸、蛔厥、咳嗽、短氣、心胸痛、胸脅支滿、咯血、疝氣、黃疸。
【治法】針1寸,灸5~7分鐘。
【附註】巨闕為心經之募穴。(《針灸甲乙經》)
十五、鳩尾(《靈樞·九針十二原》)
【別名】尾翳。(《針灸甲乙經》)
【部位】在臆前蔽骨下5分。(《針灸甲乙經》)
【取法】在劍突下,臍上7寸,仰卧取穴。
【主治】癲狂、癲癇、反胃嘔吐、蛔厥、頭痛、呃逆、脅痛、喉痹、心胸痛、哮喘、咯血、咳逆上氣、腹皮痛。
【治法】針0.5~1.0寸,灸3~7分鐘。
【附註】本穴為任脈之別絡。(《針灸甲乙經》)
十六、中庭(《針灸甲乙經》)
【部位】從鳩尾上行1寸陷中,中庭穴也。(《醫宗金鑒》)
【取法】在胸骨正中線,胸劍聯合的中點,平第五脅間隙,仰卧取穴。
【主治】咳嗽、氣喘、胸脅脹滿、嘔吐、胸痛、小兒吐乳、反胃、飲食不下。
【治法】沿皮針0.5~1.0寸。
【附註】任脈胸部穴位一般採用沿皮針刺。
十七、膻中(《靈樞·海論》)
【別名】膽中(《靈樞·海論》);元兒(《針灸甲乙經》);元見(《針灸大成》);氣兒(《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上氣海(《類經圖翼》)。
【部位】在玉堂下1寸6分橫直兩乳間。(《備急千金要方》)
【取法】在胸骨中線上,平第四肋間隙,相當兩乳之間,仰卧取穴。
【主治】咳嗽、氣喘、噫氣、胃痛、吐血、噎膈、胸痛、腹脹、心痹、胸痹、乳難、缺乳、呃逆、乳癰、乳房痞塊、癔病、衄血、胸脅痛、唾血、肺癰吐膿血。
【治法】針0.5~1.0寸,灸3~7分鐘。
【附註】
1.膻中為手厥陰心包經之募穴。
2.本穴為八脈交會穴之一,氣會膻中。
十八、玉堂(《針灸甲乙經》)
【別名】玉英。(《針灸甲乙經》)
【部位】膻中上1寸6分陷中,玉堂穴也。(《醫宗金鑒》)
【取法】在胸骨正中線上,平第三脅間隙,仰卧取穴。
【主治】咳嗽、氣喘、嘔吐、心煩、胸痛、胸滿不得息、喉痹、胸膺疼痛。
【治法】針3~5分。
十九、紫宮(《針灸甲乙經》)
【部位】玉堂上行1寸6分陷者中,紫宮穴也。(《醫宗金鑒》)
【取法】在胸骨正中線上,平第二肋間隙,仰卧取穴。
【主治】咳嗽、氣喘、咳逆上氣、胸痛、喉痹、胸脅支滿、吐血、咳唾膿血、食不下。
【治法】針3~5分。
二十、華蓋(《針灸甲乙經》)
【部位】從紫宮上行1寸6分陷者中,華蓋穴也。(《醫宗金鑒》)
【取法】在胸骨正中線上,一肋間,胸骨角的中點,仰卧取穴。
【主治】咳嗽、咳逆上氣、氣喘、喉痛、胸痛、胸脅支滿。
【治法】針3~5分。
二十一、璇璣(《針灸甲乙經》)
【部位】從華蓋上行一寸,璇璣穴也。(《醫宗金鑒》)
【取法】在胸骨正中線上,胸骨柄中央,天突與華蓋之間,仰卧取穴。
【主治】咳嗽、氣喘、胸痛、喉痹咽腫、食不化。
【治法】針3~5分。
二十二、天突(《靈樞·本輸》)
【別名】玉屍(《針灸甲乙經》);天瞿(《備急千金要方》)。
【部位】在頸結喉下2寸中央宛宛中。(《針灸甲乙經》)
【取法】在胸骨柄上窩正中,仰靠位取穴。
【主治】咳嗽、咳逆上氣、哮喘、暴喑、頭痛、咽喉疼痛、呃逆、癭瘤、噎膈、梅核氣、衄血、風疹。
【治法】針0.5~2.0寸,操作時採用仰靠位,先進針2分,再沿胸骨柄後緣向下針1~2寸。
【附註】本穴為任脈、陰維脈交會穴。(《針灸甲乙經》)
二十三、廉泉(《針灸甲乙經》)
【別名】本地(《針灸甲乙經》);舌本(《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本池(《類經圖翼》)。
【部位】在頷下結喉上,舌本下。(《針灸甲乙經》)
【取法】在結喉上方,當舌骨的上緣凹陷中,仰靠位或仰卧位取穴。
【主治】哮喘、咳逆上氣、喉痹、喉癢、暴喑、舌痛、舌緩流涎、中風舌強不語、食不下、噤齘、癭瘤。
【治法】針3~5分。
【附註】本穴為任脈、陰維脈之會穴。(《針灸甲乙經》)
二十四、承漿(《針灸甲乙經》)
【別名】天池(《針灸甲乙經》);懸漿(《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部位】在頤前唇之下。(《針灸甲乙經》)
【取法】在頦唇溝正中凹陷處取穴。
【主治】口眼斜、牙關緊閉、牙痛、齦腫、流涎、面腫、面痛、癲癇、暴喑、脊周作痛、消渴、衄血不止、頭痛項強、目眩、落枕、腹瀉。
【治法】針3~5分。治療嬰幼兒腹瀉配長強有良效。
【附註】本穴為任脈、足陽明之交會穴。(《針灸甲乙經》)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余仲權經穴辨證運用精要》(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余仲權,林建華編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圖片源於網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