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與死,父母要這樣告訴寶寶……
當我們認為孩子還小的時候,
其實他們對生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記憶。
當完成節目任務時,有隻小鴨子死了的時候,小公主夏天是難過的。
康康,哭著說出自己以前養死過兩隻鴨子,並自責不已。
而之前的多多,隔了許多年仍記得之前養的那條叫乖乖的小狗,還給節目組送的小狗,取名乖乖。
動畫片中的主角離去,電視劇里的英雄犧牲,小動物的死亡,新聞里也時常播放地震、車禍等災難,「死亡」總是無可避免地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留下痕迹。
「爸爸媽媽,你們也會死嗎」「死了的人去了哪裡」「人死了會不會再有一個我」……孩子關於「死亡」的提問困惑著不少家長。
作為父母,我們如何解釋才能既讓孩子理解「死亡」,又不給他們留下心理陰影呢?
某小學一年級的一個班級。當問全班40多名孩子是否知道「死亡」時,約一半人舉起了手。不過,當回答到底什麼是死亡時,答案則各式各樣。
——人要多吃蔬菜,不吃蔬菜就會死的!
——人死了就變成星星了,在天上能看到家人。
——死了,就再也不喘氣了,不能動了,什麼也看不見了,心臟不跳了。
而對於死亡是不是可怕,多數孩子回答說「可怕」、「不喜歡死亡」。
——死了就變成骷髏頭了,太難看了,太嚇人了。
——我不喜歡死,《超能陸戰隊》里大白死的時候,我都哭了,希望他還能回來。
孩子們的答案五花八門,那麼家長們會主動給孩子講「死亡」嗎?
作為長輩更喜歡用"離開""睡著了""到很遠的地方去了"「去天堂了」「再也見不到了」來解釋死亡。
所有的人都得死,只不過是有的人活得長一點,有的短一點。超萌小彤寶哭著傷心地說:「媽媽你不要死,我還要帶你去公園吶!我還要給你買手機吶!」
37歲叢先生說,去年帶當時3歲多的孩子去青海旅遊時,看到一隻小鳥一動不動地躺在路邊,發現兒子好奇,叢先生就告訴兒子「小鳥死了」。
「死是怎麼回事?」兒子問。媽媽接過話茬,答:「死就是沒有痛苦了,去了天堂。」
「天堂在哪?遠不遠?死去的姥姥是不是也去了那裡?我能去嗎?還能回來嗎?」面對連珠炮的提問,叢先生決定告訴兒子真相:「死就是什麼都看不到也聽不到了,沒有任何感覺了,每個人都會死,爸爸媽媽也會死的。」
聽了爸爸的解釋,3歲的寶寶沉默了,在路邊盯著死去的小鳥足足看了20分鐘,後來還跟爸爸媽媽說「我不想死」。
媽媽責怪爸爸,直白的解釋對三歲的孩子來說「太殘酷」。叢先生雖然感覺到兒子心靈受到觸動,但他覺得,對於一個男孩來說,有必要讓他早點接受這樣殘酷的現實,「早一點知道就能早一點面對。」
「中國人面對死亡,更願意選擇假裝和壓制,這是因為我們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的缺失。」教育心理學專家王冠說,在中國,大多數人忌諱帶孩子去一些死亡場所,忌諱與孩子說死,與其說是擔心孩子接受不了,不如說是成人自己就沒有正確看待死亡。
在一些國家,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都很看重死亡教育,美國一些小學裡開設「死亡課」,比如幼兒園裡,如果一條小魚死了,老師會組織孩子們拿出以往與小金魚的照片,一起埋葬小金魚,每個人說一些懷念和祝福的話,這樣孩子就會接受生命的離去,並且知道生命存在時也曾美好,「而在我們國家,恐怕很多家長怕孩子傷心,就選擇偷偷把死掉的小魚弄走,然後告訴孩子小魚去別人家了等假話。」
「怕傷心,不讓哭,其實就是剝奪了孩子處理生死分離的機會。」王冠說,「一些孩子當時可能傷心,但慢慢地就會理解了死亡,從而才能珍惜生命,也才能對生命充滿敬畏。」
有一句話是「向死而生」,在王冠看來,兒時如果沒有接受死亡教育,隨著慢慢長大甚至成人後,其人生觀也會受到影響。沒有練習過如何與生命告別,就沒有力量承受死亡。
可以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段和對死亡的認知過程來循序漸進地講述死亡。
2-4歲的孩子
此時的孩子對「死亡」沒有概念,家長可以適當用一些比喻擬人的方法解釋,比如說玩具壞了,沒法恢復了,就是死了。
5-7歲的孩子
已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並學會思考,這時父母要告訴孩子,死亡是一件沒法避免的事,它並不可怕,重要的在於生的過程是美好的。同時,也要提醒孩子,死亡也是一件危險的事,並培養好孩子的安全意識。
8-13歲的孩子
他們已經具備獨立性,和成年人一樣有悲傷的情緒,家長不能再拐彎抹角,應該面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用科學的角度看待這件事。可以帶孩子去自然博物館、科技館等,看看人是如何出生,長大,老去,死亡。切記,家長和孩子們表達「死亡」的言論時,不要去嚇孩子,不要讓他們對死亡產生過度恐懼感。
不能深刻認識死亡的本質,
就不會真正懂得生命的寶貴與價值,
從而更加珍惜自己、他人乃至自然萬物之生命。
認識到這些,我們的孩子就會
更容易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與善意。
推薦閱讀:
※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
※細節設計 | 關於蝴蝶結,你能想像多少種可能?80例圖收集
※「5大趨勢」關於這個全球最火的領域,你get到了么?
※關於體檢那些事
※熊盛元 ∣ 淺談學詩者關於詩之價值取向的幾個問題