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畫家榜單 | 趙小竹

趙小竹,1963年生,山東菏澤人,現居北京。中國美協會員、中國孫臏書畫院名譽院長、北京華夏巨龍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主任。1998年被評為「中國百傑畫家」。出版有《趙小竹畫集》《趙小竹詩畫集》《真評實說趙小竹》等。


以詩境譜寫「千古文章」

愚石

文人畫中常見有花鳥畫。北宋《宣和畫譜·花鳥敘論》中有言:「……故詩人六義,多識於鳥獸草本之名;而律歷四時,亦記其榮枯語默之候。所以繪事之妙,多寓興於此,與詩人相表裡焉。」這段畫論實質上是在探討詩畫之間的關係。詩言情志,畫記榮枯,這樣花鳥畫便有了詩情畫意,詮釋出畫家對自然與生命的感性認知。山東畫家趙小竹的花鳥畫,因詩人稟賦和文化修養的滲入而具有了更多傳統文人畫的意味。趙小竹在繼承花鳥畫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創新,努力尋找著屬於自己的筆墨技巧和繪畫語言。

爆竹美酒賀新年 趙小竹 作

趙小竹擅長畫工筆花鳥。他的祖籍是山東菏澤,老家距離牡丹園很近。正是這種成長環境讓其畫作的主體和背景常離不開牡丹。他的工筆牡丹構圖精巧、疏密有致,用筆注重勾勒,並以線條之美構築起筆墨情趣。他筆下的牡丹姿態生動、繁簡相襯,或舒展如煙霞,或內斂如處子。他對不同顏色的掌控獨具匠心,注重顏色之間的過渡和對比,追求設色的生動自然。許多畫牡丹的畫家以艷麗為宗,反而讓作品顯得艷俗。那些大紅大綠的色彩雖能表現出塵世對富貴榮華的嚮往,但也忽略了牡丹脫俗清雅的風骨和本色。雍容華貴不是色彩使然,而是由牡丹本身的品相所決定的。唐代王維在《紅牡丹》中寫道:「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詩中有著絕美風韻的紅牡丹,因融入了詩人憂鬱多思的情感,而宛如豆蔻少女一般,獨自吟唱著關於青春的浪漫之歌。趙小竹筆下的牡丹與王維詩中的牡丹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詩與畫的表現樣式不同罷了。

在趙小竹的作品中有著不同種類的禽鳥:既有翱翔於天際的雄鷹,又有泅渡於深潭的水鳥;既有於枝頭鳴唱的百靈,又有於涼蔭里覓食的雛雞。這些形態各異、體態豐盈的生靈,都被賦予了追索生命意義的靈魂。它們或吟唱、或沉思,或尋覓、或飛翔,以自己的向上姿態展現著生命之美和自然萬物的和諧。花欲言、鳥欲語只是趙小竹工筆花鳥畫所表現的一小部分內容,其作品展現得更多的是身邊無處不在的美麗,以及對高潔的藝術形式的追求。

報春圖 趙小竹 作

趙小竹的寫意畫顯現出輕靈洒脫的畫風。在我看來,寫意畫最能體現畫家的思想和品位。所謂「寫意」,即在追求內容真實的基礎上,通過筆墨語言表達畫家對生命的思考,需要畫家將自身的品位和學養融入其間。因此,寫意畫具有追求神似而不求形似的藝術特徵。趙小竹的寫意畫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顯示出其創新求變的藝術個性。他可以讓紫竹、墨竹相互映襯,讓荷花、蘭花相依相伴,讓飛鳥、游魚相戲相隨。這些都展現出其獨特的藝術觀察力和表現力。可以說,他的畫表現的是精神的取向、靈魂的角度和藝術魅力的另一維度。我曾看到過他以「鋤禾日當午」為主題的一幅作品。畫面只描繪了一雙竹筷、一碗粗飯和一碗薄粥,所用筆墨雖簡單隨意,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這些看似信手拈來的素材,在趙小竹筆下顯現出高雅的格調。最近,他又積極探索兼工帶寫的表現形式。這也為其藝術之路增添了別樣的風采。

除了作畫,趙小竹還對古詩詞進行過較為深入的研究。在作品中,他將筆墨與詩歌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表現了他在藝術道路上不斷探索的精神追求。明代袁宏道在《狂言·讀卓吾詩》中寫道:「三春花鳥猶堪賞,千古文章只自知。」我認為,可以用這句詩概括趙小竹的繪畫創作。他在追求「三春花鳥猶堪賞」的繪畫境界的同時,也以畫里的詩境譜寫著「千古文章」。在他的藝術生命中,詩與畫綻放得嬌艷而美麗,散發著別樣的花香。

來源:《中國書畫報》


推薦閱讀:

畫家王蘭波作品賞析
素人畫家盧梭的童話世界(下)
美國青年畫家羅伯特·里勃瑞斯的人體素描、油畫(上)
美國現代畫家|米爾頓·艾利
畫家筆下靈動的貓

TAG:畫家 | 榜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