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普門品》8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8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
有一類眾生,雖沒貪慾、沒瞋恚,但他糊塗昏迷,呆愚痴憨,或雖學博,怎奈不信善因善果、惡因惡果,以為一死即了,還歸太虛,這叫斷滅見。又有許多外道,對於一切,專看作空,以為作惡無惡報,這是空見,都是愚痴。反之,雖無學識,但明因果,肯念佛修行,是有智慧。世人每以目未見到,即不相信,亦是愚痴。所以愚痴範圍,至大至廣。倘若很愚痴的,應修因緣觀,即明三世的因緣。須知吾人現在的快樂是果,乃由前世修行的善因所感得的。今世作惡是因,招得來世受惡報是果。又如欺壓良民,囊括民脂民膏,因而家中富有,享受福報。又有樂施好善的人,家中反而衰敗頹落,世人都生疑惑,以為作善或作惡的人們所得的結果,反而顛倒。殊不知因果通乎三世,試看彼欺民罔上的,雖家道興盛,然而這種興盛,是他前世的善因未盡,現今已成熟,因此享福,是前世的善所感的福果。彼今世囊括民脂民膏的作惡是因,未來必受苦果。彼好善樂施而反家道衰敗中落,其衰敗中落,是前世作惡的苦報,已經成熟,即是前世惡業所感的果。而今世的作善是因,未來亦必受其樂果。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果報有三:(一)現報。即現在作善,現在享福報。現在作惡,現在受苦報。(二)生報。即今生作善作惡,來世才受福報,受苦報。(三)後報。即今世作善作惡,於第二世第三世,乃至百千萬億劫後,才受善報惡報。所以三世因果,報應昭彰。世人每每不明此理,竟至怨天尤人,以為佛法不靈,皆因愚痴所蔽。考其愚痴,又不外斷常二見。斷見即是死後還歸太虛,死後無報,作善無天堂,作惡無地獄。常見即人死仍為人,畜死仍為畜,亦名邪見。所以吾人應平心靜氣,深思三世因果,諦信不疑,那麼愚痴可破,便轉成智慧的人了。但這種因緣觀,不容易修,如常常恭敬念觀世音菩薩,至誠懇切,也能破愚痴,開智慧。因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隨滿所求故。從前有一小僧,師父教他讀經,規矩很嚴,但小僧愚憨,雖整天埋頭苦讀,終不領悟。其師即教他天天拜念觀世音,消業求慧,每日以一炷香的時間為限,等師父鳴鈴為號,小僧才得休息入睡。行了三年。一日,師父忘記拉鈐,而鈴自響,小僧乃憩息入睡。師父責備他,不聽號鈴,擅自憩睡。小僧回答說,我確聞鈴聲。次日及時,師往探聽,鈴果然不拉而會自響,因知其徒的禮拜禱求,有靈感,而小僧亦已不用教即能成誦了。可見真實念拜,必得不可思議的利益啊!又有一僧,名叫澍庵,性質惡劣,又愚痴,常與人吵罵,將被常住逐出。他夜間思維,頓生慚愧,自忖惟有閉門修行。第二天早晨,求當家師允許他入關清修,當家師即滿他的所求。這僧既在關中,便一心修行,禁語,專持大悲咒,念觀音,拜觀音。三年出關,得大智慧,已能講解經典中的妙理,即世間的四書五經,亦無所不曉。和昔日的不識字,已判若兩人了。可見念觀世音聖號,可以破愚痴而開智慧!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此文是結句。須知念觀世音菩薩,不僅破六道凡夫的事三毒,還可以破羅漢菩薩的理三毒。二乘人一味著空,是欲愛。厭世間如火坑,一味抱消極,鄙視世間,可厭可惡,是瞋恚。不知佛法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妙有中道,沈空滯寂,以為究竟,是愚痴。這是聲聞緣覺二乘的理三毒。菩薩喜神通,遊戲世界,愛看世間,著相度生,乃至中道法愛,是欲愛。厭二乘執空的消極,乃至捨棄二邊,厭惡空有,是瞋恚。不明亦空亦有;非空非有的中道,空而不空是妙有,有而不有是真空,不了知真空不空,妙有非有的圓融絕待的中道妙義,是愚痴。這是菩薩的理三毒。如稱念觀世音名號,念到真諦事一心不亂,可破凡夫見思的事三毒,見真空觀世音菩薩。念到俗諦事一心不亂,破二乘塵沙的事三毒,見妙有觀世音。念到中道理一心不亂,破根本無明的理三毒,見到中道觀世音,到此即可成佛了。然念觀音既教人成佛,何以觀音自己反是菩薩呢?蓋為度眾生而示現菩薩相故。三毒既破,即成就法身、般若、解脫的三德秘藏。所以釋迦佛叫無盡意菩薩,你看觀音菩薩,有如是大威德神通之力,給眾生以種種的利樂,因這原故,所以眾生應當常常心念,不可只徒口頭,故曰:"常應心念"。大多數的人,只口念心非,所以難得感應。必定要心念,口出,耳聽,不可思量分別,其力既大,則感應道交亦更易。"念"字是"今"字下加"心"字,就是要你念觀世音時,不可用過去心念,不可用未來心念,要用現在一介無寄的心來念,方稱做念。所謂過去已滅,未來未生,正恁么時,驀直念去,方得大益啊!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此段文是說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所謂滿二求。此處何以單說女人有二求呢?因為女人求子息的心,較男人關切。女人不生子育女,為翁姑所嫌,丈夫所欺,更為朋友訕笑。且世間法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所以女人望子望女的心至切。倘女人慾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的男兒。依佛法言,生兒亦是增加煩惱;但依世間法,注重嗣續,傳宗接後,亦不妨於女人求男求女,觀世音慈悲,亦示現而滿其二求的願哩!一心頂禮,五體投地,曰禮拜。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是為十供養。觀世音菩薩,無所需求,何用供養呢?蓋吾人所以供養,為求福故。如無力辦供,即身體的恭敬禮拜,口頭的稱念名號,和意中的觀想聖容,亦即是三業供養。如能恭敬虔誠供養觀世音菩薩,即送給你福慧具足的男兒。如觀世音菩薩示現白衣觀音、送子觀音是也。有福無慧,是痴福,如富人家的愚子是。有慧無福,叫狂慧,如窮人家的才子是。前生念佛明理,今生有智慧。前生能布施,戒殺放生,今生有福祿,二者雙修,則福慧具足。諸位來恭敬寂靜的聽經,是求福。明理知義,是求慧。比之念佛,無妄無雜,一心不亂,是求福。前念後念,相續無間,字字清爽明白,是求慧。又如辦居士林,做早晚功課,是求福。聽經聞法,明理修觀,是求慧。設若有女人懇切一心念觀世音,必生福德智慧具足的男兒,不生痴福狂慧的男兒,是謂求子得子。從前有譚憲卿,家富有,五十無子,族侄爭繼分產。譚心不樂,於是力求觀世音菩薩慈悲,以五千元設大悲懺壇,修懺四十九天。妾果舉一男,白胞而生,清秀肥碩,聰明伶俐。其妻又以一千元建白衣閣,旋亦生子,從此人丁兩旺。如南通張孝若,亦是他父嗇翁先生祈求於狼山觀音岩才生的。又昔有一女人,無子,夫婦祈禱於觀音像前,夜夢觀音以盤盛兒相送,女人正欲接收,忽有一牛,賓士而來,致未接到。醒來有孕,生兒沒幾日夭亡,蓋因夫婦平日喜食牛肉故。於是夫婦相戒,一心素食,後果生子育成。是知欲求子息,固應常念供養禮拜觀世音菩薩,尤須戒殺放生,布施行善,持齋求福,方得感應如響,應念即成。
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的女子,宿植德本,大家敬愛。女人求子則有子,何為又欲求女呢?方今男女平等,女權伸張,男女正無軒輊。試看近來女人從黨從政從學的,不計其數。而且男子在外,生了女子,可與母親朝夕相伴。所以既有其子,復欲求女的。女子不重妖冶,必須品行端正,相貌莊重,一望而知其有福德智慧。五官不缺,面貌雅正,叫端正。品行不苟,行為莊重,叫有相。若端正無相,人不愛敬。有相不端,人必輕賤。所以一定要端正則愛,有相則敬。宿植德本,即宿世培植賢德的本根。現在虔誠聽經念佛,培植德本,根深蒂固,乃可感生才德雙全眾人愛敬的女子。須知女人被人愛而不敬,叫賤。敬而不愛,叫遠。故必具足,乃能眾人愛敬。但依佛法講,世間萬法幻化,好兒女是還債來的,惡兒女為討債來的。多一兒女,即多一煩惱,修行人以有兒女為牽累,無兒女為自在。此說與世間法,則異其趣。觀世音菩薩不但滿世界上求男求女的願,且滿學佛人求法門男女的願。男表智慧,女表禪定,欲界眾生,散亂心重,有慧無定,叫做狂男。無色界眾生,一味著定,有定無慧,叫做痴女。色界四禪天,有定有慧,而且平等,但此定女,不能出生無漏慧男,不能斷煩惱,名叫有漏定慧,亦不過痴男石女呀,此非所求的法門男女。二乘人定慧,能超生脫死,名叫無漏定慧。以可生無漏法,斷見思煩惱,了生死故。但此慧男,亦只斷見思煩惱,不能斷根本無明;定女雖生無漏,不能入中道。所以吾人應求中道智慧男,中道福德女。不著空有,即定之慧,叫有福的慧男;即慧之定,叫有慧的福女。慧是智德莊嚴,定是福德莊嚴。到佛地位福慧具足,故稱兩足尊。身金色與相好光明無等倫,是即福足。四辨八音,鑒機施教,是即慧足。吾人因無中道福慧莊嚴,所以流入生死,而為眾生。諺云:"人要衣裝,佛要金裝。"莊嚴極其重要,所以必須求福求慧,而又必須福慧雙修。自性是所莊嚴,福慧是能莊嚴,能所不二,是名妙男妙女具足的妙莊嚴。欲求慧男定女,唯有身禮口稱意念,三業供養觀世音菩薩,便可成功。所以釋迦佛再呼無盡意說,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威德之力,眾生能恭敬禮拜,福不唐捐。唐,虛也,空過也。捐,棄也。眾生禮拜供養,必不虛棄。求男求女,必應所願。縱以種種關係,未能立刻應驗,然其善根已種,一旦因緣成熟,亦決不空過的啊!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卧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此段文是較量念觀音名號的功德。吾人平日持念觀音名號,到底有何功德呢?釋迦佛即告無盡意說:倘若有大智慧人,能單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比較念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號,其功德相等一樣。六十二億恆河沙,是數目,言所念菩薩的多。恆河是印度河名,發源於雪山頂上阿耨達池。雪山最高,即今之喜馬拉雅山,由山頂一直流下,如從天堂來,故又稱天堂來河。恆河長千百里,闊四十里,而水極淺,河底有金沙,有泥沙,其沙光芒燦爛,細如麵粉,尤與我國的河沙不同。一撮的沙,尚不可數,何況長千百里闊四十里的恆河沙呢?佛每講不可計算的數目,即言恆河沙。娑婆世界中,有許多菩薩,或顯或隱,或權或實,有如六十二億條恆河的沙數。飲食、衣服、醫藥、卧具,叫四事供養。羅漢雖了生死,亦有時生小病,因軀殼為父母遺體,既有其果報生身,所以亦有其病。除示現的權實菩薩外,餘如實行菩薩,亦有傷風咳嗽的小病,非業障的大病,釋迦佛亦有背痛事,所以用醫藥供養,以治其病。須知佛菩薩羅漢,既有其身,(非法身、報身,乃指應化身言。)即有果報,為示病相,教化眾生,表顯業報不亡。故云:雖無造業及受者,所作之業終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供養出家人,不外這四項。然到菩薩地位,財寶充足,原不需要世間的飲食、衣服、卧具、醫藥,不過你能發心供養,可以求福。因為存了布施的心,必感受豐足的福報故。供養有內外之分,四供養、五供養、十供養等,皆是外供養。恭敬禮拜,口念名號,心想聖容,此謂身口意三業的內供養。如能懇切至誠,功德更不可思議。倘有人遍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號,並且盡此身的形壽,至死為止,專門供養,這人受持如此多的名號,是第一大功德。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福田如此的多,是第二大功德。供養又如此的廣,是第三大功德。盡形壽發心供養,時間久長,是第四大功德。無盡意!你看他的功德,多不多呢?無盡意回答道:"世尊!這功德很多很多,實在說不盡的。"釋迦佛說:"此人功德,固然很多,但是倘有一人,單持觀世音菩薩名號,而不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的名號,也沒有盡形壽的四事供養,乃只一時的禮拜供養,這人所得的功德,比較為何如?"世人禮拜,頭不及顙,拜下即起,是簡慢心,無益的。須要如大山崩倒,五體投地,是折伏貢高我慢心。並且要萬緣放下,一心頂禮,萬不可貪快貪多。貪多是妄想,有思量分別,則心亂了。而且菩薩為眾生心內的菩薩,即拜自性的菩薩。眾生是菩薩心中的眾生,以菩薩心中的眾生,頂禮眾生心中的菩薩,並觀能禮所禮性空寂,了不可得,方是真心禮拜,真是供養菩薩,自有不可思議的感應,這是學佛人不可不知道的。所以說此人在一日二十四小時中,以一小時的禮拜,時間不如盡形壽的長,是時少。單向觀音,是福田少。僅持一觀音名號,亦不如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號的多,是持名少。亦無四事供養的具足,是供養少。世人多是從表面上比較,以為前者功德大。實在二人的福,彼此相等,不差分毫。因為觀世音菩薩,從無量劫來,早已成佛,現在示現菩薩以度人,所以功德巍巍,不可思議。能禮拜供養,正如禮拜供養十方諸佛如來。以一時的禮拜供養觀世音功德,猶如等於盡形壽四事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的功德。持觀世音名號,有無量無邊福德的利益,所以觀世音菩薩一毫的功德,普賢菩薩尚不知其究竟。
推薦閱讀:
※農曆二月十九,觀世音菩薩聖誕,你見過這麼多的菩薩嗎?
※全稱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無礙大悲心陀羅尼。
※集右軍書《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值得看看
※不知道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您就得從頭修起
※?〖觀世音菩薩修法儀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